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三節 多樣的文化人教版 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五章 居民與文化課前準備:1.地理書2.教輔3.地理練習本學習任務:對照課本103-107頁文字部分,完成教輔P98-99(3min)要求:對改訂正。1.運用反映語言、宗教、習俗等內容的圖文資料,描述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樹立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習俗的意識。2.結合實例,從建筑材料、氣候等方面認識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學習目標課程標準:運用反映語言、宗教、習俗等內容的圖文資料,描述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樹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意識。情境導入視頻資料:25種語言唱《冰雪奇緣》不同的語言和宗教閱讀教材103頁,說出語言的作用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的語言和宗教阿拉伯語英語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做筆記到課本P103空白處口訣:聯合國有六語,英法漢俄與阿西1.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是哪六種?不同的語言和宗教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根據2021年維也納聯合國中文日活動的介紹,中文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使用人數至少達到15億,占據世界總人口的20%。漢語不僅在中國廣泛使用,也在東南亞等地有大量使用者。作為中國的官方語言,漢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世界主要語言6種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不同的語言和宗教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英語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廣泛使用,全球約有18億人可以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其中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約為5.1億 。全球超過70個國家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 。英語在全球的使用情況 歐洲 :雖然只有少數國家承認英語為官方語言,但許多國家如挪威、丹麥和荷蘭的居民普遍使用英語 。 非洲 :24個非洲國家將英語視為主要語言之一,有些國家將其作為官方語言 2。 美洲 :美洲北部主要使用英語,中美洲和南美洲也有少數國家以英語為官方語言 2。 亞洲 :有五個國家承認和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許多亞洲國家的公民至少會一些英語作為第二或第三語言 2。 大洋洲 :大洋洲的大多數國家也使用英語 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不同的語言和宗教世界主要語言6種不同的語言和宗教宗教的產生在古代,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無法解釋時,就說是“神的意志”,并創造了許多宗教。問題:你指導世界有哪三大宗教嗎?多樣的文化三大宗教基督教基督教形成于 洲的西部,分布廣泛,是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基督教發源地亞多樣的文化三大宗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產生于 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伊斯蘭教發源地阿拉伯多樣的文化三大宗教佛教佛教起源于亞洲的 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佛教發源地南多樣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習、俗——飲食歐洲畜牧業分布廣,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食物,人們習慣用刀叉用餐。多樣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習、俗——飲食亞洲東部和東南部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米飯是主要食物,人們習慣用筷子用餐。多樣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習、俗——飲食拉丁美洲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人們習慣用玉米餅盛裝食物食用,玉米餅既是主要食物又是“餐具”。多樣的文化不產茶葉的歐洲為什么盛行飲茶茶葉原產于我國,茶樹在我國主要生長在南方雨量充沛、云霧多、濕度大的山區。歐洲很多國家不種植茶樹,卻盛行飲茶。這是為什么呢?早在16世紀,歐洲人通過有關著作了解了中國茶葉。17世紀初,荷蘭商船把少量茶葉運回歐洲后,飲茶在歐洲上流社會成為時尚。18世紀后,印度、斯里蘭卡等當時的歐洲殖民地成為茶葉生產基地,所產茶葉主要供應歐洲,茶葉開始走進歐洲百姓的生活。現在,茶已成為歐洲的主要飲品之一。多樣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習、俗——傳統服飾傳統服飾實用性強,能達到適應環境的要求。各地傳統服飾,不論是面料、色彩還是樣式,都具有鮮明的特點。在氣候寒冷的地區,傳統服飾多以皮毛制品為主,并配有長靴、帽子和圍巾,便于保暖。圖為亞洲北部某地民眾身穿傳統服飾參加馴鹿拉雪橇比賽,慶祝馴鹿日。多樣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習、俗——傳統服飾傳統服飾實用性強,能達到適應環境的要求。各地傳統服飾,不論是面料、色彩還是樣式,都具有鮮明的特點。在氣候炎熱的地區,傳統服飾則以棉麻制品或絲織品為主,相對薄且寬松,以無領或者低領為主,便于散熱。圖為亞洲南部某地身著傳統服飾的年輕人。多樣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習、俗——傳統交通方式世界各地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傳統的交通方式不同。現在,有的地方仍沿用傳統的交通方式(圖5.16),而大多數地方以現代交通方式為主。在亞洲東南部有些地區, 因河道縱橫,陸路交通不便,人們利用船只在河道上聚集交易,形成水上市場。多樣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習、俗——傳統交通方式世界各地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傳統的交通方式不同。現在,有的地方仍沿用傳統的交通方式(圖5.16),而大多數地方以現代交通方式為主。在非洲北部沙漠地區古老的商道上,仍有駱駝商隊行走。不同的文化習、俗——傳統民居多樣的文化在長期適應自然環境的過程中,各地傳統民居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風貌。例如,傳統民居的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圖5.17),建筑結構具有適應氣候的特征。歐洲北部林木資源豐富,人們用木頭建造房子。不同的文化習、俗——傳統民居多樣的文化在長期適應自然環境的過程中,各地傳統民居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風貌。例如,傳統民居的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圖5.17),建筑結構具有適應氣候的特征。地中海沿岸地區石材豐富,人們多用石材建造房子。一些典型的傳統民居是人類順應自然環境的體現。可以從建筑材料、氣候等方面認識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多樣的文化認識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1. 閱讀圖5.18,說說圖示傳統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亞洲西部熱帶地區的傳統民居,多為平屋頂的多層土樓,墻體較厚、窗小。①亞洲西部沙漠廣布,當地缺石少木,故建造房屋主要以土、土磚為基本材料,利于就地取材;②亞洲西部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終年高溫少雨,多風沙;當地民居墻厚,有利于隔熱;小窗可以通風,同時減少白天從沙漠地區吹進屋內的熱風和沙子。如何分析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自然環境特征+民居特征+作用(筆記寫到P108頁活動題旁邊)學法指導一些典型的傳統民居是人類順應自然環境的體現。可以從建筑材料、氣候等方面認識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多樣的文化認識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1. 閱讀圖5.18,說說圖示傳統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亞洲東南部熱帶地區的傳統民居,多為斜屋頂的雙層木樓或竹樓,下層空著或放雜物、養牲畜,上層住人,墻體較薄且透風。①亞洲東南部水熱條件好,森林豐富,故建造房屋主要以木材為基本材料,利于就地取材。②亞洲東南部氣候濕熱,當地竹樓或木樓利于通風透氣、避免潮濕。小結多樣的文化教輔當堂檢測 P100—102要求完成并用紅色筆對改。地理作業多樣的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