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總復習”綜合應用板塊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一年級上冊108~114頁“總復習”綜合應用[教材分析]本單元的練習內容包含:20以內數的認識、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進位加法、認識立體圖形等。本單元的綜合應用題是對全冊內容的練習,綜合性比較強。對學生鞏固全冊所學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形成初步歸納整理能力、養成回顧與反思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讓學生練習鞏固的同時,本內容幫助學生建立知識學習的簡單模型,為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做好充分的準備。對典型題目的練習可引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目標]1.通過活動情境掌握20以內數的認識,會讀、會寫、會組成、會比較,知道序數和基數的含義。在練習中能夠建立起數認識的模型,為認識更大的數做好準備。2.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熟練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并能靈活應對出現的加減法題目。通過鞏固練習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培養學生的推理意識和應用意識。3.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能夠使用畫圖策略理清數學信息,解決數學問題。[教學重點]1.掌握20以內數的認識,能夠靈活掌握數的讀數、寫數、比較、組成等知識。2.熟練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運算,注重培養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的習慣。3.學會分析數學信息,能夠用畫圖策略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教學難點]1.建立數的認識的模型,為認識更大的數做好鋪墊。2.在理解加減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推理意識和應用意識。3.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具] 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等。[教學過程]一、數的認識鞏固練習師:同學們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到了很多數學知識,今天老師想帶領你們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去闖關答題。闖關成功有驚喜喲。想不想收到驚喜?生(齊):想。師:那我們出發吧。(課件:出示闖關圖片數字小鎮)【設計意圖】單純的練習容易讓學生有倦怠感,闖關答題的形式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1.數知識的復習師:第一關是數字小鎮。聽說數字小鎮里住著很多數字寶寶。我們一起去認識認識吧。看,同學們正在玩猜數字游戲。(出示課件圖片)師:兩位同學同時抽到了寫有“16”的卡片,看看他們是怎么說的。誰來回答女孩的問題。生:16是由1個十和6個一組成的。師:這是用數字組成的方法認識“16”。真不錯。那誰來回答一下男孩的問題?生:16是兩位數,十位上是1,個位上是6。師:男孩從數字組成中又想到了數位,十位上是1,表示的就是1個十,個位上是6,表示的就是6個一。數位的含義我們也說得清清楚楚。還可以怎么認識16這個數呢?生:16的前面是15,后面是17。師:通過數數也能認識數16。師:認識數其實有很多方法。老師今天把這些卡片帶來了,我們也一起玩玩猜數游戲好不好?生:好!師:請看游戲規則:1.一人抽卡片,介紹數。2.其他人猜數是多少。讓學生依次抽出卡片。預設1:我抽到的這個數是由1個十和4個一組成的。生猜:這個數是14。預設2:我抽到的這個數是一個兩位數,十位上是1,個位上是3。生猜:這個數是13。預設3:我抽到的這個數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生猜:這個數是15。預設4:我抽到的這個數是兩位數,而且是最小的兩位數。生猜:這個數是10。師:剛才同學們的表現太棒了!有的用數的組成介紹數,有的用數的前后順序介紹數,有的還想到從數位的角度去介紹。我把同學們抽到的卡片留在了黑板上。