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三講從世界看中國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2025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輪教材梳理(山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三講從世界看中國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2025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輪教材梳理(山東)

資源簡介

第十三講 從世界看中國
一 疆域★★★
1.優越的地理位置
(1)領土位置
半球 位置 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 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 半球
緯度 位置 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 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熱帶,沒有地區位于 帶
海陸 位置 位于 大陸的東部和M 洋的西岸,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①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②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2.海陸兼備的大國
(1)我國領土四端點的位置
(2)我國陸地領土面積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14個陸上鄰國
方位 鄰國名稱
東部 ⑩
北部 ① 、②蒙古
西北部 ③ 、吉爾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西部 巴基斯坦、阿富汗
西南部 ④ 、尼泊爾、不丹
南部 ⑤緬甸、老撾、 越南
  (4)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A 、B黃海、C 、D南海,其中A是我國最大的內海。
(5)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⑥ 、⑦日本、⑧ 、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
(6)與中國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的國家是⑩ 和 越南。
(7)最大島嶼G是 ,第二大島H是 。
◆助記
我國的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十四鄰國陸上環,俄羅斯蒙古和朝鮮;
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①不丹緬老南;
隔海相望有六國,印尼②馬文菲日韓。
注:①印尼,指印度和尼泊爾;②印尼,指印度尼西亞。
  3.行政區劃
(1)省級行政區域的分布
①東北三省:A 省、吉林省、B 省。
②北部邊疆:C 自治區。
③黃河中下游地區:河北省、D 省、山西省、E 省、北京市和R 市。
④長江中下游地區:F 省、湖南省、安徽省、G 省、H 省、浙江省和S 市。
⑤南部沿海:T 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I 自治區、廣東省、J 省、臺灣省、K 省。
⑥西南地區:L 自治區、重慶市、貴州省、M 省、N 省。
⑦西北地區:O 省、甘肅省、P 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Q 自治區。
(2)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及行政中心
①有兩個簡稱的省級行政區域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四川省 成都
貴或黔 貴陽
云南省 云或滇
陜西省 西安
甘或隴 蘭州
  ②用歷史名稱作簡稱的省級行政區域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晉 太原
河北省 石家莊
山東省 魯
河南省 鄭州
粵 廣州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
湖北省 鄂
重慶市 重慶
瓊 海口
  ③用主要河流名或山名作簡稱的省級行政區域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皖 合肥
福建省 福州
江西省 贛
湖南省 長沙
  ④其他省級行政區域:內蒙古自治區取前三個字,其他一般取省級行政區域名稱中的一個字。
◆助記
觀察輪廓聯想記憶。(部分省級行政區輪廓展示)
二 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人口數量: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總數為14.12億(不包括港、澳、臺人口數)。約占世界人口的 ,是世界人口大國。
(2)人口增長特點
(3)人口問題和政策: 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為了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長期均衡發展,國家不斷調整計劃生育政策,2021年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2.人口東多西少
(1)我國人口分界線: 一線。
(2)我國人口分布特征: 。
  我國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級行政區域分別是廣東省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省級行政區域分別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西藏自治區。
三 民族★
1.民族結構
民族 構成與特點
56個 漢族 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1%
少數 民族 超過500萬人的少數民族有 族、滿族、 族、苗族、 族、土家族、彝族、 族、 族。
  2.民族文化
