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 地圖的閱讀 地形圖的判讀 1.(2024·綏化)在比例尺為1∶1 000的校園平面圖上,暢暢同學量得教學樓到圖書館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它們之間的實地距離是 ( )A.400米 B.40米C.4米 D.0.4米2.(2024·廣安)周末,強強想去廣安市體育館打籃球,他通過手機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搜索到導航圖。若想了解前方詳細路況,他需將導航地圖 ( )A.比例尺放大B.圖幅縮小C.比例尺縮小D.圖幅不變(2024·新疆)某校地理社團到M村考察時,看到了下圖所示的平面圖。讀圖,完成3~4題。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河流自西南流向東北B.河流自南流向北C.林地在村莊的東南方向D.村莊在林地的西北方向4.本圖無法估算村莊到林地的距離,是因為缺少了地圖的“語言” ( )A.比例尺 B.方向C.圖例 D.顏色【新考法 生活情境】(2024·河北模擬預測)2024年五一假期,家住石家莊的小林同學計劃到河北省博物院參觀游覽,下圖示意小林同學用手機查詢的交通出行信息。據此完成5~7題。5.小林去往博物院的大致行進方向是 ( )A.先向東再向北B.先向南再向東C.先向北再向西D.先向西再向南6.小林想提前了解博物院周邊的餐館位置,他可以 ( )A.縮小地圖比例尺,查看更大的范圍B.放大地圖比例尺,查看更詳細信息C.縮小地圖比例尺,查看更詳細信息D.放大地圖比例尺,查看更大的范圍7.到達博物院后,小林想知道各場館的位置,他應該查閱 ( )A.河北省地形圖 B.石家莊政區圖C.博物院平面圖 D.博物院位置圖【新考法 文化傳承】(2024·菏澤)長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下圖為某段長城附近的等高線地形圖。中學生小紅從關城開始攀登長城,終點是敵樓甲。據此完成8~9題。8.小紅攀登的長城段修建在山地的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北坡9.小紅從起點攀登長城到終點,海拔大約升高了 ( )A.200米 B.280米C.300米 D.860米(2024·天水)圖1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2為圖1中某地點的景觀圖。讀圖,完成10~12題。圖1 圖210.圖1所示區域最主要的地形類型是 ( )A.丘陵 B.平原 C.盆地 D.山地11.甲地的海拔可能為 ( )A.3 680米 B.3 600米C.3 760米 D.3 730米12.圖2景觀最可能出現在圖1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024·成都)泥石流是在坡度較陡的溝谷中形成的飽含石塊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圖1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2示意泥石流發生時正確的逃生方向。據此完成13~15題。圖1 圖213.甲地與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 )A.1 082米 B.982米C.882米 D.782米14.圖中乙、丙代表的山體部位名稱分別是 ( )A.鞍部、山脊 B.鞍部、山谷C.陡崖、山谷 D.陡崖、山脊15.泥石流發生時,①②③④逃生方向中正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6.【新考法 生活情境】(2024·蘭州改編)暑假,貝貝跟著家人去游玩,下圖為某旅游景區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甲、乙兩山之間有座玻璃棧道,量得圖上距離為1厘米,則實際長度是 米。圖中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 米。 (2)觀景平臺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稱為 。 (3)C、D兩處有水上漂流項目,貝貝想去體驗更為刺激的漂流項目,他應當去 處,理由是 。 (2024·山西)“15分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為中心,市民步行直線距離僅需15分鐘即可享受購物、社交、文化、休閑、醫療、健身、教育等多種便民服務。下圖示意幸福社區“15分鐘便民生活圈”。據此完成1~3題。 1.育才中學位于荔灣社區的 ( )A.東北方向 B.西南方向C.東南方向 D.西北方向2.從幸福社區到紅星便利店的直線距離步行需要 ( )A.5分鐘以內 B.5~10分鐘C.10~15分鐘 D.15分鐘以上3.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主要目的是 ( )A.緩解交通擁堵 B.提升居民消費能力C.推進節能減排 D.提高居民生活品質(2024·成都)2023年9月21日15時,成都某中學組織學生前往科技館觀看“天宮課堂”第四課現場直播。圖1示意該中學校園平面布局,圖2為地球公轉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圖1 圖24.科技館位于教學樓的 ( )A.東南方向 B.西北方向C.東北方向 D.西南方向5.觀看直播當天,地球運行至公轉軌道的 ( )A.①附近 B.②附近C.③附近 D.④附近(2024·寧夏)寧夏某地質公園開發了“凌空吊橋”“溯溪探秘”等深度體驗游項目。為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在不同地方設置了安全提示語。讀圖,完成6~7題。寧夏某地質公園局部等高線地形圖 凌空吊橋6.