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3.2依法行使權利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依法行使權利”是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理解權利義務”第三課“公民權利”中的第二框。本框探究行使權利的界限,強調公民權利是有邊界的,權利既受法律保障,又受法律約束,指明必須依法行使權利;如果合法權利受到損害,要懂得依法維護權利。本框旨在幫助學生體味公民權利對于自己、社會和國家的價值,從而培養并增強權利意識,懂得珍視公民權利,依法行使權利;幫助學生懂得保護自己、懂得生命的尊嚴、懂得自立自強;幫助學生加強對法律規則的理解和領悟,不斷構建自己的價值觀,逐步樹立法治理念;引導學生依法參與社會生活,成長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是人生發展的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是學生由兒童轉為青少年的階段,也稱為人的初始社會化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領域不斷擴展,往往會面臨如何處理與他人、與國家及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之間關系的情況。因此,不僅需要知道自己和他人享有的權利、怎樣保護自己的權利,而且需要尊重他人的權利,按照權利義務關系的規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教學目標 1.通過設置“權利行使有界限”“權利維護守程序”“依法維權升能力”三個活動環節,以視頻、案例等創設情境,以小切口問題層層遞進,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提升學生法治觀念,落實核心素養目標。 2.通過推薦任務、小微課、圖表總結、宣傳策劃作業等形式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邏輯思維、語言表達等能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懂得依法行使權利教學難點:學會維護權利守程序教學方法教法: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講授法 學法: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01新課導入多媒體展示圖片(組圖)師:這些行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權利呢?面對這些違法行為我們該怎樣做呢?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出本節課的課題。02學習新知環節一:“權利行使有界限” 活動一:多媒體播放視頻 學生思考: 1.仇某明在自己微博上公開發布對戍邊烈士的看法,他是在行使什么權利 2.仇某明為什么會被人民檢查院批準逮捕? 3.二者矛盾嗎? 師生共同總結:公民享有言論自由,但要受到規則限制。 活動二:多媒體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限制性規定: 不得用言論進行反革命宣傳、反革命煽動; 行使申訴、控告和檢舉權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 師生共同總結:公民行使權利是有界限的,公民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和他人的利益。設計意圖:從公民享有的言論自由權利入手,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如何正確行使權利。環節二:“權利維護守程序”活動一:多媒體播放視頻,并提出相關問題:學生觀看視頻并回答問題。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引出“維護權利要遵守程序”。 活動二:自主學習 1.多媒體展示自學內容: 2.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閱讀課本,.認真思考獨立完成任務。 3.學生找出答案后舉手發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可發表不同的觀點。 4.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環節三:“依法維權升能力” 多媒體展示材料,結合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 1.學生王某和李某的糾紛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解決? 2.你認為哪些解決方式較為合適,哪些不合適,為什么? 各小組合作交流,本組內達成共識后代表發言。教師通過小微課、圖表總結等形式進行點撥提升。設計意圖: 通過小組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幾種不同的調解方式。03收獲知多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設計意圖:總結歸納,夯實知識,加深理解。04教師寄語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弘揚法治精神,踐行法治理念,正確行使權利,依法維護權益,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升華情感,明確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05課后作業以"行使權利"為主題,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以下一個活動方案進行:1.設計一份宣傳海報,內容積極向上、突出主題。2.撰寫一份宣傳活動策劃案,A4紙,包含活動目的、活動時間、活動形式、活動過程等。.設計意圖:將本課知識引向實踐,以實踐促內化,達到學以致用、提升素養。板書設計設計意圖:板書清楚明了,突出本節課的重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