蒙古族—— 節,藏族—— 節,苗族——苗年,傣族—— 節,壯族—— 歌節。
  3.分布特點
漢族 少數民族
遍布全國,以 和中部最為集中 相對分散,主要分布在 、西北和 地區
“大雜居、 、交錯居住”
  ①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是漢族,人口數量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
②我國分布最廣的民族是漢族,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回族。
我國的人口增長及政策變化
  【例】 (2024·太原模擬)2023年年底,武漢漢口江灘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來》(如下圖)發生很大變化,由一家三口變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現象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據此,完成(1)~(3)題。
(1)武漢位于(   )
A.江西省 B.安徽省 C.湖北省 D.湖南省
(2)《美好未來》作品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該作品的變化是為了體現(   )
A.文化藝術的演變 B.人口政策的變化
C.財政收入的提高 D.生態環境的改善
(3)目前我國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
A.老齡化加劇 B.分布不均
C.男女比例失調 D.增長過快
1.中國的人口問題與政策
2.人口老齡化的應對措施
(1)繼續完善生育政策。
(2)盡快出臺延遲退休年齡方案,促進老年人就業,大力開發老年人力資源。
(3)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完善老年福利的法律保障。
(4)增建養老基礎設施,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一、選擇題
疆域
  (2023·臨沂中考)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交付運營。該船以“船載艙養”模式常年游弋在黃海、東海和南海之間,利用深遠海優質海水,養殖大黃魚、石斑魚、大西洋鮭魚等名貴魚種,被稱為“移動的海洋牧場”。下面為中國疆域圖。據此,完成1~3題。
1.我國地理位置優越,體現在(   )
A.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光熱豐富
B.地跨寒、溫、熱三帶,有利于發展多種經營
C.海陸兼備,有利于發展陸上和海上貿易
D.東靠亞歐大陸,西臨太平洋,季風氣候顯著
2.我國發展“移動的海洋牧場”有利條件是(   )
A.山區面積廣大,草場面積廣闊
B.陸上國界線長,鄰國多
C.東西距離長,陸地面積廣闊
D.南北跨緯度廣,海域面積遼闊
3.2023年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及12°N以北的南海(含北部灣)海域全面進入伏季休漁期,不得從事捕撈作業,其主要目的是(   )
A.保護漁業資源 B.維護海洋權益
C.發展海洋旅游 D.減少海洋污染
  (2024·重慶中考)我國西部地區借助陸海新通道,通過公路、鐵路與港口聯運,實現了西部貨物在廣西大批量出海的歷史夙愿。下面為陸海新通道和沿江通道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4~6題。
4.陸海新通道的聯運港口瀕臨(   )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
5.與傳統的江海聯運相比,陸海新通道的運輸優勢是(   )
A.運量大 B.運費低 C.速度快 D.轉運少
6.我國西部地區借助陸海新通道對外聯系最密切的地區是(   )
A.東亞 B.東南亞 C.南亞 D.中亞
  (2024·新疆中考)“小舞臺,大智慧”,中國戲曲源遠流長,種類繁多,百花齊放。讀我國部分地方戲曲分布圖,完成7~8題。
7.下列地方戲曲與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對應正確的是(   )
A.黃梅戲——湖北 B.豫劇——河南
C.粵劇——廣西 D.晉劇——山東
8.川劇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行政中心是(   )
A.成都 B.拉薩 C.合肥 D.太原
9.(2023·濱州中考)山東省淄博市因燒烤火爆“出圈”,五一期間接待游客800余萬人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下列“進淄趕烤”車輛所屬省份距離山東省最遠的是(   )
  (2022·聊城中考)讀圖(三幅圖圖幅大小相同),完成10~11題。
10.下列有關圖中三個省級行政區域基本信息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湖南省人口密度最大 ②內蒙古自治區人口最稠密 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廣人稀 ④比例尺最大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暑假若去三個省級行政區旅游,下列景觀不可能見到的是(   )
A.碧草氈房 B.椰風海韻 C.稻谷飄香 D.千里戈壁
人口
  (2024·聊城中考)讀我國近十年人口數據統計圖,完成12~13題。
12.近十年我國人口變化特點及可能面臨的社會問題是(   )
A.總量持續增長,勞動力短缺
B.總量持續減少,年齡結構優化
C.自然增長率持續上升,就業困難
D.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增長,養老負擔加重
13.面對我國人口發展現狀,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鼓勵人口流入大城市 ②大力接納外來移民 ③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④增加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4·安徽中考)2023年年末,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常住人口達985.3萬人,其中城區人口突破500萬人。科技崛起激發經濟活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合肥市已跨入特大城市之列。下表為合肥市2022年和2023年人口增長狀況。據此,完成14~15題。
