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音版小學五年級上冊唱歌課《清晨》教學設計《清晨》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學生能夠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清晨》,表達出清晨的美好與活力。2. 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演唱、律動等活動,感受歌曲的節奏、旋律和情感,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3. 讓學生了解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可以描繪出相同的主題,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學會演唱歌曲《清晨》,把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表現出清晨的清新與活力。2. 教學難點歌曲中切分音和弱起小節的準確演唱,以及二聲部合唱的和諧配合。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欣賞法、練習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打擊樂器(木魚、響板等)五、教學過程(一)導入1. 播放一段清晨鳥鳴聲的音頻,營造清晨的氛圍。師:同學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音頻)生:鳥鳴聲。師:對,這是清晨鳥兒歡快的歌聲。那在你們的印象中,清晨是什么樣子的?生 1:清晨有清新的空氣。生 2:清晨能看到美麗的日出。師:大家說得都很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于清晨的歌曲——《清晨》。(二)聆聽歌曲1. 播放歌曲《清晨》的音頻,讓學生初次聆聽,感受歌曲的整體情緒和節奏。師:請同學們認真聆聽,想一想這首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2. 學生聆聽后回答問題。生 1:感覺很歡快。生 2:聽起來很輕松。(三)學唱歌曲1. 教師范唱歌曲,學生跟隨歌曲輕輕哼唱。師:現在老師來給大家唱一遍,同學們可以小聲跟著哼唱。2. 學習歌曲的節奏。(1)教師出示歌曲的節奏譜,帶領學生用拍手、跺腳等方式拍打節奏。師:我們先來學習一下這首歌的節奏,大家看這個節奏型(指出切分音),誰來說說它的特點?生:中間的音長,兩邊的音短。師:說得對,那我們一起來拍拍這個節奏。(2)解決歌曲中的弱起小節。師:同學們,注意歌曲開頭的這個小節(指出弱起小節),它是從弱拍開始的,我們來練習一下。3. 學習歌曲的旋律。(1)教師用鋼琴彈奏歌曲旋律,學生用“lu”音哼唱。師:我們用“lu”來哼唱旋律,注意音準。(2)教師重點教唱旋律較難的部分,如高音區和跳進音程。4. 學習歌曲的歌詞。(1)教師帶領學生有節奏地朗讀歌詞。師:我們一起來有節奏地朗讀歌詞,感受一下清晨的美好。(2)學生朗讀歌詞后,教師講解歌詞的含義。師:歌詞中“清晨聽到公雞叫,喔喔”描繪了怎樣的畫面?生:公雞打鳴,告訴大家清晨到了。(四)合唱教學1. 教師介紹二聲部合唱的概念和要求。師:同學們,接下來我們要嘗試二聲部合唱,這會讓歌曲更加豐富動聽。2. 分聲部練習。(1)教師將學生分為兩個聲部,分別練習各自的聲部旋律。(2)教師在兩個聲部間指導,糾正音準和節奏問題。3. 兩個聲部合練。(1)教師指揮,兩個聲部進行合唱練習。(2)針對合唱中出現的聲部不平衡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調整音量。師:高聲部的同學聲音可以稍微弱一點,低聲部的同學要自信地唱出來。生:老師,我總是聽不到另一個聲部的聲音。師:那你要更加專注地去傾聽,注意和其他同學的配合。歌曲表現1.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歌曲。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了這首歌曲,那怎樣能讓我們的演唱更有感染力呢?生 1:可以加上一些動作。生 2:可以用打擊樂器伴奏。2. 學生分組討論并進行設計。(1)學生分組討論,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歌曲,如加入動作、使用打擊樂器等。(2)教師參與到各小組的討論中,給予指導和建議。3. 學生分組展示。(1)各小組依次展示他們的表演。(2)其他小組進行評價,提出優點和改進的地方。4. 教師評價和總結。師:每個小組的表現都很精彩,大家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了清晨的活力。(六)拓展與延伸1. 欣賞其他關于清晨的音樂作品,如鋼琴曲《晨景》。師:同學們,我們來欣賞一首鋼琴曲《晨景》,感受一下它是怎樣描繪清晨的。2. 讓學生比較不同作品對清晨的表現方式有何異同。師:聽了這首鋼琴曲,和我們剛才學的歌曲《清晨》相比,它們在表現清晨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生 1:都讓人感覺到清晨很美好。生 2:歌曲更歡快,鋼琴曲更優美。(七)課堂小結1.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清晨》,還進行了合唱和表演,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出色。2. 布置作業。師:回家后,把這首歌唱給家人聽,也可以自己嘗試創作一段關于清晨的旋律。六、教學反思在本次《清晨》的教學中,我努力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和活動引導學生感受和表現音樂,以下是對這堂課的教學反思。成功之處:1. 導入環節通過播放清晨鳥鳴聲的音頻,有效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迅速進入到清晨的情境中,為后續的教學做好了鋪墊。2. 在學唱過程中,注重節奏和旋律的教學,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感知和掌握切分音、弱起小節等難點,大部分學生能夠準確演唱。3. 合唱教學中,采用分聲部練習和合練相結合的方法,逐步引導學生感受和聲的效果,雖然在合唱的協調性上還有待提高,但學生已經初步體驗到了合唱的魅力。4. 歌曲表現和拓展延伸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他們能夠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歌曲,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不足之處:1. 在教學中,對于個別音樂基礎較弱的學生關注不夠,導致他們在節奏和旋律的掌握上還有些困難,今后需要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輔導。2. 學生在分組討論和展示環節中,有時會過于興奮而忽略了音樂的表現,需要在今后的活動中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在保持熱情的同時,關注音樂的本質。3. 在欣賞鋼琴曲《晨景》時,對學生的引導還不夠深入,學生的感受和體會不夠深刻,以后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要更加注重方法的引導和問題的設計。總之,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音樂課堂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