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守護生命安全第1課時 增強安全意識一、教學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通過觀點辨析,體會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2.通過學法明理知道與未成年人相關的規則和要求,理解規則與安全的關系,樹立規則意識 3.通過活動策劃知道身邊存在的危險,理解安全與個人的關系,增強風險意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樹立規則意識,增強風險意識教學難點:增強安全意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二、導入新課生命安全是維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保障,也是我們創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來的災難、事故可能會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會毀滅鮮活的生命。我們應該如何增強安全意識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九課守護生命安全第一節增強安全意識。新課講授1.活動一:出示教材P67相關內容教師提問:你如何看待上述四位同學的想法和做法?并說明理由。總結:(1)生命安全是維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保障,也是我們創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2)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用心對待和做好事關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負責。2.活動二:出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十六條 學校應當將提高學生網絡素養等內容納入教育教學活動,并合理使用網絡開展教學活動,建立健全學生在校期間上網的管理制度,依法規范管理未成年學生帶入學校的智能終端產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上網習慣,培養學生網絡安全和網絡法治意識,增強學生對網絡信息的獲取和分析判斷能力。第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高自身網絡素養,規范自身使用網絡的行為,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的教育、示范、引導和監督。思考: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未成年人的規則和要求?我們為什么要遵守這些規則和要求?出示: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生行為規范等行為規則。歸納:生活中的諸多“禁令”看似是對我們的限制,其實是對我們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我們要自覺遵守規則,對自身行為是否安全作出恰當評估,并及時糾正自己的不當行為,從而有效地保護我們的生命。結論:我們要樹立規則意識。3.活動三:出示學校“防震演練”等材料。為切實提高師生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災害時的自救互救能力,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和熟悉緊急疏散的線路,在“5 12”汶川地震16周年和第16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某校特舉行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合作探究:有同學認為組織以上活動是浪費時間,你認為呢?提示:組織以上活動不是浪費時間。我們要能夠覺察潛在的威脅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也不盲目觸碰一些危險的領域。結論:我們要增強風險意識。課堂筆記:怎樣增強安全意識?①我們要樹立規則意識。②我們要增強風險意識。4.活動四:播放安全教育視頻,直觀感受安全意識的重要性。歸納: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事情不僅影響到自己,也影響著他人。我們用心對待和做好事關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負責。四、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通過對法律條文等行為規范的解讀,知道了要在日常生活中樹立安全意識,增強規則意識,強化風險意識,守護生命安全。五、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