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講 撒哈拉以南非洲 澳大利亞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1.黑種人的故鄉(1)位置①緯度位置:北部有北回歸線穿過,中部被 穿過,南部有南回歸線穿過。②海陸位置:東臨A 洋,西瀕B 洋。(2)自然環境①地形地形 以 為主,有“高原大陸”之稱主要地形區 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剛果盆地等地勢 由 向 傾斜 ②氣候 氣候分布特點:以 為軸,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3)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是 的故鄉。◆知識拓展熱帶草原氣候對當地農業的影響熱帶草原地區屬于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一年分干濕兩季。在正常年份,降水比較多的時候(濕潤氣流占優勢),熱帶草原農作物長期風調雨順,人們收成好,生活不錯;而在異常年份,降水較少(干燥氣流占優勢),濕季時間縮短,農作物生長期干旱缺水,導致收成不好,糧食短缺。 2.快速發展的經濟(1)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金剛石、 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2)生物資源:咖啡樹和 的原產地。(3)經濟特色:出口 ,進口 。(4)經濟發展:商業的發展,消費的增長,成為推動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動力。 3.人口、糧食與環境◆助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地關系二 澳大利亞★★1.世界活化石博物館(1)位置①緯度位置:位于10°S到40°S之間, 經過中部。②海陸位置:東臨A 洋,南臨B 洋。(2)自然環境①東、中、西部不同的地形東部山地:大分水嶺,全國最大河流 河發源于其西側,注入印度洋。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國面積的一半。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勢最低處 湖。②氣候氣候呈半環狀分布,以熱帶氣候為主,氣候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如下:(3)特有生物①動物: 、考拉、鴯鹋、琴鳥。②植物:桉樹、金合歡。③原因:澳大利亞大陸很早與其他大陸分離,自然條件 ,生物進化緩慢。2.“騎在羊背上的國家”(1)原因:是世界上放養 數量和出口 最多的國家。(2)三大牧羊帶:自東南和西南沿岸向內陸依次為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和 。◆助記澳大利亞牧羊帶的分布 3.“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工業發展: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發展了采礦業。在采礦業的基礎上,澳大利亞也發展了 業。(2)由于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亞也被稱為“ ”。(3)經濟發展: 發展迅速,成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4)人口和城市人口 特點 以白種人為主,地廣人稀。主要分布在 沿海地區原因 氣候溫暖濕潤,交通方便,經濟發達城市 首都全國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悉尼歌劇院中非合作促發展 【例1】 主題教育·人類命運共同體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科農業合作示范基地位于科特迪瓦(圖1)南部的迪沃省。近30年來,中國農業專家手把手地對當地農民進行育秧插秧、水肥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等技術培訓,并進行水稻新品種的培育,同時捐贈了大批插秧機、手扶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設備,極大地促進了科特迪瓦水稻種植業的發展,圖2示意迪沃省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1)科特迪瓦位于 洲西部,南臨幾內亞灣,地處五帶中的 帶。(2)指出迪沃省種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條件。(3)概括中國對科特迪瓦水稻種植業的援助方式。(4)簡述中國援助對科特迪瓦水稻種植業發展的積極影響。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優勢(1)撒哈拉沙漠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撒哈拉沙漠全年炎熱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勢較高,位于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區,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3)撒哈拉以南非洲礦產資源豐富。(4)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多,勞動力資源豐富。2.中非經濟合作方式澳大利亞自然環境對農業的影響 【例2】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讀澳大利亞牧羊帶分布圖和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不同品種的綿羊適應不同的氣候。