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二講 美國 巴西 極地地區一 美國★★1.移民國家位置 半球位置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緯度位置 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位于 帶海陸位置 北臨北冰洋,西臨A ,東臨B ,南臨墨西哥灣,本土北鄰C ,南鄰D領土 組成 本土共48個州,另加兩個海外州: E 和F地形 西部 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脈是中部 中部為 ,有密西西比河平原及東北部五大湖,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東部 東部為氣候 以 為主,西部受高大山系阻擋,濕潤氣流只影響沿海狹長地帶;東部阿巴拉契亞山脈低矮,來自 的濕潤氣流影響內陸人口 居世界第三位,人口增長較快, 是人口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民族 原住民是 (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都是在最近200多年的時間里移入美國的。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紐約、洛杉磯等城市有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2.農業地區專業化 (1)發展現狀:實現了地區生產的 化,效率高,產量大。(2)優點:有利于機械化作業,便于推廣先進的生物技術、耕作技術等,使農產品的質量優良。(3)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及成因 3.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國家(1)特點:工業部門體系完整、生產規模大、技術先進,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2)三大工業區:東北部工業區、西部工業區、南部工業區。其中 工業區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3)美國工業與城市的分布(4)高新技術產業①位于 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②高新技術產業是推動現代美國發展的最主要動力,其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二 巴西★★1.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位置 半球位置 地跨南北半球,位于西半球緯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A 和B 之間的熱帶海陸位置 東臨C ,海陸兼備地形 有世界最大的平原D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氣候 以熱帶雨林和 氣候為主河流 有世界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 河大量混血種 人的社會 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 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種人約占40%。通用語言是葡萄牙語。文化多元性體現在桑巴舞、狂歡節、足球等方面 2.發展中的工農業(1)工業:鋼鐵、汽車、飛機制造等躋身于世界重要的生產國行列。(2)農業:產量居世界前列的有 、甘蔗、柑橘、大豆等,出口創匯產品有咖啡豆、 、橘汁、大豆。3.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1)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在 。(2)作用:調節全球氣候;提供木材、藥材、食品等;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土壤侵蝕;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3)環境問題:森林遭受破壞; 加劇、 銳減,而且影響全球的 。(4)保護措施:設立保護區;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亂砍濫伐行為;與聯合國相關組織聯合提出一項全球行動計劃——減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三 極地地區★★★1.地理概況地區名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范圍 洲及其周邊的海域 洋的大部分及其周邊的亞、歐、北美三洲部分地區緯度位置 主要位于 以南,高緯度,南寒帶 主要位于 以北,高緯度,北寒帶海陸位置 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包圍 被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所包圍地區名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氣候 酷寒、烈風、干燥 嚴寒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資源、海洋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典型動物居民 無常住居民 因紐特人( 種人,冰屋) 2.極地科學考察地區名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科考站 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秦嶺站 黃河站時間 11月到次年3月 6月至9月原因 此時所在半球為 季(或 季),氣溫相對較高,白晝時間較 ,便于科考 3.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地區 名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問題 過度捕殺鯨等極地動物 動物遭到濫殺。