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洪湖水,浪打浪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聆聽《洪湖水,浪打浪》,讓學生識別歌曲中具有湖北洪湖地區風味的旋律特點,提升音樂感知能力。 (2)在學習歌曲過程中,采用聽、唱、演等方式,增強學生二聲部演奏及合唱能力。 (3)借助對《洪湖水,浪打浪》的學習,激發學生對共產黨領導下美好生活的向往,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教學方法講授法、實驗法、參與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感受《洪湖水浪打浪》濃郁的地方風格和歌曲所反映的內容。 (2)提高學生二聲部演奏與合唱能力,增強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教學難點(1)學生對于湖北洪湖地區風味旋律的理解與感知。 (2)提高學生在二聲部演奏中的協調性與合唱能力。教學過程一、常規練習 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自行設計符合音樂風格和情緒的動作進入教室。要求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身體語言表達音樂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的節奏自由擺動身體,感受音樂的律動感。) 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回顧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包括歌曲《小星星》的演唱和相關表演動作。全體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齊聲演唱《小星星》,并做出相應的表演動作。(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回憶歌曲中的關鍵歌詞,并在演唱中注意情感表達。) 器樂小練習:進行簡單的二聲部演奏練習。首先由教師講解二聲部的概念及其在音樂中的作用,然后分組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體驗二聲部的效果。(教師可以先示范二聲部的演奏方法,再指導學生分組練習,最后兩組合唱以加深理解。) 二、新課學習 (一)聆聽《洪湖水浪打浪》 初聽《洪湖水浪打浪》:播放《洪湖赤衛隊》電影中的女聲二重唱《洪湖水浪浪打浪》。教師引導學生傾聽歌曲的旋律,感受其中蘊含的地方特色。(學生應認真聆聽,嘗試捕捉音樂中的情感變化。) 介紹電影情節:簡單介紹《洪湖赤衛隊》的劇情背景,特別是與歌曲有關的情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主題和情感。(老師可以通過講述影片中的具體場景來強化學生的代入感。) 討論歌曲感受:請幾名學生分享他們對這首歌曲的感受,并描述自己在聽歌時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學生可能會說:“我仿佛看到了美麗的洪湖風光”或“我能感受到那里的人們過著充實而快樂的生活”。) 再次完整聆聽全曲:第二次播放《洪湖水浪浪打浪》,這次教師要求學生們跟著音樂做搖船的動作,讓他們參與到歌曲的情境之中。(學生隨音樂做出搖船的動作,進一步感受音樂的氛圍。) (二)學習歌曲《柳樹姑娘》 錄音范唱:播放《柳樹姑娘》的音頻資料,初步感受其旋律和情感色彩。(學生需仔細聆聽,以便熟悉歌曲的整體感覺。) 器樂演奏:全班一起用樂器來演繹這首歌,重點是理解和掌握二聲部的演奏方式。在此過程中,教師將詳細解釋附點四分音符的意義及其在樂曲中的應用。(通過逐步分解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如何準確地演奏這些復雜的音符。) 學唱旋律:分步驟教同學們學會《柳樹姑娘》的主旋律,對于較為復雜的二聲部部分則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處理——先是單獨練習后再合并起來共同完成。(教師可采用逐句教唱的方法,并利用手勢輔助示意各個部分之間的配合關系。) 歌詞解析:對歌詞進行逐段解析,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每一個詞背后的故事含義。這不僅能增強他們的記憶力,還能提高演唱時的表現力。(每講解完一段之后,請幾位同學朗讀該部分內容,從而鞏固記憶。) 集體演唱:在確保所有人掌握了基本旋律之后,全班開始試著一起歌唱。教師在此環節里會特別關注發音的清晰度和情感表達的準確性。(建議設立小組競賽的形式激勵大家積極參與,爭取表現最佳。) 創編動作:根據已學得的知識點,鼓勵學生們創作一套屬于自己的、能夠體現《柳樹姑娘》意境的動作組合。這不僅有利于加深對歌曲內涵的理解,也是展現個性化創造力的好機會。(可以邀請幾個小組上臺展示各自的成果,彼此間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師生同臺演出:最后,在課程接近尾聲時組織一場小小的音樂會。既可以是單純的合唱也可以融入更多元素如舞蹈等。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樂趣。(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樂器為學生們提供伴奏服務,增加儀式感。) 三、課堂小結 總結反饋:對整個班級今天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估,針對表現出色的學生給予表揚同時也指出需要改進之處。此外還要布置適當的家庭作業,比如練習新學到的歌曲或者準備一個小才藝表演等。(總結時應盡量涵蓋所有重要的知識點,提醒學生回去后繼續鞏固學習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