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十四講 青藏地區 中國在世界中一 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1.世界屋脊位置和 范圍 青藏地區位于我國 西南 部,A 橫斷 山脈以西,B 昆侖 山脈-C祁連山脈以南,南至國界自然環境 地 勢 平均海拔在 4 000 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號稱“ 世界屋脊 ”,形成了“ 遠看是山 , 近看是川 ”的景觀地 形 以 高原 和山地為主。最主要的地形區是甲青藏高原,這里還有我國平均海拔最高的大盆地——乙 柴達木 盆地氣 候 屬于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 小 ,日溫差 大 ??諝庀”?,日照 充足 ,太陽輻射強烈河 流 是長江、黃河、瀾滄江、 雅魯藏布江 等河流的發源地 2.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 ?。?)畜牧業牧區特征 屬于高寒牧區牧區條件 在獨特的高寒條件下,青藏地區耐寒的 高山草甸 分布廣泛主要牲畜 牦?!?、藏綿羊、藏山羊(2)河谷農業形成條件 海拔較低,氣溫 較高 ,熱量 較充足??;地形 平坦??;土質 較肥沃??;灌溉水源 充足 分布地區 南部的 雅魯藏布江 谷地和東部的 湟水 谷地主要農作物 適宜喜溫涼的 青稞 、小麥等作物的生長 (3)民居風俗項目 特點服飾 藏袍飲食 日常主食主要是 糌粑 ,牛羊肉也是常見的食物;為了抵御嚴寒,人們都愛喝 酥油茶 民居 牧民一般居住在牛毛氈搭成的帳篷中,在農區和城鎮多見 平頂碉房 二 三江源地區★★1.江河的源地(1)位置:三江源地區位于 青?!∈∧喜俊?br/>(2)“中華水塔”河流 發源山脈 提供水量① 長江 唐古拉山脈 25%② 黃河 巴顏喀拉山脈 49%③ 瀾滄江 唐古拉山脈 15% ?。?)水源: 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是江河的最初水源?!『础『汀≌訚伞∈侨吹貐^重要的調蓄器。2.三江源地區的保護(1)三江源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 具體內容濕地 是世界上海拔最 高 、面積最 大 的高原濕地生物資源 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水資源 三江源地區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意義:保護好“中華水塔”,不僅對當地人們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而且直接關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3)面臨的環境問題面臨的主要問題 原因 采取的保護措施水土流失嚴重 氣候變暖, 冰川 萎縮 退耕還草(林) 草地沙化嚴重 過度放牧、亂采濫挖 全面禁獵、禁采 砂金 ,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措施蟲鼠猖獗 捕獵導致天敵減少 全面禁獵野生動物銳減 捕獵 全面禁獵三 中國在世界中★1.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時間 成就1953年 中國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 鞍山 鋼鐵公司恢復并擴建1956年 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誕生,試制成功第一批 噴氣式 飛機1957年 長江上第一座鐵路和公路兩用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 建成1978年 我國在廣東的 深圳 、 珠?!?、汕頭和福建的 廈門 設立經濟特區21世紀 ①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 出口 國; ②我國成功完成了無人和載人航天飛行; ③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經濟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舞臺。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 二 位。 2.發展中面臨的挑戰矛盾和問題 具體表現 解決的方法 人地 關系不夠和諧 能源緊缺、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等方面的問題 協調人地關系,建設生態文明,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應對這些挑戰的正確選擇區域發展不平衡 東、中、西部發展極不平衡,沿海與內地以及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較大 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決策 海洋 權益面臨嚴峻挑戰 在海域劃界和若干島嶼歸屬上與有關國家存在爭議,我國的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 遵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其他國際法,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公平合理地解決這些爭議問題 3.做負責任的大國(1)我國用占世界不到 10% 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近 20% 的人口。(2)我國堅定 和平 、發展、 合作 、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3)2013年,我國政府提出的“ 一帶一路 ”倡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青藏地區高寒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例1】 跨學科·歷史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后,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唐蕃古道因文成公主和親吐蕃而聞名中外,這是一條中原通往青藏高原的道路。