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看雜技——表內乘法(一)第1課時 5的乘法口訣教學內容分析:本節內容是學習5的乘法口訣,是學生學習了乘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編寫乘法口訣的基礎,是學生編寫乘法口訣的開端,其地位尤為重要。教材打破了以往學習乘法口訣從小到大的順序,而是直接從中間5的乘法口訣開始學。把5的乘法口訣做為學習乘法口訣的第一課時,是因為學生對5個5地數比較容易理解又有生活經歷,同時也容易凸顯乘法口訣的教學。教材讓學生參加編口訣的活動,體會編口訣的方法,逐步學會編乘法口訣,在編寫口訣的過程中制定一些探索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和積極性。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交流、探索編制5的乘法口訣,在歸納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理解口訣的意義,進一步滲透乘法的意義。利用多種記憶方法,熟練背誦5的乘法口訣。2.引導學生經歷探索歸納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3.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學重點:經歷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教學難點:經歷由加法推導乘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了解乘法口訣的產生。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創設情境 出示教材情景圖。 師:同學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欣賞一場精彩的雜技表演,我們快來看看發生了什么吧! 師:觀察圖片,你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呢? 師:是啊,同學們觀察得很具體。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生1:每輛車上有5個人,每輛車上有1個輪。 生2:臺上每串有5個黃燈籠,有4串。 生1:車上一共有多少人? 生2:臺上有多少個燈籠? 本環節通過學生感興趣的雜技表演引入本節課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帶著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環節二 探究新知 活動1:探索5的乘法口訣 1、擺1個5 師:用你手里的學具擺一擺。先表示出一輛車人的數量。(教師巡視指導) 師:根據你剛才擺的,你能來說說一輛車有幾個輪子幾個人嗎? 2、擺2個5 師:用你手里的學具擺一擺。表示出2輛車人的數量。(教師巡視指導) 師:根據你剛才擺的,你能來說說2輛車有幾個輪子幾個人嗎? 3、擺3個5,4個5,5個5 師:依照剛才擺學具的方法。你能表示出3、4、5輛車人的數量嗎?擺一擺,試一試并記錄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師:根據你剛才擺的,你能來說說3輛車有幾個輪子幾個人嗎? 擺4輛呢?擺5輛呢? 活動2:編口訣 師:為了便于記憶,數學家編制了乘法口訣:比如1×5=5,我們給他編了一個乘法口訣,就是一五得五。(板書:一五得五) 你能根據兒歌或乘法算式試著往下編嗎?(小組交流合作,體驗自己編口訣) 師:2輛小車10個人,“”怎么編呢? (板書:二五一十 二五得十 ) 師:我們還有三句口訣沒有編完,請和你的同桌試著編一下剩下的3句口訣。 同桌兩人編口訣,教師巡視。 師:3輛小車15個人,怎么編呢? 師:同學們比較一下,“三五十五”、“三五得十五”這兩句口訣,哪句更簡練?(板書:三五十五) 師: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老師指“二五一十”、“二五得十”)這兩句選哪一句呢?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揭示課題:全班一起朗讀,揭示本節課學的新知識——5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出示動畫,借助趣味動畫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活動3:觀察口訣,發現規律 師:觀察5的乘法口訣,你發現了什么規律?把你的發現和同桌說一說。 活動4: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記憶口訣 師:“三五十五”這句口訣,你們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嗎? 師:那“四五二十”是什么意思呢? 小結:從上往下看,依次多5,從下往上看,依次減5。5的乘法口訣,表示幾個5相加。 師:有個馬虎的小朋友,一下子忘記了三五得幾了,誰能幫他想個辦法記起來呢? 小結:知道“四五二十”了,咱們往下再減掉1個5。看來,同學們發現了口訣里的小秘密,同時也掌握了記憶乘法口訣的小竅門。學生自己先背一背,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再背一遍。 