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 茉莉花 授課人教材分析 (1)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通過學習江蘇民歌《茉莉花》,讓學生能夠理解并體驗中國民間音樂的魅力,特別是江蘇地區民歌的風格與特點。 (2)本節課主要介紹了《茉莉花》的歷史背景、旋律特點、歌詞含義及其在中國乃至世界音樂文化中的影響等知識點。學生將通過聆聽、視唱、討論和表演等多種方式,深入學習這首歌曲。 (3)通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夠掌握《茉莉花》的基本旋律和歌詞,能夠用柔美的聲音和細膩的情感演唱此歌。同時,通過對不同地區《茉莉花》版本的學習比較,學生將能夠理解和欣賞到中國各地方言和風俗習慣對民歌風格的影響,進而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尊重。教學目標回顧 (1)學生能夠準確演唱《茉莉花》,熟練視唱其歌譜,體會歌曲旋律的變化特點。 (2)通過對不同地區《茉莉花》的欣賞和對比,學生能說出不同風格《茉莉花》的特點,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3)學生感受《茉莉花》的音樂美和文化內涵,激發對傳統民歌的喜愛和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難點 (1)學唱不同風格的《茉莉花》,準確把握其各自的特色。 (2)理解并在演唱中體現《茉莉花》旋律線的起伏變化。教學資源 (1)多媒體設備:包括音響設備、投影儀和電腦,用于播放《茉莉花》音樂錄像和相關課件。 (2)茉莉花實物或圖片:準備一盆茉莉花或相關圖片,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茉莉花的形態和香味。 (3)《茉莉花》歌譜:準備好《茉莉花》的歌譜,用于學生視唱和劃旋律線。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茉莉花》音樂錄像。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請大家先來聽一段音樂并觀看視頻。)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能說出錄像中這段音樂的名字嗎?生:是《茉莉花》。師:很好,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江蘇民歌《茉莉花》。你們見過茉莉花嗎?茉莉花長的什么樣子?生:見過/沒見過。茉莉花的花瓣很小,是白色的,發出淡淡的香味,一種暗香。師:說得真好。今天我帶來了一盆茉莉花,大家可以過來仔細觀察一下,聞一聞,說說茉莉花的香味是什么樣的。(出示茉莉花圖片)學生紛紛上前觀察并聞花香,描述其特點。師:對,茉莉花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花卉,它的香氣淡雅、清新。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江蘇民歌《茉莉花》,感受這首歌的優美旋律和深刻內涵。 二、《茉莉花》歌曲學習 初次聆聽歌曲《茉莉花》。 師:請同學們仔細聆聽歌曲,然后說說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播放《茉莉花》音樂)生:歌曲的情緒是優美的,抒情的,婉轉的。師:對,今天我們學唱的《茉莉花》是一首江蘇民歌,它的旋律沒有大起大落,充分表現了江南民歌委婉、柔美的特點。我們再來聽一遍,這次請大家注意歌詞的內容。 介紹歌曲《茉莉花》。 師:同學們,其實早在明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茉莉花》這首歌,不過那個時候歌名不叫《茉莉花》,而是叫做“鮮花調”,它源自于南京,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南京小調。生認真聽老師講解,了解歌曲的歷史背景。師:這首歌曲不僅在中國廣為流傳,在國際上也非常有名。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就在他的歌劇《圖蘭朵》中使用了《茉莉花》的旋律,使這首歌享譽世界。美國的薩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也把這首歌改編成了獨奏曲。 學唱旋律。 (1) 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輕聲隨琴用lu哼唱旋律。師:請大家跟著我的琴聲,輕輕地用“lu”音哼唱主旋律,注意氣息要平穩。生跟隨琴聲哼唱。(2) 視唱曲譜。師:現在我們來視唱這首歌曲的曲譜,注意節奏和音準。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逐句視唱曲譜。(3) 邊視唱邊用手劃出歌曲的旋律線(上下起伏)。師:為了更好地感受旋律的流動,請大家邊視唱邊用手畫出旋律線,感受旋律的起伏變化。