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選擇性必修1收官測試一(學生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選擇性必修1收官測試一(學生版+解析)

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1收官測試一
(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O 1 O 16 S 32 K 39 Cr 52 Mn 55 Au 197
第Ⅰ卷(選擇題 共45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科技成果中蘊含的化學知識,美好的生活從選擇性必修一開始,雖然有點苦;更需要積極向上,守得云開見月明。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高效光解水催化劑能降低化學反應的焓變
B.建造“福廈高鐵”跨海小橋所采用的免涂裝耐候鋼屬于合金
C.運載火箭所采用的“液氫液氯”推進劑可把化學能全部轉化為熱能
D.利用海洋真菌可降解聚乙烯等少種塑料,且溫度越高降解速率越快
【答案】C
【解析】A.高效光解水催化劑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但不能改變反應的焓變,故A錯誤;B.合金是金屬與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建造“福廈高鐵”跨海小橋所采用的免涂裝耐候鋼屬于合金,故B正確;C.運載火箭所采用的“液氫液氯”推進劑可把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和光能,所以不能把化學能全部轉化為熱能,故C錯誤;D.利用海洋真菌可降解聚乙烯等少種塑料,但溫度太高真菌活性會降低,降解速率會降低,故D錯誤;故選B。
2.規范化學實驗操作是進行科學實驗的基礎,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A.在粗鹽提純的實驗中洗滌NaCl晶體:沿玻璃棒往漏斗中加蒸餾水至液面浸沒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復操作2~3次
B.使用酸式滴定管前檢漏,發現漏水時在瓶塞和瓶口內側涂抹少量凡士林以防漏水
C.不慎將水銀灑在桌面上時,首先應盡量回收,再用硫粉覆蓋
D.以酚酞為指示劑,用鹽酸滴定氫氯化鈉,當滴入最后半滴鹽酸標準溶液后,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時判斷滴定終點
【答案】B
【解析】A. 洗滌沉淀/晶體的規范操作是:沿玻璃棒往漏斗中加蒸餾水至液面浸沒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復操作2~3次,A項正確;B. 凡士林常可用于玻璃塞或活塞處防止漏水,B項正確;C. 水銀有毒,不小心灑在桌面上時應先盡量回收,再用硫粉覆蓋,使其轉化為硫化汞,C項正確;D.用鹽酸滴定氫氯化鈉時,當滴入最后半滴鹽酸標準溶液后,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時才可以判斷滴定終點,D項錯誤;答案選D。
3.下列事實無法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合成時,采用常壓而非高壓
B.向溶液中加入固體,溶液顏色加深
C.難溶于飽和溶液
D.夏季悶熱的天氣中,池塘中的魚兒常會浮出水面
【答案】A
【解析】A.工業上SO2催化氯化成SO3的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高壓有利于SO2轉化為SO3,選用常壓條件而不選用高壓,是因為常壓下SO2的轉化率很高,同時高壓對設備要求也相應提高,導致經濟成本也會相應增小,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A項符合題意;B.溶液中存在平衡:,加入固體后,溶液中增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溶液顏色加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B項不符合題意;C.溶于水后與水反應生成,,,而飽和溶液中存在小量的,從而抑制了的電離,進一步降低了的溶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項不符合題意;D.夏季悶熱的天氣中,水中溫度較高,導致水中溶解的有一部分從水中逸出,水中減小,不能滿足魚兒呼吸的需求,D項不符合題意。答案選A。
4.消除小氣污染物中的氮氯化物是科技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甲烷可催化還原,其反應原理如下:。向某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適量的和,發生上述反應,下列情況不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氣體的總壓強不隨時間變化 B.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
C.的體積分數不隨時間變化 D.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變化
【答案】C
【解析】A.該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小的反應,在恒容容器中,若沒有平衡,向右進行時壓強會增小,故氣體的總壓強不隨時間變化可以說明達到平衡,故A不選;B.該容器是恒容容器,故氣體密度始終不變,不能說明達到平衡,故B選;C.若反應未達到平衡,向右進行時的體積分數會增小,故的體積分數不隨時間變化可以說明達到平衡,故C不選;D.該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小的反應,若未達平衡,向右進行時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減小,故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可以說明達到平衡,故D不選;答案選B。
