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上課啦》音樂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聆聽、演唱、律動等多種音樂活動,感受音樂的節奏、旋律、和聲等基本要素,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引導學生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我們上課啦》,準確把握歌曲的音準、節奏和歌詞,提高學生的演唱技巧和表現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課堂中的各項活動,如歌曲創編、舞蹈編排、樂器演奏等,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通過音樂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和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始每一次的學習之旅。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熟練掌握歌曲《我們上課啦》的演唱,包括清晰的吐字咬字、準確的音準和節奏把握,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達。例如,在演唱歌曲的開頭部分 “我們上課啦,心情多歡暢” 時,要引導學生用明亮、輕快的聲音唱出孩子們對上課的期待和喜悅之情,“課” 字要唱得短促有力,“啦” 字要適當延長,展現出歡快的節奏韻律。設計與歌曲相契合的教學活動,如根據歌曲節奏創編簡單的拍手游戲、身體律動或舞蹈動作,讓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感受歌曲的節奏特點,增強身體協調性和節奏感。比如,在歌曲的副歌部分,可以設計學生們兩兩一組,手拉手左右搖擺,同時輕輕跺腳,配合歌曲的節奏,營造出活潑歡快的課堂氛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如分組進行歌曲演唱、舞蹈表演或樂器伴奏的排練,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完成音樂作品的呈現。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音樂與學習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學生在演唱歌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機械地發聲,而是能夠真正體會到歌曲所傳達的對學習的熱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并將這種情感自然地融入到歌聲和表演中。例如,在演唱 “知識的海洋任我闖,夢想在前方閃閃發光” 這句歌詞時,要啟發學生想象自己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的情景,用充滿憧憬和堅定的聲音演唱,使觀眾能夠感受到學生們對學習的熱情和追求夢想的決心。激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鼓勵學生在歌曲演唱、表演或創編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獨特的創意和元素,如對歌詞進行改編、設計新穎的舞蹈動作或樂器演奏方式等,使音樂作品更具個性和魅力。同時,要引導學生在創新的過程中,保持與歌曲整體風格和主題的一致性,避免過度偏離或破壞原作品的美感。三、教學方法講授法、示范法、練習法、游戲法、合作學習法、情境創設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教師穿著整齊的校服,精神抖擻地走進教室,手里拿著一個小巧的鈴鐺。教師微笑著環顧教室一周,然后搖響鈴鐺,清脆的鈴聲在教室里回蕩。教師說道:“同學們,聽到這鈴聲,是不是感覺就像在學校里聽到上課鈴一樣呢?從現在起,我們就將開啟一段充滿樂趣的音樂之旅,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叫做《我們上課啦》。讓我們先把自己的心情調整到最佳狀態,準備上課啦!”教師播放一段輕松愉快的校園背景音樂,如《校園的早晨》,引導學生跟著音樂的節奏,輕輕擺動身體,放松心情,進入音樂課堂的氛圍。同時,教師在教室里走動,與學生進行眼神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二)歌曲學習初聽歌曲教師播放《我們上課啦》的音頻,讓學生安靜地聆聽,同時引導學生閉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體情緒、速度和旋律走向。在聆聽過程中,教師可以用簡單的手勢,如輕輕揮動雙手,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節奏起伏。聽完歌曲后,教師提問:“同學們,聽完這首歌曲,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歌曲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感覺?是歡快的、活潑的,還是其他的呢?” 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例如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歌曲讓人感覺很興奮,仿佛看到了同學們在教室里快樂地學習;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歌曲的旋律很動聽,像小鳥在唱歌一樣。節奏訓練教師將歌曲中的節奏型寫在黑板上,帶領學生進行節奏朗讀練習。先由教師示范,用拍手、跺腳或敲擊桌面等方式打出節奏,同時讀出節奏型,學生跟隨模仿。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節奏訓練,如分組比賽,看哪個小組節奏打得又準又整齊;個別學生展示,其他學生進行評價;還可以將節奏型組合成一段節奏韻律操,讓學生邊做動作邊朗讀節奏,增加節奏訓練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節奏韻律操:雙手在胸前拍手兩下,然后雙手向上伸展,拍手三下,同時身體微微向上跳躍,重復這個動作,配合 “我們上課啦” 的節奏朗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熟練掌握歌曲的節奏。歌詞學習教師逐句教唱歌曲歌詞,每句教唱兩遍。第一遍教唱時,教師先范唱一句歌詞,同時用手指著黑板上對應的歌詞,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歌詞的發音和節奏,然后學生跟唱;第二遍教唱時,教師著重強調歌詞中的發音難點和易錯字,如 “暢” 字的發音要注意后鼻音,“闖” 字要讀得清晰響亮等,同時引導學生理解歌詞的含義,感受歌詞所描繪的上課情景和對學習的熱愛之情。教唱完一段歌詞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朗讀歌詞,同桌之間互相檢查糾正讀音和節奏。然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填空等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記憶歌詞,如 “我們上課啦,( )多歡暢”,讓學生在互動中加深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學唱歌曲學生在掌握了歌曲的節奏和歌詞后,教師帶領學生完整地學唱歌曲。先由教師范唱,學生輕聲跟唱,教師注意傾聽學生的演唱,及時糾正學生的音準、節奏和發聲問題。在學生跟唱幾遍后,教師可以逐漸減小聲音,讓學生獨立演唱,教師給予鼓勵和肯定。教師引導學生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像在課堂上與同學們愉快地交流一樣??