生邊唱邊用手畫出旋律線。師: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首歌的旋律有什么特別之處?生:旋律非常平緩,給人一種溫柔的感覺。師:很好,這種柔和的旋律正是江蘇民歌的特點之一,體現了江南水鄉的柔美。 學唱歌詞。 (1) 教師鋼琴伴奏,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師:請大家跟著我的鋼琴伴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生跟隨琴聲朗讀歌詞。(2) 講解歌詞,挖掘情感。師:“芬芳美麗滿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生動地表現了茉莉花的特點。請大家想象茉莉花盛開的景象,將這種美感帶入到歌曲中。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歌詞的情感。(3) 隨音樂《茉莉花》伴奏,學生完整演唱歌曲。師:現在我們跟著伴奏,完整地演唱一遍《茉莉花》。生跟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師:剛才大家唱得很好,但還有一些地方可以改進。比如在歌詞“又香又白人人夸”這部分,我們可以稍微放慢速度,讓情感更加飽滿。生再次嘗試,根據老師的指導改進演唱。 三、藝術表現 全班跟隨《茉莉花》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請大家再次跟伴奏演唱《茉莉花》,注意歌聲要柔美,表現出茉莉花的特點。生全體演唱,教師引導學生調整呼吸和聲音控制。師:大家可以注意到,在唱“又香又白人人夸”這一段時,我們可以增加一些細微的抑揚頓挫,讓歌曲更加動聽。學生跟隨老師的指導,再次演唱。 小組討論:怎樣演唱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師:分成小組討論一下,怎樣演唱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緒?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學生分組討論后,各組代表發言,提出各自的建議,如使用悠長的氣息,根據旋律加上適當的力度、速度標記等。教師總結:師:大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比如用悠長的氣息來演唱歌曲,根據旋律的走向加上適當的力度、速度標記,可以使歌曲表現得更加完整。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演唱中都能做到這一點。師:我們現在再來試一遍,注意剛才討論的要點。全體學生再次演唱,教師適時給予反饋和指導。 四、相關文化 除了江蘇以外,我國還有很多省市流傳著具有自己地域特征的《茉莉花》。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聽一聽東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播放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師:東北民歌有什么特點啊?生:東北民歌風趣、幽默,襯詞很有特點,旋律的起伏很大。師:那河北民歌呢?生:河北民歌語言樸實,更趨于普通話,旋律高亢。師:除了江蘇、東北、河北流傳著名為《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國還包括山西、陜西、四川等省市也流傳著《茉莉花》的民歌。但由于江蘇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轉、優美,生動恰當地表現出了茉莉花的特點,因此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紀便享譽全世界。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劇《圖蘭朵》中就以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旋律為主題,再現了神秘而美麗的中國。美國的薩克斯管演奏家肯尼·G也把這首歌改編為獨奏曲。 五、課堂小結 純潔、優雅、清麗、芳香的茉莉,我們都很喜愛,應該說它寄托了我們向往幸福、追求美滿的浪漫主義情懷,而民歌《茉莉花》,以優美的音樂語言充分表達了這一切。看著茉莉花,唱著茉莉花的歌,想著茉莉花的美,讓我們不由地開始凈化心靈、呵護自然、憧憬明天。現在老師再給大家沏上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讓我們在薩克斯獨奏《茉莉花》的音樂聲中再來品一品茉莉花那令人回味的暗香……教師播放薩克斯獨奏《茉莉花》,學生品嘗茉莉花茶,感受歌曲帶來的美妙體驗。作業設計 (1)練習演唱《茉莉花》,并嘗試用不同的情感表達歌曲的意境。 (2)對比聆聽不同地區版本的《茉莉花》,記錄下它們各自的特點和風格差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