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九講 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 東北三省一 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1.黑土地 黃土地位置 大體位于① 大興安嶺 、青藏高原以東,②內蒙古高原以南,③ 秦嶺 -④ 淮河 以北,東臨⑤ 渤 海和⑥黃海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⑦東北平原和⑧ 華北 平原;西部有⑨ 黃土 高原溫度帶 地跨我國的寒溫帶、中溫帶和 暖溫 帶氣候 大部分地區屬于 溫帶季風 氣候。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下;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0 ℃以上。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 夏季 干濕地區 大部分地區屬于 半濕潤 區土壤 東北平原被稱為“ 黑土地 ”,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常被稱為“ 黃土地 ” 2.重要的旱作農業區(1)發展的條件及治理措施(2)作物種類及熟制二 “ 白山黑水”——東北三省★★★1.位置和自然環境(1)位置與范圍位置 經緯度位置:位于我國最北部,是我國緯度位置最 高 的地方;黑龍江省的最東部也是我國領土的最 東 端海陸位置:位于我國東北部,南面瀕臨 渤 海和 黃 海。東面、北面是 俄羅斯 (國家),東南面是 朝鮮 (國家),西接 內蒙古自治區 (我國省級行政區域),西南與河北省相鄰范圍 東北三省包括 黑龍江 省、 吉林 省和 遼寧 省 (2)地形與河流主要 地形 主要山脈 東部甲為 長白山脈 ,西部丙為 大興安嶺 ,北部乙為小興安嶺 山河大勢:“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主要平原 三列山脈間是 東北平原 ,丁為三江平原主要 河流 中俄兩國界河③是 黑龍江 ,中朝兩國界河是鴨綠江和圖們江。④是烏蘇里江,①是松花江,②是遼河◆名師點撥大興安嶺的地理意義(3)氣候氣候特征 氣溫 冬季 漫長嚴寒 ,夏季 短促溫暖 冷濕降水 集中在 夏季 ,冬季降雪較多氣候成因 緯度 較高 ,緊鄰冬季風源地2.從“北大荒”到“北大倉”(1)農業類型:圖中山脈③是 大興安嶺 ,其東西兩側農業生產部門截然不同,以東地區農業部門主要是 種植業 ,以西地區農業部門以 畜牧業 為主。(2)農業發展的條件及主要農作物農業發展條件 主要農作物不利條件 緯度較高,氣溫較 低 ,農作物熟制為 一年一熟 玉米、 小麥 、 大豆 、水稻等 春秋季受寒潮影響,易發生低溫凍害有利條件 東北平原開發較晚,北部地區人煙 稀少 ,沼澤遍布地勢 平坦 ,土壤 肥沃 ,適宜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氣候 雨熱同期 ,有利于農作物生長(3)農業地位:東北平原是我國 機械化 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4)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環境,恢復生態,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建立一批自然保護區。圖中①是 三江 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 沼澤濕地 。3.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1)發展條件、特點及分布(2)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措施(連一連)東北地區的發展方向 【例】 (2024·駐馬店二模)某校地理社團的同學們學習完《“白山黑水”——東北三省》一課后,對即將在2025年舉辦第9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的城市——哈爾濱產生了興趣。為探究亞洲冬季運動會選址在哈爾濱的原因,同學們展開了合作探究。讀黑龍江省簡圖,完成下列各題。【地理位置 環抱山河】(1)哈爾濱緯度較 高 (填“高”或“低”),周圍群山環繞,有松花江等河流流經,為冰雪運動提供絕佳的場地。【冰雪運動 得天獨厚】哈爾濱曾舉辦過多屆國際冰雪賽事,擁有哈爾濱冰球館、滑雪公園等世界級冰雪運動場館和基礎設施,因其獨特的冰雪文化和風景而聞名于世。除此以外,報告顯示,哈爾濱冰雪運動群眾參與率穩居全國第一。(2)作為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的搖籃,哈爾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為 冷濕,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 ,雪期長,冰雪資源豐富。(3)結合材料,寫出哈爾濱舉辦亞洲冬季運動會的社會經濟條件。(至少答出三點)豐富的賽事經驗;完善的基礎設施;先進的場館設施;獨特的冰雪文化;濃厚的冰雪運動氛圍。【冬運舉辦 助力發展】(4)亞洲冬季運動會是打造哈爾濱冰雪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簡述舉辦亞洲冬季運動會對哈爾濱冰雪產業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至少答出兩點)提升冰雪運動的競技水平;增加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提升中國冰雪運動的知名度,推動冰雪運動的普及和發展;吸引更多資源,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東北三省發展冰雪旅游業的條件一、選擇題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 (2023·菏澤中考)二十四節氣是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產物。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某校開展了節氣與農業生產墻報展示活動。讀中國區域地圖和芒種節氣農事活動素材圖,完成1~2題。1.