文成公主從長安(今西安)出發,路途遙遠,路況復雜,入藏到拉薩,帶來了中原的五谷種子和菜籽,它們成功地適應了高原的水土。下面為文成公主入藏路線示意圖。(1)推測文成公主入藏后將從中原帶來的五谷種子和菜籽種植在 B?。ㄌ睢癆”或“B”)地區長勢最好,簡述其原因: 雅魯藏布江谷地海拔較低,熱量相對充足;地勢相對平坦;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答出兩條即可) 材料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交通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2023年,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2.32萬千米,青藏鐵路2006年全線通車,正在建設中的川藏鐵路也將于2025年全線通車,現在人們的出行再也不像古人那樣不便。(2)西藏交通線在建設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答出兩條即可)多年凍土發育,建設難度大;高寒缺氧的氣候環境,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珍稀野生動植物較多,保護難度大。材料三 隨著青藏地區交通狀況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人踏上這片“凈土”,“十三五”期間,西藏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5 763.2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 125.96億元,旅游經濟在全區國民經濟總收入中占比達到33.3%。(3)假如你去西藏旅游,請寫出一種你進藏時應攜帶的物品,并說明你攜帶該物品的原因。墨鏡、防曬霜——西藏太陽輻射強;氧氣瓶(袋)——西藏海拔高,空氣稀薄;厚外套——西藏海拔高,氣溫相對較低。(任答一個方面即可)1.青藏地區高寒氣候對生活的影響①對衣著的影響:藏族傳統服飾為藏袍,早晚氣溫低,可將雙手藏于藏袍中御寒;中午氣溫上升,可脫下袖子,系在腰間,便于田間勞作。②對旅游活動的影響:青藏地區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強烈,氣溫低,晝夜溫差大,因此前往青藏地區旅游應攜帶防曬霜、防紫外線眼鏡、太陽帽等防曬用品及防止缺氧的氧氣袋,還有防寒保暖的羽絨服等。2.高寒氣候對青藏地區的深刻影響3.青藏地區青稞、小麥穗大粒飽的原因鄉村振興 和諧發展 【例2】?。?024·河北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嘎拉村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境內有野生桃樹千余棵。每年春季桃花盛開時,成片的桃林與雪山同框、美不勝收,成就了這里“雪域桃花源”的美譽。在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該村大力發展瓜果種植,同時加強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等村容村貌建設。隨著拉(薩)林(芝)鐵路的開通運營,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來此欣賞美景、體驗民族文化。一幅鄉村美、百姓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嘎拉村徐徐展開。下圖示意嘎拉村所在區域等高線分布。(1)林芝市嘎拉村位于 青藏 高原東南部, 尼洋 河畔。(2)簡要分析嘎拉村所在區域桃花和雪山景觀并存的原因。山谷海拔較低,溫暖濕潤,桃花盛開;山頂海拔高,氣溫低,有積雪景觀。(3)列舉兩項嘎拉村除賞花外還可開發的旅游項目。民族文化體驗;瓜果采摘;特色美食品嘗;等等。(4)說明西藏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可推廣的嘎拉村經驗。保護并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完善基礎設施;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等等。認識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系一、選擇題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 區域認知(2024·濱洲中考)“茶馬古道”是古代川、滇茶葉和西藏馬匹、皮毛交易的重要通道。讀茶馬古道局部路線圖,完成1~3題。1.“茶馬古道”互換的商品,可以反映出青藏地區的主要農業生產部門是( B?。?br/>A.種植業 B.畜牧業 C.林果業 D.漁業2.古代茶農將茶葉制成茶磚運往西藏,主要原因是( A?。?br/>A.儲運方便 B.便于沖泡 C.提升品質 D.方便晾曬3.“茶馬古道”運輸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D?。?br/>①地形崎嶇 ②高寒缺氧 ③沙塵風暴 ④蚊蟲叮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區域認知(2024·臨沂中考)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面為西藏地區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圖。據此,完成4~5題。4.在西藏可以品嘗到的當地特產有( A?。?br/>A.牦牛肉、青稞酒 B.杧果干、枸杞子C.山楂糕、酥油茶 D.哈密瓜、葡萄干5.西藏面積廣大,而主要糧食作物青稞多種植于河谷地帶,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帶( C?。?br/>A.土壤肥沃,降水豐富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C.海拔較低,氣溫較高 D.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023·日照中考)讀西藏地區示意圖和拉薩拉魯濕地風景圖,完成6~8題。6.西藏地區( B?。?br/>A.河流都注入太平洋B.雪山連綿,冰川廣布C.城鎮主要沿山麓分布D.湖泊稀少,以淡水湖為主7.本區域主要發展河谷農業,是因為河谷地帶( D )A.降水量大 B.日較差大 C.光照充足 D.熱量豐富8.拉魯濕地被譽為“拉薩之肺”,是因為濕地可以( B?。?br/>①調節氣候?、诤B水源?