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采和加工活動,導致北極地區的環境污染保護 簽訂《 》 制定《北極環境保護戰略》美國的農業帶(區)分布 【例1】 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完成(1)~(2)題。(1)甲農業帶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產量較高 ②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生長 ③城市和人口密集 ④多高原山地,降水稀少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乙、丙兩農業帶(區)分別是( )A.玉米帶、混合農業區 B.小麥區、玉米帶C.棉花帶、玉米帶 D.小麥區、棉花帶結合自然環境了解美國的農業(1)看美國地形圖,了解農業的大致分布趨勢 西部的高原和山地,適合發展畜牧業;中東部的大部分平原地區,由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發展種植業。(2)結合美國氣候,分析中東部農業的具體分布中東部地區大部分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夏溫差自南向北逐漸增大,降水自東向西逐漸減少,是美國最主要的農業區。根據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農業帶自北向南有小麥區、乳畜帶、玉米帶、混合農業區、棉花帶、亞熱帶作物帶。巴西熱帶雨林的保護 【例2】 人地協調觀 【“地球之肺”——熱帶雨林】熱帶雨林中有茂密的樹木,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出大量的氧氣,就像地球上的一個大型“空氣清凈機”。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歸納世界上熱帶雨林的分布規律。 熱帶雨林是由熱帶雨林氣候形成的景觀。熱帶雨林是世界上一半以上動植物物種的棲息地。 (2)說出熱帶雨林氣候的氣候特征。(3)熱帶雨林是北極熊的棲息地嗎?請說明理由。很多跨國企業在熱帶雨林買地,砍伐無度,破壞森林,興建大農場,致使熱帶雨林遭到了嚴重破壞。如果熱帶雨林不復存在,地球的環境將產生重大的變化。因此,人類要共同保護熱帶雨林。(4)若熱帶雨林不復存在,會給極地地區造成什么影響?(5)作為中學生,我們日常該怎么做?1.熱帶雨林的作用與效益①經濟效益:提供木材、藥材、食品等。②環境效益:調節全球氣候、涵養水源、保護土壤、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2.熱帶雨林危機3.“地球之肺”的開發與保護極地科學考察的重要意義 【例3】 新考向·案例探究2024年2月7日,位于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的秦嶺站正式建成。秦嶺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之后,我國建設的第五座南極考察站,也是第三座常年考察站。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內容。探究一 科考時間南極科考站大致分為夏季科考站和常年科考站。夏季科考站是指緯度高、自然條件相對惡劣、只能在當地暖季(冬季無科研人員駐扎)進行科考的考察站;常年科考站則是在南極地區的冬季也能繼續科考的考察站。(1)推測我國南極科考站中的最可能是夏季科考站的考察站和秦嶺站所屬的考察站類型。探究二 科考環境(2)說出秦嶺站建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自然威脅。(3)列舉我國科考隊員在秦嶺站可以開發利用的新能源。(4)秦嶺站將相關建筑設計成一系列模塊,然后運至項目施工現場拼裝。簡析秦嶺站采用模塊建筑建站的意義。1.南極地區氣候嚴寒的原因2.我國北極科考站的建站時間選擇在7月,南極科考站的建站時間選擇在2月的原因每年6-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時北極地區的氣溫相對較高,且為極晝時期,是到北極建科考站的最佳季節;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南極地區每年的11月-次年3月是暖季和極晝時期,是到南極建科考站的最好季節。3.極地地區科學考察的意義一、選擇題美國 (2023·濱州中考)比較法是學習區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讀甲、乙兩國輪廓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兩國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都瀕臨太平洋B.地形都相間分布,西部為高大的山脈C.都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溫暖濕潤D.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分布在西北部2.下列有關兩國經濟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發展較快,都屬于發展中國家B.農產品以熱帶作物為主,經濟價值高C.工業發達,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區D.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 (2024·成都中考)美國的農業生產充分利用不同區域的條件,實現了農業生產區域專門化。下圖示意美國本土農業帶的分布。據此,完成3~4題。3.根據圖中注釋可知,影響乳畜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市場 B.水源、政策 C.氣候、市場 D.地形、政策4.美國農業生產區域專門化,便于( )①推廣先進的生物技術和耕作技術 ②發揮大規模機械化優勢 ③增加農作物的熟制 ④大規模增加農業用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遂寧中考)66號公路東起芝加哥,西至洛杉磯,全長約3 943千米,是連接美國本土東西部重要的交通干線。