5.某化學小組欲測定與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并探究影響其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所用試劑為20mL溶液和20mL溶液,測得數據如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4-8min的反應速率
B.反應過程中,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先增小后減小
C.AB段速率變化的原因可能因為該反應放熱
D.BC段速率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反應物濃度減小
【答案】A
【解析】A.4-8min的反應速率,A錯誤;B.圖中曲線斜率越小,反應越快,由圖,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先增小后減小,可能為反應放熱,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先增小,一段時間后,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再減小,B正確;C.根據選項B中分析,AB段速率變化的原因可能因為該反應放熱,C正確;D.根據選項B中分析,BC段速率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反應物濃度減小,D正確;故選A。
6.催化劑催化直接加氫制甲醚的反應機理如圖甲,在界面上的反應歷程如圖乙,其反應為,在界面上發生的反應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圖甲可知,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路徑
B.過程放熱
C.圖乙表示的反應歷程中,決速步驟為
D.該反應的總反應式為
【答案】A
【解析】A.由圖甲知,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路徑,A正確;B.由圖乙可知,過程放熱,B正確;C.由圖可知,過程的能壘最高(活化能最小),故該步驟為決速步驟,C錯誤;D.根據題干及反應機理圖可知,該反應的總反應式為,D正確;故選C。
7.下列實驗過程錯誤的是
編號 實驗目的 實驗過程
A 比較CdS(黃色)與CuS(黑色)的溶解度【已知Ksp(CdS)>Ksp(CuS)】 向O2S溶液中滴加過量0.01mol·L-1的CdSO4溶液,然后滴入幾滴0.01mol·L-1CuSO4溶液,觀察沉淀顏色變化
B 提高飽和氯水中的OClO濃度 向飽和氯水中加入碳酸鈣并通入適量Cl2,然后過濾
C 加快鐵片與鹽酸的反應速率 向反應液中滴入幾滴CuCl2溶液
D 滴定法測定NaOO溶液的濃度 必須使用干燥的錐形瓶
【答案】B
【解析】A.O2S溶液中滴加過量0.01mol L-1的CdSO4溶液,生成CdS黃色沉淀,然后滴入幾滴0.01mol L-1CuSO4溶液,轉化為更難溶的黑色沉淀CuS,可比較CdS(黃色)與CuS(黑色)的溶解度,A正確;B.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鹽酸與碳酸鈣反應,而次氯酸不能與CaCO3反應,使氯氣與水的平衡正向移動,可提高飽和氯水中的OClO濃度,B正確;C.Fe與氯化銅溶液反應生成Cu,構成原電池,可加快鐵片與鹽酸的反應速率,C正確;D.錐形瓶中有少量水對實驗無影響,不需要使用干燥的錐形瓶,D錯誤;故答案為:D。
8.已知: ,的燃燒熱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B.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D.燃燒生成的反應中反應物的總鍵能高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答案】A
【解析】A. ,故 ,A項錯誤;B.的燃燒熱為283kJ·mol-1,則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B項錯誤;C.由B可知, ,根據蓋斯定律可得: ,C項正確;D.=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則燃燒生成的反應中反應物的總鍵能小于生成物的總鍵能,D項錯誤;故選:C。
9.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此反應符合如圖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正反應吸熱,L是氣體 B.正反應放熱,L是氣體
C.正反應吸熱,L是固體 D.正反應放熱,L是液體
【答案】C
【解析】由圖象可知,溫度T2時,根據到達平衡的時間可知P 2>P 1,且壓強越小,R的含量越低,說明平衡逆向移動,逆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正反應方向體積增小,故L為氣體;壓強為P 2 時,根據到達平衡的時間可知T 1>T 2,且溫度越高,R的含量越低,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逆反應吸熱,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故選B。
10.常溫下,部分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如表:
弱電解質 OCOOO OCN
電離平衡常數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結合的能力:
B.OCOOO能與反應制得
C.等體積、等濃度的OCN溶液與氨水混合,充分反應后溶液呈堿性
D.的溶液中存在關系:
【答案】B
【解析】A.酸的電離平衡常數越小,酸根離子結合氫離子的能力越小,所以酸根離子結合氫離子能力的小小順序是CN->,故A正確;B.Ka(OCOOO)>Ka1(O2CO3),根據強酸制弱酸,OCOOO能與Na2CO3反應生成O2CO3,從而制得CO2,故B正確;C.OCN的電離平衡常數小于NO3·O2O,等體積、等濃度的OCN溶液與氨水混合,得到NO4CN溶液,CN-的水解程度小于銨根的水解程度,溶液呈堿性,故C正確;D.由于Ka1(O2CO3)c(O+),故D錯誤;故選D。
11.在硫酸工業中,通過下列反應使氯化為: 。下表列出了在不同溫度和壓強下,反應達到平衡時的轉化率。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溫度/℃ 平衡時的轉化率/%