其中,細毛羊喜歡溫暖干燥的環境;肉用羊和肉毛兼用羊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1)圖中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 氣候、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濕潤氣候區,適合飼養 。材料二 截至2024年1月,澳大利亞的綿羊羊群存欄量共計7 875萬頭,創下2007年以來歷史新高。(2)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任答兩點)材料三 澳大利亞通過科研創新,將高科技應用到農業領域,通過遙感技術、農用計算機系統和生物技術,對草場、畜牧場進行及時監控、測定、檢查和新品種的開發。(3)澳大利亞畜牧業突出特點為 程度高,以此克服勞動力不足的劣勢。 材料四 近年來,澳大利亞極端天氣頻發,干旱、山火等呈現出越來越頻繁的趨勢。(4)每年 (填“6-8月”或“12-2月”)是澳大利亞山火季,澳大利亞山火頻發對畜牧業的不利影響: 。澳大利亞的牧羊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牧羊帶 粗放牧羊帶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分布地區 西部高原西南部和大自流盆地東南部 東南部墨累河平原和西南部沿海 東南部 沿海地形 低矮高原和大平原,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為天敵,一年四季可露天圍欄放牧 沿海平原,地勢平坦,既適合放牧又適合耕作氣候 澳大利亞的中部、西部地區,氣候較為干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有利于發展粗放牧羊帶。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降水豐富,既適宜畜牧業也適宜耕作業,因此發展了混合經營帶。一、選擇題撒哈拉以南非洲 新情境·趣味見聞(2024·廣東中考)銀蟻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其生存絕技是能以0.855米/秒的速度在高溫天氣出巢覓食,被稱為“快銀”。下面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1)、銀蟻分布地區氣候資料及銀蟻外觀圖(圖2)。據此,完成1~3題。1.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是( )A.呈半環狀分布 B.呈放射狀分布C.南北縱列分布 D.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2.銀蟻分布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A.全年高溫多雨 B.全年溫和濕潤C.全年寒冷干燥 D.全年炎熱干燥3.銀蟻在覓食時快速移動主要是為了避免( )A.高溫灼傷 B.暴雨淋洗 C.強風襲擊 D.低溫凍傷 (2024·聊城中考)馬達加斯加島是非洲第一大島嶼,東西兩側氣候差異明顯。讀圖,完成4~5題。4.下列關于該島嶼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B.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西高東低C.河流短小,水能資源豐富D.當地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5.造成甲、乙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類活動 主題教育·人類命運共同體(2024·陜西中考)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市政供水面臨困難,日常用水難以保障,中國政府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下面為中國援建非洲水井項目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6.援建水井項目分布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地中海氣候7.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能是( )A.臺風侵襲,寒潮頻發 B.高寒缺氧,溫差較大C.沙漠廣布,容易迷失 D.陽光暴曬,蚊蟲叮咬8.該項目的實施對援建地區的影響是( )A.緩解了當地人畜飲水困難B.增加了非洲的水資源總量C.徹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D.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 (2024·江西中考)某賽車愛好者自駕體驗了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賽程的艱辛。下圖示意自駕路線。據此,完成9~12題。9.此次行程跨越了( )A.溫帶、熱帶 B.中、高緯度 C.東、西半球 D.南、北半球10.賽車愛好者在①地面臨的困難可能是( )A.高溫酷熱 B.路面濕滑 C.高寒缺氧 D.干旱缺水11.車在④地發生故障,前來幫忙的當地人多屬于( )A.黃色人種 B.白色人種 C.棕色人種 D.黑色人種12.賽車愛好者沿途可以看到的景觀是( )A.冰川——①地 B.野象群——②地 C.沙漠——③地 D.青稞地——④地 (2024·煙臺中考)尼羅河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有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兩條主要支流。尼羅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亞高原提供的。根據圖文材料,完成13~16題。13.下列關于尼羅河流域自然環境特征的說法,與事實不符的是( )A.氣溫整體較高B.降水總體上南多北少C.地勢大致南高北低D.光照南部地區更充足14.