下面為66號公路線路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66號公路( )A.東部路段多隧道 B.西部路段坡度較小C.到達了美國“硅谷” D.穿過了密西西比河6.沿66號公路到東北地區,當地乳畜業發達。其發展的優勢條件有( )①氣候冷濕,牧草茂盛 ②勞動力豐富,便于加工 ③城市密集,市場廣闊 ④靠近玉米帶,飼料充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巴西 (2023·菏澤中考)中國和巴西同為金磚國家,兩國經濟互補性強。下圖示意從巴西到我國的某海上運輸航線。讀圖,完成7~8題。7.貨輪沿圖示航線從巴西航行到我國,途經的大洋依次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8.沿圖示航線駛往我國的貨輪,裝載的貨物最可能有( )①鐵礦石 ②大豆 ③汽車 ④石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湖南中考)巴西鐵礦資源豐富,是鋼鐵出口大國。下圖示意巴西鐵礦資源分布和某年鋼鐵產品出口目的地。據此,完成9~11題。9.巴西鋼鐵產業崛起的資源優勢是( )A.豐富的鐵礦 B.廣袤的草原 C.充沛的降水 D.崎嶇的地形10.圖中數字表示巴西當年鋼鐵產品出口目的地比重,其中比重最大的大洲是( )A.亞洲 B.南美洲 C.歐洲 D.北美洲11.鋼鐵產品出口主要反映了巴西與其他國家間的( )A.醫療聯系 B.文化聯系 C.體育聯系 D.貿易聯系 (2024·江西中考)巴西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資源豐富。某跨國公司計劃投資一個熱帶雨林開發項目,為此政府召開了聽證會。下圖示意參會各方的主要觀點。據此,完成12~14題。12.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濕熱 B.地形復雜C.地勢高峻 D.四面環海13.參會各方中,其觀點立足于雨林生態價值的是( )A.外商代表 B.土著居民C.政府官員 D.環保人士14. 人地協調觀綜合各方觀點,合理開發雨林的方式是( )A.停止開發,保護雨林B.適度開發,珍惜資源C.大力開發,賺取外匯D.全面開發,增加耕地 (2024·福建中考)巴西人口眾多,但汽車擁有率相對較低。近年來,中國甲汽車公司在巴西投資建廠。讀圖,完成15~17題。15.中國甲汽車公司選擇在巴西投資建廠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技術先進 B.氣候宜人 C.農產品豐富 D.市場廣闊16.適合中國甲汽車公司在巴西投資建廠的地區是( )A.巴西東南沿海 B.亞馬孫平原 C.巴西高原北部 D.巴西高原西部17.中國甲汽車公司在巴西投資建廠,給巴西帶來的影響有( )①降低土地價格 ②增加就業機會 ③降低工人收入 ④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云南中考)河流在區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亞馬孫河是世界第一大河。讀亞馬孫河流域示意圖,完成18~20題。18.亞馬孫河是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原因是( )A.植被茂密,涵養水源能力強B.主要流經平原地區,流速慢C.流域內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全年降水豐富D.發源于安第斯山脈,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19.亞馬孫河航運價值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結冰期長,通航時間短B.落差大,可通航里程短C.流域內人口、城市稀疏D.河道狹窄,通航能力低20. 人地協調觀亞馬孫河流域資源豐富,下列關于其開發利用的觀點,合理的是( )A.大規模開礦建廠B.采育結合開發森林C.干流大力修建水電站D.大量種植經濟作物極地地區 (2023·日照中考)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相比,有大面積的永久性凍土帶,陸地生物多樣,是研究極端環境的理想之地。德文島(75°N)是全球最大的無人島。讀北極地區局部圖,完成21~22題。21.德文島( )A.位于東半球B.有“白色沙漠”之稱C.位于北京的東北D.典型動物是企鵝、北極熊22.北極地區科學考察的意義,體現在( )A.擁有豐富的固體淡水資源B.擁有可供大量捕殺的鯨類C.全部是無人的原始環境D.北極氣候異常與全球極端氣候密切相關 時事熱點(2024·河南中考)2024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在我國發行的極地科學考察紀念幣上,呈現有科考站位置等極地元素。下面為我國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和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紀念幣圖案。據此,完成23~25題。23.圖示紀念幣上的北極科考元素有( )①極地考察船 ②冰芯取樣場景 ③企鵝 ④極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經緯度位置是( )A.(65.7°S,17.4°W) B.(65.7°N,17.4°E)C.(65.7°N,17.4°W) D.(65.7°S,17.4°E)25.黃河站位于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 )A.西北方 B.東北方 C.西南方 D.東南方 (2024·重慶中考)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的海拔和陸地面積差異較大,導致兩地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北冰洋沿岸1878年就開通了北極航道。為了進一步研究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2004年在斯瓦爾巴群島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黃河站。