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8.1 有余數除法的認識 教學設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8.1 有余數除法的認識 教學設計(表格式)

資源簡介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內容: 青島版五四制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野營的信息窗1分食品 有余數除法的認識。
課 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在平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明確余數比除數小。
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發展抽象思維。能利用有余數除法解決一些簡單問題,學會與他交流、思考。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激發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現余數比除數小。
教學準備
課件、學頁紙、實物投影儀、小磁扣、小圓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環節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2分鐘) 談話:同學們,參加過野營嗎?今天,有個班的小朋友們去參加野營了,他們不僅玩了很多有趣的游戲,還遇到了很多奇妙的數學知識呢,大家想不想一起去參加呢? (出示主題圖) 引導: 你能從中獲取哪些數學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發現有關食品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
環節二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14分鐘) 探究問題:10片餅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給幾個人? 1、動手操作 交流分的結果。 引導:請同學們拿出10個小圓片來代替10片餅干分一分,看看可以分給幾人。 巡視指導 交流:擺完的同學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分的?可以分給幾個人? 匯報展示:誰來說一說你的分法和分得的結果? 誰能再說一遍他分的結果? 小結:通過剛才我們的研究,發現10片餅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給3個人,還剩1片。 2、用算式表達分的結果。 引導:你能用算式表達分的結果嗎 在本上寫一下,試一試。 教師巡視 展示:大家來看這幾個同學的寫法,都非常有創意也很有道理,你們能看懂嗎? 其中有一個同學和當年的數學家想的一樣。10÷3=3(人)……1(個) 交流:誰來說說這個算式的意思? 3、理解算式各部分的意義并學習讀法。 示范板書:10÷3=3(人)……1(個)。 認識余數:10片餅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給3個人,商就是3,剩下的1個,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此處先讓學生說),余數。這個算式讀作:10除以3等于3余1(板書余數和讀法) 讀算式:誰能大聲讀一下這個算式? 深入理解:現在把這個算式像老師一樣再寫一遍,看看你會寫了嗎 我們一齊來把你寫的算式讀一遍吧! 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動手擺一擺。 與同伴交流后全班展示交流。 嘗試列算式。 學生帶著練習本在投影上講,自己是怎么分的。說算式的意思和每個數字的表示的意思。 再次規范書寫,體會意義。 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分小圓片,感受余數的產生,發現生活中的“”“余數”現象,為理解“余數的意義”“余數比除數小”奠定基礎。 通過引導學生用算式表示分餅干的過程,弄清有余數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數表示的含義,使學生理解了算理,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環節三 深入理解,探究規律。(14分鐘) 解決問題:有12個草莓,每人分4個,可以分給幾個人?如果有13個、14個、15個或者16個呢? 過渡語:同學們已經解決了上面的問題,表現都很棒,那么12個草莓,每人分4個。可以分給幾人?更多的草莓呢?拿出學業紙,在紙上圈一圈,寫一寫算式。 學頁紙 姓名: 12個草莓,每人分4個,可以分給幾人? 如果有13個、14個、15個、或16個呢?(圈一圈并寫出算式) 12個 ○ ○ ○ ○ ○ ○ ○ ○ ○ ○ ○ ○ 13個 ○ ○ ○ ○ ○ ○ ○ ○ ○ ○ ○ ○ ○ 14個 ○ ○ ○ ○ ○ ○ ○ ○ ○ ○ ○ ○ ○ ○ 15個 ○ ○ ○ ○ ○ ○ ○ ○ ○ ○ ○ ○ ○ ○ ○ 16個 ○ ○ ○ ○ ○ ○ ○ ○ ○ ○ ○ ○ ○ ○ ○ ○ 巡視指導 寫完后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匯報展示:誰想當小老師上來給大家講一講? 評價:講得真棒(根據具體表現評價到具體的一點)!大家的算式和他的一樣嗎?讀一讀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1、有余數。引出今天的課題(板書:有余數的除法) 預設2、除數都是4。追問4表示什么?還有什么發現? 預設3、余數有1、2、3.追問:余數能不能是4?能不能比4大? 預設4、如果沒有發現余數。假設草莓的個數不斷增加,余數又會怎么樣呢? 獨立完成學頁紙后同伴交流。 全部匯報交流。 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余數和除數的關系,通過學頁紙讓學生圈一圈寫一寫,在圈和寫的過程中,體會余數比除數小并能理解為什么余數比除數小。