年份 人口自然增長(萬人) 人口遷移增長(萬人) 常住人口凈增量(萬人) 常住人口凈增量在全國排名(位次)
2022年 3.4 13.4 16.8 3
2023年 1.8 20.1 21.9 1
注:人口遷移增長=遷入人口數量-遷出人口數量
14.2022年以來,合肥市人口(   )
A.自然增長速度加快
B.自然增長率為負值
C.遷移增長數量較多
D.遷入以老年人為主
15.合肥市常住人口凈增量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其(   )
A.生態環境優良 B.海陸運輸便利
C.就業崗位增多 D.生活成本較低
  (2024·蘇州中考)江蘇省位于我國人口密集區。下面為江蘇省2013、2022年人口年齡結構和人口總量統計圖。讀圖,完成16~18題。
16.江蘇省位于我國人口密集區,有利的自然條件為(   )
A.經濟發達 B.氣候適宜 C.礦產資源豐富 D.飲食文化獨特
17.據圖可知,江蘇省2013-2022年(   )
A.0-14歲人口占比減少
B.15-64歲人口占比不變
C.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
D.人口總量增加1 000萬
18.針對江蘇省人口老齡化問題,應該(   )
①下調養老金 ②控制生育 ③健全養老保障機制 ④發展老齡產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成都中考)下圖示意我國1949年至2021年人口增長及生育政策變化。據此,完成19~20題。
19.下列時期中,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是(   )
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
C.2000-2010年 D.2010-2020年
20.我國不斷調整人口生育政策,是為了(   )
①保持適度的人口增長速度 ②提高老齡人口平均壽命 ③促使人口地區均衡分布
④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均衡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濱州中考)我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近年來,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據圖,完成21~23題。
21.下列關于我國疆域描述,正確的是(   )
A.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B.跨東西、南北半球,面積廣大
C.南北跨度大,南至赤道以南的曾母暗沙
D.東西跨經度廣,時間差異小
22.據圖分析我國人口分布的大勢是(   )
A.北方地區人口數量遠大于南方地區
B.西北地區人口增長率遠高于青藏地區
C.黑河-騰沖一線以東人口密集
D.黑河-騰沖一線以西人口增長較慢
23.對比2010-2020年山東省和廣東省的人口增長差異,山東省應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做好人才引進及配套保障工作 ②探索提前退休制度,幫助子女家庭看管孩子 ③完善養老保障體系,積極培育“銀發”經濟
④優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進“放開三孩”工作落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民族
  (2024·龍東中考)讀我國四個省區輪廓圖,完成24~25題。
24.以上四省區輪廓、簡稱、行政中心對應正確的是(   )
A.①-滇-成都 B.②-新-烏魯木齊
C.③-湘-武漢 D.④-秦-太原
25.以上四省區中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臨沂中考)我國是統一和諧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下圖為我國某少數民族及其傳統民居。據此,完成26~27題。
26.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是(   )
A.少數民族只分布在邊疆地區
B.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
C.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D.各民族均勻分布
27.圖中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華北地區 B.東北地區 C.西北地區 D.西南地區
二、綜合題
28. 新情境·地理研學(2024·綏化中考)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某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了以“我國遼闊的疆域”為主題的學習活動。下面為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圖。
主題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1)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 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 半球。
(2)從緯度位置看,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 帶,沒有地區位于寒帶,光熱條件好。
(3)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 大陸的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
主題二:海陸兼備的大國
(4)我國陸地總面積約 萬平方千米。
(5)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A 海。
(6)我國的領海范圍從領海基線起算,向海上延伸到 海里。
主題三:行政區劃
(7)B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行政中心是 。
(8)C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名稱是 ,簡稱是 。