、墼灾哺叽髥棠?br/>④美化生活環境 ⑤維持生物多樣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三江源地區 ?。?022·青島中考)三江源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加上礦產盜采、過度放牧、蟲草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草地覆蓋率下降15%-25%,其涵養水源的能力急劇下降,“中華水塔”水源“告急”。長江、黃河、瀾滄江的年平均徑流量分別減少了24%、27%和13%。讀三江源地區示意圖,完成9~11題。9.三江源地區位于( D?。?br/>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10.造成“中華水塔”水源減少的人為原因是( B?。?br/>A.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B.過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C.工農業發達,生產生活用水量大D.氣候干旱,降水逐年減少11.針對現狀,可采取的措施有( D )①以草定畜,控制載畜量?、诠膭畈赏谙x草,增加收入?、劢褂盟Wo水源?、芴盥竦V坑,恢復地表植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主題教育·生態保護(2024·青海中考)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分布著我國珍稀野生動物兔猻(如圖)。兔猻體形粗短,大小似家貓,腹部的長毛和絨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據此,完成12~13題。12.兔猻腹部的長毛和絨毛主要是為了適應青藏地區( A )A.寒冷的氣候 B.起伏的地形 C.缺氧的環境 D.強烈的光照13.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應當( D?。?br/>A.擴建周邊城鎮 B.增加耕地面積 C.建設工業基地 D.保護生態環境中國在世界中 ?。?024·涼山州中考)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26日,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七號乘組實現“太空會師”。我國不僅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其他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據此,完成14~15題。14.航空航天技術的進步實現了中國空間站的“太空會師”。以下不屬于中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條件是( D?。?br/>A.科技力量雄厚 B.科研人才眾多 C.國家政策扶持 D.勞動力豐富15.盡管我國經濟發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發展中也面臨諸多挑戰,我們做出了積極的應對,但不包括( D?。?br/>A.協調人地關系 B.促進各區域的協調發展C.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 D.不承擔相應國際事務 ?。?024·山西中考)中歐班列作為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間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是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的主要橋梁和紐帶。下圖示意2014年以來中歐班列開行列數變化。據此,完成16~17題。16.圖文材料可反映出中歐班列( C?。?br/>A.速度越來越快 B.運費越來越貴 C.運量越來越大 D.運距越來越長17.中歐班列對沿線各國的主要影響是( B?。?br/>A.方便人們出行 B.加強經貿往來 C.保護生態環境 D.提高旅游收入 (2024·濱州中考)為建設美麗中國,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十四五”時期我國提出“三區四帶”重點區域生態屏障建設。讀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布局示意圖,完成18~20題。18.我國劃分“三區四帶”的依據有( C )A.人口分布均衡性 B.行政管理一致性C.生態系統完整性 D.社會文化統一性19.我國海岸線漫長,國家設置海岸帶生態屏障的作用在于優化提升( B?。?br/>A.防風固沙功能 B.海洋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C.水源涵養功能 D.恢復水土的功能20.以下對重點生態區、生態屏障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D?。?br/>A.黃河重點生態區要做好三江源自然保護工作B.長江重點生態區要做好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C.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要做好三峽庫區生態綜合治理工作D.三大生態功能區要重點做好本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二、綜合題21.(2024·成都中考)青藏鐵路不僅是青藏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還是一條美麗的雪域景觀大道。圖1是青藏高原區域圖。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碧波蕩漾——青海湖】(1)青海湖四周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由此推測湖水水量最大的季節是 夏季?。缓暇G茵如毯,碧波倒映著藍天白云,由此推測湖水含沙量 小?。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鹽的世界——聚寶盆】 柴達木盆地是鹽的世界,有察爾汗鹽湖、萬丈鹽橋等景點;途經該地的青藏公路、青藏鐵路修建在干鹽灘上,這里的機場跑道也是用鹽和鹵水修建而成。(2)指出鹽湖的開發利用方向。發展旅游業;提供建筑材料;提供工業原料;等等。【中華水塔——三江源】 這里是江河的源地,野生動物的天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保護區。