資源簡介 第七課時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2024·湖南)亞洲地域遼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差異顯著。下圖示意亞洲人種分布。據此完成1~2題。1.亞洲 ( )A.東臨大西洋 B.西連歐洲 C.南臨北冰洋 D.北連大洋洲2.亞洲河流有的有結冰期,有的無結冰期,主要原因是亞洲 ( )A.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B.地勢平坦C.植被類型多樣,覆蓋率較高D.火山眾多3.(2023·陜西)【主題學習 情系亞洲】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亞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們應堅定維護亞洲和平,積極推動亞洲合作,共同促進亞洲團結,繼續把亞洲發展好、建設好,展現亞洲的韌性、智慧、力量。讀亞洲簡圖,完成下列要求。亞洲之河——壯麗大河 孕育文明(1)亞洲多長河,世界長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亞洲占一半,其原因是亞洲 。 (2)河流是文明的發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有三個位于亞洲,其所在流域分別為黃河—長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從圖中河流流向可推斷出,亞洲的地勢特征是 。 亞洲之和——和而不同 和諧共處(3)亞洲各國自然環境差異大,下圖為亞洲三條河流下游某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能夠表示黃河、錫爾河、葉尼塞河的數碼依次是 。 ① ② ③(4)亞洲各國人文環境差異大,國情各異,發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樣。正是這種多樣性和互補性,亞洲各國需要加強 ,實現和平共處,共同繁榮。 亞洲之合——互利合作 融合發展(5)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促進了亞洲各國共同發展,互利共贏。請舉例說明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在具體某一領域開展的合作,并分別闡述這種合作對雙方產生的有利影響。(2024·蘭州)亞洲面積巨大,河流眾多。讀亞洲水系簡圖,完成1~2題。1.“水往低處流”。根據亞洲水系結構特征,判斷亞洲地勢特征是 ( )A.西高東低 B.中部高,四周低C.南北高,中部低 D.中部低,四周高2.一般而言,大河下游的平原地區農業比較發達,但鄂畢河下游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區農業欠發達,其原因是 ( )A.緯度較高,熱量不足 B.人口稀少,勞動力不足C.流量較小,水源不足 D.夏季白晝短,光照不足 公元399—412年,僧人法顯從長安(今西安)出發,經陸路至天竺的多摩梨底(今印度東部)求得佛法后,從海上返回至山東青島。讀法顯求佛法路線示意圖,完成3~4題。3.法顯求佛法 ( )A.陸上交通線橫穿亞歐大陸 B.陸上交通線途經德干高原C.海上交通線途經大西洋 D.海上交通線跨越南、北半球4.圖示區域 ( )A.a區域的特色民居是高腳屋B.b區域的通用語言是漢語C.c區域是芭蕾舞劇《天鵝湖》的起源地D.河流多由四周流向中間,呈向心狀5.【核心素養 綜合思維】(2024·河北)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與我國新疆相鄰,地理環境相似。近些年來,該地區人口增長迅速,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成為各國關注的重點。中亞國家積極尋求與我國新疆在滴灌技術方面的合作,較好地促進了當地的農業發展。下圖示意中亞降水及城市分布。(1)中亞深居內陸,遠離 ,大部分地區降水 ,多為內流區和無流區。但區域內部也存在明顯差異,中亞東南部降水 ,河流數量 ,城市與人口相對集中。 (2)請將下列內容的數碼填入對應的空格內,完成“中亞人口快速增長與水資源短缺加劇關系”的框圖。①糧食需求增加 ②灌溉用水增加 ③生活用水增加A ,B ,C 。 (3)從水資源利用角度說明中亞引進我國滴灌技術的積極作用。【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B 解析:讀圖可知,亞洲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接歐洲,北臨北冰洋。故選B。2.A 解析:河流有無結冰期與氣溫有關,而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氣候差異大,因此有的河流有結冰期,有的無結冰期;結冰期與地勢、植被、火山關系不大。故選A。3.(1)面積大(東西、南北跨度大或地域遼闊)(2)中部高,四周低(中高周低)(3)①②③(4)交流(合作或聯系或溝通或學習互鑒)(5)例1: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在礦產資源領域開展合作。有利于中國獲得大量礦產資源,緩解礦產資源緊張問題,優化能源結構,發展本國工業,推動經濟發展;有利于哈薩克斯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擴大消費市場,增加經濟收入,擴大就業機會。(哈薩克斯坦可替換為中亞、中東、東南亞等有豐富礦產資源或能源的某個國家)例2:中國與泰國在農產品領域開展合作。有利于滿足中國多樣化的農產品消費需求,還可為工業提供豐富的農產品原料,有利于擴大泰國農產品消費市場,增加經濟收入,擴大就業機會。(泰國可替換為中亞、中東、南亞、東南亞等出口農產品的某個國家)例3:中國與日本、韓國等國家在高新技術等領域開展合作。有利于中國引進先進技術,提高技術水平等;有利于日本、韓國擴大消費市場,增加經濟收入。例4:中國與老撾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合作。有利于中國擴大對外投資,擴大中國的消費市場,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有利于老撾完善基礎設施,方便出行,促進老撾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外運,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老撾可替換為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家)能力提升1.B 解析:讀圖可知,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西南部的印度河、恒河注入印度洋。河流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入四周的海洋,“水往低處流”,故亞洲的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故選B。2.A 解析:一般而言,大河下游的平原地區農業比較發達,但鄂畢河下游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區農業欠發達,其原因是緯度較高,熱量不足,凍土廣布,不適宜發展農業生產,A正確;“人口稀少,勞動力不足”不是當地農業欠發達的主要原因,B錯誤;鄂畢河等河流流量較大,水源充足,C錯誤;夏季白晝長,但是太陽高度較低,光照不足,D錯誤。故選A。3.D 解析:讀圖分析,法顯求佛法的陸上交通線并沒有橫穿亞歐大陸,只在亞洲境內,A錯誤;德干高原位于印度南部,陸上交通線并未經過,B錯誤;海上交通線經過印度洋和太平洋,沒有經過大西洋,C錯誤;海上交通線跨越赤道,說明南、北半球均有經過,D正確。故選D。4.A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區域位于東南亞地區,氣候濕熱,當地的特色傳統民居是高腳屋,通風散熱,防潮防獸,A正確;b區域位于印度,通用語言是英語,B錯誤;芭蕾舞劇《天鵝湖》的起源地是俄羅斯,并不位于c區域,C錯誤;圖示區域中間高,四周低,河流流向并不是向心狀,D錯誤。故選A。5.(1)海洋 稀少 較多 較多(2)① ③ ②(3)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水資源浪費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