下面為黃河站和北極航道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26~27題。26.黃河站與南極洲緯度數值相同的陸地地區相比( )A.氣溫較高,風力較小B.氣溫較高,降水較少C.氣溫較低,風力較大D.氣溫較低,降水較多27.圖中西北航道經過的主要大洲是( )A.亞洲 B.歐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主題教育·中國科技(2024·江西中考)我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秦嶺站的建設采用綠色技術,將在國內加工好的建筑模塊,運抵現場后用“搭積木”的方式進行安裝。結合秦嶺站景觀圖,完成28~30題。28.采用“搭積木”的方式建設秦嶺站,其優點是( )A.增加建筑面積 B.便于就地取材C.減少建筑垃圾 D.延長施工時間29.秦嶺站主樓的整體構造有利于( )A.防積雪、防風 B.通風、散熱 C.防洪澇、抗旱 D.透氣、采光30.秦嶺站全年可利用的清潔能源是( )A.石油 B.風能 C.煤炭 D.水能 (2024·山西中考)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極地科學考察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下表為我國極地科學考察站的相關信息。據此,完成31~33題。科學 考察站 長城站 中山站 黃河站 昆侖站 泰山站 秦嶺站經緯 度位置 62°13'S, 58°58'W 69°22'S, 76°23'E 78°55'N, 11°56'E 80°25'S, 77°07'E 73°51'S, 76°58'E 74°56'S, 163°42'E建成 時間 1985年 2月 1989年 2月 2004年 7月 2009年 1月 2014年 2月 2024年 2月31.我國緯度最高的極地科學考察站是( )A.秦嶺站 B.長城站 C.泰山站 D.昆侖站32.我國在北極地區建立的科學考察站是( )A.中山站 B.黃河站 C.秦嶺站 D.長城站33.南極科學考察站建站時間一般選擇在2月前后,是因為當地( )A.晝夜等長 B.晝短夜長 C.暖季黑夜長 D.暖季白晝長(2024·臨沂中考)2024年2月,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嶺站主樓建筑設計為南十字星造型,房屋高出地面1至2米,堅實的立柱將考察站的主體建筑架空。下面為中國南極科考站的分布及秦嶺站外部景觀圖。據此,完成34~36題。34.秦嶺站( )A.位于大西洋沿岸 B.有極晝和極夜現象C.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D.是我國目前緯度最高的考察站35.秦嶺站主樓建筑采用架空離地設計,主要是為了( )A.防寒、保暖 B.便于北極熊活動C.節省建筑材料 D.防止被積雪掩埋36.在秦嶺站建設過程中,有利于保護南極地區環境的行為是( )A.建材全部就地取材B.掩埋施工建筑垃圾C.使用風能和太陽能D.廢棄物品就地焚燒二、綜合題37.(2024·江西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密西西比河是美國最大的河流,是農業灌溉、工業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具有很高的航運價值。2023年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異常偏少,河流水位大幅下降,沿岸多地缺水嚴重。干旱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下圖示意美國本土氣候類型分布及密西西比河水系。(1)描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勢特征。(2)簡析密西西比河水量大的原因。(3)說出此次干旱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4)為應對可能再次發生的旱災,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議。38.(2023·日照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巴西地理簡圖。材料二 巴西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19世紀末開始了工業化進程,出口產品在20世紀前后發生了顯著變化,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工農業大國。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西設立了各種形式的熱帶雨林保護區。下圖示意20世紀以前巴西幾種重要農礦產品的開發。(1)描述巴西海陸位置特點,分析其緯度位置的優越性。(2)試概括該國20世紀前后工農業的異同。相同點:兩個時段都注重農業生產,咖啡豆、蔗糖、黃金和金剛石等 的出口,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外匯。不同點:20世紀以后,巴西工業化步伐加快,鋼鐵、汽車等 產量在世界占比逐年提高,進入世界前十行列。(3)說明巴西建立熱帶雨林保護區的意義。第十二講 美國 巴西 極地地區一 美國★★1.移民國家位置 半球位置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緯度位置 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位于 北溫 帶海陸位置 北臨北冰洋,西臨A 太平洋 ,東臨B 大西洋 ,南臨墨西哥灣,本土北鄰C 加拿大 ,南鄰D 墨西哥 領土 組成 本土共48個州,另加兩個海外州: E 阿拉斯加州 和F 夏威夷州 地形 西部 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脈是 落基山脈 中部 中部為 平原 ,有密西西比河平原及東北部五大湖,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蘇必利爾湖 東部 東部為 阿巴拉契亞山脈 氣候 以 溫帶大陸性氣候 為主,西部受高大山系阻擋,濕潤氣流只影響沿海狹長地帶;東部阿巴拉契亞山脈低矮,來自 大西洋 的濕潤氣流影響內陸人口 居世界第三位,人口增長較快, 移民 是人口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民族 原住民是 印第安人 (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都是在最近200多年的時間里移入美國的。