以下對尼羅河水文特征的推測,與事實相吻合的是( )A.河口流速最快 B.4、5月份水量最大C.有凌汛現象 D.水位季節變化大15.歷史上尼羅河有定期泛濫的特點。尼羅河的定期泛濫( )①增加了土壤肥力 ②擴大了灌溉面積 ③改變了作物熟制 ④帶動了旅游業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隨著尼羅河流域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流域內各國對水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了緩解用水緊張,以下做法合理的有( )①各國爭相修建水庫、水壩攔截河水 ②各國通過對話簽署水源分配協議 ③種植耐旱作物 ④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主題教育·人類命運共同體(2024·河北中考)津巴布韋位于非洲南部,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傳統化石燃料發電,能源成本高昂且電力供應不穩定。中國某企業助力其發展光伏(太陽能)發電,并協助該國在馬斯溫戈省建設了一個“光伏+儲能+柴油發電站”的能源系統。如圖示意馬斯溫戈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據此,完成17~18題。17.5-9月該能源系統光伏發電量大,主要原因是此時段( )A.風力弱 B.氣溫高 C.溫差小 D.降水少18.與津巴布韋傳統發電方式相比,該能源系統的主要優點有( )①發電成本低 ②占地面積小③供電更穩定 ④技術要求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菏澤中考)長期以來,加納近90%的外匯收入來自可可、黃金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進口產品包括燃料、化學物品、交通設備及機械等工業制成品。2008年加納出口額約52.5億美元,進口額約102.4億美元。下面為加納地理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9~20題。19.加納的經濟特征是( )A.主要出口工業制成品B.現代化制造業比較落后C.國民經濟結構多樣化D.在國際貿易中占優勢20.為改變這種經濟狀況,以加納為代表的非洲國家應( )A.加大礦產和木材等初級產品的出口B.砍伐森林,開墾草原,擴大耕地面積C.加強基礎經濟建設,發展民族工業D.促進人口增長,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澳大利亞 (2024·河北中考)小明學習了區域地理后,認識到地理位置對區域特征形成的重要性。為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亞,小明查找到一幅以澳大利亞為中心的世界海陸分布圖(下圖)進行學習。據此,完成21~22題。21.小明發現,距離澳大利亞最近的大洲是( )A.非洲 B.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22.澳大利亞大陸長期孤立于海洋當中,使其( )A.沙漠面積廣大 B.古老物種眾多 C.平均海拔較低 D.礦產資源豐富 新考向·區域對比(2024·蘇州中考)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在經濟上長期開展貿易合作。下面為澳大利亞和日本示意圖。讀圖,完成23~25題。23.下列關于日本與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敘述正確的是( )A.均位于北半球 B.都是島嶼國家 C.均瀕臨太平洋 D.均位于低緯度24.從圖中可知,日本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產品主要是( )A.煤炭和鐵礦 B.石油 C.天然氣 D.錳礦25.兩國之間貿易往來,大宗貨物運輸方式最適合的是( )A.航空運輸 B.管道運輸 C.鐵路運輸 D.海洋運輸 (2024·山西中考)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每年8-9月,很多牧場會舉辦剪羊毛比賽。下圖示意澳大利亞某地的綿羊-小麥混合經營農事安排。據此,完成26~27題。26.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 )A.先進的制造業 B.古老的動植物 C.粗放的種植業 D.發達的養羊業27.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 )A.犁地期 B.播種期 C.生長期 D.收割期 (2024·廣安中考)澳大利亞的墨累河-達令河流域是混合農業區。讀圖,完成28~29題。28.導致圖示區域年降水量空間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河湖位置 B.地形和風向 C.過度用水 D.跨流域調水29.冬小麥在秋末冬初播種,第二年夏初收獲。墨累河流域冬小麥的收獲時間為(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023·煙臺中考)同學們以澳大利亞鐵路運輸為例,探究影響交通運輸線路分布與發展的因素。讀圖,完成30~32題。30.以下是同學們對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概括,合理的是( )A.呈網格狀分布 B.呈放射狀分布C.沿海比內陸稠密 D.西部比東部稠密31.對影響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同學們做出以下推測,合理的有( )①地形 ②河流 ③人口、城市分布 ④經濟發展水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澳大利亞鐵路大多與沿海港口相連,同學們對此有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A.便于礦產資源出口B.有利于均衡人口分布C.主要是為了方便人員出國旅行D.主要是為了農牧產品進口二、綜合題33.