活動5:運用口訣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非常棒,發現了這么多規律,那臺上一共有多少個黃燈籠,你能解決嗎? 師:你為什么這樣列算式呢?學生回答:因為圖上1串是5個黃燈籠,一共有4串。 追問:那用哪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呢? 師:這兩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列出乘法算式后,我們怎樣算出得數? 小結:對,乘法口訣的作用可大了,用乘法口訣算乘法的得數又對又快。 詳細介紹5的乘法口訣及其先關知識 生用小棒擺一擺。 生:一輛車1個輪,上面共有5個人,乘法算式是1×5=5或5×1=5。 生:2輛車2個輪,上面共有10個人,乘法算式是2×5=10或5×2=10。 生:3輛車3個輪,上面共有15個人,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生1:4輛車4個輪,上面共有20個人,乘法算式是4×5=20或5×4=20。 生2:5輛車5個輪,上面共有25個人,乘法算式是5×5=25或5×5=25。 生1:二五一十 生2:二五得十 同桌兩人合作編口訣。 生1:三五得十五 生2:三五十五 生:三五十五 生:二五一十 全班齊讀5的乘法口訣。 同桌間交流發現并匯報。 生1:相鄰的兩句口訣之間相差5。 生2:5的乘法口訣有5句。 生3:口訣的前一半是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后面的乘積依次加5。 生:三五十五表示3個5相加 生:4個5相加。 生1:可以用“二五一十”這句口訣,用10再加1個5,就是15。 生2:知道“四五二十”,20再減1個5,就知道三五得幾了。 學生記憶口訣。 同桌間互對口訣。 生1:求臺上一共有多少個黃燈籠,就是求4個5相加是多少,可以列加法算式:5+5+5+5 生2:我是這樣算的:4×5=20或者5×4=20 生3:因為圖上1串是5個黃燈籠,一共有4串。 生:四五二十。 生1:乘法哪一種,比較簡單。 生2:用乘法口訣算出得數。 讓學生通過解決雜技中的問題,在不斷動手擺學具的過程中知道求1個5,2個5……怎么用乘法計算,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總結5的乘法口訣,并能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又讓學生在經歷知識的產生過程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在本環節中,教師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記憶5的乘法口訣。通過找規律,學生進一步發現每句口訣間的聯系,更加深刻地理解每句口訣的意義,然后利用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對口令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記憶口訣的興趣,為以后學習其他的乘法口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本環節中,教師在學生熟練掌握口訣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燈籠問題。在交流、分析、比較中,學生充分感受到用乘法解決問題的簡便以及用乘法口訣算得數的便捷,發展學生的數感,提高學生應用新知解決問題的能力。環節三 鞏固練習 1. ( )個( )相加 ( )個( )相加 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 或: 口訣: 口訣: 2.照樣子填一填。 3.在圓圈里填上“>”、“<”、或“=”。 生1:第一幅圖表示3個5相加,乘法算式是口訣三五十五。 生2: 第二幅圖表示4個5相加,乘法算式是口訣是四五二十。 生1:二五一十。 生2:3個5相加,算式是5×3=15,口訣:三五十五。 生3:4 個5相加,算式是二十。 生4:5個5相加,算式是口訣:五五二十五。 生: 本環節設計了不同層次、有梯度的課堂練習,既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重點,又能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深入思考的空間,使每個學生得到了不同層次的發展。環節四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都收獲了哪些知識? 學生交流想法。 生1:5的乘法口訣: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生2:相鄰的兩句口訣之間相差5。 通過小結,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回憶加深本節課的知識內容,進一步鞏固學生對5的乘法口訣的認識與理解,。環節五 拓展延伸 思考:《春曉》這首詩一共幾個字呢?你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算一算嗎? 生:每句詩有5個字,有4句,可以列算式 與語文中古詩相結合,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環節六 課后活動 課后請同學們去查閱乘法口訣的來歷。 了解乘法口訣的歷史,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