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數學學科專項一:時、分、秒(考點清單+易錯易混點+專練)知識點 1:秒的認識認識鐘表上的秒針。(1)鐘表上又細又長且走得最快的針是秒針。(2)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3)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知識點 2:分與秒的關系1、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即1分=60 秒;2、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即 1時=60 分。知識點 3:時、分、秒之間的換算規律1、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走1圈是 12小時。2、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走1小格是1分鐘,走1圈是60分鐘,即1小時。3、秒針走1大格是5秒鐘,走1小格是 1秒鐘,走1圈是 60 秒,即1分鐘。4、每相鄰兩個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 60。1分=60秒;1時=60分。知識點 4:經過時間的計算1、在計算時間時,要弄準確起始與結束的時刻。2、如何求經過時間:(1)利用數格子的方法要借助于鐘表的鐘面,看一看分針走了多少個大格,就是幾個5分鐘;或者是走了多少個大格零多少個小格,分兩部分數出時間。(2)利用減法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結束時刻-開始時刻=經過時間1. 秒針與其他指針混淆易錯點:學生可能會將秒針與其他指針(如分針或時針)混淆。對策:強調秒針是最細最長且走得最快的針??梢酝ㄟ^觀察實際鐘表或使用教學鐘表模型,讓學生反復識別秒針。2. 時間單位之間的關系理解不清晰易錯點:學生可能難以準確理解秒、分、時之間的換算關系,特別是每相鄰兩個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60這一點。對策:通過具體的例子和圖表來解釋這些關系,例如畫一個大圓代表一個小時,分成60個小格表示分鐘,每個小格再分為更小的部分表示秒??梢岳酶枨蚩谠E幫助記憶,如“一分六十秒,一時六十分”。3. 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選擇不當數格子法易錯點:在使用數格子法計算經過時間時,學生可能會數錯格子或者不清楚如何處理超過一圈的情況。對策:指導學生從起始時刻開始數,直到結束時刻為止,并提醒他們注意如果分針走過一圈,則需要加上相應的分鐘數。可以先用簡單的例子練習,逐步增加難度。減法計算法易錯點:在進行減法計算時,學生可能會遇到借位的問題,尤其是在跨小時的情況下。對策:詳細講解借位規則,并提供足夠多的練習題。對于復雜的題目,可以先拆分時間(如將時間拆分為小時和分鐘),分別計算后再合并結果。4. 忽略實際應用場景易錯點:學生可能無法很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比如計算活動持續的時間、安排日常作息等。對策:結合日常生活場景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思考如何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模擬安排一天的時間表,計算看電視、做作業等活動所需的時間。5. 對“整點”的概念理解不清易錯點:學生可能對“整點”這一概念的理解不夠清晰,導致在計算某些特定時間段時出錯。對策:明確解釋整點的概念(即當分針指向12時,無論秒針位置如何,都表示整點)??梢酝ㄟ^多次練習整點時刻的讀寫來強化記憶。6. 混淆時針走動規律易錯點:學生可能混淆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還是12小時。對策:強調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走一圈是12小時??梢酝ㄟ^繪制時鐘圖并標注各時刻來幫助學生理解。一、選擇題1.劉明上午9:00上班,下午5:00下班,他一天工作( )小時。A.5 B.7 C.8 D.92.現在是7:30,表演已經開始了35分,表演是( )開始的。A.6時35分 B.6時45分 C.6時55分3.1分鐘內我們可以做完的事情是( )。A.跑5千米 B.寫一篇400字的作文 C.做20道口算題4.上午第一節課從8:30開始到9:10結束,這節課用了( )。A.30分鐘 B.40分鐘 C.50分鐘 D.1小時5.一列火車本應9:30到站,現在要晚點15分鐘,它( )到站。A.9:15 B.9:30 C.9:45二、填空題6.操作題。7.爸爸、媽媽和華華準備從青島坐火車去北京游玩。下表是爸爸查到的信息,請把表格填完整。出發時間 經過時間 到達時間 票價12:54(青島) ( ) 16:21(北京) 362元8.李叔叔要從昆明坐飛機到北京,飛機早上8:00從昆明長水機場出發,計劃中午12:00到達北京大興機場,飛機飛行了( )小時。