圖2為途經三江源保護區的青藏鐵路景觀。(3)簡述青藏鐵路多采取高架橋通過三江源保護區的原因。減少對野生動物生活環境的干擾;保護濕地生態;保障鐵路運行安全;等等。(4)如果三江源地區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不斷萎縮,草場不斷退化,將會給黃河帶來的影響可能有 流量減少、河流含沙量增加 。【高寒河谷——特色農業】 雅魯藏布江谷地的農產品穗大粒飽,品質優良。(5)雅魯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有 青稞 和小麥等;從光照和溫差等條件,分析該地農產品品質優良的原因。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有利于養分積累。第二十四講 青藏地區 中國在世界中一 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1.世界屋脊位置和 范圍 青藏地區位于我國 部,A 山脈以西,B 山脈-C祁連山脈以南,南至國界自然環境 地 勢 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號稱“ ”,形成了“ , ”的景觀地 形 以 和山地為主。最主要的地形區是甲青藏高原,這里還有我國平均海拔最高的大盆地——乙 盆地氣 候 屬于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 ,日溫差 ??諝庀”?,日照 ,太陽輻射強烈河 流 是長江、黃河、瀾滄江、 等河流的發源地 2.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 ?。?)畜牧業牧區特征 屬于高寒牧區牧區條件 在獨特的高寒條件下,青藏地區耐寒的 分布廣泛主要牲畜 、藏綿羊、藏山羊(2)河谷農業形成條件 海拔較低,氣溫 ,熱量 ;地形 ;土質 ;灌溉水源分布地區 南部的 谷地和東部的 谷地主要農作物 適宜喜溫涼的 、小麥等作物的生長 ?。?)民居風俗項目 特點服飾 藏袍飲食 日常主食主要是 ,牛羊肉也是常見的食物;為了抵御嚴寒,人們都愛喝民居 牧民一般居住在牛毛氈搭成的帳篷中,在農區和城鎮多見二 三江源地區★★1.江河的源地(1)位置:三江源地區位于 省南部。(2)“中華水塔”河流 發源山脈 提供水量① 唐古拉山脈 25%② 巴顏喀拉山脈 49%③ 唐古拉山脈 15% (3)水源: 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和 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2.三江源地區的保護(1)三江源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 具體內容濕地 是世界上海拔最 、面積最 的高原濕地生物資源 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水資源 三江源地區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意義:保護好“中華水塔”,不僅對當地人們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而且直接關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3)面臨的環境問題面臨的主要問題 原因 采取的保護措施水土流失嚴重 氣候變暖, 萎縮草地沙化嚴重 過度放牧、亂采濫挖 全面禁獵、禁采 ,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措施蟲鼠猖獗 捕獵導致天敵減少 全面禁獵野生動物銳減 捕獵 全面禁獵三 中國在世界中★1.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時間 成就1953年 中國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 鋼鐵公司恢復并擴建1956年 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誕生,試制成功第一批 飛機1957年 長江上第一座鐵路和公路兩用大橋—— 建成1978年 我國在廣東的 、 、汕頭和福建的 設立經濟特區21世紀 ①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 國; ②我國成功完成了無人和載人航天飛行; ③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經濟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舞臺。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 位。 2.發展中面臨的挑戰矛盾和問題 具體表現 解決的方法關系不夠和諧 能源緊缺、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等方面的問題 協調人地關系,建設生態文明,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應對這些挑戰的正確選擇區域發展不平衡 東、中、西部發展極不平衡,沿海與內地以及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較大 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決策權益面臨嚴峻挑戰 在海域劃界和若干島嶼歸屬上與有關國家存在爭議,我國的海洋權益面臨嚴峻挑戰 遵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其他國際法,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公平合理地解決這些爭議問題 3.做負責任的大國(1)我國用占世界不到 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近 的人口。(2)我國堅定 、發展、 、共贏的信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3)2013年,我國政府提出的“ ”倡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青藏地區高寒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例1】 跨學科·歷史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后,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唐蕃古道因文成公主和親吐蕃而聞名中外,這是一條中原通往青藏高原的道路。