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在集體中成長第2課時 共建美好集體一、教學分析【教材分析】本框為第二單元第七課第二框,是在前一框學生對集體的感知上,對學生如何與集體共成長進行指導。第二個框“共建美好集體”,是教會學生在集體中學會承擔責任,如何共建美好集體。教材通過為什么要共建美好集體和如何共建美好集體兩個部分,引導學生明確良好集體氛圍的形成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增強集體觀念,激發集體榮譽感,培養主人翁意識,認識到美好集體的建設需要我們共同參與和努力。 2.學會在集體的建設中勇于擔當,積極為建設美好集體作出貢獻,發揚集體主義精神。 3.熱愛集體,主動參與班級和學校活動,有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能夠正確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系;培養合作意識,提高團隊合作能力。 4.在集體活動中體會溫暖與力量,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強責任意識、集體意識。 4.在集體活動中體會溫暖與力量,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強責任意識、集體意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如何共建美好集體。教學難點:為什么要共建美好集體。二、導入新課教師:播放學生考滿分同學鼓掌慶祝相關視頻。教師提問:視頻帶給你哪些啟發?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過渡:視頻告訴我們,在美好集體中,我們能感受到集體的關愛。那么,怎么共建美好集體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本課時。三、新課講授怎樣建設美好集體?教師展示:你心目中的美好集體是什么樣的?提示:學生各抒己見。同學甲心目中的美好集體是:發展個性、體驗成功、相處融洽、共擔責任……同學乙心目中的美好集體是:向上、活力、包容、公平、合作……同學丙心目中的美好集體是: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積極向上、充滿活力、公平競爭、相處融洽……教師展示:教師提問:什么是美好集體的愿景?愿景有什么作用?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 擁有共同的夢想,向往美好的未來,承擔共同的使命,認同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一致的目標和追求,這就是美好集體的愿景。教師展示:(ppt圖片)教師提問:閱讀教材,集體愿景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愿景是集體的精神動力之源,是推動集體發展的內驅力。共同的愿景引領集體成員團結一致, 開拓進取。建設美好集體,要確定共同的愿景。教師展示:在“為建設美好集體建言獻策”主題班會上,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提問:(1)關于班集體建設,你有哪些意見和建議?(2)如何在建設美好集體中發揮主人翁作用?答案提示: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主人翁意識。我們應主動作為,各負其責,各盡其能。對于集體的事務,應積極參與、共同商定;對于集體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改進建議。教師總結: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主人翁意識。教師展示:(ppt圖片)教師提問:思考:你想不想成為集體中的“閃光”的人?建設美好集體需要我們如何做?教師總結:建設美好集體,要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環境。教師展示:播放航天人相關視頻。教師陳述:載人航天團隊存在競爭。(1)職業競爭:載人航天需要眾多專業人員參與,例如航空航天工程師、科學家、醫生等等。在這些領域中,職業競爭是普遍存在的。這意味著團隊成員可能會為了在團隊中表現出色而互相競爭。(2)資源競爭:載人航天需要大量資源,例如時間、資金、設備和材料等。在團隊中,不同的團隊成員可能會需要共享這些資源,這可能會導致競爭的情況。(3)任務分工競爭:在團隊中,任務分工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團隊成員可能會競爭更重要的任務或更具挑戰性的任務。教師提問:結合材料和教材,說說合作與競爭的關系。在集體生活中,你是如何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系的?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歸納:在集體生活中,你是如何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系的?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集體的發展既有賴于成員間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員間的良性競爭。我們既要敢于競爭、勇于挑戰,又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教師提問:閱讀教材,集體生活中的合作策略有哪些?學生回答:(1)擁有積極、開放的心態,坦誠交流,彼此信任。(2)正確認識自己,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并包容他人的不足。(3)遵守規則,明確任務分工,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4)在他人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支持和幫助。(5)經常自我反思,嘗試自我改進。教師提問:在集體利益面前,個人利益是否重要?堅持集體主義就必須放棄個人利益嗎?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提問: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 同時,要充分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促進集體和個人不斷發展。教師總結:建設美好集體,要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揚集體主義精神。歸納總結:怎樣建設美好集體?(1) 建設美好集體,需要我們確定共同的愿景。(2)建設美好集體,需要我們樹立主人翁意識,自覺承擔集體責任。(3)建設美好集體,需要我們有序參與集體生活。(4) 建設美好集體,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5)建設美好集體,需要我們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四、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