29. 地理實踐力(2024·上海中考)地圖繪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地圖、學習地理。運用表格數據,繪制“中國人口分布圖”。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指標(人/km2) 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指標(人/km2) 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指標(人/km2) 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指標(人/km2)
澳門 20 704 浙江 612 海南 285 云南 120
香港 6 709 河南 595 江西 271 寧夏 108
上海 3 923 安徽 436 山西 223 黑龍 江 67
北京 1 333 河北 395 貴州 219 甘肅 59
天津 1 162 重慶 389 廣西 212 內蒙 古 20
江蘇 791 福建 335 陜西 192 新疆 16
廣東 701 湖南 314 四川 172 青海 8
臺灣 654 湖北 311 吉林 128 西藏 3
山東 652 遼寧 288 / /
(1)第一步,確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標。請寫出上圖圖例中的▲代表的名稱。
(2)第二步,對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人口數據進行分級。若將數據分為五級,補充上圖圖例中第④層級的數據范圍。
(3)第三步,在人口數據分級后,根據圖例填繪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對應的層級圖案。將“江蘇、青海”兩省人口數據對應的圖案填繪到上圖中。
(4)完成“中國人口分布圖”后,接著可以確定我國人口地理界線。在上圖“A、B、C、D”四點中選擇合適的兩點,畫出人口地理界線,并說明我國人口分布特點: 。
(5)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相互影響。
參考示例:運用地理圖冊中的地圖,說明我國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所用地圖:“中國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
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東部地區處于季風區,水熱條件適宜人類活動,人口稠密。
所用地圖:“ ”圖。
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第十三講 從世界看中國
一 疆域★★★
1.優越的地理位置
(1)領土位置
半球 位置 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 東 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 北 半球
緯度 位置 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 北溫 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熱帶,沒有地區位于 寒 帶
海陸 位置 位于 亞歐 大陸的東部和M 太平 洋的西岸,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①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②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2.海陸兼備的大國
(1)我國領土四端點的位置
(2)我國陸地領土面積 約960萬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14個陸上鄰國
方位 鄰國名稱
東部 ⑩ 朝鮮 
北部 ① 俄羅斯 、②蒙古
西北部 ③ 哈薩克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西部 巴基斯坦、阿富汗
西南部 ④ 印度 、尼泊爾、不丹
南部 ⑤緬甸、老撾、 越南
  (4)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A 渤海 、B黃海、C 東海 、D南海,其中A是我國最大的內海。
(5)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⑥ 韓國 、⑦日本、⑧ 菲律賓 、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
(6)與中國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的國家是⑩ 朝鮮 和 越南。
(7)最大島嶼G是 臺灣島 ,第二大島H是 海南島 。
◆助記
我國的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十四鄰國陸上環,俄羅斯蒙古和朝鮮;
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①不丹緬老南;
隔海相望有六國,印尼②馬文菲日韓。
注:①印尼,指印度和尼泊爾;②印尼,指印度尼西亞。
  3.行政區劃
(1)省級行政區域的分布
①東北三省:A 黑龍江 省、吉林省、B 遼寧 省。
②北部邊疆:C 內蒙古 自治區。
③黃河中下游地區:河北省、D 河南 省、山西省、E 山東 省、北京市和R 天津 市。
④長江中下游地區:F 湖北 省、湖南省、安徽省、G 江西 省、H 江蘇 省、浙江省和S 上海 市。
⑤南部沿海:T 香港 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I 廣西壯族 自治區、廣東省、J 福建 省、臺灣省、K 海南 省。
⑥西南地區:L 西藏 自治區、重慶市、貴州省、M 云南 省、N 四川 省。
⑦西北地區:O 陜西 省、甘肅省、P 青海 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Q 新疆維吾爾 自治區。
(2)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及行政中心
①有兩個簡稱的省級行政區域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貴州省 貴或黔 貴陽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陜西省 陜或秦 西安