該農事活動素材圖在中國區域地圖上的正確擺放位置是( B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該節氣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下圖)上的位置最接近( D )A.① B.② C.③ D.④ 新情境·生產情境(2024·長春中考)“風吹麥浪穗飄香,遍地金黃收割忙”。2024年5月末華北平原夏麥豐產豐收,為我國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華北平原易發生春旱,為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的狀況,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圖1為華北平原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2為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華北平原發生春旱的原因有( A )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 ②春季降水較少 ③人口稀疏,工農業需水量小 ④氣候全年炎熱干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下列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北達北京B.西線方案利用京杭運河輸水C.徹底解決了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D.東線工程補充西北地區的水資源“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2024·蘭州中考)哈爾濱位于松花江畔,冬季漫長寒冷,冰雪資源豐富。讀東北地區簡圖、哈爾濱氣溫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完成5~6題。5.松花江夏季流量大,汛期明顯,主要原因是( B )A.平均氣溫低,蒸發量小B.季風氣候顯著,夏季降水豐富C.溫度高,周圍高山冰雪融化量大D.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濕度大6.為更好地利用冰雪資源,發展當地旅游業,哈爾濱應當( C )A.提高門票價格,增加收入B.人工造冰,延長旅游時間C.舉辦好冰雪節,擴大宣傳D.砍伐森林,建滑雪場 時事熱點(2024·煙臺中考)2024年元旦前后,哈爾濱冰雪旅游火出圈,帶動了周邊更多城市和景區都火起來。春節期間,煙臺的小明隨家人也到東北地區享受了一場冰雪盛宴。結合哈爾濱氣候統計圖(圖1),完成7~10題。7.小明一家游覽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圖2)。哈爾濱打造冰雪文化景觀的自然條件優勢有( B )①地形崎嶇多山地,冰雕造型豐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長,展覽時間長 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較多,原材料豐富廉價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8. 新情境·生活情境旅行中,小明在長白山區拍攝了一張當地傳統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圖3)。據悉,“地窨子”以前是當地漁獵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臨水而建,屬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結合圖片推測“地窨子”( B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 ②一般南向開門,北向有窗 ③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 ④有利于防寒保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此次旅行小明一家還可以體驗的當地特色有( D )①欣賞林海雪原 ②看到“風吹草低見牛羊”景觀 ③喝酥油茶、品牦牛肉 ④感受火墻、火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小明一家此次東北之行,來回行程最快捷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D )A.鐵路 B.公路 C.水運 D.航空 (2024·廣安中考)為保證我國糧食安全,近年來,東北三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5%以上,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讀圖,完成11~12題。11.下列關于東北三省農業的描述,正確的是( C )A.農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B.地形以山地為主,不適合發展種植業C.有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D.大部分位于濕潤區,因此耕地類型主要為水田12.下列對東北三省的自然環境或行政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A )A.山環水繞,沃野千里B.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C.緯度較高,氣溫較低,氣候干旱D.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和河北省 (2024·臨沂中考)東北地區既是我國的“北大倉”,又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下面為東北地區略圖。據此,完成13~14題。13.三江平原濕地開發經歷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階段,后來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國家決定停止開荒的原因是( C )A.開發礦產資源B.擴大工業用地C.保護環境,恢復生態D.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14.