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時 陸地和海洋(2024·吉林)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而根據聯合國《2024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截至2022年,世界上大約一半的人口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據此完成第1題。1.全球海陸面積比最接近 ( )A.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B.六分是海洋,四分是陸地C.五分是海洋,五分是陸地D.九分是海洋,一分是陸地2.(2024·齊齊哈爾)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現巖石中含有魚、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喜馬拉雅山在地質時期是海洋。這種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殼的變動 B.海嘯的作用C.人類的活動 D.火山的噴發 (2023·武威)下圖為東、西半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據圖示信息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非洲地跨南、北半球?、诰暥茸罡叩氖菤W洲 ③面積最大的是非洲 ④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菽?、北回歸線同時穿過非洲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③④⑤4.下列關于世界海陸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東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B.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C.西半球海洋面積小于陸地面積D.任意半球海洋面積均大于陸地面積(2024·龍東地區)讀局部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5~6題。5.圖中甲是 ( )A.印度洋板塊 B.亞歐板塊C.太平洋板塊 D.美洲板塊6.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紅海會縮小 B.①山脈會增高C.地中海會擴大 D.②山脈會消失7.(2024·內江)圖1為世界部分區域圖,圖2為部分板塊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圖1圖2(1)歐洲東部與 洲相鄰,南隔 (海域)與非洲相望。 (2)巴爾干半島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帶。 (3)倫敦與開羅時間相差約 小時。 (4)據圖2判斷地中海面積將會 ,原因是 。 (2023·無錫)《海底兩萬里》是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他帶領讀者登上“鸚鵡螺”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變幻無窮的海底世界。下圖為“鸚鵡螺”號航行路線圖。據此完成1~3題。1.“鸚鵡螺”號航行證明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特點是 ( )A.有連續而廣闊的陸地B.有連續而廣闊的海洋C.陸地相連但海洋不相連D.海洋陸地均不相連2.下列關于“鸚鵡螺”號航行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在熱帶海域航行B.跨越了東、西、南、北半球C.只在東半球海域航行D.穿越了南極大陸和北冰洋3.通過“鸚鵡螺”號航行的路線,并結合海陸分布知識可以得出 ( )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B.北半球以陸地為主C.南半球以海洋為主D.南極大陸面積最大(2024·廣東)【地球地圖+極地地區主題】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開站后,該站與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聯動,開展近岸海洋、海冰環境調查等科學考察。下圖為中國南極考察站分布圖。據此完成4~6題。4.秦嶺站開站時,南極地區晝夜長短情況是( )A.晝短夜長 B.晝長夜短C.晝夜平分 D.出現極夜5.秦嶺站位于中山站的 ( )A.西南方向 B.東南方向C.東北方向 D.西北方向6.乘考察船從秦嶺站經中山站至長城站進行科考,依次經過的大洋為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2024·連云港)2022年1月,湯加某島火山劇烈噴發。下圖為該火山位置及所在板塊邊界示意圖。據此完成7~8題。7.該火山大致位于 ( )A.(20°S,175°W) B.(20°S,175°E)C.(20°N,175°W) D.(20°N,175°E)8.導致該火山噴發的原因是 ( )A.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發生碰撞B.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發生碰撞C.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發生碰撞D.南極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發生張裂(2024·安徽)在地球內力的驅動下,印度古陸漂洋過海,經歷了地質歷史上漫長的漂泊,終于到達現今位置。下圖示意2億年以來印度古陸不同時期的經緯度位置。據此完成9~10題。9.圖示印度古陸在漂移過程中,其主體 ( )A.最初位于南半球熱帶 B.從南溫帶漂移至北寒帶C.漂移的速度越來越快 D.現今已與亞歐大陸相連10.2億年以來,印度古陸 ( )A.呈逆時針旋轉并向東北方向運動 B.呈逆時針旋轉并向西南方向運動C.呈順時針旋轉并向東北方向運動 D.呈順時針旋轉并向西南方向運動(2024·重慶)新西蘭位于大洋洲,由兩座主島及附近小島組成,多火山和地震。讀新西蘭位置示意圖,完成11~13題。11.新西蘭位于 (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東半球C.北半球、東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12.惠靈頓位于北京的 ( )A.東北方 B.東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13.新西蘭地處 ( )A.板塊邊緣 B.板塊內部C.洋盆邊緣 D.大洋中脊14.(2023·廣西)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凱爾蓋朗島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島嶼”,面積約6 675平方千米,沒有機場,島上僅有少量游客及科研人員暫居。