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九 認識地區(六)極地地區知識清單1.地理概況比較項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范圍 洲及其周邊的海域 洋大部分及其周邊的亞、歐、北美三洲部分地區 緯度 位置 主要位于 以南 主要位于 以北 海陸 位置 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包圍 被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所包圍氣候 氣候??岷?、烈風、干燥 寒帶氣候,嚴寒自然 資源 礦產資源、淡水資源、海洋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典型 動物居民 無常住居民 因紐特人( 種人,住冰屋) 2.極地科學考察我國的 科考站 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秦嶺站 黃河站時間 11月到次年3月 6月至9月原因 此時為 季,氣溫相對較高,白晝時間較 ,便于科考 3.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名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問題 過度捕殺鯨等極地動物 極地動物遭到濫殺;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采和加工活動,也導致北極地區的環境污染保護 簽訂了 《 》 制定了《北極環境保護戰略》參考答案1.南極 北冰 南極圈 北極圈 寒帶 企鵝 北極熊 黃2.暖 長3.南極條約情境探究重難點極地科學考察的重要意義例:(2024·河北模擬改編)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搭乘極地科學考察船于2023年11月1日從上海出發,沿既定航線到達南極(如右圖所示)。2024年4月,考察隊圓滿完成考察任務并返回。2月7日,考察隊成功建立了我國第5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南極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我國在建站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活動范圍,堅定執行綠色環保建站理念。(1)極地科學考察船從上海出發,渡過 洋,到達南極洲,途中考察隊員感受到氣溫變化的趨勢是 。 (2)指出此時段進行南極科考的有利條件。(3)說明在南極科考期間考察隊選擇去新西蘭補給所需物資的原因。(4)簡述我國在秦嶺站建設過程中堅持綠色環保建站的原因。專題核心突破 (2024·河北模擬)小明查閱地圖時發現,馬來半島和堪察加半島的形狀、輪廓均相近,于是將兩個半島進行比較,發現它們既有共性,又有差異。左圖示意馬來半島,右圖示意堪察加半島。據此回答1~3題。1.堪察加半島位于馬來半島的 ( ) A.西北方 B.東北方C.西南方 D.東南方2.兩個半島上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多內流河 B.結冰期長C.流程較短 D.流速緩慢3.與堪察加半島相比,馬來半島 ( )A.四季變化顯著 B.生物種類多樣C.全年降水較少 D.凍土分布廣泛 2023年11月28日,國際展覽局宣布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獲得2030年世博會舉辦權。讀沙特阿拉伯位置示意圖及利雅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4~6題。4.沙特阿拉伯是世界著名的“石油王國”,該國石油主要分布在 ( )A.阿拉伯海沿岸 B.紅海沿岸C.地中海沿岸 D.波斯灣沿岸5.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國家,原因是 ( )A.海水淡化成本低,水費更便宜B.當地人更喜歡飲用被淡化過的海水C.被淡化過的海水利于農作物生長D.當地氣候干旱,水資源十分缺乏6.借助世博會,沙特阿拉伯將能吸引更多國際游客。游客在沙特阿拉伯將會 ( )①看到當地居民主要為黑色人種 ②感受到濃厚的伊斯蘭教氛圍 ③聽到當地居民用阿拉伯語交流 ④體驗到沙漠之旅騎駱駝活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河北邯鄲模擬改編)羅斯海是距離南極點最近的海域,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2024年2月7日,中國第5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在羅斯海沿岸建成開站,其可容納暖季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秦嶺站的建造采用了特殊建造材料。下圖是南極地區簡圖。據此回答7~8題。7.秦嶺站采用特殊材料建造是為了 ( )A.耐極寒 B.抗風沙C.防蟲蟻 D.防暴曬8.科考人員在秦嶺站可以開展的科考領域是 ( )A.地形、河流 B.海洋、氣候C.植被、動物 D.土壤、巖石9.(2024·河北邢臺模擬改編)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歐洲西部國家眾多,經濟發達。境內多平原,河網密布。萊茵河發源于阿爾卑斯山脈,流域面積廣,沿岸人口稠密,城市眾多,航運繁忙,是著名的國際性河流。材料二 繼2023年我國對法國、德國等國實行單方面免簽后,今年3月,我國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也實施了單方面免簽。