甘肅省 甘或隴 蘭州
  ②用歷史名稱作簡稱的省級行政區域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山西省 晉 太原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山東省 魯 濟南
河南省 豫 鄭州
廣東省 粵 廣州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湖北省 鄂 武漢
重慶市 渝 重慶
海南省 瓊 海口
  ③用主要河流名或山名作簡稱的省級行政區域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安徽省 皖 合肥
福建省 閩 福州
江西省 贛 南昌
湖南省 湘 長沙
  ④其他省級行政區域:內蒙古自治區取前三個字,其他一般取省級行政區域名稱中的一個字。
◆助記
觀察輪廓聯想記憶。(部分省級行政區輪廓展示)
二 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人口數量: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總數為14.12億(不包括港、澳、臺人口數)。約占世界人口的 1/5 ,是世界人口大國。
(2)人口增長特點
(3)人口問題和政策: 計劃生育 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為了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長期均衡發展,國家不斷調整計劃生育政策,2021年開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2.人口東多西少
(1)我國人口分界線: 黑河-騰沖 一線。
(2)我國人口分布特征: 東多西少 。
  我國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級行政區域分別是廣東省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省級行政區域分別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西藏自治區。
三 民族★
1.民族結構
民族 構成與特點
56個 漢族 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1%
少數 民族 超過500萬人的少數民族有 壯 族、滿族、 回 族、苗族、 維吾爾 族、土家族、彝族、 蒙古 族、 藏 族。
  2.民族文化
蒙古族—— 那達慕 節,藏族—— 雪頓 節,苗族——苗年,傣族—— 潑水 節,壯族—— “三月三” 歌節。
  3.分布特點
漢族 少數民族
遍布全國,以 東部 和中部最為集中 相對分散,主要分布在 西南 、西北和 東北 地區
“大雜居、 小聚居 、交錯居住”
  ①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是漢族,人口數量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
②我國分布最廣的民族是漢族,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回族。
我國的人口增長及政策變化
  【例】 (2024·太原模擬)2023年年底,武漢漢口江灘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來》(如下圖)發生很大變化,由一家三口變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現象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據此,完成(1)~(3)題。
(1)武漢位于( C )
A.江西省 B.安徽省 C.湖北省 D.湖南省
(2)《美好未來》作品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該作品的變化是為了體現( B )
A.文化藝術的演變 B.人口政策的變化
C.財政收入的提高 D.生態環境的改善
(3)目前我國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A )
A.老齡化加劇 B.分布不均
C.男女比例失調 D.增長過快
1.中國的人口問題與政策
2.人口老齡化的應對措施
(1)繼續完善生育政策。
(2)盡快出臺延遲退休年齡方案,促進老年人就業,大力開發老年人力資源。
(3)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完善老年福利的法律保障。
(4)增建養老基礎設施,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一、選擇題
疆域
  (2023·臨沂中考)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交付運營。該船以“船載艙養”模式常年游弋在黃海、東海和南海之間,利用深遠海優質海水,養殖大黃魚、石斑魚、大西洋鮭魚等名貴魚種,被稱為“移動的海洋牧場”。下面為中國疆域圖。據此,完成1~3題。
1.我國地理位置優越,體現在( C )
A.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光熱豐富
B.地跨寒、溫、熱三帶,有利于發展多種經營
C.海陸兼備,有利于發展陸上和海上貿易
D.東靠亞歐大陸,西臨太平洋,季風氣候顯著
2.我國發展“移動的海洋牧場”有利條件是( D )
A.山區面積廣大,草場面積廣闊
B.陸上國界線長,鄰國多
C.東西距離長,陸地面積廣闊
D.南北跨緯度廣,海域面積遼闊
3.2023年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及12°N以北的南海(含北部灣)海域全面進入伏季休漁期,不得從事捕撈作業,其主要目的是( A )
A.保護漁業資源 B.維護海洋權益
C.發展海洋旅游 D.減少海洋污染
  (2024·重慶中考)我國西部地區借助陸海新通道,通過公路、鐵路與港口聯運,實現了西部貨物在廣西大批量出海的歷史夙愿。下面為陸海新通道和沿江通道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4~6題。
4.陸海新通道的聯運港口瀕臨( D )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
5.與傳統的江海聯運相比,陸海新通道的運輸優勢是( C )
A.運量大 B.運費低 C.速度快 D.轉運少
6.我國西部地區借助陸海新通道對外聯系最密切的地區是( B )
A.東亞 B.東南亞 C.南亞 D.中亞