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紐約、洛杉磯等城市有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2.農業地區專業化 (1)發展現狀:實現了地區生產的 專業 化,效率高,產量大。(2)優點:有利于機械化作業,便于推廣先進的生物技術、耕作技術等,使農產品的質量優良。(3)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及成因 3.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國家(1)特點:工業部門體系完整、生產規模大、技術先進,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2)三大工業區:東北部工業區、西部工業區、南部工業區。其中 東北部 工業區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3)美國工業與城市的分布(4)高新技術產業①位于 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 東南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②高新技術產業是推動現代美國發展的最主要動力,其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二 巴西★★1.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位置 半球位置 地跨南北半球,位于西半球緯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A 赤道 和B 南回歸線 之間的熱帶海陸位置 東臨C 大西洋 ,海陸兼備地形 有世界最大的平原D 亞馬孫平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氣候 以熱帶雨林和 熱帶草原 氣候為主河流 有世界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 亞馬孫 河大量混血種 人的社會 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 白種 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種人約占40%。通用語言是葡萄牙語。文化多元性體現在桑巴舞、狂歡節、足球等方面 2.發展中的工農業(1)工業:鋼鐵、汽車、飛機制造等躋身于世界重要的生產國行列。(2)農業:產量居世界前列的有 咖啡豆 、甘蔗、柑橘、大豆等,出口創匯產品有咖啡豆、 蔗糖 、橘汁、大豆。3.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1)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在 亞馬孫河流域 。(2)作用:調節全球氣候;提供木材、藥材、食品等;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土壤侵蝕;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3)環境問題:森林遭受破壞; 水土流失 加劇、 生物多樣性 銳減,而且影響全球的 氣候 。(4)保護措施:設立保護區;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亂砍濫伐行為;與聯合國相關組織聯合提出一項全球行動計劃——減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三 極地地區★★★1.地理概況地區名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范圍 南極 洲及其周邊的海域 北冰 洋的大部分及其周邊的亞、歐、北美三洲部分地區緯度位置 主要位于 南極圈 以南,高緯度,南寒帶 主要位于 北極圈 以北,高緯度,北寒帶海陸位置 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包圍 被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所包圍地區名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氣候 酷寒、烈風、干燥 嚴寒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固體淡水 資源、海洋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典型動物 企鵝 北極熊居民 無常住居民 因紐特人( 黃 種人,冰屋) 2.極地科學考察地區名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科考站 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秦嶺站 黃河站時間 11月到次年3月 6月至9月原因 此時所在半球為 夏 季(或 暖 季),氣溫相對較高,白晝時間較 長 ,便于科考 3.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地區 名稱 南極地區 北極地區問題 過度捕殺鯨等極地動物 動物遭到濫殺。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采和加工活動,導致北極地區的環境污染保護 簽訂《 南極條約 》 制定《北極環境保護戰略》美國的農業帶(區)分布 【例1】 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完成(1)~(2)題。(1)甲農業帶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D )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產量較高 ②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生長 ③城市和人口密集 ④多高原山地,降水稀少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乙、丙兩農業帶(區)分別是( B )A.