中國這一決策不只是想要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或者提升我國的國家形象,也是在向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展現出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材料三 歐洲西部地形示意圖及某城市氣候資料圖。(1)歐洲西部大多數國家屬于 (發達/發展中)國家。當地居民喜好食用奶酪等乳制品,這與當地發達的 (農業部門)有關;當地該農業部門發達的主要氣候條件是 氣候廣布。 (2)萊茵河大致由 流向 。 (3)萊茵河被譽為“歐洲的黃金水道”,請從地形、氣候和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分析萊茵河航運價值高的原因。(4)我國對萊茵河沿岸部分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試分析實行免簽政策的意義。10.(2023·河北石家莊)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中非加快拓展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深度合作。非洲許多農民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能夠獨立操作機械,掌握科學種植方法,提升農作物產量,降低農業用水量。下方為非洲部分國家出口商品的結構比例圖和非洲地形與礦產分布圖。【經濟合作】(1)烏干達出口到我國的商品主要有 等。非洲國家出口商品多為 產品。 (2)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據圖判斷以下項目所在國家并填空。① ,② ,③ 。 【綠色發展合作】(3)通過中非合作,改善非洲糧食與環境問題。據此完成下圖。① ,② 。 (4)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舉例說出我國與非洲各自的優勢。導圖歸納 極地地區科學考察的意義參考答案情境探究例 (1)太平 先變高、后變低,到了南極洲氣溫最低(2)此時段是南極的暖季,氣溫相對較高;此時段白晝時間較長,利于科考。(3)距離相對較近,可以減少補給物資的運輸成本和時間;設施齊全;氣候和環境適宜,有利于保障補給物資的質量和保存;科研資源豐富。(4)保護生態環境,落實可持續發展要求,提升形象,契合科研需求。專題核心突破1.B 2.C 3.B 4.D 5.D 6.D 7.A 8.B9.(1)發達 畜牧業 溫帶海洋性(2)東南(南) 西北(北)(3)主要流經平原地區,水流平緩;主要位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河流水量大,水位季節變化小,無結冰期,通航時間長;流經國家多且都為發達國家,客貨運輸需求量大。(4)促進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展現中國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加強我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傳播我國文化,彰顯文化自信。10.(1)咖啡、黃金 初級農礦(2)C A B(3)先進的農業技術 肥力下降(4)中國:技術先進、資金豐富、消費市場大、人才眾多等。非洲:礦產資源豐富、勞動力豐富且廉價、熱帶農產品豐富等。專題九 認識地區(六)極地地區知識清單1.地理概況比較項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范圍 洲及其周邊的海域 洋大部分及其周邊的亞、歐、北美三洲部分地區 緯度 位置 主要位于 以南 主要位于 以北 海陸 位置 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包圍 被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所包圍氣候 氣候??岷⒘绎L、干燥 寒帶氣候,嚴寒自然 資源 礦產資源、淡水資源、海洋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典型 動物居民 無常住居民 因紐特人( 種人,住冰屋) 2.極地科學考察我國的 科考站 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秦嶺站 黃河站時間 11月到次年3月 6月至9月原因 此時為 季,氣溫相對較高,白晝時間較 ,便于科考 3.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名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問題 過度捕殺鯨等極地動物 極地動物遭到濫殺;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采和加工活動,也導致北極地區的環境污染保護 簽訂了 《 》 制定了《北極環境保護戰略》情境探究重難點極地科學考察的重要意義例:(2024·河北模擬改編)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搭乘極地科學考察船于2023年11月1日從上海出發,沿既定航線到達南極(如右圖所示)。2024年4月,考察隊圓滿完成考察任務并返回。2月7日,考察隊成功建立了我國第5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南極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我國在建站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活動范圍,堅定執行綠色環保建站理念。