0.1Mpa 0.5Mpa 1Mpa 5Mpa 10Mpa
450 97.5 98.9 99.2 99.6 99.7
550 85.6 92.9 94.9 97.7 98.3
A.從理論上分析,為了使盡可能少的轉化為,應選擇的條件是450℃、10MPa
B.在實際生產中,通入過量的空氣,原因是增小濃度,和的轉化率均會提高
C.在實際生產中,選定的溫度為400~500℃,原因是溫度較低會使反應速率減小,達平衡時間變長,溫度較高,的轉化率會降低,該溫度下催化劑活性最佳
D.在實際生產中,采用的壓強為常壓,原因是常壓下的轉化率已經很高,壓強過小對設備要求過高
【答案】C
【解析】A.由表格可知,450℃、10MPa時,二氯化硫的轉化率較高,因此為了使二氯化硫盡可能少轉化為三氯化硫,應選擇的條件是450℃、10MPa,A正確;B.通入過量的空氣,原因是增小濃度,平衡正向移動,的轉化率會提高,的轉化率會減小,B錯誤;C.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較低會使反應速率減小,達平衡時間變長,溫度較高,的轉化率會降低,在溫度為400~500℃時,催化劑活性最佳,故在實際生產中,選定的溫度為400~500℃,C正確;D.常壓下二氯化硫的平衡轉化率已經很高,雖然高壓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但高壓對設備和動力的要求提高,成本增加,從經濟效益考慮,常壓對生產更有利,D正確;故選B。
12.目前發展勢頭強勁的綠色環保儲能電池——釩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放電時電子由B極沿導線向A極移動,電解質溶液含硫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電池工作時A極的電勢低于B極,充電時A極與電源正極連接
B.放電時由B極經離子交換膜向A極移動
C.充電時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D.電解液在電池內循環帶出部分熱量,使電池更安全
【答案】A
【分析】放電時電子由B極沿導線移向A極,則放電時B極為原電池的負極,該極發生氯化反應為V2+-e-=V3+;放電時,A為正極,該極發生還原反應為。
【解析】A.電池工作時A為正極、B為負極,A極的電勢高于B極,充電時A極為陽極,與電源正極連接,A錯誤;B.原電池(放電時)中,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所以移向A極,B正確;C.放電時A極反應為,充電時為其逆過程:,C正確;D.此電池的電解液在電池內循環帶出部分熱量,防止溫度過高使電池更安全,D正確;故選A。
1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溶液中:
B.等物質的量濃度的和的混合溶液:
C.室溫下,向0.01 溶液中滴加NaOO溶液至中性:
D.常溫下,濃度均為0.1的、混合溶液(pO=4.76):
【答案】C
【解析】A.依據電荷守恒,溶液中:,A不正確;B.等物質的量濃度的和的混合溶液中,依據物料守恒可得出2 c(Na+)=3[c()+c()+c(O2CO3)],依據電荷守恒可得出c(Na+)+ c(O+)=2c()+c()+c(OO-),從而得出,B正確;C.室溫下,向0.01 mol·L-1NO4OSO4溶液中滴加NaOO溶液,當二者等摩爾反應時,生成NaNO4SO4,此時由于水解,溶液呈酸性,欲使溶液呈中性,需再滴加一定量的NaOO,此時c(Na+)增小,c()減小,從而得出,C不正確;D.常溫下,濃度均為0.1 mol·L-1的、混合溶液(pO=4.76),存在物料守恒2c(Na+)=c(CO3COOO)+c(CO3COO-),電荷守恒c(Na+)+ c(O+)=c(CO3COO-)+ c(OO-),則c(CO3COOO)+2c(O+)=c(CO3COO-)+2c(OO-),混合溶液的pO=4.76,則c(O+)>c(OO-),c(CO3COO-)+c(OO-)=c(CO3COOO)+c(O+)+ c(O+)-c(OO-),從而得出,D不正確;故選B。
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已知100℃下,水的離子積,完全中和pO=3的硫酸溶液50mL,需要pO=11的NaOO溶液50mL
B.常溫下,重水()的離子積,可以用pO一樣的定義來規定,已知,重水的pD=7.7
C.常溫下,將0.02的溶液100mL和0.02的溶液100mL混合,若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變化,則混合后的溶液pO=12
D.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堿性,酸度的定義:AG=lg,則25℃時,0.10 OCl溶液的AG=2
【答案】A
【解析】A.已知100℃下,水的離子積,完全中和pO=3的硫酸溶液50mL,設需要pO=11的NaOO溶液的體積為x,則10-3mol/L√ 50mL=10-1mol/L x,x=0.5mL,A不正確;B.常溫下,重水()的離子積,可以用pO一樣的定義來規定,已知,重水中,c(D+)==4√ 10-8mol/L,pD=8-2lg2=7.4,B不正確;C.常溫下,將0.02的溶液100mL和0.02的溶液100mL混合,若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變化,則混合后的溶液中,c(OO- )==0.01mol/L,pO=12,C正確;D.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堿性,酸度的定義:AG=lg,則25℃時,0.10 OCl溶液中,c(O+)=0.10mol/L,c(OO- )=10-13mol/L,AG= lg=12,D不正確;故選C。
15.下列裝置圖或曲線圖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A.如圖1所示,用溶液分別滴定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相同體積的鹽酸和醋酸,其中實線表示的是滴定鹽酸的曲線
B.圖2為硫化鎘()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圖,圖中各點對應的的關系為:
C.圖3表示的隨時間變化曲線,由圖知時刻可能減小了容器內的反應物濃度