(2024·云南中考)讀非洲農業用地分布示意圖及資料卡,完成下列問題。資料卡 非洲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大洲。非盟表示,非洲人口到2050年預計將達25億。(1)讀圖可知,非洲農業以 業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氣候區。(2)非洲在圖示地區建設生態防護林帶,是為了防治 (生態環境問題),對該地區農業生產具有積極意義。(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糧食供應不足,從人口和氣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4)我國在非洲建立了多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說出其對當地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答一點)34. 新考向·區域對比(2024·聊城中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比較法國和澳大利亞地理位置的異同點。(從半球位置和緯度位置說明)(2)根據圖中信息描述法國的地形特征,說出你的判斷依據。(3)法國人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食,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可見兩國 (農業部門)發達。結合圖示信息,描述澳大利亞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的分布特點: ,從氣候角度分析形成該分布特點的原因: 。第十一講 撒哈拉以南非洲 澳大利亞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1.黑種人的故鄉(1)位置①緯度位置:北部有北回歸線穿過,中部被 赤道 穿過,南部有南回歸線穿過。②海陸位置:東臨A 印度 洋,西瀕B 大西 洋。(2)自然環境①地形地形 以 高原 為主,有“高原大陸”之稱主要地形區 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剛果盆地等地勢 由 東南 向 西北 傾斜 ②氣候 氣候分布特點:以 赤道 為軸,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3)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是 黑種人 的故鄉。◆知識拓展熱帶草原氣候對當地農業的影響熱帶草原地區屬于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一年分干濕兩季。在正常年份,降水比較多的時候(濕潤氣流占優勢),熱帶草原農作物長期風調雨順,人們收成好,生活不錯;而在異常年份,降水較少(干燥氣流占優勢),濕季時間縮短,農作物生長期干旱缺水,導致收成不好,糧食短缺。 2.快速發展的經濟(1)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金剛石、 黃金 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2)生物資源:咖啡樹和 油棕 的原產地。(3)經濟特色:出口 初級農礦產品 ,進口 工業制成品 。(4)經濟發展:商業的發展,消費的增長,成為推動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動力。 3.人口、糧食與環境◆助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地關系二 澳大利亞★★1.世界活化石博物館(1)位置①緯度位置:位于10°S到40°S之間, 南回歸線 經過中部。②海陸位置:東臨A 太平 洋,南臨B 印度 洋。(2)自然環境①東、中、西部不同的地形東部山地:大分水嶺,全國最大河流 墨累 河發源于其西側,注入印度洋。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國面積的一半。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勢最低處 北艾爾 湖。②氣候氣候呈半環狀分布,以熱帶氣候為主,氣候 干燥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如下:(3)特有生物①動物: 袋鼠 、考拉、鴯鹋、琴鳥。②植物:桉樹、金合歡。③原因:澳大利亞大陸很早與其他大陸分離,自然條件 單一 ,生物進化緩慢。2.“騎在羊背上的國家”(1)原因:是世界上放養 綿羊 數量和出口 羊毛 最多的國家。(2)三大牧羊帶:自東南和西南沿岸向內陸依次為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和 粗放牧羊帶 。◆助記澳大利亞牧羊帶的分布 3.“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工業發展: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發展了采礦業。在采礦業的基礎上,澳大利亞也發展了 冶金 業。(2)由于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亞也被稱為“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3)經濟發展: 服務業 發展迅速,成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4)人口和城市人口 特點 以白種人為主,地廣人稀。主要分布在 東南 沿海地區原因 氣候溫暖濕潤,交通方便,經濟發達城市 堪培拉 首都悉尼 全國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悉尼歌劇院中非合作促發展 【例1】 主題教育·人類命運共同體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科農業合作示范基地位于科特迪瓦(圖1)南部的迪沃省。