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關愛他人》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課程標準第二部分“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在集體中成長”部分: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與寬容,尊重、幫助他人,與人為善。課標第三部分“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部分:積極參與公共生活、公益活動,自覺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有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精神。 (2)整體感知教學內容本節課是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七課《積極奉獻社會》的第一框題。經過前幾課的學習,學生們已經學過尊重他人、以禮待人等社會生活規范,樹立了責任意識,從而為本課“關愛他人”的學習打下基礎,也為下一框題“服務社會”做了鋪墊。所以,本課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框題主要涉及的問題是如何關愛他人,具體包括兩大問題:關愛他人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是一種藝術。通過本課的學習,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關愛他人的意識,在實際生活中,關愛他人時能做到心懷善意、盡己所能、掌握策略等問題。 二、學情分析作為八年級學生,對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已經有了自己的觀察和了解,在逐漸形成自己對世界的感知和認識。由于現在獨生子女居多,他們在思考問題方面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他人的感受。有些學生即使在關愛和幫助他人的時候,也存在計較或者方法不得當的問題。這個時候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向積極的價值觀,學會關愛他人,了解他人,懂得運用策略和方法去傳遞自己的善意。【教學目標】通過自學,能夠說出關愛他人的含義及表現。2.結合故事,掌握關愛對他人、社會和個人的意義及要求。掌握關愛他人的策略。3. 感受關愛的力量,增強關愛他人的意識。【教學重點】關愛他人的意義和要求。【教學難點】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講授新課一、導入新課:出示情境導入新課:展示快遞小哥關愛消防員的案例,得出結論: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播種愛心,定會收獲快樂。關愛他人能給人帶來溫暖,社會需要關愛。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為什么要關愛他人以及怎樣關愛他人。二、講授新課:第一目 關愛他人是一種幸福關愛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生活情境:《關愛在身邊》展示問題:小明受傷后,都有哪些人對小明表達了關愛之情 每個人都是通過怎樣的方式關愛小明的 周圍人的關愛對小明產生怎樣的影響 關愛就是關心愛護。分析:小明受傷——眾人關愛(問候、幫助、鼓勵、照料、探望)—— 順利康復結論:關愛總是解人于迷茫之時,助人于困境之際。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展示問題: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學,打算怎樣關愛他 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經給予過他人哪些關愛 你體會到了來自他人和社會的哪些關愛 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探究與分享:人帥心美!地鐵上“人肉”相助,固定輪椅。展示問題:在社會生活中,關愛起到怎樣的作用 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點滴關愛匯聚成愛的海洋,一次次的善舉使社會發展充滿正能量。 關愛使人們在交往過程中互諒互讓,相互尊敬,與人為善,增進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探究與分享《盲人點燈》故事分享思考:這個故事帶給你什么啟示 歸納整理:關愛他人是一種幸福3.關愛他人也是關愛和善待自己。身邊故事:有愛的公交車展示問題:你如何評價售票員、司機和乘客們的行為?你從中體會到關愛具有怎樣的作用?結論:關愛他人的人往往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幫助,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關愛他人也是關愛和善待自己。第二目 關愛他人是一門藝術1.要心懷善意說一說:微信朋友圈中,遇到“輕松籌”,你會怎么處理 你如何看待以下三位同學的觀點 甲:我要把我的壓歲錢捐給他一些。乙:獻愛心是大人的事,我們小孩子還是以后再說吧!丙:我又不認識他,跟我有什么關系 結論:關愛他人,要盡己所能。關愛不分大小,貴在有愛心。2.要進己所能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盡己所能為他人排憂解難、奉獻社會,就是一個友善和值得稱贊的人。3.要講究策略事件:大數據“精準扶貧”,高校悄悄給貧困生飯卡充錢問題:“暖心飯卡”項目“暖”在哪里 點撥:幫助他人時,要考慮他人的內心感受,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 南京理工大學啟動“暖心飯卡”項目,不僅達到了資助的目的,還很好地保護了貧困大學生的自尊心。實踐平臺: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你成績優異,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而和你平時成績相當的好朋友卻嚴重失利,這幾天一直無精打采,一蹶不振,你應該怎樣表示你的關心 分享與探究: 哈爾濱市松花江狗島上,十名大學生在江邊聚會時一人溺水,同學三人手拉手下水營救,其中一人也發生溺水。附近的巡邏快艇接警后及時趕到救援,不幸的是,一名男學生溺亡,另一名男學生在送醫后不治身亡。展示問題:這次事件在“關愛他人”方面給我們什么啟示 結論:幫助他人時,面對復雜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斷,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動。拓展空間:關愛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長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動。三、課堂練習:出示練習題,學生當堂完成。四、課堂小結我們這節課通過學習學會了關愛他人的含義、意義及做法,還了解了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關愛是一種美好的情感,無論是對人際關系、社會和諧還是對自己都具有重要意義。關愛他人是一門藝術,要心懷善意,盡己所能,也要講究策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人生的意義不在于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上,而在于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上,如果別人因為我們的幫助而使生活變得更加快樂幸福,那么我們就會得到心靈上的凈化與道德上的升華。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最后讓我們在一曲《愛的奉獻》中結束本節課。五、教學反思“關愛他人,與人為善”是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積極奉獻社會》的教學目標之一,在學生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精神在生活的點滴中得到培養后,能使學生在學校德育教學中得到行之有效的心理素質的提高,從而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創造社會的人才打下扎實的基礎。本節課教學教會學生關愛的含義、表現、關愛他人的意義,以及怎樣關愛他人,教材中的事例通俗易懂,蘊意明顯,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可就地取材,通過討論、辨別明確事理。為了激發學生盡己所能地關心他人的情感,選取文中的典型事例加以佐證關心他人的必要性。本課的課堂教學任務雖然已經完成,但關愛他人的教育不能中斷。在日常生活中,要適時提醒為人要真誠善良,學會在關愛他人的過程中不斷升華自己。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做用心生活的人。這是教學難點。由于時間緊,準備不夠充分,這一難點教學不夠完善。在下次的教學中一定要進行進行延伸,把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精神相互傳遞并進一步激發更多的人關愛他人、奉獻社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