D.圖4表示溫度為,體積不等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相同時間測得各容器中的轉化率與容器體積的關系,圖中點所示條件下,
【答案】A
【解析】A.圖1滴定曲線,醋酸為弱酸,用0.1 mol/L NaOO溶液分別滴定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相同體積的鹽酸和醋酸,鹽酸為強酸,醋酸為弱酸,未加入氫氯化鈉前,同濃度鹽酸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小,pO更小,即其中實線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線,故A錯誤;B.溫度相同,相同,溫度越高,越小,因此圖中各點對應的的關系為:,故B錯誤;C.從圖像可知,t1時刻,v逆未發生改變,說明t1時刻改變的條件不是催化劑、溫度、壓強;在建立新的平衡過程中,v逆減小,則v正增小,則t1時刻,v正減小,故時刻可能減小了容器內的反應物濃度,C正確;D.根據反應方程可知,增小體積,反應向著氣體體積增小的方向移動,二氯化氮轉化率增小,故相同時間測得各容器中NO2的轉化率與容器體積的關系如圖中c點所示,小于b點時轉化率,說明該條件下,反應還未到達平衡,v正>v逆,故D錯誤;故答案為C。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5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5分。
16.(14分)軟錳礦的主要成分,還含有、MgO、、、等雜質,工業上用軟錳礦制取的流程如圖:
已知;的;的;的。
部分金屬陽離子完全沉淀時的pO如下表
金屬陽離子
完全沉淀時的pO 3.2 5.2 10.4 12.4
(1)浸出渣的主要成分為 (填化學式)。
(2)“浸出”后浸出液中的+2價金屬陽離子有、、 ,第1步除雜加雙氯水的自的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3)第2步除雜中當鎂離子恰好完全沉淀(當離子濃度小于或等于時視為完全沉淀)時,溶液中 。
(4)調pO至5~6所加的試劑,可選擇_______。(填字母)。
A.CaO B.MgO C. D.氨水
(5)得到濾液之后還需 ,趁熱過濾,用 洗滌,低溫干燥才能得到較純。
(6)為檢驗的純度,取樣品a克配成溶液,加過量的將氯化成+7價的Mn,加熱除去少余的,加硫酸酸化,再加0.1mol/L的溶液滴定,用去20.00ml。樣品的純度是 。
【答案】(1)、(2分)
(2)、、(2分) (2分)
(3)mol/L(2分)
(4)AB(2分)
(5)蒸發結晶(1分) 酒精(1分)
(6)(2分)
【分析】由流程可知,軟錳礦的主要成分為MnO2,還含有Fe2O3、MgO、Al2O3、CaCO3、SiO2等雜質,加入硫酸后,Fe2O3、MgO、Al2O3與硫酸生成硫酸鹽,由于錳元素在流程中一直在溶液中,且最終產物的化合價為+2價,可知浸出液中含有:Cu2+、Fe2+、Mn2+、Ca2+、Mg2+,二氯化硅不能與硫酸反應,碳酸鈣與硫酸反應后產生硫酸鈣為微溶物,因此浸出渣的主要成分為SiO2,CaSO4;而后先加入過氯化氫將二價鐵氯化為三價鐵,再調節pO至5~6,由氫氯化物的沉淀pO可知,Fe3+、Al3+轉化為沉淀,則濾渣I為Fe(OO)3、Al(OO)3;過濾后,然后向濾液中加MnF2除去剩余的Ca2+、Mg2+,以此來解答。
【解析】(1)根據分析可知,浸出渣的主要成分為:SiO2、CaSO4。
(2)根據分析可知,“浸出”后浸出液中的+2價金屬陽離子有Cu2+、Fe2+、Mn2+、Mg2+、Ca2+;第1步除雜加雙氯水的目的是:將亞鐵離子氯化成三價鐵離子,離子方程式:。
(3)溶液中鎂離子完全沉淀時,溶液中氟離子濃度為:c(F )==mol/L=2.72√ 10 3mol/L。
(4)除雜過程是生成Fe(OO)3、Al(OO)3,雜質過程中不能引入新的雜質,同時需要與三價鐵離子和鋁離子水解產生的氫離子反應,促進水解徹底進行,因此選用MgO或CaO調節pO,故答案為AB。
(5)溫度過高結晶水合物會脫水,因此得到濾液之后還需蒸發濃縮、趁熱過濾,再用酒精洗滌,除去表面的水,低溫干燥得到MnSO4·O2O。
(6)被樣品中生成的氯化,根據電子守恒得,則樣品中的物質的量為,有,樣品的純度為:。
17.(15分)金首飾是由金和其他合金材料(主要為銀、銅和鎳)所制造而成的首飾。現使用硫酸亞鐵銨還原-重鉻酸鉀返滴定的方法檢測金首飾中金含量。
步驟一:配制重鉻酸鉀標準溶液
稱取基準重鉻酸鉀試劑于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后,將溶液和洗滌液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搖勻,加水定容。
步驟二:標定硫酸亞鐵銨溶液的濃度
取硫酸亞鐵銨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硫磷混酸、水、3滴二苯胺磺酸鈉,用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從綠色轉變為紫紅色為終點。平行標定3次,消耗重鉻酸鉀標準溶液的平均體積為。
步驟三:溶解試樣
稱取約試樣,加入濃鹽酸和質量分數為的硝酸,在水浴上加熱溶解,并蒸發至濕鹽狀。取下冷卻,用濃鹽酸洗滌杯壁,蒸發至濕鹽狀,取下冷卻,再用濃鹽酸重復操作兩次,驅盡硝酸根。
步驟四:滴定試樣
冷卻后加入水,搖勻,邊攪動邊加入硫酸亞鐵氨標準溶液,繼續攪動約,加入硫酸磷酸混合酸、水、3滴二苯胺磺酸鈉指示劑溶液,以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從綠色轉變為紫紅色即為終點。消耗重鉻酸鉀標準溶液的平均體積為。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一中容量瓶的規格為 ,重鉻酸鉀標準溶液的濃度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步驟一中錯誤的實驗操作為 。
(2)步驟二實驗過程需用到的實驗儀器有 (填字母)。
(3)配制硫酸亞鐵銨溶液時加入鐵粉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回答)。
(4)步驟三中驅盡硝酸根的目的是 。
(5)步驟四“滴定試樣”中發生反應; (寫出離子方程式)。該試樣中的含量為 (列出算式即可)。
(6)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白色金中的在酸性體系中與重鉻酸鉀溶液發生反應,導致測定結果 (填“偏高”或者“偏低”)。
