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音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欣賞課《小村之戀》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小村之戀》,感受歌曲中對鄉村的熱愛和眷戀之情。2. 幫助學生理解歌曲的音樂特點,包括旋律、節奏、歌詞等方面。3. 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感受歌曲的情感內涵,理解歌曲所表達的對小村的深深眷戀。2. 教學難點分析歌曲的音樂特點,體會其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欣賞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音響設備、歌詞卡片五、教學過程(一)導入1. 展示一些鄉村風光的圖片,如青山綠水、田野農舍等。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上的這些圖片,這是什么地方的景色?生 1:是鄉村的景色。生 2:有山有水,很漂亮。師:那你們喜歡鄉村嗎?為什么?生 1:喜歡,鄉村很安靜,空氣很清新。生 2:鄉村有很多好玩的,能抓蟲子、摘果子。師:今天我們要欣賞一首關于鄉村的歌曲,叫做《小村之戀》。(二)初聽歌曲1. 播放《小村之戀》的音頻,讓學生安靜聆聽。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聆聽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氛圍。2. 初聽結束后,提問學生的初步感受。師:歌曲聽完了,誰來說說你的感受?生 1:感覺很溫柔。生 2:聽起來很舒服,有一種懷念的感覺。(三)歌曲介紹1. 簡單介紹歌曲的背景和演唱者。師:這首《小村之戀》是由鄧麗君演唱的,她用甜美的歌聲表達了對鄉村的深深情感。師:那你們知道鄧麗君嗎?生 1:知道,她唱歌很好聽。生 2:她的很多歌都很有名。(四)分段欣賞1. 第一段欣賞(1)播放第一段歌曲。師:我們先來欣賞第一段,聽聽這段歌詞描繪了什么樣的小村景象?(2)引導學生理解歌詞內容。師:誰能說一說第一段歌詞里提到了什么?生 1:提到了彎彎的小河。生 2:還有綠色的山坡。(3)分析旋律特點。師:那這段旋律的節奏是怎樣的?給你什么感覺?生 1:節奏比較緩慢,感覺很抒情。生 2:旋律很優美,讓人陶醉。2. 第二段欣賞(1)播放第二段歌曲。師:接下來聽聽第二段,和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2)引導學生比較兩段的差異。師:誰發現了第二段的特別之處?生 1:感覺情感更強烈了。生 2:歌詞好像更深情了。(3)探討情感表達的變化。師:那這種情感的變化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的呢?生 1:旋律更高昂了一些。生 2:歌詞的描述更細膩。3. 第三段欣賞(1)播放第三段歌曲。師:這是第三段,大家認真聽聽,它和前面兩段有什么聯系?(2)引導學生感受段落之間的呼應。師:誰能說說第三段和前面的關系?生 1:和第一段有點像,但是情感更濃厚了。生 2:像是對前面的總結和升華。(五)整體欣賞與討論1. 再次完整播放歌曲。師:現在我們完整地再聽一遍這首歌,大家可以跟著輕輕哼唱。2. 組織學生討論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師:通過欣賞這首《小村之戀》,你們覺得歌曲主要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生 1:對小村的熱愛。生 2:對小村的留戀和不舍。師:那在你們的心中,有沒有這樣一個讓你熱愛和留戀的地方呢?生 1:有,我的老家。生 2:我喜歡外婆家。(六)拓展與創作1.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心中喜愛的地方。師:同學們,現在請你們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你心中那個喜愛的地方,像歌曲里描述小村一樣。2. 鼓勵學生嘗試為自己描述的地方創作一小段旋律或節奏。(七)課堂小結1.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師:今天我們欣賞了《小村之戀》,感受了歌曲中對小村的深情。2. 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后把自己對喜愛地方的描述分享給家人。六、教學反思在這節《小村之戀》欣賞課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聆聽、分析和討論,讓他們感受了歌曲的魅力,以下是對這堂課的反思:成功之處:1. 導入環節通過展示鄉村風光的圖片,成功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能夠快速進入到歌曲的情境中。2. 初聽歌曲時,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有助于他們更專注地感受歌曲的整體氛圍和情感。3. 分段欣賞的設計,使學生能夠更細致地理解歌曲的歌詞、旋律和情感變化,提高了他們的音樂分析能力。4. 討論環節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分享自己對歌曲的感受和對家鄉的情感,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和學生的情感體驗。不足之處:1. 在介紹歌曲背景和演唱者時,可以更加生動有趣,例如講述一些相關的小故事,讓學生對歌曲的創作背景有更深刻的理解。2. 在拓展與創作環節,由于時間限制,學生的創作和分享不夠充分,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給予更多的時間和指導。3. 對于歌曲中一些音樂技巧和表現手法的講解,可以更加深入淺出,結合具體的例子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