我們剛才一共猜了幾個數?生:6個。請同學上來數一數師:從左往右數,第6個數是多少?誰能幫老師取下來。生上臺取,留在臺上預設是15。師:你先不要走,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數,也是我們學過的數,十位上的數和“15”一樣,它們的大小關系會是什么樣的呢?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1:一樣大。個位上是5,它們就一樣大。預設2:個位上如果比5大,這個數就比15大。預設3:個位上如果比5小,這個數就比15小。師:如果十位上的數不一樣呢?生:那就先比較十位。師:如果數的位數不一樣呢?生:誰的位數多誰就大。師:同學們思考得可真全面,不知不覺把比較數字的方法全想到了。揭曉答案的時候到了。出示15。師:要想表示出卡片上的15,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預設1:畫15個圓。預設2:拿15根小棒。預設3:畫15個三角形。師:老師用6個珠子就能表示出來,你們相信嗎?生:相信。師:老師用了什么辦法?預設:用計數器表示。【設計意圖】通過猜數游戲引入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是讓學生在游戲中回顧有關數的知識。用介紹數字的方式,可以喚醒學生對數的組成、數數、數的順序、比較大小知識的回顧并加以應用。2.數認識的延伸師:同學們可真聰明!計數器可是我們認識數的好朋友,能表示出我們學過的所有數。請你寫出這3個數。(出示課件圖片)師:第一個數就是老師剛才說的用6顆珠子就能表示出來的15。那剩下兩個數是多少?生:20和2。學生寫完后一起對答案師:同樣是2顆珠子,為什么一個表示20,一個表示2呢?預設:因為這2顆珠子在十位上表示的是2個十,所以是20,而這兩顆珠子在個位上表示的是2個一,所以是2。師:珠子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含義也就不同,十位上表示幾個十,個位上表示幾個一。師:老師這里還有兩顆珠子,它們能表示出哪些數?(出示課件圖片)生:可以表示11。師:說說為什么。預設:將1顆珠子放在十位上,表示1個十,1顆放在個位上,表示1個一,合起來是11。師:寫作11,讀作呢?生:讀作十一,用大寫。師:現在我把9顆珠子放在個位上,表示?生:9。師:再加1顆呢?生:表示10。師:滿十進一,一個數位不夠了,我們怎么辦?生:增加一個數位,十位。師:那十位上繼續增加珠子,加到10顆,數位又不夠了?你有什么好辦法?生:再增加一個數位。師:那是?生:百位。師:如果我們繼續增加下去?百位也不夠了?怎么辦?生:繼續增加數位。師:繼續增加數位,就能讓我們表示出更多更大的數。師:我們剛才想到了很多的方法認識數,如果讓我們認識更多更大的數,你會從哪些方面認識呢?生思考后回答。板貼:數的組成、比較、數數、讀數、寫數、含義師:看來同學們在“數字小鎮”的收獲滿滿啊!不僅認識了20以內的數,對于20以外的數也有了想法,知道要從哪些方面去認識,真是一群善于思考、學以致用的孩子!我們繼續向下一關出發吧!【設計意圖】計數器的引入是對數的認識知識的一個拓展延伸。學生在理解了珠子在不同數位上表示的含義不同后,隨著一個數位上珠子數量的不斷增加,滿十情況的出現讓學生想到了向前繼續增加數位,體會到計數單位不斷累加的過程和更多更大數字的產生。整個環節的回顧也讓學生發現了認識20以外數的思路與20以內的數的思路是一致的,為后面大數的學習做好鋪墊。加減法的鞏固練習1.加減法的含義練習師:數字小鎮里的數很活潑,那數和數之間又會有什么關系呢?下一關我們一起去“符號城堡”看一看。(課件出示圖片問題)這個問題你會解決嗎?生:4+8=12(個)師:為什么列加法算式呢?生:左邊有4個機器人,右邊有8個機器人,求的是一共有多少個機器人,所以列加法算式。師:還有不同列式嗎?生:8+4=12(個)(課件出示圖片)師:同一道題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樣呢?生:剛在他是用左邊加右邊,而這位同學用的是右邊加左邊。師:是呀,左邊加右邊和右邊加左邊,雖然這兩個數位置不同,但都是把兩部分合起來。(出示課件圖片問題)師:現在呢?還是用加法嗎?生:不能,應該列示:12-4=8(個)。師:為什么列出減法算式?預設:看圖知道一共有12個機器人,減掉左邊的4個機器人,就是右邊的機器人。師:不僅算式列對了,道理也說得很清楚。師:這個應該怎么解決呢?生:12-8=4(個)師:對比一下這兩道減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嗎?生回答。師:同學觀察得很仔細,表達得也很準確。這里總數都是12,機器人被分成了兩部分,用12減掉左邊部分就是右邊部分;用12減掉右邊部分,就是左邊部分。(課件出示第5題)師:要是把機器人換成面包片怎么列式呢?生:16-6=10(片)師:面包片也是被分成了兩部分,用總數減去盤子里的就是袋子里的。(課件出示第6題)師:誰來說說這道題是什么意思。生思考后回答。師:這里是總數16節減掉前面的6節,就是后面的部分,也用減法解決。