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一、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了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本節課通過讓學生分一分、擺一擺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為今后學習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材中,通過“森林聚會”這一情境,引出了平均分的問題,進而引入除法的概念。教材注重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會平均分的含義,理解除法的意義,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二、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的相關知識,對平均分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是,對于除法的概念,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可能會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我將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理解除法的意義,掌握除法的運算方法。三、教學目標基于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知道平均分的方法。(2)使學生初步認識除法,“÷”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2、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讓學生分一分、擺一擺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分析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四、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1)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的方法。(2)認識除法,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2、 教學難點理解除法的意義,能夠根據具體情境列出除法算式。五、教法與學法1、 教法(1)情境教學法: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操作法:讓學生通過動手分一分、擺一擺等操作活動,親身體驗平均分的過程,理解除法的意義。(3)啟發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2、 學法(1)自主探究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認識除法。(2)合作學習法: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3)歸納總結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六、教學過程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去森林里參加一個聚會,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小動物們準備了許多食物,如蘋果、香蕉、橘子等)(2)師:哇,小動物們準備了這么多好吃的!可是這些食物該怎么分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幫助小動物們解決分食物的問題。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森林聚會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2、 動手操作,理解平均分(1)師:我們先來分一分蘋果吧!這里有6個蘋果,要分給2只小猴子,該怎么分呢?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分一分。(學生動手操作,分學具蘋果)(2)師:誰愿意來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學生上臺展示分蘋果的方法,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只猴子分1個,另一只猴子分5個;一只猴子分2個,另一只猴子分4個;一只猴子分3個,另一只猴子分3個)(3)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哪種分法最公平呢?(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一只猴子分3個,另一只猴子分3個,這種分法最公平)(4)師: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動手分蘋果,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會平均分的含義,理解平均分的概念。3、 探究平均分的方法(1)師:現在有8個橘子,要平均分給4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幾個呢?請同學們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學生動手操作,分小棒)(2)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學生匯報分橘子的方法,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個一個地分,每次分1個,分了4次,每只小猴子分到2個;兩個兩個地分,每次分2個,分了2次,每只小猴子分到2個)(3)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種平均分的方法。不管用哪種方法,我們都要注意每份分得同樣多。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分橘子,讓學生探究平均分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4、 認識除法(1)師:剛才我們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3個。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表示這個過程。把6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寫成除法算式是:6÷2 = 3。(板書:6÷2 = 3)(2)師:在這個算式中,“÷”叫做除號,讀作“除以”。6是被除數,2是除數,3是商。(板書:被除數、除數、商)(3)師:誰來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學生回答:表示把6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4)師:現在有12個香蕉,要平均分給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幾個呢?請同學們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學生獨立思考,寫出除法算式:12÷3 = 4)(5)師:誰來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學生回答:表示把12個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個)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讓學生初步認識除法,理解除法算式的意義。5、 鞏固練習(1)師:小動物們非常感謝同學們幫他們解決了分食物的問題。現在,他們想邀請同學們一起玩游戲。我們來看看第一個游戲是什么吧!(出示練習題:把10個氣球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個?請同學們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學生獨立完成練習,然后集體訂正)(2)師:接下來,我們來玩第二個游戲。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里有一些圖片,你能根據圖片寫出除法算式嗎?(出示圖片:8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子里;15朵花平均插在3個花瓶里等)(學生觀察圖片,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同桌互相交流)設計意圖: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掌握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 課堂小結(1)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學生回答:我們學習了除法的初步認識,知道了平均分的含義,學會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2)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平均分的問題,希望同學們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7、 作業布置(1)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題。(2)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一分水果,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設計意圖:通過作業布置,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七、板書設計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樣多6÷2 = 3被除數 除數 商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