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的家鄉日喀則》音樂教案教材內容課型新授課課時1 課時(40 分鐘)教材分析《我的家鄉日喀則》是一首流傳廣泛的藏族民歌,也是藏族民歌的典型代表。歌曲旋律輕快活潑,富有韻律感,節奏鮮明,具有典型的藏族民間風格。歌詞簡潔生動地描繪了日喀則的美麗風光和人們歡樂的生活場景,展現了藏族人民載歌載舞的熱鬧畫面,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與贊美之情,體現了藏族人民勤勞、樂觀、熱情的性格特點,能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藏族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表現能力,對音樂的節奏、旋律要素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們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積累了一些演唱技巧和音樂知識,但對于藏族音樂風格的把握可能還不夠準確。在本節課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驗,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深入感受藏族音樂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教學目標審美感知學生能夠通過聆聽、演唱歌曲,感受藏族音樂獨特的風格特點,體會其中蘊含的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提升音樂審美能力。藝術表現學生能用明亮的聲音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我的家鄉日喀則》,掌握二聲部合唱技巧,表現出歌曲歡快的節奏和濃郁的民族風格,通過舞蹈動作形式進一步豐富歌曲的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學生能夠根據歌曲的旋律和節奏特點,創編排練簡單的舞蹈動作,為歌曲設計演唱形式,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增強團隊協作意識。文化理解學生了解藏族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感受藏族音樂與民族文化的緊密聯系,理解音樂在表達民族情感和傳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增進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喜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明亮、歡快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感受藏族音樂風格特點,體會歌曲所表達的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教學難點二聲部合唱的協調配合,準確把握音準、節奏,以及用富有感染力的聲音表現出歌曲的歡快情緒。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藏族服飾及飾品道具若干、自制簡易打擊樂器(如串鈴、木魚)。教學過程導入(5 分鐘)教師活動:播放一段展現藏族美麗風光和獨特風情的視頻,視頻中包含雄偉的雪山、遼闊的草原、金碧輝煌的寺廟以及藏族人民歡樂歌舞的場景。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視頻中展示的是哪個民族的風情,是否知道這個民族的一些特點或習俗。引導學生自由發言,分享自己對藏族的了解。學生活動:學生認真觀看視頻,被藏族的美麗風光和獨特風情所吸引。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踴躍舉手發言,可能會提到藏族的特色服飾、傳統舞蹈、宗教信仰。設計意圖: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營造濃郁的藏族氛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地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藏族音樂,同時為后續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藏族音樂與文化的聯系做好鋪墊。歌曲學習(15 分鐘)教師活動:教師范唱歌曲《我的家鄉日喀則》,同時用簡單的舞蹈動作展示歌曲的歡快節奏,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整體風格和情緒。范唱后,帶領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講解歌詞中 “唉索唉索馬里拉” 襯詞的含義和作用,幫助學生理解歌曲內容。學生活動:學生安靜聆聽教師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節奏和情緒,觀察教師的舞蹈動作。跟隨教師按節奏朗讀歌詞,體會襯詞的韻味,理解歌詞描繪的家鄉美景和歡樂場景。設計意圖:教師的范唱和舞蹈展示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按節奏朗讀歌詞有助于學生熟悉歌曲節奏,理解歌詞內容,為準確演唱歌曲打下基礎。學唱歌曲(10 分鐘)教師活動:逐句教唱歌曲旋律,用柯爾文手勢輔助學生理解音高的變化,及時糾正學生的音準和節奏問題。指導學生用自然、明亮的聲音演唱,提醒學生注意呼吸的控制,如在句首輕輕吸氣,保持氣息的平穩和流暢,像聞花香一樣自然。學生活動:跟隨教師逐句學唱旋律,觀察教師的柯爾文手勢,認真模仿,注意音準和節奏的準確性。用明亮的聲音跟唱,嘗試控制呼吸,感受氣息對聲音的支持,唱好每一句歌詞。設計意圖:柯爾文手勢能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音高,提高音準能力。指導學生正確的發聲和呼吸方法,有助于培養良好的演唱習慣,使學生能夠用自然、明亮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合唱訓練(5 分鐘)教師活動:將學生分成兩個聲部,引導學生先分別唱熟自己的聲部,然后進行合唱練習。在合唱過程中,教師通過指揮手勢提示學生注意聲部的平衡和和諧,傾聽其他聲部的聲音,及時調整自己的音量和音色。學生活動:學生分成兩組,分別練習自己的聲部,注意音準和節奏。在合唱練習中,根據教師的指揮手勢,控制自己的音量和音色,傾聽其他聲部,努力達到聲部的和諧統一。設計意圖:合唱訓練培養學生的和聲聽覺和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體驗多聲部音樂的魅力,提高音樂表現力。藝術表現(5 分鐘)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根據歌曲的節奏和情感,為歌曲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或設計其他演唱形式,如加入領唱、輪唱。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展示自己的個性。學生活動: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和創編,結合歌曲的特點,發揮想象力,創編舞蹈動作或設計演唱形式。推選代表進行展示,其他小組的學生認真欣賞并評價。設計意圖:通過創編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和創造力,同時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藏族音樂的風格特點、歌曲《我的家鄉日喀則》的演唱技巧和藝術表現。強調音樂與文化的緊密聯系,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探索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對學生在本節課中的表現給予肯定和表揚,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練習歌曲,提高演唱水平。作業讓學生回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我的家鄉日喀則》給家人聽,展示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演唱技巧和藝術表現。鼓勵學生通過網絡、書籍渠道,收集更多藏族音樂作品,下節課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感受。板書課題:我的家鄉日喀則藝術特點:旋律輕快活潑、節奏鮮明、具有藏族民間風格;歌詞描繪家鄉美景和歡樂生活,襯詞富有韻味。創作過程:介紹藏族民歌的創作背景和文化內涵,引導學生理解歌曲如何通過音樂元素表達對家鄉的熱愛。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藏族音樂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各項教學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如觀看視頻、教師范唱、節奏訓練、合唱練習和藝術創編,學生較好地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感受到了藏族音樂的獨特魅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對個別學生的指導,關注學生在合唱中的聲音融合和情感表達,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