梢酝ㄟ^比喻、示范等方式,讓學生理解不同的演唱方式所傳達出的不同情感效果,如用輕柔的聲音演唱像在說悄悄話,而用歡快的聲音演唱則像在開心地歡笑和歌唱,使學生能夠根據歌曲的情境和情感需求,選擇合適的演唱方式。(三)歌曲表演動作設計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歌詞和旋律,設計相應的表演動作。例如,在唱到 “我們上課啦” 時,學生們可以雙手握拳,向上舉起,做出歡呼的動作;唱到 “心情多歡暢” 時,雙手在胸前交叉,然后向兩側展開,同時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唱到 “知識的海洋任我闖” 時,學生們可以模仿游泳的動作,雙手向前劃動;唱到 “夢想在前方閃閃發光” 時,右手伸出食指,指向遠方,眼神堅定而充滿憧憬。教師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和嘗試設計動作,然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展示,互相學習和改進。之后,教師邀請幾位學生到教室前面展示他們設計的動作,其他學生進行觀察和評價,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和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和完善,確定一套統一的表演動作,讓全體學生進行練習。表情管理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在表演唱中的面部表情,強調表情要與歌曲的情感和歌詞內容相匹配。例如,在演唱歡快的部分時,要面帶燦爛的笑容,眼睛明亮有神,展現出開心和喜悅;在演唱到表達對學習的決心和憧憬的部分時,要表情堅定,眼神專注,傳達出自信和執著。教師可以通過鏡子示范、表情對比等方式,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不同表情所帶來的不同表演效果。比如,教師先面無表情地演唱一句歌詞,然后再帶著生動的表情演唱同一句歌詞,讓學生對比感受其中的差異,從而理解表情在表演中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著鏡子練習表情,自己觀察和調整,逐漸找到最適合歌曲表演的面部表情。小組表演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進行歌曲表演唱的排練。在小組內,學生們要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演唱,有的負責表演動作,有的負責表情管理等。教師鼓勵學生在小組表演中加入一些創意元素,如小組合唱時的和聲變化、表演動作的獨特編排或與觀眾的互動環節等。每個小組在排練過程中,教師進行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如動作不協調、表情不自然、演唱聲音不統一等。同時,教師鼓勵小組之間互相學習和交流,借鑒其他小組的優點和創意,不斷完善自己的表演。(四)拓展與創新歌詞創編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生活經歷和感受,對《我們上課啦》的歌詞進行創編。例如,學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學科、老師或同學寫進歌詞里,或者表達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快樂、煩惱、夢想等。教師先給學生一些示例和啟發,如 “數學的世界真奇妙,難題被我一一打倒”“語文的天地任我翱翔,詩詞歌賦心中藏” 等。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歌詞創編活動,每個小組共同創作一段新的歌詞。創編完成后,各小組進行展示,演唱自己創編的歌詞,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欣賞和評價。教師對學生的歌詞創編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提出一些修改和完善的建議,幫助學生提高歌詞創作的水平。樂器伴奏如果學校有條件,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簡單的樂器,如木魚、三角鐵、沙錘、手鈴等,讓學生為《我們上課啦》這首歌曲設計樂器伴奏。教師先向學生介紹各種樂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點,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節奏和旋律,選擇合適的樂器進行伴奏。學生分組進行樂器伴奏的設計和排練,在排練過程中,要注意樂器之間的配合和協調,以及與歌聲的融合。教師可以先示范一些簡單的樂器伴奏示例,如用木魚敲擊歌曲的強拍,用三角鐵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音效等,讓學生有一個參考和學習的基礎。各小組排練完成后,進行樂器伴奏與歌曲演唱的綜合展示,讓學生感受不同樂器伴奏對歌曲的豐富和提升作用。(五)課堂總結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我們上課啦》的歌曲學習、表演設計、歌詞創編和樂器伴奏等環節。教師對學生在本節課中的表現進行全面總結和評價,表揚學生在演唱技巧、表演創意、團隊協作、歌詞創編和樂器伴奏等方面的優秀表現和進步之處,鼓勵學生在今后的音樂學習中繼續保持積極的態度和創新精神,不斷探索音樂的魅力,提高自己的音樂綜合素養。(六)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后,為《我們上課啦》的表演制作一些簡單的道具,如小書本道具、鉛筆道具、夢想星星道具等,下節課帶到課堂上,使表演更加生動形象。鼓勵學生將自己創編的歌詞用文字記錄下來,并配上一幅與歌詞內容相關的畫,制作成一份音樂手抄報,展示自己對音樂和學習生活的獨特理解與感受。五、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學設備、音響、小鈴鐺、鏡子、簡單樂器(木魚、三角鐵、沙錘、手鈴等)、制作道具的材料(彩紙、剪刀、膠水等)六、教學反思在本次《我們上課啦》音樂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豐富的教學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歌曲學習、表演、創編和樂器伴奏等各個環節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演唱能力、創造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與學習生活緊密相關的歌曲主題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歌詞創編和表演設計等方面展現出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然而,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個別小組由于成員之間性格差異或溝通方式不當,出現了一些合作不順暢的情況,影響了小組活動的效率和質量。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的培養,提前引導學生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傾聽他人想法,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圍和溝通機制。另外,在樂器伴奏環節,由于部分學生對樂器的操作不夠熟練,導致樂器伴奏與歌曲演唱的配合不夠默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增加樂器教學的時間和實踐機會,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樂器演奏技巧,提高樂器伴奏的水平,使音樂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和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