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數學學科三年級集體備課)課題 三年級上數學第十單元信息窗一《分數的初步認識》時間 節次 2來源 青教版(五四制)小學數學課型 新授課 授課對象 小學三年級學生 設計者目標確立依據 課標 分析 課標摘錄 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小數和分數,能讀、寫小數和分數。 課標分析 本單元主要學習小數的初步認識、小數大小的比較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材 分析 本單元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萬以內的整數、理解并掌握了“平均分”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學生認識分數的開始,為第二學段繼續學習分數的意義打下基礎。學情 分析 在學習認識分數之前,學生已經理解并掌握了“平均分”,這是本單元學生學習的起點。但由于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讀寫方法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并且分數的意義是學生對整體與部分關系的認識,反應的是一種“關系認識”思維方式,所以分數概念較之整數概念來說更為抽象。學習目標 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體驗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同時,培養學習興趣。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能借助實物或圖形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教學難點]對幾分之一內涵的認識,會比較兩個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評估任務 通過情境圖,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初步認識分數。(對應目標1) 通過觀察思考,能了解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對應目標2)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對應目標3)教學準備 多媒體,學習單教學過程課前預學把8塊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幾塊? 把4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幾個? 把一塊月餅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多少? 訂正:課中展學活動一:學習用不同符號表示一半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估要點1、一半用我們以前的數能表示嗎?讓學生創造一個表示方法 2、請你們創造出一種新的方法或者說更簡單的符號來表示一半吧。 3、介紹讀法、寫法 鞏固寫法 培養了數學的符號意識,對分數表達的數學美進行感悟。 1、獨立思考,表示出一半 2.小組合作 學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1.學生能夠依據已有的經驗創造出表示一半的符號,合理即可; 2.小組交流中勇于質疑; 3.認識1/2,能準確描述1/2的意義。 (讀法可以讓學生自學后獨立說出,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活動二: 學習二分之一所表示的意義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價任務1.為什么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2.鞏固練習,下面涂色的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嗎? 3.學習四分之一 學生用長方形的紙折出1/2,并再次鞏固它的意義。 涂一涂你折出的1/2 2.學生折出不同的1/4,上臺介紹折法。 3.分小組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表達交流。 1.參與折出1/2的過程,說明1、2各部分的意義。 2.能用數對準確的描述位置。 (折出1/2后,可以讓孩子再涂一涂,加深印象)活動三:認識幾份之幾。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價任務出示課件,提出問題 1.在剛折的紙片上涂出它的2/4 2.學生認識3/8,并說明它的意義。 3小組交流方法; 4.全班交流 1.學生的表達是否有條理; 2.學生是否能夠根據折紙準確說出分數的意義。 (可以借助實物來分,讓學生直觀感受分數的意義)課后延學(作業設計)必做:自主練習第1、2、6題。 選做:課本115頁 小小設計師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 (像、、…這樣的數叫做分數) (讀作:二分之一) (…分數線) (…分子) (…分母)教學反思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折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先從1/2,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折,涂涂,畫—畫充分感知1/2,再判斷能不能用1/2來表示,在學生充分建立1/2的表象基礎上再來估一估1/3,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再折出長方形的1/4,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再折出1/8。1/16等。使學生對分故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探院幾分之然后讓他來介紹自己的分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