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工業的搖籃,發展中面臨資源枯竭、設備技術落后以及優質人才外流等問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應該( A )①更新設備 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③提高資源利用率 ④依托資源大力發展重工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綜合題15.(2024·成都中考)圖1示意我國北方局部區域,圖2為濟南氣候資料。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甲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是 魯 ;乙河流名稱是 黃河 ;丙所在地形區名稱是 黃土高原 。(2)華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請列舉兩種以棉花為原料的工業產品。棉布、棉紗、服裝等。(3)華北平原春季(3-5月)正值冬小麥返青。請結合濟南氣候資料圖,簡述華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冬小麥返青需水量大;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旺盛。 太行山脈是京、津、冀地區眾多河流的發源地,風沙的屏障。三十多年來,太行山區的森林覆蓋率由13.1%提升到30%,太行山脈的生態環境效益日益顯著。(4)簡要說明對京津冀地區而言,太行山脈發揮的生態環境效益。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沙;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等等。16.(2023·菏澤中考)歷史上鄂倫春人以狩獵為主,采集為輔。1953年鄂倫春人結束原始游獵生活,走出森林開始定居。遜克縣新興鄂倫春族鄉位于黑龍江省北部,這里土壤肥沃,水源豐富且水質優良。2017年,新興鄂倫春族鄉首次在高緯寒地種植近3 000畝水稻,獲得豐收,畝產優質稻谷970斤。下面為東北地區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歷史上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A 大興安嶺 、B 小興安嶺 (地形區名稱),解釋導致這種分布的主要原因。鄂倫春族的生活方式以狩獵為主,大小興安嶺森林茂密,野生動物居多,兩地區的低山和谷地適合鄂倫春族生活。(2)從氣候角度,說出新興鄂倫春族鄉能夠在高緯寒地種植水稻的原因。該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且該地位于濕潤地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適合水稻生長。(3)簡述新興鄂倫春族鄉可以生產綠色無公害稻米的有利自然條件。東北地區黑土廣布,土壤有機質含量高,肥力好;氣溫低,病蟲害少。(4)新興鄂倫春族鄉依托當地資源應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請提出合理的建議。弘揚鄂倫春族文化;依托大小興安嶺生態資源,發展生態旅游產業。17.(2022·濟寧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題目。富錦是黑龍江省的縣級市,是三江平原腹地的中心城市,是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第一縣,享有“北國糧都”之美譽。(1)松花江北源發源于 大興安嶺 (山脈)。(2)松花江有春、夏兩個汛期,春汛的補給水源主要以 積雪融水 為主。(3)富錦市成為“北國糧都”的自然條件有 地形平坦、雨熱同期 。(答出兩個要點)(4)目前,東北三省的工業發展面臨著資源枯竭、產業結構單一、設備陳舊、資金短缺等問題。請你為振興東北工業獻計獻策: 實施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發展新型產業,改造傳統產業 。(答出兩個要點)第十九講 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 東北三省一 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1.黑土地 黃土地位置 大體位于① 、青藏高原以東,②內蒙古高原以南,③ -④ 以北,東臨⑤ 海和⑥黃海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⑦東北平原和⑧ 平原;西部有⑨ 高原溫度帶 地跨我國的寒溫帶、中溫帶和 帶氣候 大部分地區屬于 氣候。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下;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0 ℃以上。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干濕地區 大部分地區屬于 區土壤 東北平原被稱為“ ”,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常被稱為“ ” 2.重要的旱作農業區(1)發展的條件及治理措施(2)作物種類及熟制二 “ 白山黑水”——東北三省★★★1.位置和自然環境(1)位置與范圍位置 經緯度位置:位于我國最北部,是我國緯度位置最 的地方;黑龍江省的最東部也是我國領土的最 端海陸位置:位于我國東北部,南面瀕臨 海和 海。東面、北面是 (國家),東南面是 (國家),西接 (我國省級行政區域),西南與河北省相鄰范圍 東北三省包括 省、 省和 省 (2)地形與河流主要 地形 主要山脈 東部甲為 ,西部丙為 ,北部乙為小興安嶺 山河大勢:“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主要平原 三列山脈間是 ,丁為三江平原主要 河流 中俄兩國界河③是 ,中朝兩國界河是鴨綠江和圖們江。④是烏蘇里江,①是松花江,②是遼河◆名師點撥大興安嶺的地理意義(3)氣候氣候特征 氣溫 冬季 ,夏季 冷濕降水 集中在 ,冬季降雪較多氣候成因 緯度 ,緊鄰冬季風源地2.從“北大荒”到“北大倉”(1)農業類型:圖中山脈③是 ,其東西兩側農業生產部門截然不同,以東地區農業部門主要是 ,以西地區農業部門以 為主。