近30年來,中國農業專家手把手地對當地農民進行育秧插秧、水肥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等技術培訓,并進行水稻新品種的培育,同時捐贈了大批插秧機、手扶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設備,極大地促進了科特迪瓦水稻種植業的發展,圖2示意迪沃省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1)科特迪瓦位于 非 洲西部,南臨幾內亞灣,地處五帶中的 熱 帶。(2)指出迪沃省種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條件。地勢平坦,水熱充足,等等。(3)概括中國對科特迪瓦水稻種植業的援助方式。培育推廣水稻新品種;教授水稻種植技術;捐贈農業機械設備;等等。(4)簡述中國援助對科特迪瓦水稻種植業發展的積極影響。提高水稻產量;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居民經濟收入;緩解糧食短缺問題;等等。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優勢(1)撒哈拉沙漠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撒哈拉沙漠全年炎熱干燥,降水少,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勢較高,位于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區,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3)撒哈拉以南非洲礦產資源豐富。(4)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多,勞動力資源豐富。2.中非經濟合作方式澳大利亞自然環境對農業的影響 【例2】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讀澳大利亞牧羊帶分布圖和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不同品種的綿羊適應不同的氣候。其中,細毛羊喜歡溫暖干燥的環境;肉用羊和肉毛兼用羊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1)圖中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 溫帶海洋性 氣候、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濕潤氣候區,適合飼養 肉用羊和肉毛兼用羊 。材料二 截至2024年1月,澳大利亞的綿羊羊群存欄量共計7 875萬頭,創下2007年以來歷史新高。(2)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地勢平坦開闊,草場廣闊,氣候適宜,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 。(任答兩點)材料三 澳大利亞通過科研創新,將高科技應用到農業領域,通過遙感技術、農用計算機系統和生物技術,對草場、畜牧場進行及時監控、測定、檢查和新品種的開發。(3)澳大利亞畜牧業突出特點為 機械化 程度高,以此克服勞動力不足的劣勢。 材料四 近年來,澳大利亞極端天氣頻發,干旱、山火等呈現出越來越頻繁的趨勢。(4)每年 12-2月 (填“6-8月”或“12-2月”)是澳大利亞山火季,澳大利亞山火頻發對畜牧業的不利影響: 山火導致大量草場被燒毀,畜牧業產量銳減;影響了畜產品的品質,給畜牧業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失 。澳大利亞的牧羊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牧羊帶 粗放牧羊帶 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 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分布地區 西部高原西南部和大自流盆地東南部 東南部墨累河平原和西南部沿海 東南部 沿海地形 低矮高原和大平原,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為天敵,一年四季可露天圍欄放牧 沿海平原,地勢平坦,既適合放牧又適合耕作氣候 澳大利亞的中部、西部地區,氣候較為干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有利于發展粗放牧羊帶。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降水豐富,既適宜畜牧業也適宜耕作業,因此發展了混合經營帶。一、選擇題撒哈拉以南非洲 新情境·趣味見聞(2024·廣東中考)銀蟻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其生存絕技是能以0.855米/秒的速度在高溫天氣出巢覓食,被稱為“快銀”。下面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1)、銀蟻分布地區氣候資料及銀蟻外觀圖(圖2)。據此,完成1~3題。1.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是( D )A.呈半環狀分布 B.呈放射狀分布C.南北縱列分布 D.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2.銀蟻分布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D )A.全年高溫多雨 B.全年溫和濕潤C.全年寒冷干燥 D.全年炎熱干燥3.銀蟻在覓食時快速移動主要是為了避免( A )A.高溫灼傷 B.暴雨淋洗 C.強風襲擊 D.低溫凍傷 (2024·聊城中考)馬達加斯加島是非洲第一大島嶼,東西兩側氣候差異明顯。讀圖,完成4~5題。4.下列關于該島嶼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B.