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二節 城鎮與鄉村人教版 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五章 居民與文化課前準備:1.地理書2.教輔3.地理練習本學習任務:對照課本98-102頁文字部分,完成教輔第94-95頁自主預習。(3min)要求:對改訂正。課程標準:通過閱讀圖像、觀看視頻或實地考察等,描述城鎮與鄉村的景觀特征及其變化。結合生活經驗,并運用城鎮和鄉村的景觀圖片,描述城鎮景觀與鄉村景觀的特征及差異。【重點】運用相關資料,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分析具備哪些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更容易形成城鎮。12學習目標運用實例資料,說明城鎮和鄉村是在不斷變化的,并描述城鎮和鄉村景觀的變化特點。【重點】在城鄉發展的基礎上深化學習,探討城鄉發展過程中對特色城鄉景觀進行保護的意義及措施,初步樹立人地協調觀。34感受城鄉景觀差異新課導入鄭州市金水區CBD周邊景觀圖鄭州市中牟縣九堡村景觀圖感受城鄉景觀差異活動一自主學習:結合生活體驗,并觀察教材圖5.7和圖5.8,對比城鎮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異。圖5.7 捷克鄉村景觀圖5.8 法國巴黎市區景觀感受城鄉景觀差異比較項目 鄉村 城鎮人口規模 房屋高矮/密集度/建筑特點 商店/學校/醫院等設施數量 道路特點 是否有農田/果林等 小大房屋低矮密度小風格一致高樓眾多密度大風格多樣少多狹窄、稀少道路縱橫交錯,交通呈網絡化、立體化有農田、果林建有各類綠地感受城鄉景觀差異耕種放牧捕魚商業工業服務業鄉村城鎮鄉村的生產方式以農業活動為主,城鎮主要從事非農業的經濟活動。感受城鄉景觀差異1. 每處鄉村或城鎮都會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觀,請向你的同桌簡要描述你居住的鄉村或城鎮的景觀特征。說說你的家鄉評價任務思考:具備哪些條件更容易發展為城鎮?感受城鄉景觀差異材料一: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下圖為河南省地形示意圖和鄭州市氣候統計圖。材料二:上世紀末,京漢和隴海兩條鐵路在鄭州交匯,使得鄭州迅速發展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鄭州更是形成了“米”字形高鐵網。材料三: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以鄭州為中心,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活動二合作探究: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材料分析具備哪些條件更容易形成城鎮。感受城鄉景觀差異具備哪些條件更容易發展為城鎮?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氣候適宜等交通便利、歷史悠久、政策支持等方法小結:為什么在繁華的城鎮會出現村名?城鎮和鄉村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鄭州市地鐵線路圖(局部)探究城鄉演變特點城鎮56%鄉村44%2019年城鎮和鄉村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重圖2018-2023年鄭州市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圖讀圖,說出鄭州城鎮人口比重變化特點?探究城鄉演變特點活動三探究城鎮在發展中的變化特點。2014年 2023年鄭州市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 約392平方公里 約744平方公里鄭州市城鎮人口數量 約707萬人 約1040萬人2014年鄭州市中心城區衛星影像2023年鄭州市中心城區衛星影像探究城鄉演變特點鄭州市二七塔周邊景觀變化圖建筑層數越來越多,建筑物數量大大增加。探究城鄉演變特點鄭州市西三環隴海路立交橋變化圖交通道路網越發密集,配套的商業中心、學校、醫院的設施更加完善。探究城鄉演變特點鄭州市紫荊山公園鄭州市人民公園建設更多的綠地和休閑場所成為城鎮發展的趨勢。探究城鄉演變特點原來的牛舍被拆了,改造成活動廣場。建設了自來水管網,家家用上了自來水。對河道進行清淤綠化,修建了觀景拱橋和親水平臺。道路升級改造,新建停車場。活動四探究鄉村在發展中的變化特點。圖5.11 安徽妙泉村探究城鄉演變特點鄉村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不斷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城鎮更加接近。消失的村莊:茶園村保護特色城鄉景觀安徽皖南古村落意大利比薩斜塔山西平遙古城意大利威尼斯水城法國塞納河畔景觀澳門歷史城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特色城鄉景觀如何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保護好特色的城鄉景觀。請你提出可行的保護措施或者建議。活動五①頒布保護條例,并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②城市在建設時應做好規劃,對特色景觀進行合理開發;③加強對當地居民及游客的教育和培訓,樹立保護特色景觀的意識。保護特色城鄉景觀鄭州市對特色城鄉景觀的保護保護特色城鄉景觀課后任務你所在的地區有哪些獨特的鄉村或城鎮景觀?這些景觀是否得到了妥善的保護,請以“當地特色景觀及其保護”為主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實踐調查,并制作一幅手抄報。手抄報要涵蓋以下內容:1、小組成員的姓名及考察時間。2、景觀名稱及具體位置,景觀的典型特色或歷史背景,并附上照片,說明該景觀值得被保護的原因。3、該景觀目前是否保存完整?其是否被開發為旅游景點?當地應采取哪些具體可行的措施來加強對該景觀的保護?評價任務城鎮與鄉村“川西林盤”是我國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地區獨有的聚落形態,林盤外是水稻田,林盤內是起居空間,林盤上種植樹竹。房舍、林木、農田和灌渠相輔相成,完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下圖為林盤景觀圖和林盤模式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1.“川西林盤”的聚落類型及判斷依據是( )A.鄉村——生產活動以農業為主 B.城鎮——生產活動以工業為主C.鄉村——森林茂密,河流眾多 D.城鎮——道路密集,交通便利A評價任務城鎮與鄉村“川西林盤”是我國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地區獨有的聚落形態,林盤外是水稻田,林盤內是起居空間,林盤上種植樹竹。房舍、林木、農田和灌渠相輔相成,完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下圖為林盤景觀圖和林盤模式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2.“川西林盤”形成的自然條件主要是( )A.地形平坦,水網密布 B.氣候高寒,物種匱乏C.山高林密,地表崎嶇 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A評價任務城鎮與鄉村“川西林盤”是我國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地區獨有的聚落形態,林盤外是水稻田,林盤內是起居空間,林盤上種植樹竹。房舍、林木、農田和灌渠相輔相成,完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下圖為林盤景觀圖和林盤模式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3.為了實現“川西林盤”的可持續發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突出特色,發展生態農業 ②拆除重建,建設規模化小區③注重保護,留存文化遺產 ④農旅融合,發展特色旅游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城鎮與鄉村課堂小結感受城鄉景觀差異城鎮和鄉村探究城鄉演變特點保護特色城鄉景觀生產和生活方式城鎮發展的自然、社會經濟條件鄉村的變化意義措施景觀差異城鎮的變化教輔當堂檢測 P95—97要求完成并用紅色筆對改。地理作業城鎮與鄉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