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音版小學五年級上冊唱歌課《我怎樣長大》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唱歌課《我怎樣長大》二、教學目標1. 學生能夠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我怎樣長大》,并能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2. 通過學習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音樂表現力,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3. 引導學生在歌曲中體會成長的意義,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三、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準確演唱歌曲,尤其是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和弱起小節。2. 教學難點二聲部合唱的和諧統一,以及如何引導學生通過歌聲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內涵。四、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五、教學過程(一)導入1. 播放一段關于孩子成長的視頻,視頻中包含嬰兒學步、兒童玩耍、學生學習等場景,并配以溫馨的音樂。師:同學們,看完這段視頻,你們有什么感受?生 1: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樣子。生 2:感覺時間過得很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長大了。師: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成長。那你們想知道小樹是怎樣長大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歌曲《我怎樣長大》。(二)初步感知1. 播放歌曲《我怎樣長大》的音頻,讓學生安靜聆聽。師:在聽的過程中,請大家思考兩個問題: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2. 學生聆聽后回答問題。生 1:歌曲的情緒是優美、抒情的。生 2:歌曲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師:同學們聽得很認真,回答得也很準確。(三)學唱歌曲1. 教師范唱歌曲,學生跟隨歌曲的旋律輕輕哼唱。師:現在老師來為大家范唱一遍,請同學們跟著旋律小聲哼唱。2. 學習歌曲的旋律。(1)教師帶領學生用“lu”哼唱旋律。師:我們先用“lu”來哼唱旋律,注意聲音要連貫、柔和。(2)解決旋律中的難點,如附點音符和弱起小節。師:同學們,在哼唱的過程中,有沒有覺得哪里比較難唱?生:“風吹雨打都不怕”這句中的附點音符不好唱。師:那我們來單獨練習一下這一句。(教師示范,學生練習)3. 學習歌曲的歌詞。(1)教師帶領學生有節奏地朗讀歌詞。師:讓我們一起來有節奏地朗讀歌詞,感受一下歌詞所表達的情感。(2)學生朗讀歌詞后,教師講解歌詞的含義。師:同學們,歌詞中“小樹問藍天,我怎樣才能長大”表達了小樹對成長的渴望,那你們覺得自己要怎樣才能長大呢?生 1:要好好學習。生 2:要勇敢面對困難。4. 學生完整演唱歌曲。(1)學生跟隨鋼琴輕聲演唱歌曲。(2)教師指出學生演唱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糾正。(四)合唱教學1. 教師介紹二聲部合唱的概念和特點。師:同學們,剛才我們演唱的是單聲部,現在我們來嘗試一下二聲部合唱。二聲部合唱就是同時有兩個不同的聲部一起演唱,會讓歌曲更加豐富動聽。2. 分聲部練習。(1)教師將學生分為兩個聲部,分別練習各自的聲部旋律。(2)教師在兩個聲部間巡回指導,糾正學生的音準和節奏問題。3. 兩個聲部合練。(1)教師指揮,兩個聲部進行合唱練習。(2)針對合唱中出現的不和諧問題,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調整。師:同學們,在合唱的時候,要注意傾聽對方聲部的聲音,保持音量的平衡和和諧。生:老師,我總是被另一個聲部帶跑了。師:不要著急,你要專注于自己聲部的旋律,多練習幾次就會好的。(五)歌曲表現1.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歌聲更好地表現歌曲的情感。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了這首歌,那怎樣才能把歌曲中的情感更好地表現出來呢?生 1:可以在聲音上有強弱的變化。生 2:可以加上一些表情和動作。2. 學生分組討論并進行設計。(1)學生分組討論,設計演唱的形式和動作。(2)教師參與到各小組的討論中,給予指導和建議。3. 學生分組展示。(1)各小組依次展示他們的表演。(2)其他小組進行評價,提出優點和不足之處。4. 教師評價和總結。師:每個小組都表現得非常出色,有的小組在聲音處理上很細膩,有的小組動作設計很新穎。希望大家能夠繼續努力,讓我們的演唱更加完美。(六)拓展與延伸1. 引導學生思考成長的意義。師: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大家想一想,成長意味著什么?生 1:成長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生 2:成長意味著要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2. 讓學生分享自己成長中的故事。師:那誰愿意來分享一下自己成長中的難忘經歷?生:有一次我參加比賽失敗了,但是我沒有放棄,繼續努力,最后取得了好成績。3. 教師總結并鼓勵學生。師:同學們,成長的道路上會有風雨,也會有陽光。希望大家都能像小樹一樣,勇敢地面對困難,茁壯成長。(七)課堂小結1.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我怎樣長大》,還進行了二聲部合唱的練習,并且通過大家的努力,讓這首歌有了更加精彩的表現。2. 布置作業。師:課后,請同學們把這首歌唱給爸爸媽媽聽,并且思考一下,在今后的生活中,你要怎樣讓自己不斷成長進步。六、教學反思在本次《我怎樣長大》的教學中,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和積極的師生互動,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成功之處:1. 導入環節通過播放成長主題的視頻,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他們對成長話題的興趣和共鳴,為后續的歌曲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氛圍。2. 在學唱過程中,注重對歌曲旋律和歌詞的細致講解,讓學生較好地掌握了歌曲的節奏、音準和情感表達。3. 合唱教學部分,采用分聲部練習和逐步合練的方法,使大部分學生能夠初步掌握二聲部合唱的技巧,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音樂綜合素養。4. 歌曲表現環節,鼓勵學生自主設計演唱形式和動作,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增強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表現能力。不足之處:1. 對于個別音樂基礎較弱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和指導還不夠到位,導致他們在合唱時出現音準和節奏的問題,今后應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個別輔導。2. 在拓展與延伸環節,學生分享成長故事時,時間把控不夠精準,導致有些學生沒有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后應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給學生提供更多交流和分享的機會。3. 在教學評價方面,雖然采用了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但評價語言還不夠豐富和具體,今后應加強評價語言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總之,通過本次教學,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認識到了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讓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有趣、高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音樂的海洋中快樂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