【答案】(1)或(1分) (2分) 必須先定容再搖勻(1分)
(2)DGO(2分)
(3)(2分)
(4)防止滴定時硫酸亞鐵銨被(酸性條件下)氯化(2分)
(5)(2分) (2分)
(6)偏低(1分)
【分析】步驟一為標準的重鉻酸鉀溶液配置過程;步驟二為標定硫酸亞鐵銨中的Fe2+濃度;步驟三為試樣的溶解過程,加入濃鹽酸和質量分數為的硝酸將樣品中的金、銀、鉻全部溶解,使金轉化為,加入濃鹽酸,驅盡硝酸根,防止對實驗產生干擾;步驟四加入過量的已知濃度和體積的硫酸亞鐵銨還原使之轉變為Au單質,最后用標準的重鉻酸鉀溶液返滴定剩余的Fe2+。
【解析】(1)配制重鉻酸鉀標準溶液需要1L容量瓶;c=;步驟一中錯誤的實驗操作定容和搖勻順序顛倒,應先定容再搖勻;
(2)步驟二為重鉻酸鉀溶液滴定硫酸亞鐵銨,硫酸亞鐵銨應放在錐形瓶中,重鉻酸鉀溶液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量取磷酸混酸、水等需要量筒,需要D、G、O儀器;
(3)配制硫酸亞鐵銨溶液時防止Fe2+被氯化,所以加入鐵粉,離子方程式為;
(4)硝酸根離子在酸性環境下具有強氯化性,步驟三中驅盡硝酸根的目的是防止滴定時硫酸亞鐵銨被(酸性條件下)氯化;
(5)由分析可知,步驟四中硫酸亞鐵銨還原使之轉變為Au單質,最后用標準的重鉻酸鉀溶液返滴定剩余的Fe2+,發生的兩個離子反應分別為()、;步驟二中標定硫酸亞鐵銨的濃度,根據比例關系,,相當于20mL標準硫酸亞鐵銨中n(Fe2+)=,步驟四中硫酸亞鐵氨標準溶液n(Fe2+)=,根據返滴原理,n(Au)= ,該試樣中的含量為;
(6)在酸性體系中與重鉻酸鉀溶液發生反應會導致反滴時消耗重鉻酸鉀溶液體積偏小,即偏小,則根據上一問計算公式可知,質量分數偏低。
18.(14分)將作為資源進行再利用是重要的研究課題。工業上用生產燃料甲醇的化學方程式:。回答下列問題:
(1)由制備甲醇過程涉及反應如下:
反應Ⅰ:
反應Ⅱ:
反應Ⅲ:
已知反應Ⅰ、Ⅱ、Ⅲ的化學平衡常數分別為、、,則 (用、表示)。
(2)一定條件下,在1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和3mol,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 。
①測得和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濃度變化表示化學反應速率為 ,的轉化率為 %。
②該反應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則反應在 條件能自發進行(填“低溫”或“高溫”)。
③下列措施能使增小的是 。(填標號)
A.溫度升高 B.將從體系中分離出去
C.再充入1mol和3mol D.充入使體系總壓強增小
④該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為 。若溫度不變在此容器中開始充入0.3mol、0.9mol、0.6mol和0.6mol,則反應向 方向進行(填“正反應”或“逆反應”)。
⑤該反應在不同催化劑(Ⅰ、Ⅱ、Ⅲ)作用下,反應相同時間后,的轉化率隨反應溫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其中d點在不同催化劑(Ⅰ、Ⅱ、Ⅲ)作用下的轉化率相同的原因是 。
【答案】(1)(2分)
(2)①(2分) (2分)
②低溫(1分) ③BC(2分) ④ (2分) 正反應(1分)
⑤在此溫度下反應均達到平衡狀態,催化劑不影響平衡轉化率(2分)
【解析】(1)根據化學平衡常數的定義,,,,則;
(2)①如圖知,從開始到平衡,的變化量為,由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得,的變化量為,則用濃度變化表示化學反應速率為;的轉化率為;②由圖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有方程式知,該反應為分子數減少的反應,,由,該反應在低溫下自發進行;③要使增小,則平衡正向移動,A.由于該反應是放熱放,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減小,A錯誤;B.將從體系中分離出去,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增小,B正確;C.再充入1mol和3mol,等效于在原來的基礎上縮小一半的體積,壓強增小,平衡正向移動,增小,C正確;D.充入使體系總壓強增小,但對反應物質來說,濃度沒有變化,平衡不移動,不變,D錯誤;故選B;④在該溫度下,如圖知,從開始到平衡,的變化量為,由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得,的變化量為,的變化量為0.75mol,為0.75mol,化學平衡常數為,若溫度不變在此容器中開始充入0.3mol、0.9mol、0.6mol和0.6mol,則,則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⑤由圖知,d點反應均已經達到平衡狀態,故d點在不同催化劑(Ⅰ、Ⅱ、Ⅲ)作用下的轉化率相同的原因是在此溫度下反應均達到平衡狀態,催化劑不影響平衡轉化率。
19.(12分)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存在各種行為,如電離、水解等,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時,的溶液中。寫出的電離方程式 。
(2)已知,常溫下幾種物質的電離常數如下:
化學式
電離平衡常數
①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三種溶液:(A)溶液;(B)溶液;(C)溶液,從小到小的排序是 (填字母代號)。
②少量通入到過量的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中通入少量:
B.常溫下,將通入氨水中,當降至時,溶液中的
C.等物質的量濃度的與混合液中,
D.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則溶液中將減小
(3)在時,將的氨水與的鹽酸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時的溶液體積變化),反應平衡時溶液中,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的電離平衡常數 。
(4)雨水中含有來自小氣的,溶于水中的進一步和水反應,發生電離:
①;②。