凌空吊橋可能位于圖中 ( )A.① B.②C.③ D.④7.甲地最需要設置的安全提示語是 ( )A.前方山崖,注意落石B.溪流危險,小心落水C.山高坡陡,小心路滑D.此處懸崖,當心跌落(2024·連云港)5月初,幾位旅游愛好者到我國東南部某山區旅游。此季節,該地已進入雨季。下圖為該山區地形示意圖(圖中①~④處為露營的備選地點)。據此完成8~9題。8.該地河流大致 ( )A.自西向東流 B.自西北向東南流C.自東向西流 D.自東南向西北流9.最適宜作為露營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024·聊城)2024年5月2日,聊城某中學師生前往我國南方某地開展鄉村研學活動。讀該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10~11題。10.關于該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類型主要為盆地和丘陵B.河流①處比②處流速慢C.河流干流由西南流向東北D.丙村落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11.當地助推鄉村經濟發展的合理措施是( )A.大力發展工礦企業B.打造梯田花海特色旅游C.砍伐森林種植水稻D.在丁處修建大型康養院(2024·廣東)【地圖應用主題】近年來,我國物流業迅速發展,快遞點進村已成為新的趨勢。下圖為我國北方地區某村及其周邊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12~14題。12.該村及其周邊的主要地形類型為 ( )A.丘陵 B.高原 C.平原 D.山地13.甲、乙、丙、丁四處,最適合設快遞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4.可能通過該快遞點外發的當地水果是 ( )A.椰子 B.荔枝 C.梨 D.香蕉15.(2024·寧夏)【圖繪校園 筑夢中國】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圖是日常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工具,下圖是某同學在“平安校園”主題活動中繪制的校園平面圖。(1)指出校園平面圖中缺失的地圖基本要素是 ,并將其補充在圖中適當位置。 (2)你認為該校園中哪些空間可作為應急避難場所 (3)在圖中繪制出從圖書館到應急避難場所的安全逃生路線。(4)評價該校園設計是否合理 ,并說明理由 。 (5)說說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使用過哪些地圖。16.【新考法 素材跨歷史】(2024·長沙)【地理實踐融五育】1934年12月初,中央紅軍翻越長征第一座大山——老山界。它在地圖上叫越城嶺,歸屬南嶺,地處湘桂交界處。這里懸崖峭壁,翻越艱險。某中學擬開展“重走長征路”研學活動,分三路翻越老山界。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越城嶺為 走向,給紅軍西行設置了一道天然屏障。 (2)圖中①②③研學路線中,行進較輕松的是 路線。 (3)登山需克服墜入山崖、蚊蟲叮咬、寒冷失溫、高寒缺氧等障礙。此季節,紅軍翻越越城嶺時有可能遇到的障礙有哪些 【詳解答案】基礎夯實1.B 解析:比例尺為1∶1 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米,已知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實地距離是4×10=40米。故選B。2.A 解析:題目中強強是利用手機上的電子地圖,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 內容越簡略。因此,想了解前方詳細路況,需將導航地圖比例尺放大。故選A。3.B 解析:根據指向標判斷方向,由指向標可知,河流自南向北流,A錯誤,B正確;林地和村莊是正東和正西的位置關系,C、D錯誤。故選B。4.A 解析:比例尺、方向、圖例是地圖的三要素,D排除;本圖無法估算村莊到林地的距離,是因為缺少了地圖的“語言”比例尺,本圖有方向、圖例和注記,A正確,B、C排除。故選A。5.C 解析:在既沒有經緯網也沒有指向標的地圖上,一般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方向,讀圖可知,小林去博物院的大致方向是先向北再向西。故選C。6.B 解析:圖幅相同,縮小比例尺,范圍擴大,顯示的內容簡略,A錯誤,C錯誤;放大比例尺,范圍縮小,顯示的內容更詳細,B正確,D錯誤。故選B。7.C 解析:博物院平面圖是專門為參觀者設計的,詳細標注了博物院內部各個展館、服務設施的位置以及可能的參觀路線。到達博物院后,小林想知道各場館的位置,他應該查閱博物院平面圖。故選C。8.C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小紅從關城開始攀登長城,終點是敵樓甲,此段長城修建的地方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是山脊。故選C。9.B 解析:讀圖可知,關城海拔在600~650米,敵樓甲海拔在850~900米,兩地相對高度在200~300米,因此小紅從起點攀登到終點,海拔大約升高了280米,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D 解析: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盆地四周高,中部低。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較緩。讀圖可知,該地等高線多高于500米,且等高線密集,為山地地形,D正確,A、B、C錯誤。故選D。11.D 解析:讀圖可知,圖中相鄰等高線的海拔相差80米,因此判斷此圖等高距為80米,甲地地處山頂,海拔范圍是3 680~3 760米,可能為3 730米,D符合題意。故選D。