文成公主從長安(今西安)出發,路途遙遠,路況復雜,入藏到拉薩,帶來了中原的五谷種子和菜籽,它們成功地適應了高原的水土。下面為文成公主入藏路線示意圖。(1)推測文成公主入藏后將從中原帶來的五谷種子和菜籽種植在 (填“A”或“B”)地區長勢最好,簡述其原因: 。(答出兩條即可) 材料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交通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2023年,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2.32萬千米,青藏鐵路2006年全線通車,正在建設中的川藏鐵路也將于2025年全線通車,現在人們的出行再也不像古人那樣不便。(2)西藏交通線在建設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答出兩條即可)材料三 隨著青藏地區交通狀況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人踏上這片“凈土”,“十三五”期間,西藏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5 763.2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 125.96億元,旅游經濟在全區國民經濟總收入中占比達到33.3%。(3)假如你去西藏旅游,請寫出一種你進藏時應攜帶的物品,并說明你攜帶該物品的原因。1.青藏地區高寒氣候對生活的影響①對衣著的影響:藏族傳統服飾為藏袍,早晚氣溫低,可將雙手藏于藏袍中御寒;中午氣溫上升,可脫下袖子,系在腰間,便于田間勞作。②對旅游活動的影響:青藏地區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強烈,氣溫低,晝夜溫差大,因此前往青藏地區旅游應攜帶防曬霜、防紫外線眼鏡、太陽帽等防曬用品及防止缺氧的氧氣袋,還有防寒保暖的羽絨服等。2.高寒氣候對青藏地區的深刻影響3.青藏地區青稞、小麥穗大粒飽的原因鄉村振興 和諧發展 【例2】 (2024·河北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嘎拉村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境內有野生桃樹千余棵。每年春季桃花盛開時,成片的桃林與雪山同框、美不勝收,成就了這里“雪域桃花源”的美譽。在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該村大力發展瓜果種植,同時加強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等村容村貌建設。隨著拉(薩)林(芝)鐵路的開通運營,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來此欣賞美景、體驗民族文化。一幅鄉村美、百姓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嘎拉村徐徐展開。下圖示意嘎拉村所在區域等高線分布。(1)林芝市嘎拉村位于 高原東南部, 河畔。(2)簡要分析嘎拉村所在區域桃花和雪山景觀并存的原因。(3)列舉兩項嘎拉村除賞花外還可開發的旅游項目。(4)說明西藏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可推廣的嘎拉村經驗。認識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系一、選擇題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征與農業 區域認知(2024·濱洲中考)“茶馬古道”是古代川、滇茶葉和西藏馬匹、皮毛交易的重要通道。讀茶馬古道局部路線圖,完成1~3題。1.“茶馬古道”互換的商品,可以反映出青藏地區的主要農業生產部門是( )A.種植業 B.畜牧業 C.林果業 D.漁業2.古代茶農將茶葉制成茶磚運往西藏,主要原因是( )A.儲運方便 B.便于沖泡 C.提升品質 D.方便晾曬3.“茶馬古道”運輸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①地形崎嶇?、诟吆毖酢、凵硥m風暴?、芪孟x叮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區域認知(2024·臨沂中考)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面為西藏地區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圖。據此,完成4~5題。4.在西藏可以品嘗到的當地特產有( ?。?br/>A.牦牛肉、青稞酒 B.杧果干、枸杞子C.山楂糕、酥油茶 D.哈密瓜、葡萄干5.西藏面積廣大,而主要糧食作物青稞多種植于河谷地帶,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帶( ?。?br/>A.土壤肥沃,降水豐富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C.海拔較低,氣溫較高 D.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2023·日照中考)讀西藏地區示意圖和拉薩拉魯濕地風景圖,完成6~8題。6.西藏地區( ?。?br/>A.河流都注入太平洋B.雪山連綿,冰川廣布C.城鎮主要沿山麓分布D.湖泊稀少,以淡水湖為主7.本區域主要發展河谷農業,是因為河谷地帶( ?。?br/>A.降水量大 B.日較差大 C.光照充足 D.熱量豐富8.拉魯濕地被譽為“拉薩之肺”,是因為濕地可以( )①調節氣候?、诤B水源?、墼灾哺叽髥棠?br/>④美化生活環境 ⑤維持生物多樣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三江源地區 ?。?022·青島中考)三江源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加上礦產盜采、過度放牧、蟲草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導致草地覆蓋率下降15%-25%,其涵養水源的能力急劇下降,“中華水塔”水源“告急”。長江、黃河、瀾滄江的年平均徑流量分別減少了24%、27%和13%。讀三江源地區示意圖,完成9~11題。9.三江源地區位于(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10.