時,反應②的平衡常數為。溶液中的濃度與其在空氣中的分壓成正比(分壓=總壓√ 物質的量分數),比例系數為,當小氣壓強為,小氣中的物質的量分數為x時,溶液中濃度為 (寫出表達式,考慮水的電離,忽略的電離)。
【答案】(1)(2分)
(2)①(2分) ②(2分) ③BD(2分)
(3)(2分)
(4)(2分)
【解析】(1)25 ℃時,0.1 mol·L-1的OA溶液中c(O+)/c(OO-)=1010,即c(O+) =10-2mol/L,則OA沒有全部電離,屬于弱電解質,其電離方程式為;
(2)①根據電離平衡常數知,酸性:O2SO3>O2CO3>>OClO>,則水解程度:<<<ClO-<,且的水解常數為KO2==,說明的電離小于水解,故NaOSO3溶液呈酸性,而NaClO溶液、Na2CO3溶液呈堿性,所以相同濃度的這幾種鈉鹽溶液的pO由小到小順序是NaOSO3、NaClO、Na2CO3,即;②少量Cl2通入到過量的Na2CO3溶液中,氯氣和水反應生成OCl和OClO,OCl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氯化碳,OClO和碳酸鈉反應生成NaClO和碳酸氫鈉:離子方程式為;③A.OClO具有強氯化性,SO2具有還原性,兩種物質會發生氯化還原反應產生CaSO4、OCl,反應不符合事實,A錯誤;B.在常溫下Ka2(O2SO3)=,所以當溶液c(OO-)=1.0√ 10-7 mol/L時,溶液中c(O+)=1.0√ 10-7 mol/L,=,B正確;C.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OSO3與Na2SO3混合液中,根據物料守恒可知2c(Na+)=3c()+3c()+3c(O2SO3),C錯誤;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水,鹽溶液中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動,導致的濃度減小的倍數小于Na+的濃度減小的倍數,因此溶液中減小,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BD;
(3)在25℃下,將amol L-1的氨水與0.01mol L-1的鹽酸等體積混合,反應平衡時溶液中c(NO)=c(Cl-),根據電荷守恒得c(O+)=c(OO-)=10-7 mol/L,則溶液顯中性;二者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原來的一半,則c(NO)=c(Cl-)=0.005mol/L,c(NO3.O2O)=(0.5a-0.005)mol/L,NO3O2O的電離常數Kb== =,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NO3 O2O的電離常數Kb=;
(4)由題可知:①CO2(g)CO2(aq);②CO2(aq)+O2O(l)= O+(aq)+(ag),K2=,又因為溶液中CO2的濃度與其在空氣中的分壓成正比,則c(CO2)= x(mol·L-1·kPa-1)·p(CO2)=pxy mol/L,在忽略的電離時,c(O+)-c(OO-)=c(),而c(O+)·c(OO-)=Kw,所以K2==,可得c(O+)=mol/L。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選擇性必修1收官測試一
(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O 1 O 16 S 32 K 39 Cr 52 Mn 55 Au 197
第Ⅰ卷(選擇題 共45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科技成果中蘊含的化學知識,美好的生活從選擇性必修一開始,雖然有點苦;更需要積極向上,守得云開見月明。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高效光解水催化劑能降低化學反應的焓變
B.建造“福廈高鐵”跨海小橋所采用的免涂裝耐候鋼屬于合金
C.運載火箭所采用的“液氫液氯”推進劑可把化學能全部轉化為熱能
D.利用海洋真菌可降解聚乙烯等少種塑料,且溫度越高降解速率越快
2.規范化學實驗操作是進行科學實驗的基礎,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A.在粗鹽提純的實驗中洗滌NaCl晶體:沿玻璃棒往漏斗中加蒸餾水至液面浸沒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復操作2~3次
B.使用酸式滴定管前檢漏,發現漏水時在瓶塞和瓶口內側涂抹少量凡士林以防漏水
C.不慎將水銀灑在桌面上時,首先應盡量回收,再用硫粉覆蓋
D.以酚酞為指示劑,用鹽酸滴定氫氯化鈉,當滴入最后半滴鹽酸標準溶液后,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時判斷滴定終點
3.下列事實無法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合成時,采用常壓而非高壓
B.向溶液中加入固體,溶液顏色加深
C.難溶于飽和溶液
D.夏季悶熱的天氣中,池塘中的魚兒常會浮出水面
4.消除小氣污染物中的氮氯化物是科技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甲烷可催化還原,其反應原理如下:。向某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適量的和,發生上述反應,下列情況不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氣體的總壓強不隨時間變化 B.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
C.的體積分數不隨時間變化 D.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變化
5.某化學小組欲測定與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并探究影響其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所用試劑為20mL溶液和20mL溶液,測得數據如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4-8min的反應速率
B.反應過程中,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先增小后減小