生:16-6=10(節)(課件出示第9題)師:這個統計表中的“原有”是什么意思?生:“原有”就是原來有多少,也就是總數。師:求還剩多少個,怎么解決呢?生:用原來有的減掉賣出的,就是剩下的。師:這里總數也是被分成了兩部分,用總數減掉賣出的部分就是還剩的部分。學生快速列式計算并口答。師:在“符號城堡”里同學們了解了加法和減法的含義,只要找到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求總數,也可以知道總數,用總數減掉一部分求另外一部分,用減法解決。只要能找到這兩部分,很多的數學問題就難不倒我們了!師結合課件進行小結。【設計意圖】本環節用機器人這一情境進行延伸,用機器人的練習題對加法和減法的含義進行復習,在列式后通過對比加深學生對加法是把兩部分合起來,減法是用總數減掉一部分求出另外一部分的理解,并帶著這份理解改變情境,把機器人換成面包片、高鐵列車車廂等都體現減法是從總數中減掉一部分求另外一部分,體會減法的本質。2.進位加法復習(課件出示圖片“一圖四式”)師:這幅圖你是怎么看的呢?怎樣列式?生口答列式計算。師:誰來說說兩道加法算式的意思?預設:把左邊的5朵加上右邊的4朵,就是5+4=9,把右邊的4朵加上左邊的5朵就是4+5=9。師:誰來說說減法算式的意思呢?預設:用總數9朵減掉左邊的5朵,就剩右邊的4朵,列式是9-5=4(朵)。用總數9朵減掉右邊的4朵,就剩左邊的5朵,列式是9-4=5(朵)。師:對比加法和減法,你有什么發現?預設:我發現加法算式中的和就是減法算式中的被減數。師:差就是加法算式中的一個?(加數)預設:和減去一個加數,就等于另外一個加數。師:找到了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你能根據剛才的發現快速完成填空嗎?(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獨立完成)師:請同學說一說自己的答案。生:10+6=16,所以16-6=10,16-10=6。生:8+10=18,所以18-10=8,18-8=10。預設:2+8=10,所以10-2=8,10-8=2。師:還有不同答案嗎?預設1:3+7=10,10-3=7,10-7=3。預設2:6+4=10,10-6=4,10-4=6。預設3:1+9=10,10-9=1,10-1=9。預設4:5+5=10,10-5=5。師:這個答案合適嗎?生:不合適,這樣只能寫出一個減法算式。師:思考問題很認真,說得有理有據。師:現在老師把花朵的數量增多,你還能列出這幅圖的算式嗎?(課件出示另外一道“一圖四式”)師:這兩道減法我們并沒有學過,你們是怎么算出來的?生:剛才我們已經知道加法和減法是有關系的,因為8+7=15,一共有15朵,用15朵減去右邊的8朵,就是左邊的7朵;用15朵減去左邊的7朵,就是右邊的8朵。師:雖然沒有學過這樣的減法,但同學們根據8+7=15這道加法算式推出減法算式的答案,真是善于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師:那這兩邊的花要是變得更多,你還會列式嗎?生:會。師:誰來考考他?生:左邊變成13,右邊變成15。生回答。師:無論數變得有多大,加法都是用左邊的數加上右邊的數,減法都是用總數減掉一部分等于另外一部分。師:這兩道加法算式你能任選一道講一講計算方法嗎?生:我選擇8+7=15,我先把7分成2和5,再用8+2=10,10+5=15。生:我的想法不一樣,我先把8分成3和5,再用7+3=10,10+5=15。師:仔細觀察這兩種方法,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我發現第一種是把8湊成10,第二種是把7湊成10,兩種方法都是在湊十。師:是啊,湊十法可以讓計算變得簡單。兩種方法都是把其中一個加數湊成10,再用10加剩下的數。像這樣需要湊成10的加法我們叫作進位加法。【設計意圖】在前面理解了加法和減法的含義后,繼續尋找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本環節用學生熟悉的一圖四式入題,讓學生在列式后思考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關系,引發學生的思考,發現加法算式中的和就是減法算式中的被減數,用和減掉一個加數就是另一個加數,讓學生體會到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引導學生將這個發現應用于練習題中,會利用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快速解答一些計算問題。在這個環節中設計了兩個延伸,一是退位減法的引入,讓學生借助加法和減法的關系,能夠利用發現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二是隨著花朵數量的增多依然可以列出4個算式,加深學生對大數加減法認識的鋪墊。3..計算鞏固練習師:說到計算,同學們的計算水平怎么樣?我們一起來挑戰一下吧!生:好!師:兩列小火車,我們開起來嘍!