造成“中華水塔”水源減少的人為原因是( )A.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B.過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C.工農業發達,生產生活用水量大D.氣候干旱,降水逐年減少11.針對現狀,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以草定畜,控制載畜量?、诠膭畈赏谙x草,增加收入 ③禁止用水,保護水源 ④填埋礦坑,恢復地表植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主題教育·生態保護(2024·青海中考)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分布著我國珍稀野生動物兔猻(如圖)。兔猻體形粗短,大小似家貓,腹部的長毛和絨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據此,完成12~13題。12.兔猻腹部的長毛和絨毛主要是為了適應青藏地區( ?。?br/>A.寒冷的氣候 B.起伏的地形 C.缺氧的環境 D.強烈的光照13.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應當( ?。?br/>A.擴建周邊城鎮 B.增加耕地面積 C.建設工業基地 D.保護生態環境中國在世界中 (2024·涼山州中考)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26日,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七號乘組實現“太空會師”。我國不僅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其他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據此,完成14~15題。14.航空航天技術的進步實現了中國空間站的“太空會師”。以下不屬于中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條件是( ?。?br/>A.科技力量雄厚 B.科研人才眾多 C.國家政策扶持 D.勞動力豐富15.盡管我國經濟發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發展中也面臨諸多挑戰,我們做出了積極的應對,但不包括( ?。?br/>A.協調人地關系 B.促進各區域的協調發展C.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 D.不承擔相應國際事務 ?。?024·山西中考)中歐班列作為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間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是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的主要橋梁和紐帶。下圖示意2014年以來中歐班列開行列數變化。據此,完成16~17題。16.圖文材料可反映出中歐班列( ?。?br/>A.速度越來越快 B.運費越來越貴 C.運量越來越大 D.運距越來越長17.中歐班列對沿線各國的主要影響是( ?。?br/>A.方便人們出行 B.加強經貿往來 C.保護生態環境 D.提高旅游收入 (2024·濱州中考)為建設美麗中國,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十四五”時期我國提出“三區四帶”重點區域生態屏障建設。讀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布局示意圖,完成18~20題。18.我國劃分“三區四帶”的依據有( )A.人口分布均衡性 B.行政管理一致性C.生態系統完整性 D.社會文化統一性19.我國海岸線漫長,國家設置海岸帶生態屏障的作用在于優化提升( ?。?br/>A.防風固沙功能 B.海洋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C.水源涵養功能 D.恢復水土的功能20.以下對重點生態區、生態屏障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黃河重點生態區要做好三江源自然保護工作B.長江重點生態區要做好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C.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要做好三峽庫區生態綜合治理工作D.三大生態功能區要重點做好本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二、綜合題21.(2024·成都中考)青藏鐵路不僅是青藏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還是一條美麗的雪域景觀大道。圖1是青藏高原區域圖。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碧波蕩漾——青海湖】(1)青海湖四周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由此推測湖水水量最大的季節是 ;湖畔綠茵如毯,碧波倒映著藍天白云,由此推測湖水含沙量 (填“大”或“小”)。【鹽的世界——聚寶盆】 柴達木盆地是鹽的世界,有察爾汗鹽湖、萬丈鹽橋等景點;途經該地的青藏公路、青藏鐵路修建在干鹽灘上,這里的機場跑道也是用鹽和鹵水修建而成。(2)指出鹽湖的開發利用方向。【中華水塔——三江源】 這里是江河的源地,野生動物的天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保護區。圖2為途經三江源保護區的青藏鐵路景觀。(3)簡述青藏鐵路多采取高架橋通過三江源保護區的原因。(4)如果三江源地區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不斷萎縮,草場不斷退化,將會給黃河帶來的影響可能有 。【高寒河谷——特色農業】 雅魯藏布江谷地的農產品穗大粒飽,品質優良。(5)雅魯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有 和小麥等;從光照和溫差等條件,分析該地農產品品質優良的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十四講青藏地區中國在世界中 - 學生版.docx 第二十四講青藏地區中國在世界中.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