玉米帶、混合農業區 B.小麥區、玉米帶C.棉花帶、玉米帶 D.小麥區、棉花帶結合自然環境了解美國的農業(1)看美國地形圖,了解農業的大致分布趨勢 西部的高原和山地,適合發展畜牧業;中東部的大部分平原地區,由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發展種植業。(2)結合美國氣候,分析中東部農業的具體分布中東部地區大部分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夏溫差自南向北逐漸增大,降水自東向西逐漸減少,是美國最主要的農業區。根據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農業帶自北向南有小麥區、乳畜帶、玉米帶、混合農業區、棉花帶、亞熱帶作物帶。巴西熱帶雨林的保護 【例2】 人地協調觀 【“地球之肺”——熱帶雨林】熱帶雨林中有茂密的樹木,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出大量的氧氣,就像地球上的一個大型“空氣清凈機”。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歸納世界上熱帶雨林的分布規律。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 熱帶雨林是由熱帶雨林氣候形成的景觀。熱帶雨林是世界上一半以上動植物物種的棲息地。 (2)說出熱帶雨林氣候的氣候特征。全年高溫多雨。(3)熱帶雨林是北極熊的棲息地嗎?請說明理由。不是。北極熊適合生存在氣候寒冷的北極地區,熱帶雨林氣候炎熱,因此不適合北極熊生存。很多跨國企業在熱帶雨林買地,砍伐無度,破壞森林,興建大農場,致使熱帶雨林遭到了嚴重破壞。如果熱帶雨林不復存在,地球的環境將產生重大的變化。因此,人類要共同保護熱帶雨林。(4)若熱帶雨林不復存在,會給極地地區造成什么影響?若熱帶雨林不復存在,會造成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地區冰雪消融失控。(5)作為中學生,我們日常該怎么做?我們要做到綠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1.熱帶雨林的作用與效益①經濟效益:提供木材、藥材、食品等。②環境效益:調節全球氣候、涵養水源、保護土壤、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2.熱帶雨林危機3.“地球之肺”的開發與保護極地科學考察的重要意義 【例3】 新考向·案例探究2024年2月7日,位于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的秦嶺站正式建成。秦嶺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之后,我國建設的第五座南極考察站,也是第三座常年考察站。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內容。探究一 科考時間南極科考站大致分為夏季科考站和常年科考站。夏季科考站是指緯度高、自然條件相對惡劣、只能在當地暖季(冬季無科研人員駐扎)進行科考的考察站;常年科考站則是在南極地區的冬季也能繼續科考的考察站。(1)推測我國南極科考站中的最可能是夏季科考站的考察站和秦嶺站所屬的考察站類型。夏季科考站:昆侖站。秦嶺站屬于常年科考站。探究二 科考環境(2)說出秦嶺站建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自然威脅。緯度高,氣候酷寒;烈風;降水少,氣候干燥;積雪厚度大,地形不平。(3)列舉我國科考隊員在秦嶺站可以開發利用的新能源。太陽能;風能。(4)秦嶺站將相關建筑設計成一系列模塊,然后運至項目施工現場拼裝。簡析秦嶺站采用模塊建筑建站的意義。節約建設成本;節約建設時間;降低建設難度;減少建筑垃圾。1.南極地區氣候嚴寒的原因2.我國北極科考站的建站時間選擇在7月,南極科考站的建站時間選擇在2月的原因每年6-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時北極地區的氣溫相對較高,且為極晝時期,是到北極建科考站的最佳季節;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南極地區每年的11月-次年3月是暖季和極晝時期,是到南極建科考站的最好季節。3.極地地區科學考察的意義一、選擇題美國 (2023·濱州中考)比較法是學習區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讀甲、乙兩國輪廓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兩國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 )A.都瀕臨太平洋B.地形都相間分布,西部為高大的山脈C.都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溫暖濕潤D.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分布在西北部2.下列有關兩國經濟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D )A.發展較快,都屬于發展中國家B.農產品以熱帶作物為主,經濟價值高C.工業發達,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區D.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 (2024·成都中考)美國的農業生產充分利用不同區域的條件,實現了農業生產區域專門化。下圖示意美國本土農業帶的分布。據此,完成3~4題。3.根據圖中注釋可知,影響乳畜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C )A.地形、市場 B.水源、政策 C.氣候、市場 D.地形、政策4.美國農業生產區域專門化,便于( A )①推廣先進的生物技術和耕作技術 ②發揮大規模機械化優勢 ③增加農作物的熟制 ④大規模增加農業用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遂寧中考)66號公路東起芝加哥,西至洛杉磯,全長約3 943千米,是連接美國本土東西部重要的交通干線。