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 理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選擇性必修1、選擇性必修2、選擇性必修3第一章。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冷涼區農業主要指的是在氣候較為冷涼、生長季節較短的地區進行的農業生產活動。這些地區通常具有夏季溫度偏低的氣候特點。下圖示意冷涼區與雨熱區的農業開發路徑。據此完成1—3題。1.相比雨熱區,冷涼區( )A.種質生長期更長 B.人類活動更頻繁C.植被類型更復雜 D.自然景觀更豐富2.冷涼區糧食口感更好、品質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病蟲害較少 B.晝夜溫差大 C.土壤肥力高 D.根系發育強3.為促進冷涼區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最關鍵的措施是( )A.增加灌溉水量 B.擴大播種面積 C.大規模施化肥 D.選育耐寒良種我國醫藥行業實行屬地管理,藥企必須在注冊地生產和接受監管,一旦搬到異地,只能重新進行藥品審批(審批時間一般要持續兩到三年)。北京和河北在滄州共建共管了我國首個專業化產業園——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保留、轉移醫藥行業的“北京戶口”,即相應產品批準文號不變。這種創新模式促使越來越多的北京醫藥企業遷往滄州。下圖示意渤海新區位置。據此完成4—5題。4.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轉移創新模式表現在( )A.北京監管京企異地生產 B.研發部門在滄州C.企業名稱需要變更 D.研發成果轉化在北京5.相對于北京,滄州渤海新區所具備的優勢條件是( )A.市場營銷成本低 B.便于大規模生產C.產業協作條件好 D.利于召開大型會議軍山湖是鄱陽湖南部的子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北部,面積180—220km2,水深約4.5m,是白鰭豚和長江江豚的棲息地。1958年,建設軍山湖大堤后,當地開始發展漁業;自1994年起,軍山湖漁業(包括魚、蟹)迅速發展。調查表明,1994—2013年,軍山湖魚類種類從80種減少到53種。下圖示意軍山湖形態分布。據此完成6—8題。6.1994—2013年,軍山湖( )①漁業產量一直在下降 ②汛期湖床大面積裸露③生物多樣性減少 ④湖體水環境逐漸惡化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1994—2013年,軍山湖魚類種類發生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江河阻隔 B.人工養殖 C.水面銳減 D.沿湖排污8.近年來,漁業結構的調整和保護措施的實施,促使軍山湖( )A.魚類整體產量飆升 B.環境污染徹底防治C.魚類生境得以改善 D.漁業生態價值下降鹵水是一種含有多種元素的特殊地下水,可用于制鹽和提取鉀、鋰等多種元素。重慶市巫溪縣的寧廠鹵水源于三疊紀中期的海相巖層(白云巖和石灰巖),以寧廠鹽泉(特色礦產)最為著名,歷史上是川東鹽文化的發源地。該鹽泉位于大寧河支流后溪河北岸,高出河面約8m,泉水從白云巖和石灰巖的陡壁溶隙中涌出。該鹽泉水溫和水量均不穩定,水溫在29℃左右,日出水量為2000—3000m3。下圖為寧廠鹽泉所在地的地質剖面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9.材料中的白云巖和石灰巖( )①都屬于變質巖 ②都屬于沉積巖 ③受巖漿活動影響大 ④多具有可溶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制約寧廠鹽泉流量大小的主要水源有( )①大氣降水 ②河流水 ③河床地下水 ④巖層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調查發現,夏季鹽泉中的含鹽量要低于冬季,這主要是因為一般情況下,當地( )①夏季鹽泉水溫較巖層外界氣溫高,且出水量較小②夏季鹽泉水溫較巖層外界氣溫低,且出水量較大③冬季鹽泉水溫較巖層外界氣溫高,且出水量較小④冬季鹽泉水溫較巖層外界氣溫低,且出水量較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蒙古國位于歐亞大陸中部,地形地質結構復雜,北部和西部多山脈,南部為戈壁沙漠。蒙古國的土地覆蓋類型以裸地(包括裸地、沙地和沙漠)、草地、森林為主,其中林地面積占總面積的6.63%,針葉林分布較為有限。下圖示意蒙古國土地覆蓋類型。據此完成12—13題。12.推測原始針葉林主要分布在該國的( )A.北部山地森林帶 B.中部森林草原帶C.南部荒漠草原帶 D.東南部草原帶13.蒙古國的針葉林( )A.分布區紅壤貧瘠 B.根系長度較長 C.耐寒性較差 D.葉片較寬大在歐洲M地留學的小明說:“這里冬季氣溫和國內南方地區差不多,但降水較多;夏季差別更大,和國內的濕熱相比,這里夏季氣候干燥,太陽輻射更強,不會出現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總體而言,這里氣候較為和煦宜人,但光照不足。”下圖為甲、乙、丙、丁四地氣候資料統計圖,甲地有湄公河流經。據此完成14—16題。14.推測與M地的典型氣候相同的地點為(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5.M地氣候和我國同緯度氣候差異較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①洋流 ②地形 ③海陸位置 ④大氣環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推測冬季M地和甲地的盛行風分別是( )A.