由于天氣原因,飛機晚點了15分鐘,實際中午( )到達北京大興機場(寫電子表計時方式)。21教育網9.小剛早上8:00到校,他上午在校3小時20分鐘,學校上午放學時間是( )。10.一場電影在8:20放映,10:20分結束,這場電影共放映了( )小時。11.如下圖,先在括號里填上經過的時間,再寫出第三個鐘面上時間是( )。12.王芳10:30到達電影院,離電影開始還有25分鐘,電影是( )開始。13.準確時間是( )時( )分 準確時間是( )時( )分14.在( )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鹿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朗誦一遍這首古詩需要15( )。三、判斷題15.100米短跑比賽,李明用了16秒,張燦用了15秒,李明贏了。( )16.秒針從數字1走到數字2,經過的時間是1秒。( )17.牛牛做10道口算題用了1分鐘,小軍用了100秒,小軍做得快。( )18.小明讀完《登鸛雀樓》這首古詩只用了1秒鐘。( )19.時針從“1”走到“2”,分針正好走了一圈。 ( )20.分針從數字“4”走到“8”,走了25分鐘。( )四、作圖題21.根據經過的時間,在鐘面上畫分針。五、解答題22.三年級同學去秋游,要坐45分鐘的車,他們早上8:35出發,什么時候到達?23.一根長30米的木棒,每5米鋸一段,鋸一次用4分鐘。一共可以鋸幾段?鋸完這根木棒用多長時間?24.某社區建了一個游泳館,每天開設4場,下午1:30開始第一場,每場1小時,兩場中間休息15分鐘。(開場后不能進入。)21·cn·jy·com場次 時間一 下午二 下午三四(1)請你完成上邊的時間表。(2)小亮家離游泳館走路需要10分鐘,他想在第三場次游泳,他最晚什么時間出門能趕上?25.紅星小學第三節課的上課時間是10:15,第三節課的結束時間是10時55分,上午第三節課是多長時間?2-1-c-n-j-y26.寫出相應的時刻,并畫出缺少的指針。27.小明早上上學的時候9時25分離家,9時40分到學校。小明從家走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28.一輛客車從臨沭開往臨沂,本應10:10到達,現在要晚點25分鐘,這輛客車實際什么時間到達臨沂?【來源:21cnj*y.co*m】29.小飛一家去相距360千米的爺爺家,上午8時出發,汽車每小時行60千米。(1)上午10時,小飛一家大約在什么位置?請用“·”在圖中標出來。(2)小飛一家從出發到下午1時,能否到達爺爺家?說說你的理由。30.下面是某地周末下午停電通知.(1)哪個小區停電時間長?長多長時間?(2)明明下午3:40回到家,發現家里停電.他在家等了15分鐘后才恢復了供電,你知道他住在哪個小區嗎?21·世紀*教育網參考答案:1.C【分析】根據經過時間=結束時間-開始時間,分別求出上午9:00到中午12:00,以及中午12:00到下午5:00工作的時間,再將兩個時間相加,求出一天工作的時間。【詳解】上午工作時間:12時-9時=3小時下午工作時間:5小時3+5=8(小時)則他一天工作8小時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考查經過時間的計算,靈活運用公式經過時間=結束時間-開始時間解答。2.C【分析】表演已經開始了35分,說明開始的時間比7:30早35分,用現在的時間-經過的時間=開始的時間,據此解答。www-2-1-cnjy-com【詳解】根據分析:7時30分-35分=6時55分,表演是6時55分開始的。故答案為:C【點睛】掌握開始時間、經過時間、結束時間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3.C【解析】略4.B【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用第一節結束的時間減去第一節課開始的時間即可,依此計算并選擇。【詳解】9時10分-8時30分=40分鐘故答案為:B【點睛】熟練掌握經過時間的計算是解答此題的關鍵。5.C【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用火車計劃到站的時刻加晚點的時間長即可,依此計算并選擇。【詳解】9:30+15分鐘=9:45即它9:45到站。故答案為:C【點睛】熟練掌握時、分、秒時間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6.見詳解【分析】由圖一可得:時針指向7和8之間,分針也指向6,此時在鐘表上是7:30;由圖二可得:時針指向7和8之間,分針指向9,此時在鐘表上是7:45;由圖三可得:時針指向7和8之間,分針指向11,此時在鐘表上是7:55;由圖四可得:時針指向8和9之間,分針指向1,此時在鐘表上是8:05;由此解答即可。【詳解】如圖:【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時間與鐘面指針的位置關系和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的掌握,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熟練理解和掌握鐘面結構。