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西高東低C.河流短小,水能資源豐富D.當地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5.造成甲、乙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C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類活動 主題教育·人類命運共同體(2024·陜西中考)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市政供水面臨困難,日常用水難以保障,中國政府為其援建水井近2 000口。下面為中國援建非洲水井項目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6~8題。6.援建水井項目分布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 C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地中海氣候7.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能是( D )A.臺風侵襲,寒潮頻發 B.高寒缺氧,溫差較大C.沙漠廣布,容易迷失 D.陽光暴曬,蚊蟲叮咬8.該項目的實施對援建地區的影響是( A )A.緩解了當地人畜飲水困難B.增加了非洲的水資源總量C.徹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D.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 (2024·江西中考)某賽車愛好者自駕體驗了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賽程的艱辛。下圖示意自駕路線。據此,完成9~12題。9.此次行程跨越了( A )A.溫帶、熱帶 B.中、高緯度 C.東、西半球 D.南、北半球10.賽車愛好者在①地面臨的困難可能是( B )A.高溫酷熱 B.路面濕滑 C.高寒缺氧 D.干旱缺水11.車在④地發生故障,前來幫忙的當地人多屬于( D )A.黃色人種 B.白色人種 C.棕色人種 D.黑色人種12.賽車愛好者沿途可以看到的景觀是( C )A.冰川——①地 B.野象群——②地 C.沙漠——③地 D.青稞地——④地 (2024·煙臺中考)尼羅河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有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兩條主要支流。尼羅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亞高原提供的。根據圖文材料,完成13~16題。13.下列關于尼羅河流域自然環境特征的說法,與事實不符的是( D )A.氣溫整體較高B.降水總體上南多北少C.地勢大致南高北低D.光照南部地區更充足14.以下對尼羅河水文特征的推測,與事實相吻合的是( D )A.河口流速最快 B.4、5月份水量最大C.有凌汛現象 D.水位季節變化大15.歷史上尼羅河有定期泛濫的特點。尼羅河的定期泛濫( A )①增加了土壤肥力 ②擴大了灌溉面積 ③改變了作物熟制 ④帶動了旅游業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隨著尼羅河流域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流域內各國對水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了緩解用水緊張,以下做法合理的有( B )①各國爭相修建水庫、水壩攔截河水 ②各國通過對話簽署水源分配協議 ③種植耐旱作物 ④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主題教育·人類命運共同體(2024·河北中考)津巴布韋位于非洲南部,長期以來一直依賴傳統化石燃料發電,能源成本高昂且電力供應不穩定。中國某企業助力其發展光伏(太陽能)發電,并協助該國在馬斯溫戈省建設了一個“光伏+儲能+柴油發電站”的能源系統。如圖示意馬斯溫戈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據此,完成17~18題。17.5-9月該能源系統光伏發電量大,主要原因是此時段( D )A.風力弱 B.氣溫高 C.溫差小 D.降水少18.與津巴布韋傳統發電方式相比,該能源系統的主要優點有( B )①發電成本低 ②占地面積小③供電更穩定 ④技術要求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菏澤中考)長期以來,加納近90%的外匯收入來自可可、黃金和木材三大傳統出口產品;進口產品包括燃料、化學物品、交通設備及機械等工業制成品。2008年加納出口額約52.5億美元,進口額約102.4億美元。下面為加納地理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9~20題。19.加納的經濟特征是( B )A.主要出口工業制成品B.現代化制造業比較落后C.國民經濟結構多樣化D.在國際貿易中占優勢20.為改變這種經濟狀況,以加納為代表的非洲國家應( C )A.加大礦產和木材等初級產品的出口B.砍伐森林,開墾草原,擴大耕地面積C.加強基礎經濟建設,發展民族工業D.促進人口增長,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澳大利亞 (2024·河北中考)小明學習了區域地理后,認識到地理位置對區域特征形成的重要性。為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亞,小明查找到一幅以澳大利亞為中心的世界海陸分布圖(下圖)進行學習。據此,完成21~22題。21.小明發現,距離澳大利亞最近的大洲是( B )A.非洲 B.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22.澳大利亞大陸長期孤立于海洋當中,使其( B )A.沙漠面積廣大 B.古老物種眾多 C.平均海拔較低 D.