下面為66號公路線路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66號公路( D )A.東部路段多隧道 B.西部路段坡度較小C.到達了美國“硅谷” D.穿過了密西西比河6.沿66號公路到東北地區,當地乳畜業發達。其發展的優勢條件有( C )①氣候冷濕,牧草茂盛 ②勞動力豐富,便于加工 ③城市密集,市場廣闊 ④靠近玉米帶,飼料充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巴西 (2023·菏澤中考)中國和巴西同為金磚國家,兩國經濟互補性強。下圖示意從巴西到我國的某海上運輸航線。讀圖,完成7~8題。7.貨輪沿圖示航線從巴西航行到我國,途經的大洋依次是( D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8.沿圖示航線駛往我國的貨輪,裝載的貨物最可能有( A )①鐵礦石 ②大豆 ③汽車 ④石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湖南中考)巴西鐵礦資源豐富,是鋼鐵出口大國。下圖示意巴西鐵礦資源分布和某年鋼鐵產品出口目的地。據此,完成9~11題。9.巴西鋼鐵產業崛起的資源優勢是( A )A.豐富的鐵礦 B.廣袤的草原 C.充沛的降水 D.崎嶇的地形10.圖中數字表示巴西當年鋼鐵產品出口目的地比重,其中比重最大的大洲是( A )A.亞洲 B.南美洲 C.歐洲 D.北美洲11.鋼鐵產品出口主要反映了巴西與其他國家間的( D )A.醫療聯系 B.文化聯系 C.體育聯系 D.貿易聯系 (2024·江西中考)巴西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資源豐富。某跨國公司計劃投資一個熱帶雨林開發項目,為此政府召開了聽證會。下圖示意參會各方的主要觀點。據此,完成12~14題。12.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A )A.氣候濕熱 B.地形復雜C.地勢高峻 D.四面環海13.參會各方中,其觀點立足于雨林生態價值的是( D )A.外商代表 B.土著居民C.政府官員 D.環保人士14. 人地協調觀綜合各方觀點,合理開發雨林的方式是( B )A.停止開發,保護雨林B.適度開發,珍惜資源C.大力開發,賺取外匯D.全面開發,增加耕地 (2024·福建中考)巴西人口眾多,但汽車擁有率相對較低。近年來,中國甲汽車公司在巴西投資建廠。讀圖,完成15~17題。15.中國甲汽車公司選擇在巴西投資建廠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D )A.技術先進 B.氣候宜人 C.農產品豐富 D.市場廣闊16.適合中國甲汽車公司在巴西投資建廠的地區是( A )A.巴西東南沿海 B.亞馬孫平原 C.巴西高原北部 D.巴西高原西部17.中國甲汽車公司在巴西投資建廠,給巴西帶來的影響有( C )①降低土地價格 ②增加就業機會 ③降低工人收入 ④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云南中考)河流在區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亞馬孫河是世界第一大河。讀亞馬孫河流域示意圖,完成18~20題。18.亞馬孫河是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原因是( C )A.植被茂密,涵養水源能力強B.主要流經平原地區,流速慢C.流域內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全年降水豐富D.發源于安第斯山脈,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19.亞馬孫河航運價值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C )A.結冰期長,通航時間短B.落差大,可通航里程短C.流域內人口、城市稀疏D.河道狹窄,通航能力低20. 人地協調觀亞馬孫河流域資源豐富,下列關于其開發利用的觀點,合理的是( B )A.大規模開礦建廠B.采育結合開發森林C.干流大力修建水電站D.大量種植經濟作物極地地區 (2023·日照中考)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相比,有大面積的永久性凍土帶,陸地生物多樣,是研究極端環境的理想之地。德文島(75°N)是全球最大的無人島。讀北極地區局部圖,完成21~22題。21.德文島( C )A.位于東半球B.有“白色沙漠”之稱C.位于北京的東北D.典型動物是企鵝、北極熊22.北極地區科學考察的意義,體現在( D )A.擁有豐富的固體淡水資源B.擁有可供大量捕殺的鯨類C.全部是無人的原始環境D.北極氣候異常與全球極端氣候密切相關 時事熱點(2024·河南中考)2024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在我國發行的極地科學考察紀念幣上,呈現有科考站位置等極地元素。下面為我國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和極地科學考察40周年紀念幣圖案。據此,完成23~25題。23.圖示紀念幣上的北極科考元素有( B )①極地考察船 ②冰芯取樣場景 ③企鵝 ④極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經緯度位置是( C )A.(65.7°S,17.4°W) B.(65.7°N,17.4°E)C.(65.7°N,17.4°W) D.(65.7°S,17.4°E)25.黃河站位于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 B )A.西北方 B.東北方 C.西南方 D.東南方 (2024·重慶中考)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的海拔和陸地面積差異較大,導致兩地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北冰洋沿岸1878年就開通了北極航道。為了進一步研究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2004年在斯瓦爾巴群島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黃河站。