21*cnjy*com7.3小時27分鐘【分析】已知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求經過時間,則用結束時間減開始時間計算即可。【詳解】16:21-12:54=3小時27分【點睛】本題考查經過時間、開始時間、結束時間之間的關系。8. 4 12:15【分析】用到達時間減出發時間,就是飛機飛行的時間;用飛機計劃到達的時間加晚點的時間,就是飛機實際到達時間?!境鎏帲?1教育名師】【詳解】12時-8時=4(小時);12時+15分鐘=12時15分,即12:15。李叔叔要從昆明坐飛機到北京,飛機早上8:00從昆明長水機場出發,計劃中午12:00到達北京大興機場,飛機飛行了(4)小時。由于天氣原因,飛機晚點了15分鐘,實際中午(12:15)到達北京大興機場?!景鏅嗨校?1教育】【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經過時間=結束時刻-開始時刻這個公式。9.11:20【分析】用早上到校時間加上上午在校時間即可得到學校上午放學時間。【詳解】8時+3時20分=11時20分【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時間的推算,用到校時間加上在校時間即可得到放學時間。10.2【分析】根據題意,用結束的時刻減去開始的時刻就是經過的時間。【詳解】10:20-8:20=2(小時)這場電影共放映了2小時。【點睛】在同一天的時間計算,經過時間=結束時刻-開始時刻。11.35;2:00【分析】根據鐘表的認識,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鐘;不是整時時,時針過幾就是幾時,分針指向幾分,就是幾時幾分,即可寫出各鐘表的時刻。用結束的時刻減去開始的時刻,就是經過的時間。用開始的時時刻加上經過的時間,就是結束的時刻。據此解答即可。21*cnjy*com【詳解】第一個鐘表:時針過了1,分針指在3上,是下午1:15;第二個鐘表:時針過了1,分針指在10上,是下午1:50;1時50分-1時15分=35分1時50分+10分=2時第三個鐘表: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2,是下午2:00;12.10:55/10時55分【分析】用到達電影院時刻加上經過的時間,就是電影開始的時刻。【詳解】10:30+25分鐘=10:55電影是10:55開始。13. 11 30 2 25【分析】第一塊表的鐘面比實際準確時間快10分鐘,讓鐘面時間減去10分鐘即可;第二塊表鐘面時間比準確時間慢5分鐘讓鐘面時間加5分鐘即可,據此解答。【詳解】第一塊表的鐘面時間是11:40,快10分鐘所以:11:40-00:10=11:30;第二塊表的鐘面時間是2:20,慢5分鐘,所以:2:20+00:05=2:25【點睛】本題考查了鐘面時間的認識和時間的推算,關鍵牢記鐘面比準確時間快就減去相應時間,慢就加上相應時間。14.秒【分析】根據生活經驗和實際數據,以及對時間單位的認識,靈活進行選擇即可。【詳解】根據經驗可知:朗誦一遍這首古詩需要15秒。【點睛】此題考查根據情景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計量單位和數據的大小,靈活選擇。15.×【分析】根據題意可知,在路程相等的情況下,誰用時最少,誰的速度最快,反之,誰用時最多,誰的速度最慢,據此解答。【詳解】16秒>15秒即張燦用時少,張燦贏了,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6.×【分析】秒針走一個大格的時間是5秒,走一個小格的時間是1秒。【詳解】秒針從數字1走到數字2,走了一個大格,經過的時間是5秒,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7.×【分析】根據1分鐘=60秒,兩個用時進行比較,用時少的做得快。【詳解】1分鐘=60秒60秒<100秒牛牛做得快,所以題干說法錯誤。【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時間的比較,要將單位統一后再進行比較。18.×【分析】根據生活經驗和實際數據,以及對時間單位的認識可知,計量小明讀完《登鸛雀樓》這首古詩用的時間以“分”為單位,依此判斷。www.21-cn-jy.com【詳解】根據分析可知,小明讀完《登鸛雀樓》這首古詩只用了1分鐘。故答案為:×【點睛】此題考查的是根據情景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計量單位和數據的大小,靈活選擇?!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19.√【分析】時針從“1”走到“2”是經過1小時,1小時=60分鐘,分針轉1圈就是60分鐘。據此解答即可。【詳解】時針從“1”走到“2”,經過1小時,分針正好走了一圈。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20.×【分析】鐘面上分針走一個小格是1分鐘,走一個大格是5分鐘,分針走幾個大格就是幾個5分鐘。【詳解】分針從數字“4”走到“8”,走了4個大格,走了20分鐘。故答案為:×21.見詳解【分析】8:30+15分鐘=8:45,8:45+15分鐘=9:00,9:00+30分鐘=9:30,據此即畫出分針的位置即可。