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中復習教學內容分析:在本節課上,我們將集中復習和鞏固先前學習的內容,尤其是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核心知識點。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將有機會更深入地掌握這些概念,并在思維中構建更為堅實的記憶基礎,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進而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增強他們的數學素養。本節課將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學生將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索、分析并解決問題。通過這些學習活動,學生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概念,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教學目標:1.進一步認識0~10各數,會讀、會寫,并會進行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計算,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2.會用“>”“<”或“=”表示數的大小,感知符號的功能,發展初步的符號意識。3.能正確區分“幾”和“第幾”,培養學生用數表示事物個數或表示事物順序的能力。4.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會用“>”“<”或“=”表示數的大小,能區分“幾”和“第幾”,能熟練計算5以內數的加減法。教學難點:會用“>”“<”或“=”表示數的大小,能區分“幾”和“第幾”,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馬上我們要迎來期中考試,我們首先來復習一下前兩單元的知識點,說一說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學生討論交流,然后自由說一說。 師:下面我們一起進入復習吧。 生1:第一單元我們學習了《生活中的數》,第二單元我們學習了《5以內數加與減》。 生2:第一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0-10各數的讀寫,認識“幾”和“第幾”,認識“>”“<”和“=”;第二單元我們主要學了5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法。 通過復習學過的知識,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探究的欲望。環節二 探究新知 活動1:0-10各數的認識 師:說一說0~10各數分別長什么樣子? 學生根據自己所學,自由說一說。 師:下面請看題,數一數,寫一寫。 學生獨自數一數,然后自由說一說。 師:0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還表示什么含義 師:書寫數字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活動2:認識“幾”和“第幾” 出示圖片: 師:觀察圖片,一共有幾幾只鴨子?從左往右數戴領結的鴨子排第幾?從右往左數戴領結的鴨子排第幾? 學生討論交流,然后自由說一說。 師:“幾”表示什么意思?它隨數數方向的不同而改變嗎? 學生討論交流,然后自由說一說。 師:“第幾”表示什么意思?它隨數數方向的不同而改變嗎? 活動三:認識“<”“>”和“=” 師:看圖說一說,我們要怎樣做,才知道誰多誰少? 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出誰和誰一樣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師:請看看下圖,誰最多,誰最少? 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出誰最多,誰最少。 師:填一填,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自由說一說。 活動四:5以內數的加減法 課件出示: 師:說一說,加法的意義? 師:說一說加法算式及計算方法? 師:說一說,減法的意義? 師:說一說減法算式及計算方法? 師:觀察下面幾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5-5=0 5+0=5 5-0=5 師: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然后自由說一說。 生:0像雞蛋圓又圓,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秤東西,6像哨子嘟嘟叫,7像鐮刀割青草,8像葫蘆水中搖,9像勺子來盛飯,10像鉛筆加雞蛋。 生: 生:0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還表示起點。 生: 生:書寫時0~9都占田字格的左半格,都是一筆寫成,10占一整格,兩筆寫成。 生:一共有5只鴨子,從左往右數戴領結的鴨子排第4,從右往左數戴領結的鴨子排第2。 生:“幾”表示事物有多少,不隨數數方向的不同而改變。 生:“第幾”表示事物排列的序號,與數數的方向有關。 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大小。 生:杯子最多,勺子最少。 生1:4=4,4<5,3>2 生2:“=”兩邊的數字相同。 生3:“>” “<”開口對大數,尖頭對小數。 生:把兩個數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生:3+2=5,讀作3加2等于5。 生:計算加法時我們可以采用點數法和接數法,這樣能很快地計算出結果,即一個數加幾,就接著這個數往后數幾個數,數到幾,和就是幾。 生: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求還剩下多少,用減法計算。 生:5-2=3,讀作5減2等于3。 生:計算減法時我們可以采用圖示法和倒數法,這樣能很快地計算出結果,即一個數減幾,就接著這個數往前倒數幾個數,倒數到幾,差就是幾。 生1: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 生2:一個數與0相加,還得這個數。 生3:一個數減0,還得這個數。 生:加法和減法互為逆運算。即同一幅圖通常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引導學生說說0~10各數的樣子,再寫一寫,并且說說0的兩種含義,鞏固0~10各數的認識,并強化學生的書寫能力,養成良好d額數額習慣。 通過觀察圖片數一數,讓學生總結“幾”和“第幾”的區別,鍛煉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總結歸納問題的能力,養成細心觀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通過用“>”“<”或“=”填一填,讓學生區分“>” “<”,并感知符號的功能,發展初步的符號意識。讓學生理解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能很快地比較出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誰和誰同樣多。 通過觀察情境圖讓學生理解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鍛煉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總結歸納問題的能力。環節三 鞏固練習 1.填一填,說一說。 2.想一想,寫一寫。 3.細心計算。 4.看一看,填一填。 5.哪一推數量正合適?畫“√”。 6.比一比,最多的畫“√”,最少的畫“○”。 7.說一說,誰更靠近。 8.畫一畫,填一填。 9.□麗可以填幾? □;里還可以填上其他數,答案不唯一。 10.連一連。 11.給下面算式按得數的大小進行排序。 生:在上面的數中,最小的是0,最大的是5;在上面的數中,比2小的有0,1;比4大的有5. 生: 生: 生:8, 1, 8, 7 生: 生: 生:小白兔更靠近。 生: 生: 生: 生: 引導學生能夠在練習的過程中鞏固知識,進一步理解和鞏固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知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環節四 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交流想法。 生1:認識0-10各數,會讀寫。 生2:認識了“幾”和“第幾” 生3:認識“>”“<”和“=” 生4:正確計算5以內數的加減法 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小結課堂,提升總結、表達能力。環節五 拓展延伸 1.想一想,填一填。 2.解決問題。 它們倆分別剩下幾根胡蘿卜? 誰剩下的多?在□里面畫“√”。 生: 生: 本環節考察的是對本節課的知識的靈活運用,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發展數學思考。環節六 課后活動 綜合實踐: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制作成一張知識樹。 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通過動手制作梳理知識,感受知識間的聯系,養成復習的好習慣。13 / 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