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成長的時空第六課 友誼之樹常青第1課時 友誼的真諦一、教學分析【教材分析】《友誼的真諦》是第二單元第六課第1課時,旨在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交友狀況,感受友誼的力量和美好,知道友誼最重要的一些特質,澄清對友誼認識的誤區,為“交友的智慧”的學習做了認知和情感上的準備。【教學目標】課程標準 能正確認識和處理自己與同學、朋友的關系核心素養目標 1.道德修養:通過分享活動,樹立積極的交友態度,主動融入集體、與同學交往,建立真摯的同學友誼,在交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 2.健全人格: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尊重他人、珍惜友誼的情感,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3.責任意識:通過探究活動,能夠理解友誼的真諦,能恰當地解決自己的交友困惑及沖突,作出負責任的選擇。【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友誼的特質。教學難點:識別真摯的友誼,提高辨別能力,樹立正確的交友觀。二、導入新課材料和視頻導入:教師展示:思考:你如何看待余華帶史鐵生踢球?教師引導學生:余華并沒有因為史鐵生失去雙腿而區別對待,余華讓鐵生當守門員既體現了他對朋友的關心和理解,更體現了他和史鐵生親密的友誼。教師展示:視頻:余華簽名鐵生思考:友誼的真諦是什么呢?是什么樣的友誼讓(《活著》的作者)余華在采訪中多次提起史鐵生呢?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引導學生: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友誼的真諦,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程——《友誼的真諦》。三、新課講授問題導學一:友誼的特質是什么?(一)友誼的特質是什么?1.(PPT圖片+材料呈現)思考:以上問題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在友誼的長河里,我們經歷著不同的體驗,分享著各自的感受,體悟著友誼的真諦。2.(PPT圖片+材料呈現)思考:談談你對上述情境的看法,并和同學探討什么是真正的友誼。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展示:視頻:羅翔老師談友誼。讓學生知曉:真正的友誼。在真正的朋友面前,我們是不需要戴上面具的,我們只需要有一顆真心。3.思考:友誼的特質是什么?提示:學生各抒己見。(1)教師總結: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 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幫助、信任和忠誠、肯定和關心,享受 更多的快樂和溫暖,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2)教師補充:名人的友誼故事巴金和冰心: 因為共同的性格、愛好,相互的欣賞,釋放出他們彌香醇厚的友情——濃厚又淡如水!《不朽的馬克思》:即使家庭背景再懸殊,擁有不同的職業背景,只要真心相對,就能跨越一切阻礙。教師引導學生理解:②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友誼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質條件、家庭背景、學業成績等,實現心靈的溝通與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和風雨的洗禮,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人生的美好。(3)教師展示: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過的名言,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習近平(4)(PPT圖片+材料呈現)余華:文學界批評我時,鐵生卻贊揚我 當余華的《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剛剛出版。余華便遭到了來自文學界諸多的質疑,作為朋友的史鐵生卻鼓勵贊揚余華的寫作風格。 一次,余華去看望鐵生,兩人聊到經驗對寫作的束縛,史鐵生對余華說,為什么要擰開瓶蓋之后藥才能夠取出來?如果一開始人類沒有這樣的思維,而是另一種思維,就是藥片可以自己從瓶子里面出來,不用打開瓶蓋,那么現在生活中可能就是這樣。這段話讓余華醍醐灌頂,許多年后他在書里寫到:那天鐵生沒有表演,只是對我講述。鐵生不會魔術,但他的思想會魔術。史鐵生時刻用自己的豁達樂觀,鼓舞著身邊的朋友,也影響著身邊每一個人。真摯的友誼成就了兩位杰出的作家,同時兩位杰出的作家也成就了真摯的友誼。思考:為什么余華至今懷念好友鐵生?這體現了友誼的什么特質?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接受朋友的幫助,也主動幫助對方;感受朋友的關懷,也主動關懷對方。我們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長。4.知識點歸納:友誼的特質是什么?(1)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2)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友誼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質條件、家庭背景、學業成績等,實現心靈的溝通與契合。(3)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接受朋友的幫助,也主動幫助對方;感受朋友的關懷,也主動關懷對方。我們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長。問題導學二:友誼有什么作用?(二)友誼有什么作用?1.教師展示:視頻:什么樣的友誼更值得我們珍惜呢?思考:友誼有什么作用?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1)友誼伴隨著我們生命成長的全過程。友誼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2)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幫助、信任和忠誠、肯定和關心,享受更多的快樂和溫暖,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3)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和風雨的洗禮,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人生的美好。(4)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成長歷程。我們應當不辜負每一段情誼,讓友誼伴隨我們成長。2.(PPT圖片+材料呈現)開學不久,一次美術課上,小鳴忘記帶顏料。我看他急得滿頭大汗,就讓他和我共用一盒顏料。雖然畫畫的時候共用一盒顏料有點兒不方便,但我還是很高興。后來,我倆成了要好的朋友。一天,我和小鳴在圖書館復習迎考,一道數學題難倒了我。小鳴是數學高手,我向他求教,他卻不耐煩地說:“明天就要考試了,哪有時間給你講?自己看參考書吧。”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思考:(1)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如何看待“我”心里的滋味。(2)幫助朋友,是否意味著自己會受到損失?提示: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1)“我”心里的滋味肯定是酸澀的。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在友誼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誠和信任、肯定和關心。在幫助朋友的時候,“我”也希望得到朋友的關心和幫助。如果自己一味地幫助朋友卻得不到對方的理解,我們心里就會產生不平衡感,長此以往,不利于友情的發展。(2)不是。因為真正的友誼是不應該在乎得失的,并且當我們真誠幫助朋友時,會使朋友感受到我們對他的關懷,有利于友情的穩固,在我們遇到困難時,朋友也會真誠地幫助我們。四、課堂小結我們要學會建立友誼,理解友誼的真諦。對我們而言,朋友帶給我們溫暖,支持和力量,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所以我們要用心呵護友誼,讓友誼之樹常青。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們同行,友誼照亮我們的生活之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