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音樂課人音版五年級上冊《蘋果豐收》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人音版五年級上冊《蘋果豐收》二、教材分析《蘋果豐收》是一首朝鮮族風格的歌曲,曲調歡快、活潑,表現了蘋果豐收時人們喜悅的心情。歌曲為四二拍,旋律流暢,節奏明快,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歌曲采用了齊唱與合唱相結合的形式,使音樂更富有層次感和表現力。三、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和審美能力,他們對新鮮有趣的音樂形式充滿好奇和探索欲望。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感受音樂的魅力。四、教學目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通過學唱歌曲,感受朝鮮族人民豐收的喜悅,培養學生對勞動的尊重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2. 增進學生對朝鮮族音樂文化的了解和喜愛,激發學生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二)過程與方法1. 運用聆聽、模仿、演唱、創編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歌曲的情感和風格。2. 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三)知識與技能1. 學生能夠準確、流暢、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蘋果豐收》,注意聲音的和諧與統一。2. 掌握歌曲中的節奏特點、旋律走向以及合唱的基本技巧。3. 能夠運用朝鮮族舞蹈動作,為歌曲進行簡單的表演創編,增強音樂的表現力。五、教學重點1. 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表現出豐收的喜悅。2. 準確把握歌曲中的合唱部分,做到聲部和諧。六、教學難點1. 歌曲中快速節奏和復雜節奏型的準確演唱。2. 合唱部分的音準和聲音的協調配合。七、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欣賞法、練習法、合作學習法八、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手風琴、朝鮮族服飾、蘋果道具九、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播放一段朝鮮族人民慶祝蘋果豐收的視頻,展示熱鬧的豐收場景。2. 教師穿上朝鮮族服飾,向學生介紹朝鮮族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色。3. 提問學生:“從視頻中,你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出課題《蘋果豐收》。(二)初聽歌曲1. 播放歌曲《蘋果豐收》的音頻,讓學生邊聽邊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速度。2. 提問學生:“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速度是快還是慢?”3. 引導學生初步體會歌曲歡快、熱烈的氛圍。(三)學唱歌曲1. 教師用鋼琴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聲哼唱,熟悉曲調。2. 逐句教唱歌曲的旋律,重點練習快速節奏和復雜節奏型,如切分音、附點音符等。3. 學生跟隨鋼琴完整演唱旋律,教師糾正音準和節奏問題。4. 加入歌詞演唱,強調咬字清晰、聲音富有彈性,表達出喜悅的情感。5. 分小組練習合唱部分,教師指導各聲部的音準和配合。(四)歌曲分析1. 引導學生分析歌曲的結構,包括段落劃分、旋律特點等。2. 讓學生討論歌曲是如何通過音樂元素來表現豐收的喜悅之情的。3. 教師總結歌曲的音樂特點和情感表達的關系。(五)歌曲表現1. 請學生為歌曲設計簡單的舞蹈動作,模仿朝鮮族舞蹈的基本特點。2. 選擇部分學生手持蘋果道具,進行歌曲的表演。3. 全體學生邊唱邊表演,營造出豐收的歡樂場景。(六)拓展活動1. 讓學生分組討論,嘗試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歌曲,感受效果的變化。2. 鼓勵學生根據歌曲內容,創作新的歌詞,表達自己對豐收的理解。(七)課堂小結1.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總結歌曲的特點和演唱技巧。2. 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十、設計意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導入環節通過視頻和教師的示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朝鮮族文化和豐收的喜悅。初聽歌曲讓學生對歌曲有整體的感知。學唱環節注重技巧的訓練和情感的表達。歌曲分析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音樂。歌曲表現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拓展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課堂小結鞏固學習成果,強化情感教育。十一、板書設計《蘋果豐收》1. 朝鮮族音樂特點2. 歌曲結構3. 節奏型4. 情感表達十二、教學總結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較好地掌握了歌曲的演唱和表現。但在合唱部分的協調配合上,還需要更多的練習和磨合。在舞蹈動作的創編方面,部分學生的創意不夠豐富,需要進一步引導和啟發十三、教學反思。在《蘋果豐收》的教學中,導入環節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在介紹朝鮮族文化時,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參與互動。學唱環節,對于節奏的教學可以更加多樣化。歌曲分析環節,學生的自主分析還不夠深入,應給予更多的時間和指導。拓展活動環節,學生的表現不夠大膽,今后要營造更加寬松自由的氛圍。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課堂中獲得成長和快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