12.B 解析:圖2為山谷景觀。由圖1分析可知,甲地為山頂,A錯誤;乙地“凸高為谷”,等高線向高值凸出,則乙地是山谷地形,B正確;丙地位于兩山頂之間的鞍部,C錯誤;丁地“凸低為脊”,等高線向低值凸出,則丁地位于山脊附近,D錯誤。故選B。13.B 解析:讀圖可知,甲地的海拔為900米,山峰的海拔為1 882米,則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1 882-900=982米。故選B。14.D 解析:讀圖可知,圖中乙處為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丙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故選D。15.B 解析:當泥石流發生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讀圖可知,①②③④四個逃生方向中,②逃生方向是正確的逃生方向。故選B。16.(1)150 300(2)陡崖(3)D D處等高線較密集,坡度較陡能力提升1.C 解析:讀圖可知,圖中有指向標,育才中學位于荔灣社區的東南方向。故選C。2.A 解析:讀圖例可知,幸福社區和紅星便利店同位于5分鐘便民生活圈內,因此從幸福社區到紅星便利店的直線距離步行在5分鐘以內。故選A。3.D 解析:根據題意可得,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質;不能緩解交通擁堵;不能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也不能夠推進節能減排。 故選D。4.C 解析:讀圖可知,根據方向標判斷,科技館位于教學樓的東北方向。故選C。5.C 解析:讀圖可知,①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②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③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④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觀看直播的時間是2023年9月21日15時,故在③附近。故選C。6.C 解析:讀圖可知,凌空吊橋的兩側應該是山谷或河谷。①位于山坡,②位于山脊,③位于山谷頂部,④位于山的兩側,故凌空吊橋可能位于圖中③。故選C。7.B 解析:讀圖可知,甲地附近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為山谷,發育河流,有山洪發生的可能,最需要設置的安全提示語是“溪流危險,小心落水”,B正確;等高線重合的為陡崖,甲地距離陡崖較遠,A、D錯誤;甲地海拔較低,等高線稀疏,地勢較平坦,C錯誤。故選B。8.A 解析: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判讀方向,根據圖中指向標,結合水往低處流的生活常識可知,圖中河流的流向為自西向東。故選A。9.B 解析:5月我國東南地區已經進入雨季,降水較多。①處靠河流太近,地勢低洼,一旦河水上漲可能被淹沒,A錯誤;②處地勢平坦開闊,且有一定的坡度,距河有些距離,比較適宜露營,B正確;③處位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患,C錯誤;④處位于山頂附近,氣溫較低,地勢較陡,D錯誤。故選B。10.D 解析:讀圖可知,該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距是100米,最高海拔是900~1 000米,等高線密集且彎曲,地形為山地,A錯誤;①②相比,②處等高線更稀疏,坡度緩,流速更慢,B錯誤;根據指向標,圖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由東北流向西南,C錯誤;丙村落地勢平坦開闊,有河流經過,水源充足,村落規模大,最有可能發展為城鎮,D正確。故選D。11.B 解析:讀圖可知,當地海拔在500米以上,以山地地形為主,不適合大量種植水稻,打造梯田花海有利于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保持水土,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鄉村振興,C錯誤,B正確;大力發展工礦企業會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A錯誤;丁處是山頂處,地形陡峭,不適合修建大型康養院,D錯誤。故選B。12.A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最高處海拔范圍是450~500米,地形類型為丘陵,A正確;高原海拔超過500米,且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緩和,B錯誤;平原是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的地區,C錯誤;山地是海拔超過500米,具有聳立的山脊,陡峭的山坡,D錯誤。故選A。13.B 解析:乙處地勢平坦,位于居民區的中心處,人流量大,適合設快遞點,B正確;甲、丙遠離居民區,A、C錯誤;丁處等高線密集,坡度大,且位于山脊處,不適宜設快遞點,D錯誤。故選B。14.C 解析:此地位于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地區。椰子、荔枝、香蕉屬于熱帶經濟作物,A、B、D錯誤;梨屬于溫帶作物,C正確。故選C。15.(1)方向如下圖:(2)運動場、活動廣場。(3)如下圖:(4)合理 理由:道路主干道寬闊或不合理 理由:實驗樓到達避難場所距離較遠(5)中國地形圖、電子地圖等。16.(1)東北—西南(南北)(2)②(3)墜入山崖、寒冷失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