礦產資源豐富 新考向·區域對比(2024·蘇州中考)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在經濟上長期開展貿易合作。下面為澳大利亞和日本示意圖。讀圖,完成23~25題。23.下列關于日本與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敘述正確的是( C )A.均位于北半球 B.都是島嶼國家 C.均瀕臨太平洋 D.均位于低緯度24.從圖中可知,日本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產品主要是( A )A.煤炭和鐵礦 B.石油 C.天然氣 D.錳礦25.兩國之間貿易往來,大宗貨物運輸方式最適合的是( D )A.航空運輸 B.管道運輸 C.鐵路運輸 D.海洋運輸 (2024·山西中考)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每年8-9月,很多牧場會舉辦剪羊毛比賽。下圖示意澳大利亞某地的綿羊-小麥混合經營農事安排。據此,完成26~27題。26.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 D )A.先進的制造業 B.古老的動植物 C.粗放的種植業 D.發達的養羊業27.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 C )A.犁地期 B.播種期 C.生長期 D.收割期 (2024·廣安中考)澳大利亞的墨累河-達令河流域是混合農業區。讀圖,完成28~29題。28.導致圖示區域年降水量空間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B )A.河湖位置 B.地形和風向 C.過度用水 D.跨流域調水29.冬小麥在秋末冬初播種,第二年夏初收獲。墨累河流域冬小麥的收獲時間為( D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023·煙臺中考)同學們以澳大利亞鐵路運輸為例,探究影響交通運輸線路分布與發展的因素。讀圖,完成30~32題。30.以下是同學們對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概括,合理的是( C )A.呈網格狀分布 B.呈放射狀分布C.沿海比內陸稠密 D.西部比東部稠密31.對影響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同學們做出以下推測,合理的有( B )①地形 ②河流 ③人口、城市分布 ④經濟發展水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澳大利亞鐵路大多與沿海港口相連,同學們對此有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A )A.便于礦產資源出口B.有利于均衡人口分布C.主要是為了方便人員出國旅行D.主要是為了農牧產品進口二、綜合題33.(2024·云南中考)讀非洲農業用地分布示意圖及資料卡,完成下列問題。資料卡 非洲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大洲。非盟表示,非洲人口到2050年預計將達25億。(1)讀圖可知,非洲農業以 畜牧 業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 熱帶沙漠 氣候區。(2)非洲在圖示地區建設生態防護林帶,是為了防治 土地荒漠化 (生態環境問題),對該地區農業生產具有積極意義。(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糧食供應不足,從人口和氣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人口:人口眾多,增長快。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降水不穩定,旱災頻發。(4)我國在非洲建立了多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說出其對當地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答一點)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提高經濟收入;增加糧食產量;等等34. 新考向·區域對比(2024·聊城中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比較法國和澳大利亞地理位置的異同點。(從半球位置和緯度位置說明)半球位置不同點:法國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相同點:都位于東半球。緯度位置相同點:都有溫帶、中緯度地區;不同點;澳大利亞有熱帶、低緯度地區,法國沒有熱帶、低緯度地區。(2)根據圖中信息描述法國的地形特征,說出你的判斷依據。地形特征:東南高、西北低。依據:大部分河流自東南流向西北。(3)法國人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食,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可見兩國 畜牧業 (農業部門)發達。結合圖示信息,描述澳大利亞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的分布特點: 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從氣候角度分析形成該分布特點的原因: 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水熱充足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一講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亞 - 學生版.docx 第十一講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亞.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