火車火車哪里開?生:火車火車這里開。(課件出示圖片)學生依次回答兩列算式的答案。師:仔細觀察這兩列小火車,你們發現了什么?預設:我發現第一列小火車加的都是7,第二列小火車減的都是3。預設:第一列小火車都是加7,加數越大,和也越來越大。預設:第二列小火車都是減3,被減數越大,差也越來越大。師:同學們不但算的快,還善于思考,發現計算背后隱藏的規律。這樣的規律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不少的計算問題呢!(課件出示圖片)師:同學們不要著急完成,先想想怎樣才能完成這樣的題目。預設:把結果計算出來再比較大小。預設:有的不用計算也可以比較大小。師:舉個例子說說看。預設:比如9+5和9+8,加數都有9,5比8小,所以9+5小于9+8。師:還有發現嗎?預設:7-0和7+0也不用計算,任何數加0還是原數,任何數減0也還是原數。師:數和數之間可以有加法關系,也可以有減法關系。思考它們之間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善于用到巧算和有序思考的小技巧。讓我們帶著這些新發現和新技巧去問題樂園里看一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這些數學問題吧!【設計意圖】在理解了加法和減法的含義并回顧了計算方法后,對計算問題靈活處理。學生在進行了“開火車”的口算練習后,要善于發現新問題。計算的背后隱藏了怎樣的規律呢?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學會發現規律,要讓學生學會應用規律,發現的目的是應用,因此接著在學生熟悉的比較大小的練習中加深了學生對發現規律的應用,讓知識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的鞏固練習師:請學生獨立完成3道解決問題。1.讀懂信息師:誰來說說圖中的數學信息有哪些?生:第1幅圖穿黃色衣服的有9人,穿藍色衣服的有9人。求球場上一共有多少人。生:第2幅圖是剩下了8個人,求有幾人離開了球場。師:讀懂了題意,大家就覺得這道題沒有什么難度了,誰來列式?生:9+9=18(人),球場上一共有18人。生:18-8=10(人),有10人離開了球場。2.兩種角度思考問題師:這道題怎樣列式?生:9+4=13(片)。師:為什么用9+4呢?生:用9片綠色樹葉加上4片黃色樹葉就是所有的樹葉。師:還可以怎樣列?生:5+8=13(片)。師:我用男孩的5片樹葉加上女孩的8片樹葉,就是所有的樹葉。師:兩位同學思考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但解決的都是把兩部分合起來的問題。解答都是正確的。3.排隊問題師:這是一道排隊問題,誰上來給大家展示一下想法?預設:我用畫圖的方法解決。先畫出從前往后數,平平排第5,從后往前數,平平排第3。列式:5+2=7(人)師:畫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清題目所給的條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意圖】本環節是學生在進行完數的認識和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的解決問題。選擇的三道題也是本冊書中具有代表性的。對于第一道題,學生理解的難點在于讀懂數學信息,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讀圖中的數學信息回答提出的數學問題;第二道題是從兩種角度觀察,觀察角度不同,列式不同,但解決的問題是一致的,加法的本質再一次體現;第三道題是鼓勵學生用畫圖策略理清數學信息,讓畫圖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習慣,體現數學思維。小結師:同學們,我們成功闖關啦:從數字小鎮認識數字寶寶出發,到符號城堡找到了數和數之間的關系,再帶著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問題樂園里的3道實際問題。我們收獲的知識滿滿的。驚喜來嘍!老師送給同學們3個大蘋果。紅色的蘋果代表知識掌握得很好,黃色的蘋果代表掌握得比較好,綠色的蘋果代表還需要繼續加油!哪位同學來評價一下自己這節課的收獲呢?預設:對數字小鎮,我選擇紅色的蘋果,因為我覺得我對數字掌握得很熟練。預設:對符號城堡,我選擇紅色的蘋果,因為我加減法算得不錯。師:同學們這節課不但解決了很多數學問題,而且能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反思回顧的過程。希望同學們帶著這種梳理知識的方法和反思提升的精神學好更多的數學知識!下課。【設計意圖】課的最后設計了學生的自我評價環節,與以往的內容不同,用選擇大蘋果的方式進行自我評價,給了學生一個評價的抓手,使內容上變得更加豐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