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總復習:數與代數》教學設計課題 《總復習:數與代數》 第一課時(共2課時)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學習目標】 1.學生自主對因數與倍數、分數和小數除法的知識、典型例題、錯題進行整理與復習。 2.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對知識進行再整理。 3.通過對比、分析等方式總結概括知識的特點、梳理相關知識,架構起知識之間的聯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評價任務】 1.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整理與復習,檢驗學習目標1的達成情況。 2.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分享交流和補充,檢驗學習目標2、3的達成情況。 3.學生通過全班歸納與總結,檢驗目標3的達成情況。【學習內容】 “數與代數”的內容主要包括小數除法、倍數與因數、分數的意義,通過整理復習,幫助學生整理知識、梳理知識之間的聯系。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復習的目的除了要達到讓學生抓住知識要點,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以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將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的方法。【學情分析】 本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的除法、倍數與因數、分數的意義的相關內容,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知道利用大括號、知識樹等方式對知識進行梳理復習,但是結合以往學習經驗,如何根據知識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復習方式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還不是很靈活,整體復習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這寫都是本節活動的重難點。【學習過程】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環節一:學生自主進行整理與復習(指向目標1)學生活動1 學生對數與代數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 學生對數與代數典型例題進行整理與復習。 學生對數與代數錯題進行整理與復習。教師活動1 指導學生對數與代數的知識點、典型例題、錯題進行整理與復習。活動意圖說明:讓學生自主進行整理與復習,進一步豐富對數與代數知識的認識。環節二:小組合作交流(指向目標2、3)學生活動2 學生小組內就自己的整理進行交流討論。 學生對自己的整理單進行補充和完善。教師活動2 指導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補充和完善。活動意圖說明:讓學生在小組合作與交流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環節三:全班分享,對比、分析(指向目標2、3)學生活動3 每個組就自己整理的知識在全班進行分享。 全班對每個組的知識點進行對比、質疑與補充。 教師活動3 指導全班對知識點進行質疑與補充。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全班交流分享,相互質疑并進行知識補充,從而架構起知識之間的聯系。環節四:知識歸納總結(指向目標3)學生活動4 1、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全班對知識框架進行整理,梳理起知識知識之間的聯系。 2、全班對典型錯題進行分析。教師活動4 指導學生梳理知識框架,并分析典型錯題。活動意圖說明:在小數除法、倍數與因數、分數的意義相關練習的過程中鞏固數與代數的知識構建,學會靈活運用知識,學會對知識點的歸納與總結。作業與檢測: 1. 把一塊長150厘米、寬120厘米的彩板裁成若干塊面積相等的正方形,且沒有剩余,至少可以裁成多少塊? 2. 文文在計算12.6除以一個數時,錯將12.6寫成了15.6,算出的結果是6.24,正確的結果應是多少?【板書設計】 數與代數整理復習(1課時) 1、數于代數知識點整理與復習 2、數于代數典型例題整理與復習 3、數于代數錯題整理與復習《總復習:數與代數》學習任務單學習 內容 《總復習:數與代數》 第一課時學習 目標 1.我能自主復習倍數與因數、分數、小數除法的相關知識。 2.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對知識進行再整理,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梳理相關知識整理典型例題、易錯題、難題,架構起知識之間的聯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學習 資源 筆記本、整理與復習單 隨堂記錄學習 過程 一、知識點、典型例題、錯題整理與復習 通過數學書P106獨立思考1-3問,學生將自己的理解通過自主復習整理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二、我能在組內學習分享 以班級學習小組為單位同學之間在組內分享交流,并在筆記本上進行自我整理完善和適當補充。 三、全班分享,質疑對比 全班對知識點、典型例題、錯題進行分享,質疑對比,總結知識經驗。 四、隨堂小練: (一)、填空: 1.1—20的自然數中,奇數有( )個,偶數有( )個,質數有( )個,合數有( )個。 2.327至少加上( ),才是2的倍數,至少減去( )才是5的倍數。 3.4/9分子加上12,分母應該加上( ),分數的大小不變。 (二)、計算: 2.1÷0.7= 0.003×9= 24.4÷0.4= 7.52÷4.7×0.65= (三)、解決問題: 一批零件平均分給3個、5個、7個師傅做都剩1個,這批零件在100-110個之間。請問這批零件有多少個? 六、歸納概括: 梳理數與代數的知識點,形成知識框架。作業 檢測 1. 把一塊長150厘米、寬120厘米的彩板裁成若干塊面積相等的正方形,且沒有剩余,至少可以裁成多少塊? 