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它課□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需1課時完成。本文是1958年4月,人民英雄紀念碑剛剛落成,新華社記者周定舫在瞻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后,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的。行文有條不紊,層次分明。題字和碑文,突出了紀念碑的主題;碑身造型,展現了我國傳統建筑的民族風格;十幅浮雕,向我們介紹了我國100多年來重大的歷史事件,歌頌了先烈們前仆后繼,英勇斗爭的革命精神,進而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偉大意義。學習本文要讓學生在熟讀課文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前文所引用的碑文記敘順序和紀念碑的介紹順序加以對照,弄清瞻仰的活動線索。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事物說明文。說明文學生學起來容易枯燥,所以鼓勵學生借助圈點批注學習本文。學生對紀念碑的感性印象缺乏,所以一開始先放一段影片,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了解紀念碑,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在研讀課文設計問題時,真正實現生本、生生、師生之間的對話,有效的讓學生把握說明的對象及特征,順序,語言。另外,大碑座上10幅浮雕的介紹,涉及的歷史知識廣,講解時應充分把握。目標確定 (1)引導學生緬懷人民英雄的光輝業績,激勵學生繼承和發揚先輩的光榮革命傳統。 (2)學習文中將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相結合的方法。 (3)了解本文說明語言準確、鮮明、生動的特點重難點 (1)引導學生緬懷人民英雄的光輝業績,激勵學生繼承和發揚先輩的光榮革命傳統。 (2)學習文中將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相結合的方法。評價任務 通過默讀、小組交流、班級展示來完成學習目標。教學評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理清行文思路教師活動 文章的標題和副標題各有什么作用?通讀全文,說說文章可分為幾部分,各部分內容分別是什么?學生活動 學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圈點勾畫,找出本文的說明對象并分層。設計意圖 通過閱讀,了解本文的說明對象,理清行文思路。環節二:理清說明順序教師活動 1.閱讀第2—5段。 (1)找出體現作者行蹤的詞。 (2)從總體來看,這部分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3)到了第二層平臺,作者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來介紹紀念碑的結構、題詞和碑文的? 2.閱讀第7—10段,說說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學生活動 1.閱讀第2——5段,思考,討論。小組交流,班級展示。 2.聽讀第7——10段,圈點批畫,思考作答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抓住相關語句,了解本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環節三:體會文章情感教師活動 第2—5段寫了紀念碑的哪些內容? 講述第7—10段所寫的10幅浮雕中的歷史故事。 對照碑文中的時間,給10幅浮雕分類。研究課文,思考設計者為什么要選擇這8個歷史事件。由此說說為什么要建造這座紀念碑。 同時描繪10幅畫面容易給人重復之感,但這篇文章卻沒有這種感覺。請再次閱讀第7—10段,找出每段中描繪每幅浮雕時的不同點。學生活動 閱讀第2——5段,圈點勾畫,班級展示。 學生發言。講述要求:①交代清楚故事中的記敘六要素和這個歷史故事的意義;②口齒清楚,語言順暢、生動具體。 小組交流,班級展示,體會文章情感。 再次默讀7——10段,圈點勾畫,小組交流,班級展示。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抓住相關語句,討論交流,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環節四:分析說明方法教師活動 下列句子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扣住了紀念碑的哪一個總特征來說明的? (1)它像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樣矗立在廣場南部。 (2)這是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一座紀念碑,從地面到碑頂高達37.94米,有10層樓那么高,比紀念碑對面的天安門還高4.24米。 (3)紀念碑是用17000塊堅硬的花崗石和潔白的漢白玉砌成的。它象征著先烈們的豐功偉績,標志著全國人民對先烈的懷念。 2.第7—10段描繪浮雕畫面時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學生活動 小組交流,班級展示,體會說明文使用多種說明方法的好處。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抓住相關語句,體會說明文使用多種說明方法的好處。環節五:品析語言教師活動 這篇文章的語言既有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又有新聞特寫鮮明、生動的特點,請和大家分享你最喜歡的語句,并說明理由。學生活動 小組交流,班級展示,體會說明文語文準確、嚴密的特點。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抓住相關語句,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板書設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 巍峨、雄偉、莊嚴 萬分崇敬 臺階、平臺、碑身、 碑身東西兩側上部、碑頂、大碑座 東、南、西、北 根據中國近代史的發展順序展開 又一次瞻仰 幾個大字和碑文 默默致哀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下閱讀陳從周《頤和園》。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使用希沃白板,以課本為依托,學會圈點勾畫。教學反思與改進 課堂交流,點評并補充糾錯。幾個學生下來,就發現這樣做是很有效的,學生既掌握了方法,還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不足之處是課堂上,給學生們提示的太多了,應讓學生多思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