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作文模擬導寫及范文:在處理與他人關系時要與周圍人保持融洽和諧的關系,但又應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作文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1)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居;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大陸。——英國詩人約翰·多恩(2)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法國思想家伏爾泰(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讀了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想或聯想?請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寫一篇文章。要求:綜合材料的內容,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于800字。寫作指導材料第(1)句話闡述了人與社會、與他人的密切關系;第(2)句從反面談了個人與整個社會的關系;第(3)句則更進一步,論述了人們在處理與他人關系時應秉持的原則,既要與周圍人保持融洽和諧的關系,但又應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參考立意:“理解”“包容”“欣賞”“謙讓”等。可以表達對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做法的贊美之情;也可以歌頌禮讓精神,呼喚愛心與奉獻的回歸。范文展示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英國詩人約翰 多恩曾言:“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居;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大陸。” 此語深刻地道出人類社會相互依存的緊密關系。而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所說的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則警示著個體行為對整體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論語 子路》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又為我們提供了為人處世、構建關系的智慧準則。綜合這些材料,我們能夠深刻地領悟到,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浪潮中,唯有秉持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的理念,方能讓人類社會的巨輪在和諧共生的航道上揚帆遠航,攜手構建和諧共生之世界。“和而不同” 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能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和諧共處,而小人只是表面趨同,內心卻互不相容。古往今來,中國以開放包容之姿與世界交流互鑒。陸上絲綢之路,駝鈴悠悠,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精美物品運往西方,西方的香料、珠寶、良馬等也傳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帆船點點,不同國度的商人、學者、僧侶等往來其間,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融合。正是這種 “和而不同” 的交往理念,讓中國在與世界的互動中不斷發展,也為世界文明的豐富與繁榮貢獻了力量。然而,現實中也不乏不和諧之音。近兩三年來,中國高鐵走出去和 “一帶一路” 建設如火如荼,21 世紀是高鐵時代,中國高鐵期待重塑世界經濟地理格局,“一帶一路” 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全球化向包容、普惠方向發展。但國際社會某些地區卻出現了 “‘一帶一路’是中國的新殖民主義” 這樣的聲音。殊不知,以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為理想,以 “和合” 文化為精髓的中國人絕不會走向侵略擴張的道路。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征程中,始終踐行 “和而不同”。“一帶一路” 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往來、文化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從雅萬高鐵的建設,到中老鐵路的開通,再到中歐班列的常態化運行,一條條交通動脈連接起不同的國家與地區,促進了人員、物資、文化的流通。中國還積極參與全球抗疫合作,向眾多國家提供疫苗、醫療物資和技術援助,展現了大國擔當,為全球抗疫注入強大力量。“和合” 文化崇尚王道,反對霸道。儒家提倡 “以德服人” 的王道,反對 “以力服人” 的霸道。以德服人是一種以和平方式解決沖突的思想。在對外關系上,“和合” 文化主張天下一家,同鄰邦友好相處,使 “近者悅,遠者來”,以道義力量使天下人人心歸順。中國素有 “宣德于外”、“厚往薄來” 的民族傳統。《尚書 堯典》描述出 “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的理想。幾千年來,“協和萬邦” 貫徹于中國人的政治、軍事、外交歷史實踐中。中國從來沒有謀求過地區與世界霸權,沒有主動發動過侵略戰爭,這與崇尚王道的傳統和平文化是密切相關的。“和合” 文化倡導 “和而不同”,共生共存。“和而不同” 不是指沒有差異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狀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平思想崇尚多元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把對除上帝外一切其他神的信仰都認為是異端的行為。這種二元對抗思維決定了基督教世界必須在與異端的斗爭中存在。西方文化在與其他政治思想與政治模式的互動過程中往往充斥著尖銳的斗爭。“和而不同” 反映在國際關系上,就是主張 “多極共存”,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這種理念有利于摒棄非此即彼的斗爭思維,樹立亦此亦彼的和諧共存思想。“和合” 文化有助于打造人類的命運共同體。“和合” 文化本身就是一種 “天人相應、天人合一、兼相愛” 的理想觀。“天人相應” 是人體內部各器官之間的和諧;“天人合一” 是人際關系和諧、自我身心平和;“兼相愛” 是讓人們相互愛護、平等地對待一切物種。浸潤著 “和合” 文化的 “一帶一路” 是中國 21 世紀面向世界、融入世界、合作世界的宏大戰略構想,而中國高鐵加強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高鐵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聯結繁榮夢想的紐帶。“一帶一路” 倡導以古代 “絲綢之路” 的歷史和成就,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與沿線國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當個別國家為了一己私利,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挑起貿易爭端,猶如在全球經濟的大花園里投下陰霾,影響了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當一些人對不同的文化、種族、信仰抱持偏見與歧視,甚至引發沖突與暴力,這無異于在人類和諧的樂章中奏響刺耳的雜音。“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個體都應為世界的和平穩定、和諧發展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讓我們摒棄偏見與狹隘,尊重差異,追求和諧。以包容之胸懷接納多元文化,以合作之精神共創美好未來。愿世界各國如繁星璀璨于浩瀚夜空,雖光芒各異,卻交相輝映,共同繪制人類文明絢麗多彩的宏偉畫卷。如此,方能奏響世界大同的美妙樂章,讓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主旋律回蕩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