  (2024·新疆中考)“小舞臺,大智慧”,中國戲曲源遠流長,種類繁多,百花齊放。讀我國部分地方戲曲分布圖,完成7~8題。
7.下列地方戲曲與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對應正確的是( B )
A.黃梅戲——湖北 B.豫劇——河南
C.粵劇——廣西 D.晉劇——山東
8.川劇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行政中心是( A )
A.成都 B.拉薩 C.合肥 D.太原
9.(2023·濱州中考)山東省淄博市因燒烤火爆“出圈”,五一期間接待游客800余萬人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下列“進淄趕烤”車輛所屬省份距離山東省最遠的是( A )
  (2022·聊城中考)讀圖(三幅圖圖幅大小相同),完成10~11題。
10.下列有關圖中三個省級行政區域基本信息的敘述,正確的有( C )
①湖南省人口密度最大 ②內蒙古自治區人口最稠密 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廣人稀 ④比例尺最大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暑假若去三個省級行政區旅游,下列景觀不可能見到的是( B )
A.碧草氈房 B.椰風海韻 C.稻谷飄香 D.千里戈壁
人口
  (2024·聊城中考)讀我國近十年人口數據統計圖,完成12~13題。
12.近十年我國人口變化特點及可能面臨的社會問題是( D )
A.總量持續增長,勞動力短缺
B.總量持續減少,年齡結構優化
C.自然增長率持續上升,就業困難
D.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增長,養老負擔加重
13.面對我國人口發展現狀,可采取的措施有( B )
①鼓勵人口流入大城市 ②大力接納外來移民 ③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④增加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4·安徽中考)2023年年末,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常住人口達985.3萬人,其中城區人口突破500萬人。科技崛起激發經濟活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合肥市已跨入特大城市之列。下表為合肥市2022年和2023年人口增長狀況。據此,完成14~15題。
年份 人口自然增長(萬人) 人口遷移增長(萬人) 常住人口凈增量(萬人) 常住人口凈增量在全國排名(位次)
2022年 3.4 13.4 16.8 3
2023年 1.8 20.1 21.9 1
注:人口遷移增長=遷入人口數量-遷出人口數量
14.2022年以來,合肥市人口( C )
A.自然增長速度加快
B.自然增長率為負值
C.遷移增長數量較多
D.遷入以老年人為主
15.合肥市常住人口凈增量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其( C )
A.生態環境優良 B.海陸運輸便利
C.就業崗位增多 D.生活成本較低
  (2024·蘇州中考)江蘇省位于我國人口密集區。下面為江蘇省2013、2022年人口年齡結構和人口總量統計圖。讀圖,完成16~18題。
16.江蘇省位于我國人口密集區,有利的自然條件為( B )
A.經濟發達 B.氣候適宜 C.礦產資源豐富 D.飲食文化獨特
17.據圖可知,江蘇省2013-2022年( C )
A.0-14歲人口占比減少
B.15-64歲人口占比不變
C.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
D.人口總量增加1 000萬
18.針對江蘇省人口老齡化問題,應該( D )
①下調養老金 ②控制生育 ③健全養老保障機制 ④發展老齡產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成都中考)下圖示意我國1949年至2021年人口增長及生育政策變化。據此,完成19~20題。
19.下列時期中,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是( B )
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
C.2000-2010年 D.2010-2020年
20.我國不斷調整人口生育政策,是為了( D )
①保持適度的人口增長速度 ②提高老齡人口平均壽命 ③促使人口地區均衡分布
④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均衡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濱州中考)我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近年來,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據圖,完成21~23題。
21.下列關于我國疆域描述,正確的是( A )
A.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B.跨東西、南北半球,面積廣大
C.南北跨度大,南至赤道以南的曾母暗沙
D.東西跨經度廣,時間差異小
22.據圖分析我國人口分布的大勢是( C )
A.北方地區人口數量遠大于南方地區
B.西北地區人口增長率遠高于青藏地區
C.黑河-騰沖一線以東人口密集
D.黑河-騰沖一線以西人口增長較慢
23.對比2010-2020年山東省和廣東省的人口增長差異,山東省應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C )
①做好人才引進及配套保障工作 ②探索提前退休制度,幫助子女家庭看管孩子 ③完善養老保障體系,積極培育“銀發”經濟
④優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進“放開三孩”工作落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民族
  (2024·龍東中考)讀我國四個省區輪廓圖,完成24~25題。
24.以上四省區輪廓、簡稱、行政中心對應正確的是( B )
A.①-滇-成都 B.②-新-烏魯木齊
C.③-湘-武漢 D.④-秦-太原
25.以上四省區中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臨沂中考)我國是統一和諧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下圖為我國某少數民族及其傳統民居。據此,完成26~27題。
