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 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表 學科 授課年級 學校 教師姓名章節名稱 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 計劃學時教學目標 (1)在美術學科中,針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通過作品欣賞、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民間美術的定義、功能和各類別的特點等知識,提升對民間美術作品的分析能力。 (2)以民間美術為主題,基于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運用啟發式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參與民間美術作品的鑒賞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民間美術知識的學習方法,提高藝術鑒賞水平。 (3)在初中美術課學習民間美術知識時,通過對民間美術作品的深入了解,使學生感受民間美術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教學重點 (1)從學生角度:能夠辨別民間美術作品及其種類。 (2)從知識本身角度:理解民間美術的功能與內涵。教學難點 (1)理解和把握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社會文化背景之間的關系。 (2)深入分析民間美術的特點,并能夠將其與具體的民間美術作品相聯系。教學準備 (1)多媒體設備:投影儀、電腦、視頻播放器,確保能夠播放年畫、刺繡、風箏、玩具、編織、剪紙等民間美術作品的高清圖片和視頻。 (2)實物展示:準備一些代表性的民間美術作品,如年畫、刺繡、風箏、泥塑、編織、剪紙等,供學生近距離觀察和觸摸,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 (3)《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原文:準備教材原文及相關資料,供教師備課和學生預習使用。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 師生相互問候,準備開始上課。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將一同探討《民間美術的功能與特點》這一主題,希望大家積極參與討論。 二、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事先準備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分辨民間美術作品。師:大家請看這些美術作品,請你們分組討論一下,哪些屬于民間美術作品? 學生觀察后開始討論,教師鼓勵不同意見表達。 生:這幅畫色彩鮮艷,應該是年畫;這幅刺繡也很精美…… 師:很好,我們先不急著下結論,大家一起來看一下課本中的相關內容。(板書“中國民間美術”) 三、講授新課 介紹民間美術的基本概念及特點。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民間美術。民間美術主要是指由普通百姓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并傳承的藝術形式。它深深植根于民族和地方文化中,反映了當地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民間美術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生活的體現。(板書關鍵詞:民間美術-勞動人民創造-民族性和地方性-思想、情感和觀念)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分析一下民間美術的特點,并選擇一位代表發言。(男生組和女生組分別進行討論) 男生組代表:民間美術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區特色。女生組代表:它的創作和傳播方式通常是集體性的,與民俗活動密切相關。 師:總結得很好,民間美術確實具有這些特點。那么,具體來說,民間美術可以分為哪幾類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 學生A:年畫、剪紙、刺繡、風箏、編織、泥塑等。 詳細講解民間美術的主要類別及其代表作品。 年畫 師:讓我們從年畫開始了解。蘇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明代時木刻年畫興起,清朝時期達到鼎盛,對日本“浮世繪”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解放后,桃花塢年畫重新煥發生機,其獨特的工藝和文化內涵備受矚目。 展示圖片《一團和氣》。 師:這是桃花塢年畫中的傳統代表作品。圓形象征團圓,表達了人們對家庭和睦、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斜體:這幅畫很喜慶,給人一種吉祥的感覺。) 展示圖片《上海火車站》。 師:這是反映當時新事物的一幅風俗畫,展示了當時的社會風貌。(播放年畫制作過程視頻,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 刺繡 師:再來看看各地的刺繡藝術。同學們知道四大名繡嗎? 學生踴躍發言。 生:江蘇蘇繡、湖南湘繡、四川蜀繡、廣東粵繡。 師:沒錯。特別是蘇繡,已有三千年的歷史。其中雙面繡尤為著名,這種刺繡正反兩面圖案一致,針法復雜而精細。 展示白貓繡品圖片。 師:這幅白貓繡品生動逼真,仿佛一只真的貓咪在眼前。請大家仔細觀察它的細節。(斜體:真是巧奪天工,非常精致。) 風箏 師:提到風箏,大家都很熟悉吧?每年4月21日在濰坊舉辦的國際風箏節吸引了許多游客。今天我們不關注本地的風箏,而是看看北京的風箏藝術。 播放制作風箏的過程視頻。 師:通過這些視頻,我們可以看到風箏制作的過程非常復雜且充滿技巧。同學們有什么感想? 生:制作風箏既需要耐心也需要技巧,很有意思。 玩具 師: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各種各樣的玩具陪伴成長。我國民間玩具歷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經過加工制作,成為了精美的藝術品。 展示圖片《泥狗》、《布老虎》、《泥老虎》。 師:這些玩具有沒有勾起大家兒時的記憶?(斜體:小時候玩過,現在看到覺得很親切。) 師:這些玩具不僅有趣,還能傳遞民間文化和智慧。 編織 師: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竹子、草、玉米皮等自然資源豐富,勞動人民利用這些材料編織出各種實用又美觀的藝術品。 展示圖片《竹編·背簍》、《竹編花瓶》、《三屜提籃》、《食盒藍》。 師:這些編織作品不僅實用,而且非常美觀,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斜體:這些編織作品真的很精致。) 剪紙 師:記得小時候過年時貼窗花、掛燈籠的情景嗎? 生:是的,家家戶戶都貼窗花,很有節日氣氛。 師:剪紙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之一,每逢春節或重大節日,家家戶戶都會用剪紙增添節日的喜慶氛圍。 播放剪紙錄像。 師:通過錄像,我們可以感受到剪紙的魅力和其背后的文化意義。(斜體:剪紙非常美麗,充滿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四、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并讓學生分享學習心得。師:通過今天的課程,我們對中國的民間美術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學們有什么感想或收獲?學生自由發言。 生:我了解到不同種類的民間美術,也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師:非常棒!希望大家能繼續深入探索民間美術,傳承并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課后作業布置 (1)選擇一種民間美術形式(如剪紙、泥塑等),制作一件手工藝品,并簡要介紹其文化內涵及制作過程。 (2)結合所學內容,寫一篇關于民間美術功能與特點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