(2)農業發展的條件及主要農作物農業發展條件 主要農作物不利條件 緯度較高,氣溫較 ,農作物熟制為 玉米、 、 、水稻等 春秋季受寒潮影響,易發生低溫凍害有利條件 東北平原開發較晚,北部地區人煙 ,沼澤遍布地勢 ,土壤 ,適宜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氣候 ,有利于農作物生長(3)農業地位:東北平原是我國 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4)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環境,恢復生態,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建立一批自然保護區。圖中①是 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 。3.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1)發展條件、特點及分布(2)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措施(連一連)東北地區的發展方向 【例】 (2024·駐馬店二模)某校地理社團的同學們學習完《“白山黑水”——東北三省》一課后,對即將在2025年舉辦第9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的城市——哈爾濱產生了興趣。為探究亞洲冬季運動會選址在哈爾濱的原因,同學們展開了合作探究。讀黑龍江省簡圖,完成下列各題。【地理位置 環抱山河】(1)哈爾濱緯度較 (填“高”或“低”),周圍群山環繞,有松花江等河流流經,為冰雪運動提供絕佳的場地。【冰雪運動 得天獨厚】哈爾濱曾舉辦過多屆國際冰雪賽事,擁有哈爾濱冰球館、滑雪公園等世界級冰雪運動場館和基礎設施,因其獨特的冰雪文化和風景而聞名于世。除此以外,報告顯示,哈爾濱冰雪運動群眾參與率穩居全國第一。(2)作為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的搖籃,哈爾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為 ,雪期長,冰雪資源豐富。(3)結合材料,寫出哈爾濱舉辦亞洲冬季運動會的社會經濟條件。(至少答出三點)【冬運舉辦 助力發展】(4)亞洲冬季運動會是打造哈爾濱冰雪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簡述舉辦亞洲冬季運動會對哈爾濱冰雪產業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至少答出兩點)東北三省發展冰雪旅游業的條件一、選擇題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 (2023·菏澤中考)二十四節氣是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產物。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某校開展了節氣與農業生產墻報展示活動。讀中國區域地圖和芒種節氣農事活動素材圖,完成1~2題。1.該農事活動素材圖在中國區域地圖上的正確擺放位置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該節氣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下圖)上的位置最接近( )A.① B.② C.③ D.④ 新情境·生產情境(2024·長春中考)“風吹麥浪穗飄香,遍地金黃收割忙”。2024年5月末華北平原夏麥豐產豐收,為我國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華北平原易發生春旱,為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的狀況,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圖1為華北平原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2為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華北平原發生春旱的原因有( )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 ②春季降水較少 ③人口稀疏,工農業需水量小 ④氣候全年炎熱干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下列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北達北京B.西線方案利用京杭運河輸水C.徹底解決了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D.東線工程補充西北地區的水資源“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2024·蘭州中考)哈爾濱位于松花江畔,冬季漫長寒冷,冰雪資源豐富。讀東北地區簡圖、哈爾濱氣溫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完成5~6題。5.松花江夏季流量大,汛期明顯,主要原因是( )A.平均氣溫低,蒸發量小B.季風氣候顯著,夏季降水豐富C.溫度高,周圍高山冰雪融化量大D.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濕度大6.為更好地利用冰雪資源,發展當地旅游業,哈爾濱應當( )A.提高門票價格,增加收入B.人工造冰,延長旅游時間C.舉辦好冰雪節,擴大宣傳D.砍伐森林,建滑雪場 時事熱點(2024·煙臺中考)2024年元旦前后,哈爾濱冰雪旅游火出圈,帶動了周邊更多城市和景區都火起來。春節期間,煙臺的小明隨家人也到東北地區享受了一場冰雪盛宴。結合哈爾濱氣候統計圖(圖1),完成7~10題。7.小明一家游覽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圖2)。哈爾濱打造冰雪文化景觀的自然條件優勢有( )①地形崎嶇多山地,冰雕造型豐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長,展覽時間長 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較多,原材料豐富廉價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8. 新情境·生活情境旅行中,小明在長白山區拍攝了一張當地傳統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圖3)。