西南風、東北風 B.西北風、西南風C.東南風、西北風 D.東南風、西南風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斯里蘭卡(如圖)是一個位于南亞次大陸以南印度洋上的島國,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相望,地勢中間山地高,四周沿海平原低。斯里蘭卡屬熱帶季風氣候,靠近赤道,終年如夏,無四季之分,農林漁業和水力資源豐富,以高地茶葉種植業為主。首都科倫坡是斯里蘭卡最大的城市與商業中心,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素有“東方十字路口”之稱,是印度洋的重要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人工海港。(1)從氣候角度,分析斯里蘭卡發展高地茶葉種植業的區位優勢。(6分)(2)分析科倫坡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的主要原因。(6分)(3)斯里蘭卡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合作伙伴,請分別指出中國與斯里蘭卡之間開展合作項目過程中各自發揮的主要優勢。(4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撫仙湖屬珠江源頭第一大湖,是中國內陸目前水質最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貧營養淡水湖泊,位于滇中湖群的中心。撫仙湖流域面積達1084km2,流域內土地肥沃,常住人口近18萬人,主要種植糧食、經濟作物,是有名的滇中谷倉。自2009年以來,撫仙湖流域氣候干旱加劇,水資源量不斷減少,給流域內社會經濟發展及生態環境帶來較大影響。撫仙湖水位持續波動下降,長期低水位運行使湖泊水生態危機日益顯現。下圖示意撫仙湖水系分布。(1)指出撫仙湖流域最易發生干旱的季節,并說明原因。(6分)(2)研究發現,撫仙湖近年來水位持續下降,請對此做出合理解釋。(6分)(3)為應對流域旱化可能給撫仙湖帶來的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危機,請提供合理性建議。(6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茶永盆地地處湖南省東南部,主要沉積了一套紫紅色厚層—塊狀砂礫巖、砂巖及少量泥巖,累積厚度有數千米,為郴州飛天山—高椅嶺丹霞地貌的構景巖層主體。下圖為茶永盆地內部飛天山—高椅嶺地區(虛線框內,b、c、d、e四個地質時期區域)丹霞地貌演化模式圖。(1)簡述e時期湖南茶永盆地飛天山—高椅嶺地區東西部丹霞地貌的主要特征。(4分)(2)說明a時期湖南茶永盆地飛天山—高椅嶺地區沉積物的主要來源。(4分)(3)分析湖南茶永盆地飛天山—高椅嶺地區丹霞地貌的演化過程。(10分)2024—2025學年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參考答案1.A 2.B 3.D 4.A 5.B 6.D 7.B 8.C 9.D 10.B11.C 12.A 13.B 14.C 15.D 16.A17.(1)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洋暖濕氣流遇到高原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較多,為茶樹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高山云霧多,空氣濕度大,利于茶樹生長,保障茶葉品質;高原山地海拔較高,晝夜溫差較大,利于茶葉養分物質積累;熱帶季風氣候區水熱條件好,酸性土壤發育好,適宜高地茶樹生長等。(答出三點,6分)(2)科倫坡位于該國西南海岸,瀕臨印度洋,為進出斯里蘭卡的“門戶”;地理位置優越,是海上的重要交通樞紐,是印度洋的重要港口;經濟較為發達,貿易歷史悠久;人口較多,基礎配套設施完善。(答出三點,6分)(3)中國向斯里蘭卡提供資金、技術和部分工業成品;斯里蘭卡向中國提供市場、農產品及其他原材料。(4分)18.(1)春季。(2分)原因:春季,雨季未到,降水較少,氣溫升高,蒸發量大,氣候較干旱;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量較大。(4分)(2)氣候干旱加劇,降水量減少;流域內農業灌溉、工業用水、城市用水等需求增大;地下水過度開采,水位持續下降等。(6分)(3)制定和實施科學的水資源管理策略,控制水資源開發和利用強度;保護和恢復湖泊周邊的自然環境;采用節水技術和方法,提高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的效率;持續監測湖泊的水位、水質等指標,及時了解湖泊水環境的變化;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高耗水產業,發展節水型產業;宣傳節水教育,提高公眾的水資源環保意識等。(答出三點,6分)19.(1)e時期,該地區東部,山頂弧形縮小且高度不斷降低,最終形成低矮型“圓頂巖丘狀”地貌;西部沖積扇礫巖形成高聳孤立型石柱或叢峰。(4分)(2)a時期,茶永盆地西側處于出山口附近,山區流水侵蝕形成的物質在山前沖積扇堆積;東側受偏西風侵蝕、搬運帶來的物質,在該地區沉積而成。(4分)(3)沉積期(約90Ma):水成—風成沉積階段。幼年期(約15Ma):盆地受近東西向擠壓,構造逐步抬升,形成方形山。壯年期(約4Ma至現代):約4Ma,流水沿裂隙下蝕巖層,并發生重力崩塌;約2Ma,巖層頂部剝蝕成圓丘狀;現代,丹霞地貌進一步受到風化和侵蝕,形成更加圓潤和平緩的現代丹霞地貌。(10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