26.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是( C )
A.少數民族只分布在邊疆地區
B.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
C.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D.各民族均勻分布
27.圖中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D )
A.華北地區 B.東北地區 C.西北地區 D.西南地區
二、綜合題
28. 新情境·地理研學(2024·綏化中考)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某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了以“我國遼闊的疆域”為主題的學習活動。下面為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圖。
主題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1)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 東 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 北 半球。
(2)從緯度位置看,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 熱 帶,沒有地區位于寒帶,光熱條件好。
(3)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 亞歐 大陸的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
主題二:海陸兼備的大國
(4)我國陸地總面積約 960 萬平方千米。
(5)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A 南 海。
(6)我國的領海范圍從領海基線起算,向海上延伸到 12 海里。
主題三:行政區劃
(7)B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行政中心是 哈爾濱 。
(8)C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名稱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簡稱是 新 。
29. 地理實踐力(2024·上海中考)地圖繪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地圖、學習地理。運用表格數據,繪制“中國人口分布圖”。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指標(人/km2) 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指標(人/km2) 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指標(人/km2) 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指標(人/km2)
澳門 20 704 浙江 612 海南 285 云南 120
香港 6 709 河南 595 江西 271 寧夏 108
上海 3 923 安徽 436 山西 223 黑龍 江 67
北京 1 333 河北 395 貴州 219 甘肅 59
天津 1 162 重慶 389 廣西 212 內蒙 古 20
江蘇 791 福建 335 陜西 192 新疆 16
廣東 701 湖南 314 四川 172 青海 8
臺灣 654 湖北 311 吉林 128 西藏 3
山東 652 遼寧 288 / /
(1)第一步,確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標。請寫出上圖圖例中的▲代表的名稱。
人口密度。
(2)第二步,對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人口數據進行分級。若將數據分為五級,補充上圖圖例中第④層級的數據范圍。
300-550。
(3)第三步,在人口數據分級后,根據圖例填繪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對應的層級圖案。將“江蘇、青海”兩省人口數據對應的圖案填繪到上圖中。
江蘇人口密度大于550人/km2,青海小于10人/km2,如下圖所示。
(4)完成“中國人口分布圖”后,接著可以確定我國人口地理界線。在上圖“A、B、C、D”四點中選擇合適的兩點,畫出人口地理界線,并說明我國人口分布特點: 我國的人口分布界線為B黑河-C騰沖一線。如圖所示。分布特點:黑河-騰沖線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
(5)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相互影響。
參考示例:運用地理圖冊中的地圖,說明我國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所用地圖:“中國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
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東部地區處于季風區,水熱條件適宜人類活動,人口稠密。
所用地圖:“ 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 ”圖。
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 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氣候高寒,人口稀疏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嘉善县| 永兴县| 东兴市| 北宁市| 虞城县| 江口县| 太保市| 永平县| 遵义县| 盐城市| 康马县| 柘荣县| 康马县| 安新县| 黄浦区| 驻马店市| 岗巴县| 宣化县| 舟山市| 上犹县| 佛山市| 金华市| 迁西县| 车致| 乐山市| 韶山市| 喀喇沁旗| 伊通| 黑水县| 大渡口区| 连江县| 井研县| 综艺| 贵溪市| 济阳县| 枝江市| 隆昌县| 正安县| 巴东县|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