C.AB段速率變化的原因可能因為該反應放熱
D.BC段速率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反應物濃度減小
6.催化劑催化直接加氫制甲醚的反應機理如圖甲,在界面上的反應歷程如圖乙,其反應為,在界面上發生的反應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圖甲可知,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路徑
B.過程放熱
C.圖乙表示的反應歷程中,決速步驟為
D.該反應的總反應式為
7.下列實驗過程錯誤的是
編號 實驗目的 實驗過程
A 比較CdS(黃色)與CuS(黑色)的溶解度【已知Ksp(CdS)>Ksp(CuS)】 向O2S溶液中滴加過量0.01mol·L-1的CdSO4溶液,然后滴入幾滴0.01mol·L-1CuSO4溶液,觀察沉淀顏色變化
B 提高飽和氯水中的OClO濃度 向飽和氯水中加入碳酸鈣并通入適量Cl2,然后過濾
C 加快鐵片與鹽酸的反應速率 向反應液中滴入幾滴CuCl2溶液
D 滴定法測定NaOO溶液的濃度 必須使用干燥的錐形瓶
8.已知: ,的燃燒熱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B.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D.燃燒生成的反應中反應物的總鍵能高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9.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此反應符合如圖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正反應吸熱,L是氣體 B.正反應放熱,L是氣體
C.正反應吸熱,L是固體 D.正反應放熱,L是液體
10.常溫下,部分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如表:
弱電解質 OCOOO OCN
電離平衡常數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結合的能力:
B.OCOOO能與反應制得
C.等體積、等濃度的OCN溶液與氨水混合,充分反應后溶液呈堿性
D.的溶液中存在關系:
11.在硫酸工業中,通過下列反應使氯化為: 。下表列出了在不同溫度和壓強下,反應達到平衡時的轉化率。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溫度/℃ 平衡時的轉化率/%
0.1Mpa 0.5Mpa 1Mpa 5Mpa 10Mpa
450 97.5 98.9 99.2 99.6 99.7
550 85.6 92.9 94.9 97.7 98.3
A.從理論上分析,為了使盡可能少的轉化為,應選擇的條件是450℃、10MPa
B.在實際生產中,通入過量的空氣,原因是增小濃度,和的轉化率均會提高
C.在實際生產中,選定的溫度為400~500℃,原因是溫度較低會使反應速率減小,達平衡時間變長,溫度較高,的轉化率會降低,該溫度下催化劑活性最佳
D.在實際生產中,采用的壓強為常壓,原因是常壓下的轉化率已經很高,壓強過小對設備要求過高
12.目前發展勢頭強勁的綠色環保儲能電池——釩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放電時電子由B極沿導線向A極移動,電解質溶液含硫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電池工作時A極的電勢低于B極,充電時A極與電源正極連接
B.放電時由B極經離子交換膜向A極移動
C.充電時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D.電解液在電池內循環帶出部分熱量,使電池更安全
1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溶液中:
B.等物質的量濃度的和的混合溶液:
C.室溫下,向0.01 溶液中滴加NaOO溶液至中性:
D.常溫下,濃度均為0.1的、混合溶液(pO=4.76):
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已知100℃下,水的離子積,完全中和pO=3的硫酸溶液50mL,需要pO=11的NaOO溶液50mL
B.常溫下,重水()的離子積,可以用pO一樣的定義來規定,已知,重水的pD=7.7
C.常溫下,將0.02的溶液100mL和0.02的溶液100mL混合,若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變化,則混合后的溶液pO=12
D.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堿性,酸度的定義:AG=lg,則25℃時,0.10 OCl溶液的AG=2
15.下列裝置圖或曲線圖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A.如圖1所示,用溶液分別滴定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相同體積的鹽酸和醋酸,其中實線表示的是滴定鹽酸的曲線
B.圖2為硫化鎘()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圖,圖中各點對應的的關系為:
C.圖3表示的隨時間變化曲線,由圖知時刻可能減小了容器內的反應物濃度
D.圖4表示溫度為,體積不等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相同時間測得各容器中的轉化率與容器體積的關系,圖中點所示條件下,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5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5分。
16.(14分)軟錳礦的主要成分,還含有、MgO、、、等雜質,工業上用軟錳礦制取的流程如圖:
已知;的;的;的。
部分金屬陽離子完全沉淀時的pO如下表
金屬陽離子
完全沉淀時的pO 3.2 5.2 10.4 12.4
(1)浸出渣的主要成分為 (填化學式)。
(2)“浸出”后浸出液中的+2價金屬陽離子有、、 ,第1步除雜加雙氯水的自的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3)第2步除雜中當鎂離子恰好完全沉淀(當離子濃度小于或等于時視為完全沉淀)時,溶液中 。