據悉,“地窨子”以前是當地漁獵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臨水而建,屬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結合圖片推測“地窨子”(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 ②一般南向開門,北向有窗 ③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 ④有利于防寒保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此次旅行小明一家還可以體驗的當地特色有( )①欣賞林海雪原 ②看到“風吹草低見牛羊”景觀 ③喝酥油茶、品牦牛肉 ④感受火墻、火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小明一家此次東北之行,來回行程最快捷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A.鐵路 B.公路 C.水運 D.航空 (2024·廣安中考)為保證我國糧食安全,近年來,東北三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5%以上,成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讀圖,完成11~12題。11.下列關于東北三省農業的描述,正確的是( )A.農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B.地形以山地為主,不適合發展種植業C.有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D.大部分位于濕潤區,因此耕地類型主要為水田12.下列對東北三省的自然環境或行政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A.山環水繞,沃野千里B.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C.緯度較高,氣溫較低,氣候干旱D.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和河北省 (2024·臨沂中考)東北地區既是我國的“北大倉”,又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下面為東北地區略圖。據此,完成13~14題。13.三江平原濕地開發經歷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階段,后來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國家決定停止開荒的原因是( )A.開發礦產資源B.擴大工業用地C.保護環境,恢復生態D.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14.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工業的搖籃,發展中面臨資源枯竭、設備技術落后以及優質人才外流等問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應該( )①更新設備 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③提高資源利用率 ④依托資源大力發展重工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綜合題15.(2024·成都中考)圖1示意我國北方局部區域,圖2為濟南氣候資料。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甲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是 ;乙河流名稱是 ;丙所在地形區名稱是 。(2)華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請列舉兩種以棉花為原料的工業產品。(3)華北平原春季(3-5月)正值冬小麥返青。請結合濟南氣候資料圖,簡述華北平原春旱的成因。 太行山脈是京、津、冀地區眾多河流的發源地,風沙的屏障。三十多年來,太行山區的森林覆蓋率由13.1%提升到30%,太行山脈的生態環境效益日益顯著。(4)簡要說明對京津冀地區而言,太行山脈發揮的生態環境效益。16.(2023·菏澤中考)歷史上鄂倫春人以狩獵為主,采集為輔。1953年鄂倫春人結束原始游獵生活,走出森林開始定居。遜克縣新興鄂倫春族鄉位于黑龍江省北部,這里土壤肥沃,水源豐富且水質優良。2017年,新興鄂倫春族鄉首次在高緯寒地種植近3 000畝水稻,獲得豐收,畝產優質稻谷970斤。下面為東北地區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歷史上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A 、B (地形區名稱),解釋導致這種分布的主要原因。(2)從氣候角度,說出新興鄂倫春族鄉能夠在高緯寒地種植水稻的原因。(3)簡述新興鄂倫春族鄉可以生產綠色無公害稻米的有利自然條件。(4)新興鄂倫春族鄉依托當地資源應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請提出合理的建議。17.(2022·濟寧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題目。富錦是黑龍江省的縣級市,是三江平原腹地的中心城市,是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第一縣,享有“北國糧都”之美譽。(1)松花江北源發源于 (山脈)。(2)松花江有春、夏兩個汛期,春汛的補給水源主要以 為主。(3)富錦市成為“北國糧都”的自然條件有 。(答出兩個要點)(4)目前,東北三省的工業發展面臨著資源枯竭、產業結構單一、設備陳舊、資金短缺等問題。請你為振興東北工業獻計獻策: 。(答出兩個要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九講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東北三省 - 學生版.docx 第十九講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東北三省.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