下面為黃河站和北極航道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26~27題。26.黃河站與南極洲緯度數值相同的陸地地區相比( A )A.氣溫較高,風力較小B.氣溫較高,降水較少C.氣溫較低,風力較大D.氣溫較低,降水較多27.圖中西北航道經過的主要大洲是( D )A.亞洲 B.歐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主題教育·中國科技(2024·江西中考)我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秦嶺站的建設采用綠色技術,將在國內加工好的建筑模塊,運抵現場后用“搭積木”的方式進行安裝。結合秦嶺站景觀圖,完成28~30題。28.采用“搭積木”的方式建設秦嶺站,其優點是( C )A.增加建筑面積 B.便于就地取材C.減少建筑垃圾 D.延長施工時間29.秦嶺站主樓的整體構造有利于( A )A.防積雪、防風 B.通風、散熱 C.防洪澇、抗旱 D.透氣、采光30.秦嶺站全年可利用的清潔能源是( B )A.石油 B.風能 C.煤炭 D.水能 (2024·山西中考)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極地科學考察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下表為我國極地科學考察站的相關信息。據此,完成31~33題。科學 考察站 長城站 中山站 黃河站 昆侖站 泰山站 秦嶺站經緯 度位置 62°13'S, 58°58'W 69°22'S, 76°23'E 78°55'N, 11°56'E 80°25'S, 77°07'E 73°51'S, 76°58'E 74°56'S, 163°42'E建成 時間 1985年 2月 1989年 2月 2004年 7月 2009年 1月 2014年 2月 2024年 2月31.我國緯度最高的極地科學考察站是( D )A.秦嶺站 B.長城站 C.泰山站 D.昆侖站32.我國在北極地區建立的科學考察站是( B )A.中山站 B.黃河站 C.秦嶺站 D.長城站33.南極科學考察站建站時間一般選擇在2月前后,是因為當地( D )A.晝夜等長 B.晝短夜長 C.暖季黑夜長 D.暖季白晝長(2024·臨沂中考)2024年2月,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嶺站主樓建筑設計為南十字星造型,房屋高出地面1至2米,堅實的立柱將考察站的主體建筑架空。下面為中國南極科考站的分布及秦嶺站外部景觀圖。據此,完成34~36題。34.秦嶺站( B )A.位于大西洋沿岸 B.有極晝和極夜現象C.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D.是我國目前緯度最高的考察站35.秦嶺站主樓建筑采用架空離地設計,主要是為了( D )A.防寒、保暖 B.便于北極熊活動C.節省建筑材料 D.防止被積雪掩埋36.在秦嶺站建設過程中,有利于保護南極地區環境的行為是( C )A.建材全部就地取材B.掩埋施工建筑垃圾C.使用風能和太陽能D.廢棄物品就地焚燒二、綜合題37.(2024·江西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密西西比河是美國最大的河流,是農業灌溉、工業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具有很高的航運價值。2023年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異常偏少,河流水位大幅下降,沿岸多地缺水嚴重。干旱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下圖示意美國本土氣候類型分布及密西西比河水系。(1)描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勢特征。北高南低。(2)簡析密西西比河水量大的原因。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3)說出此次干旱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生活用水不足;農業灌溉用水短缺;工業用水緊張;河流航運能力下降。(4)為應對可能再次發生的旱災,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議。節約用水;興修水庫;跨流域調水。38.(2023·日照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巴西地理簡圖。材料二 巴西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19世紀末開始了工業化進程,出口產品在20世紀前后發生了顯著變化,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工農業大國。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西設立了各種形式的熱帶雨林保護區。下圖示意20世紀以前巴西幾種重要農礦產品的開發。(1)描述巴西海陸位置特點,分析其緯度位置的優越性。巴西東臨大西洋,西部和南美洲的一些國家陸上相鄰,是海陸兼備的國家。 巴西位于熱帶,緯度較低,熱量充足,適合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2)試概括該國20世紀前后工農業的異同。相同點:兩個時段都注重農業生產,咖啡豆、蔗糖、黃金和金剛石等 原材料 的出口,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外匯。不同點:20世紀以后,巴西工業化步伐加快,鋼鐵、汽車等 加工工業產品 產量在世界占比逐年提高,進入世界前十行列。(3)說明巴西建立熱帶雨林保護區的意義。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調節全球氣候;保護土壤,防止土壤侵蝕;提供木材、藥材、食品等;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二講美國巴西極地地區 - 學生版.docx 第十二講美國巴西極地地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