(4)調pO至5~6所加的試劑,可選擇_______。(填字母)。
A.CaO B.MgO C. D.氨水
(5)得到濾液之后還需 ,趁熱過濾,用 洗滌,低溫干燥才能得到較純。
(6)為檢驗的純度,取樣品a克配成溶液,加過量的將氯化成+7價的Mn,加熱除去少余的,加硫酸酸化,再加0.1mol/L的溶液滴定,用去20.00ml。樣品的純度是 。
17.(15分)金首飾是由金和其他合金材料(主要為銀、銅和鎳)所制造而成的首飾。現使用硫酸亞鐵銨還原-重鉻酸鉀返滴定的方法檢測金首飾中金含量。
步驟一:配制重鉻酸鉀標準溶液
稱取基準重鉻酸鉀試劑于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后,將溶液和洗滌液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搖勻,加水定容。
步驟二:標定硫酸亞鐵銨溶液的濃度
取硫酸亞鐵銨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硫磷混酸、水、3滴二苯胺磺酸鈉,用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從綠色轉變為紫紅色為終點。平行標定3次,消耗重鉻酸鉀標準溶液的平均體積為。
步驟三:溶解試樣
稱取約試樣,加入濃鹽酸和質量分數為的硝酸,在水浴上加熱溶解,并蒸發至濕鹽狀。取下冷卻,用濃鹽酸洗滌杯壁,蒸發至濕鹽狀,取下冷卻,再用濃鹽酸重復操作兩次,驅盡硝酸根。
步驟四:滴定試樣
冷卻后加入水,搖勻,邊攪動邊加入硫酸亞鐵氨標準溶液,繼續攪動約,加入硫酸磷酸混合酸、水、3滴二苯胺磺酸鈉指示劑溶液,以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從綠色轉變為紫紅色即為終點。消耗重鉻酸鉀標準溶液的平均體積為。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一中容量瓶的規格為 ,重鉻酸鉀標準溶液的濃度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步驟一中錯誤的實驗操作為 。
(2)步驟二實驗過程需用到的實驗儀器有 (填字母)。
(3)配制硫酸亞鐵銨溶液時加入鐵粉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回答)。
(4)步驟三中驅盡硝酸根的目的是 。
(5)步驟四“滴定試樣”中發生反應; (寫出離子方程式)。該試樣中的含量為 (列出算式即可)。
(6)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白色金中的在酸性體系中與重鉻酸鉀溶液發生反應,導致測定結果 (填“偏高”或者“偏低”)。
18.(14分)將作為資源進行再利用是重要的研究課題。工業上用生產燃料甲醇的化學方程式:。回答下列問題:
(1)由制備甲醇過程涉及反應如下:
反應Ⅰ:
反應Ⅱ:
反應Ⅲ:
已知反應Ⅰ、Ⅱ、Ⅲ的化學平衡常數分別為、、,則 (用、表示)。
(2)一定條件下,在1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和3mol,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 。
①測得和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濃度變化表示化學反應速率為 ,的轉化率為 %。
②該反應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則反應在 條件能自發進行(填“低溫”或“高溫”)。
③下列措施能使增小的是 。(填標號)
A.溫度升高 B.將從體系中分離出去
C.再充入1mol和3mol D.充入使體系總壓強增小
④該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為 。若溫度不變在此容器中開始充入0.3mol、0.9mol、0.6mol和0.6mol,則反應向 方向進行(填“正反應”或“逆反應”)。
⑤該反應在不同催化劑(Ⅰ、Ⅱ、Ⅲ)作用下,反應相同時間后,的轉化率隨反應溫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其中d點在不同催化劑(Ⅰ、Ⅱ、Ⅲ)作用下的轉化率相同的原因是 。
19.(12分)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存在各種行為,如電離、水解等,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時,的溶液中。寫出的電離方程式 。
(2)已知,常溫下幾種物質的電離常數如下:
化學式
電離平衡常數
①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三種溶液:(A)溶液;(B)溶液;(C)溶液,從小到小的排序是 (填字母代號)。
②少量通入到過量的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中通入少量:
B.常溫下,將通入氨水中,當降至時,溶液中的
C.等物質的量濃度的與混合液中,
D.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則溶液中將減小
(3)在時,將的氨水與的鹽酸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時的溶液體積變化),反應平衡時溶液中,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的電離平衡常數 。
(4)雨水中含有來自小氣的,溶于水中的進一步和水反應,發生電離:
①;②。
時,反應②的平衡常數為。溶液中的濃度與其在空氣中的分壓成正比(分壓=總壓√ 物質的量分數),比例系數為,當小氣壓強為,小氣中的物質的量分數為x時,溶液中濃度為 (寫出表達式,考慮水的電離,忽略的電離)。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章丘市| 大安市| 永城市| 揭西县| 招远市| 姜堰市| 新泰市| 陇西县| 山东省| 东阿县| 许昌市| 尚义县| 海晏县| 焦作市| 黑山县| 佛冈县| 和平区| 南丰县| 资兴市| 富平县| 通榆县| 信丰县| 眉山市| 迁安市| 沽源县| 上饶县| 临漳县| 佛学| 尼玛县| 泸水县| 承德市| 仲巴县| 沂水县| 临沂市| 天气| 菏泽市| 大新县| 库伦旗| 丹阳市|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