下圖是凱爾蓋朗島地理位置示意圖。(1)凱爾蓋朗島地處 洋南部,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 (2)距離凱爾蓋朗島4 012千米的大洲是 洲。 (3)凱爾蓋朗島的經度是70°E,緯度大約是 。它位于南寧(約22°N,108°E)的 方向。 (4)凱爾蓋朗島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島嶼”,請從該島與其他大陸的空間關系角度說明理由。【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A 解析:結合材料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29%是陸地,概括地來說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故選A。2.A 解析:海陸變遷的原因有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和人類活動。喜馬拉雅山仍不停升高,且發現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說明這里曾經是海洋,這一區域由原來的海洋變成高大的山脈的原因是地殼的變動。故選A。3.C 解析:讀圖可知,赤道穿越非洲中部,非洲地跨南、北半球,①正確;緯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②錯誤;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 面積約4 400萬平方千米,③錯誤;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④正確;南、北回歸線同時穿過非洲,非洲大部分位于熱帶,⑤正確。故選C。4.D 解析: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陸地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將地球分為水半球和陸半球,陸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陸地。所以,無論怎樣劃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陸地。故選D。5.A 解析:由圖及所學知識可知,甲是位于亞歐板塊南側的印度洋板塊。故選A。6.B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紅海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拉伸處,因此紅海的面積會擴大,A錯誤;①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處,隨著兩個板塊的碰撞擠壓,山脈的海拔會升高,B正確;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處,因此地中海會縮小,C錯誤; ②山脈是阿爾卑斯山脈,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處,隨著兩個板塊的碰撞擠壓,山脈的海拔將會升高,不會消失,D錯誤。故選B。7.(1)亞 地中海(2)北溫(3)2(4)變小 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碰撞擠壓處能力提升1.B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包圍著,大陸之間不相連,而地球上廣大的水域被陸地分隔成彼此相通的四個大洋,A錯誤,B正確;陸地不相連但海洋相連,C、D錯誤。故選B。2.B 解析:讀圖可知,“鸚鵡螺”號航行的路線經過寒、溫、熱三帶海域,A錯誤;此航行路線跨越了東、西、南、北半球,B正確,C錯誤;此航行路線到達了南極周圍,但沒有穿越南極大陸和北冰洋,D錯誤。故選B。3.C 解析:通過“鸚鵡螺”號航行的路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球上廣大的水域被陸地分隔成彼此相通的四個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地球是一個球體,大西洋不是全球中心,A錯誤;南、北半球都以海洋為主,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南半球大,B錯誤,C正確;亞歐大陸面積最大,D錯誤。故選C。4.B 解析:秦嶺站開站當天是2024年2月7日,這一天的南極地區處于夏季,晝長夜短。故選B。5.B 解析: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兩站同屬東經度,秦嶺站位于中山站的東側,同時秦嶺站的緯度高于中山站,故秦嶺站位于中山站的東南方向。故選B。6.D 解析:南極地區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圍。乘考察船從秦嶺站經中山站至長城站進行科考,秦嶺站位于太平洋,中山站位于印度洋,長城站位于大西洋,故依次經過的大洋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故選D。7.A 解析:在經緯網地圖中,緯度度數向南增大為南緯,用符號“S”表示,故該地大約位于20°S,C、D錯誤;火山位于180°經線以東,應為西經,即175°W,A正確,B錯誤。故選A。8.B 解析:由圖可知,湯加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故選B。9.D 解析:由圖可知,最初位置位于赤道以南,在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的南溫帶,A錯誤;最初位置為南溫帶,現在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一部分位于北溫帶,沒有到北寒帶,B錯誤;由圖可知漂移速度并沒有越來越快的趨勢,C錯誤;印度古陸現今已與亞歐大陸相連,位于亞歐大陸南部,D正確。故選D。10.A 解析:由圖可知,印度古陸2億年前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現在的位置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向北移動,印度古陸2億年前經度位于30°E到70°E之間,現在經度大致位于60°E到90°E之間,向東移動,因此印度古陸向東北移動;2億年前島嶼位置大致在正西方,現在大致在正南方,可知呈逆時針旋轉。故選A。11.A 解析:讀新西蘭位置示意圖可知,新西蘭經度范圍大致是165°E~180°,屬于西半球;緯度范圍大致是35°S~45°S,屬于南半球。故選A。12.B 解析:北京經緯度位置大致是(40°N,116°E),惠靈頓經緯度位置大致是(42°S,175°E),因此惠靈頓位于北京的東南方向。故選B。13.A 解析:讀材料可知,新西蘭多火山和地震,說明新西蘭位于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故選A。14.(1)印度 東 (2)大洋(3)50°S 西南(4)與其他大陸距離遙遠,交通非常不便,人口稀少,沒有網絡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