2·1·c·n·j·y【詳解】【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時間推算知識的掌握。22.上午9:20【分析】根據到達時間=出發時間+經過時間,即可解答。【詳解】8時35分鐘+45分鐘=9時20分鐘答:上午9:20到達。23.6段,20分鐘【分析】根據題意可知,這個木棒可以鋸30÷5段。用段數減1,求出總共需要鋸的次數。用鋸一次所用的時間乘需要鋸的次數,即可求出鋸完這根木棒所用的時間。【詳解】30÷5=6(段)(6-1)×4=5×4=20(分鐘)答:一共可以鋸6段,鋸完這根木棒用20分鐘。【點睛】明確鋸6段需要鋸5次,這是解決本題的關鍵。24.(1)見詳解(2)3:50【分析】(1)已知下午1:30開始第一場,每場1小時,兩場中間休息15分鐘且開場后不能進入。根據開始時刻+經過時間=結束時刻,可以依次計算出每一場的開場時間和結束時間,再依次填表。(2)小亮要趕上第三場次游泳,最晚須在第三場次開場前10分鐘出門才能趕上,所以用第三場次開場時間減去10分鐘,即得到最晚出門時間。【詳解】(1)第一場結束時間:下午1:30+1小時=下午2:30第二場開場時間:下午2:30+15分鐘=下午2:45第二場結束時間:下午2:45+1小時=下午3:45第三場開場時間:下午3:45+15分鐘=下午4:00第三場結束時間:下午4:00+1小時=下午5:00第四場開場時間:下午5:00+15分鐘=下午5:15第四場結束時間:下午5:15+1小時=下午6:15所以,時間表為:場次 時間一 下午1:30~2:30二 下午2:45~3:45三 下午4:00~5:00四 下午5:15~6:15(2)下午4:00-10分鐘=下午3時60分-10分鐘=下午3:50答:小亮最晚下午3:50出門能趕上第三場次游泳。【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有關經過時間的計算。要分清時刻和時間的區別,利用數量關系正確計算時間。25.40分鐘【分析】經過時間=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用結束時間減去上課時間,即可求出上午第三節課用了多長時間;據此解答。21cnjy.com【詳解】10時55分也可以表示為:10:5510:55-10:15=40(分鐘)答:上午第三節課是40分鐘。26.7:25;7:50;8:00;畫圖見詳解【分析】第一幅圖:鐘面上時針在哪兩個數之間,較小的數就表示小時數;分針指著幾,用這個數乘5就是分鐘數:5×5=25(分),所以是7:25;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第二幅圖: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經過時間,7:25+25分=7:50;第三幅圖: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經過時間,7:50+10分=8:00;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如圖:第一幅圖7:25;第二幅圖7:50;第三幅圖8:00。【點睛】本題考查的是一般時間與鐘面指針的指向。27.15分【分析】根據題意可知,小明上學離家的時間為9時25分,到學校的時間為9時40分,用到學校的時間減去離家的時間,即可求出小明從家里走到學校用的時間,9時40分-9時25分=15分,據此解答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詳解】9時40分-9時25分=15分答:小明從家走到學校用了15分。【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經過時間的計算,掌握時間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28.10:35【分析】實際到達時間=正點時間+晚點的時間,據此解題。【詳解】10:10+25分鐘=10:35答:這輛客車實際10:35到達臨沂。29.(1)見詳解(2)不能;見詳解【分析】(1)先求出每段表示60千米,再根據時間×速度=路程,據此作圖即可。(2)用到達的時間減去出發的時間,計算出用時,再根據時間×速度,求出可以行駛的路程,最后與小飛家到爺爺家的距離進行比較即可。【詳解】(1)360÷6=60(千米)10時-8時=2時2×60=120(千米)作圖如下:(2)下午1時=13時(13-8)×60=5×60=300(千米)300<360答:不能到達爺爺家。【點睛】本題考查行程問題,熟練掌握時間、速度、路程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30.(1)云盤小區:3:45-3:05=40(分)云林小區:3:55-3:10=45(分) 45-40=5(分) 云林小區停電時間長,長5分鐘.(2)明明住在云林小區.【詳解】略考點清單易錯易混點專項練習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教育網(www.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