2. 文文在計算12.6除以一個數時,錯將12.6寫成了15.6,算出的結果是6.24,正確的結果應是多少?學后 反思 1、我還有哪些知識點沒有弄清楚?還有哪些錯題需要幫助? 2、我在本節課中表現得最好的是: ( 觀察 操作 思考 傾聽 合作 提問 答問 評價 )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總復習:數與代數》教學設計課題 《總復習:數與代數》 第二課時(共2課時)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學習目標】 1.完成數與代數班級整理的典型例題,并就重點進行討論。 2.完成數與代數班級整理的典型錯題,并就難點進行討論。 3.獨立完成數與代數其他練習,獨立熟練運用知識點解決問題。【評價任務】 1.學生完成典型例題,檢驗學習目標1的達成情況。 2.學生完成錯題,檢驗學習目標2的達成情況。 3.學生完成提升練習與歸納總結,檢驗目標3的達成情況。【學習內容】 根據上節課的整理與復習,本節課完成上節課整理的典型例題和典型錯題,并在獨立完成的基礎上,對于自己不能明白的知識點,進行同學之間的互助學習,然后組內難以突破的全班一起解決,達到對復習知識點基礎的鞏固,易錯點的鞏固,并加深難點的理解與運用。【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倍數與因數、小數的除法和分數的意義的相關知識;并通過第一課時的自主整理復習進行了知識梳理,對知識之間的關聯有更深的理解,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復習方法和策略,具有小組合作與交流能力,全班分享與質疑能力,能夠在梳理知識的同時,架構起知識之間的聯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并就難題與同學進行合作學習。【學習過程】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環節一:完成并解決典型例題(指向目標1)學生活動1 學生完成上節課整理出來的典型例題。 同伴之間就不能解決的題目進行討論解決。教師活動1 指導學生解決典型例題。活動意圖說明:學生在獨立完成和同伴討論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能力。環節二:完成并解決典型錯題(指向目標2)學生活動2 學生完成上節課整理出來的典型錯題。 2、同伴之間就不能解決的題目進行討論解決。教師活動2 指導學生解決典型錯題。活動意圖說明:學生在獨立完成和同伴討論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能力。環節三:提升練習(指向目標3)學生活動3 完成以下填空: 一個分數,分子加分母的和是84,分母減去6,約分后分數變成,原來的分數是多少? 2.小明有2元和5元的人民幣共計25張,合計80元,兩種人民幣各有多少張? 3.計算: 0.47÷(0.25×2) 21.97÷5÷2 1.25÷0.5×4.4 教師活動3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并就不懂的題目進行討論。活動意圖說明:通過提升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環節四:歸納總結(指向目標3)學生活動4 歸納概括 本節課你解決哪些問題?有哪些收獲?獲取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新技能?教師活動4 指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總結。 活動意圖說明:讓學生在練習中學會歸納總結,從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與檢測: 1、書P108——111:1到17題。 2、一個人騎自行車0.5時走了12.4千米,騎自行車的速度約是步行速度的3倍,這個人每時步行多少千米?【板書設計】 數與代數(2課時)《總復習:數與代數》學習任務單學習 內容 《總復習:數與代數》 第二課時學習 目標 1.我能完成數與代數典型例題的整理和收集,并就難點進行討論。 2.我能完成數與代數典型錯題的整理和收集,并就難點進行討論。 3.我能獨立完成其他練習,獨立運用數與代數的知識解決問題。學習 資源 作業本,學習單 隨堂記錄學習 過程 一、獨立完成數與代數典型例題的整理和收集,以班級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分享交流,并典型例題的難點進行討論。 二、完成并解決典型錯題分析和交流。 三、提升練習 1、填空 (1)在自然數1~10中,( )是偶數但不是合數,( )是奇數但不是質數。 (2)把5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長( )米,每段占全長的( )。 (3)的分數單位是( ),有( )個這樣的單位,再去掉( )個分數單位就是3。 (4)4÷5== 2.脫式計算: 0.47÷(0.25×2) 21.97÷5÷2 1.25÷0.5×4.4 四、隨堂小練: 1.一個分數,分子加分母的和是84,分母減去6,約分后分數變成,原來的分數是多少? 2.小明有2元和5元的人民幣共計25張,合計80元,兩種人民幣各有多少張? 3.同學們去野餐,把48瓶礦泉水和42瓶果汁平均分給幾個小組,正好分完。最多可以分給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得兩種飲料各多少瓶? 4. 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兩地相距483千米,4.6時后相遇。甲車每時行駛52千米,乙車每時行駛多少千米? 5.實驗小學為獎勵優秀少先隊員,買了一些鋼筆,每支4.5元,總共花了216元。每名優秀少先隊員發2支正好發完,那么一共有多少名優秀少先隊員? 五、歸納概括: 本節課你解決哪些問題?有哪些收獲?獲取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新技能?作業 檢測 1、書P108——111:1到17題。 2、一個人騎自行車0.5時走了12.4千米,騎自行車的速度約是步行速度的3倍,這個人每時步行多少千米?學后 反思 1、我解決哪些問題?有哪些收獲?獲取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新技能? 2、我在本節課中表現得最好的是: ( 觀察 操作 思考 傾聽 合作 提問 答問 評價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