環節三 鞏固練習,提高能力。(8分鐘) 練習一:課本自主練習1圈一圈 填一填 交流時重點引導怎么分的? 練習二:課件出示情境圖,再次利用其它食品。提出問題并寫出算式。 練習三:猜余數 △÷5=☆……( ?),這個算式如果有余數,余數可能是多少? 追問:最大是幾? 獨立完成后交流。 練習一和練習二進一步鞏固對有余數除法意義的理解。 練習三鞏固余數必須比除數小及根據除數確定余數的范圍,學會靈活運用知識。
環節四 全課總結 (2分鐘)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你還有什么收獲? 交流收獲。 從知識表現等方面總結一節課的收獲。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10片餅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給幾人? 10÷3=3(人)……1(個) . . . 余數 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積累了整除的知識經驗,對整除的含義有比較清楚的認識,除法運算體現的是生活中的平均分,無論是有余數的除法還是表內除法,都是和生活中的平均分物體有關系。所以在本單元的課堂教學中,要創設具體生活意義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同時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效果分析
1.通過課上學生的表現,在最初交流分法的時候,效果不算理想,原因是引導的時候沒有具體說明白如何分。在學生動手前可以加以引導:每人分得的都是幾片?每有一個“3片”就對應著“1個人”,換句話說,有幾個“3片”就能分給“幾個人”。
2.用算式表達結果時,學生的寫法是基于自己的認真思考,有的學生寫得很有創意。用文字,用符號表達這個余數1
3.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時候,學生給了老師們很大的驚喜,通過不斷用自己的理解表達,學生體會到了為什么余數會比除數小。通過放手讓學生嘗試說,收獲了一名學生的精彩發言,后面聽課的老師禁不住給他鼓掌。
教材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以“表內除法”知識作為基礎進行學習的。與表內除法相比,它的內涵有了新的補充,即除法豎式和余數意義的理解。同時,“有余數的除法”是今后學習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重要基礎,這部分的知識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余數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有余數除法練習題
看算式講故事。
15÷4=3……3
一間房子住4只兔子,18只小兔需要幾間房子?
猜一猜。
(1)用一堆小棒擺五邊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會剩幾根?誰來猜一猜?
(2)質疑:為什么只有這幾種可能性?說說你的理由?
(3)如果擺三角形,可能會剩幾根?
4.判斷。
10÷3=2……4 ( )正確的應該是:
5.只知道除數,如果有余數,可能是哪些?
(1)△÷7=☆……(?) (2)△÷9=☆……(?)
6.我會選。
下面的除法算式中,如果只知道余數,除數可能是答案中的哪一個? 說說你的理由。
(1)△÷( ? )=☆……6,除數可能是( )。
A、6 B、5 C、7 D、4
(2)△÷( )=☆……7,除數可能是( )。
A、4 B、6 C、9 D、7
7.我會做。
(1)△÷5=☆……( ?),余數最大是多少?
(2)△÷( ?)=☆……7,除數最小是多少?
課后反思
1.分餅干時,放手讓學生分,有的學生未能理解怎樣分。在學生動手前可以加以引導:每人分得的都是幾片?每有一個“3片”就對應著“1個人”,換句話說,有幾個“3片”就能分給“幾個人”。
2.在發現余數比除數小的規律后,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假如草莓的個數不斷增加,余數又會怎樣呢 ”這樣進一步的引導是必須的。
3.課上放手多讓學生說一說。今天的課堂上張文澤的發言非常精彩,這名學生把道理說得簡單明了,課堂上多了學生的參與多了學生和學生的交流讓知識變得有簡單易懂,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2)能運用數及數的運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實際意義作出解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庆城县| 五寨县| 安多县| 平陆县| 鹤庆县| 汉寿县| 攀枝花市| 安丘市| 昌黎县| 左云县| 汉川市| 西华县| 盐边县| 祁阳县| 柳江县| 舞阳县| 铜梁县| 连江县| 阜阳市| 临猗县| 青海省| 冕宁县| 稻城县| 新昌县| 仁布县| 如皋市| 岗巴县| 屯留县| 黄平县| 西城区| 吉水县| 沂源县| 庆阳市| 敖汉旗| 普兰县| 崇阳县| 柳林县| 崇左市| 绍兴县|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