(1)極地科學考察船從上海出發,渡過 洋,到達南極洲,途中考察隊員感受到氣溫變化的趨勢是 。 (2)指出此時段進行南極科考的有利條件。(3)說明在南極科考期間考察隊選擇去新西蘭補給所需物資的原因。(4)簡述我國在秦嶺站建設過程中堅持綠色環保建站的原因。專題核心突破 (2024·河北模擬)小明查閱地圖時發現,馬來半島和堪察加半島的形狀、輪廓均相近,于是將兩個半島進行比較,發現它們既有共性,又有差異。左圖示意馬來半島,右圖示意堪察加半島。據此回答1~3題。1.堪察加半島位于馬來半島的 ( ) A.西北方 B.東北方C.西南方 D.東南方2.兩個半島上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多內流河 B.結冰期長C.流程較短 D.流速緩慢3.與堪察加半島相比,馬來半島 ( )A.四季變化顯著 B.生物種類多樣C.全年降水較少 D.凍土分布廣泛 2023年11月28日,國際展覽局宣布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獲得2030年世博會舉辦權。讀沙特阿拉伯位置示意圖及利雅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4~6題。4.沙特阿拉伯是世界著名的“石油王國”,該國石油主要分布在 ( )A.阿拉伯海沿岸 B.紅海沿岸C.地中海沿岸 D.波斯灣沿岸5.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國家,原因是 ( )A.海水淡化成本低,水費更便宜B.當地人更喜歡飲用被淡化過的海水C.被淡化過的海水利于農作物生長D.當地氣候干旱,水資源十分缺乏6.借助世博會,沙特阿拉伯將能吸引更多國際游客。游客在沙特阿拉伯將會 ( )①看到當地居民主要為黑色人種 ②感受到濃厚的伊斯蘭教氛圍?、勐牭疆數鼐用裼冒⒗Z交流?、荏w驗到沙漠之旅騎駱駝活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河北邯鄲模擬改編)羅斯海是距離南極點最近的海域,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2024年2月7日,中國第5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在羅斯海沿岸建成開站,其可容納暖季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秦嶺站的建造采用了特殊建造材料。下圖是南極地區簡圖。據此回答7~8題。7.秦嶺站采用特殊材料建造是為了 ( )A.耐極寒 B.抗風沙C.防蟲蟻 D.防暴曬8.科考人員在秦嶺站可以開展的科考領域是 ( )A.地形、河流 B.海洋、氣候C.植被、動物 D.土壤、巖石9.(2024·河北邢臺模擬改編)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歐洲西部國家眾多,經濟發達。境內多平原,河網密布。萊茵河發源于阿爾卑斯山脈,流域面積廣,沿岸人口稠密,城市眾多,航運繁忙,是著名的國際性河流。材料二 繼2023年我國對法國、德國等國實行單方面免簽后,今年3月,我國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也實施了單方面免簽。中國這一決策不只是想要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或者提升我國的國家形象,也是在向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展現出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材料三 歐洲西部地形示意圖及某城市氣候資料圖。(1)歐洲西部大多數國家屬于 (發達/發展中)國家。當地居民喜好食用奶酪等乳制品,這與當地發達的 (農業部門)有關;當地該農業部門發達的主要氣候條件是 氣候廣布。 (2)萊茵河大致由 流向 。 (3)萊茵河被譽為“歐洲的黃金水道”,請從地形、氣候和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分析萊茵河航運價值高的原因。(4)我國對萊茵河沿岸部分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試分析實行免簽政策的意義。10.(2023·河北石家莊)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中非加快拓展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深度合作。非洲許多農民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能夠獨立操作機械,掌握科學種植方法,提升農作物產量,降低農業用水量。下方為非洲部分國家出口商品的結構比例圖和非洲地形與礦產分布圖。【經濟合作】(1)烏干達出口到我國的商品主要有 等。非洲國家出口商品多為 產品。 (2)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據圖判斷以下項目所在國家并填空。① ,② ,③ 。 【綠色發展合作】(3)通過中非合作,改善非洲糧食與環境問題。據此完成下圖。① ,② 。 (4)打造中非命運共同體,舉例說出我國與非洲各自的優勢。導圖歸納 極地地區科學考察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九 認識地區 (六)極地地區.docx 專題九 認識地區 (六)極地地區(學生版)-2025屆地理中考一輪復習(河北).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