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玫瑰三愿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了解《玫瑰三愿》的創作背景、音樂美學特征、詞曲結合的特點,提升音樂鑒賞能力。(2)通過欣賞和分析《玫瑰三愿》,學生能夠掌握分析音樂作品的基本方法。(3)學生能體會歌曲中蘊含的對美好生活向往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培養愛國主義情懷。教學重難點:(1)從音樂和歌詞角度理解歌曲所反映的時代特征。(2)體會歌曲中情感表達與音樂表現手法之間的聯系。教學準備:(1)多媒體設備:準備一臺電腦和投影儀,用于播放PPT展示《玫瑰三愿》的創作背景、音樂美學特征以及詞曲分析等內容。(2)《玫瑰三愿》樂譜:提供學生每人一份樂譜,以便他們在學唱歌曲時能夠更好地理解旋律和歌詞的結合。(3)錄音設備:準備一臺錄音機,用于播放《玫瑰三愿》的錄音版本,幫助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教學方法:講授法、實驗法、情境體驗法、比較分析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通過播放《玫瑰三愿》的錄音片段,讓學生初步感受這首藝術歌曲的旋律和情感。同時利用PPT展示玫瑰花的照片,營造出一種凄美的氛圍。(學生靜靜地傾聽,并觀察PPT上的圖片,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憂傷)引入背景介紹教師簡要介紹黃自的生平及其創作的時代背景,強調《玫瑰三愿》是在淞滬之戰停戰后的背景下創作的。黃自出生于書香門第,受到良好的教育,留學美國學習作曲,帶回西方系統的作曲理論和技術,成為當時中國作曲界的領軍人物。(學生認真聽講,對黃自有了初步了解)二、探索與分析1. 創作背景的詳細講解家庭環境和教育背景黃自出生在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父親是參議員,母親是女校創辦人。這樣的家庭環境使他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厚的理解。他在清華學校學習時首次接觸西方音樂,之后留學美國學習作曲。(師:黃自的家庭背景對他有什么影響?)(生:他在家庭影響下,對音樂和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時代特征和社會背景《玫瑰三愿》創作于1932年淞滬之戰停戰后,反映了當時多數知識分子對于國破家亡的憂憤心情。這首作品運用擬人的手法,通過景物的傷懷與失落來表現人們對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渴望。(師:為什么黃自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創作這樣一首歌曲?)(生:因為當時的國家正處于動蕩時期,知識分子內心充滿了憂慮和期望。)2. 音樂上的美學特征曲式結構與和聲配置《玫瑰三愿》采用單二部曲式結構。前段(1-9小節)輕柔訴說,后段(10-24小節)懇切熱情。結尾處通過旋律模進和重復發展的手法將情緒推至最高潮,形成明顯的風格對比。和聲走向嚴謹且充滿離調色彩,特別是第一段的Ⅳ7 ——Ⅱ7 ——Ⅰ7 ——Ⅳ ——Ⅰ ——Ⅴ,給人一種欣賞玫瑰花嬌媚之感。(師:這段音樂的和聲配置有什么特點?)(生:這段音樂采用了大量的七和弦,使旋律充滿離調色彩,但依然保持著嚴格的西方曲式邏輯。)藝術歌曲的美學特征作為一首藝術歌曲,《玫瑰三愿》融合了中西方音樂文化。歌詞高雅,內涵豐富,個性化的表現使其深受當時知識分子的喜愛。整首歌既有高貴典雅的氣質,又不失民族情韻。(師:藝術歌曲的特點是什么?)(生:藝術歌曲結合了聲樂和詩歌,歌詞與伴奏完美結合,給人以“詩意”的感覺。)旋律及演唱處理歌曲的第一段由兩句歌詞相同但旋律不同的樂句組成,巧妙地加入幾個八分休止符,表現出玫瑰花的多愁善感。第二段由“三愿”組成,音區和力度逐步上升,從輕微的憂傷到急切悲愴,情感層次分明。(師:如何通過旋律處理表達不同的感情?)(生:通過音區的變化和力度的控制,可以更好地表達不同層次的情感。)3. 詞曲的完美結合歌詞的選擇與情感表達這首歌的歌詞感情豐富,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通過擬人的手法,表現了人們渴望幸福生活的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歌詞不僅寫景,更注重人物內心的描寫。(師:歌詞的主要特點是什么?)(生:歌詞既寫景又寫情,情感細膩,內涵深刻。)動態音樂襯托靜態之美動態的音樂襯托出歌詞的靜態之美,增強了歌詞的審美內涵,更好地展現出玫瑰花不愿意凋落的無奈和凄美意境。(師:音樂是如何增強歌詞的表現力的?)(生:通過旋律的變化和情感的推進,使得歌詞中的景物更加生動和感人。)三、課堂總結回顧重點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本堂課的重點內容,包括《玫瑰三愿》的創作背景、音樂美學特征以及詞曲結合的特點。(師:我們今天學到了哪些主要內容?)(生:我們學習了《玫瑰三愿》的創作背景,了解了其獨特的曲式結構、和聲配置和藝術歌曲的美學特征,以及歌詞與旋律的完美結合。)情感升華引導學生再次聆聽《玫瑰三愿》,感受其中蘊含的情感,并鼓勵學生思考和討論自己對這首歌曲的理解。(師:你們從這首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對祖國未來的期盼,以及對現實的無奈和憂郁。)啟發思考通過《玫瑰三愿》的分析,啟發學生思考音樂與社會的關系,以及音樂如何反映時代的精神面貌。(師:大家覺得音樂與社會有什么樣的關系?)(生:音樂不僅是個人情感的表達,也是時代的產物,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人民的心聲。)課后作業:(1)分析《玫瑰三愿》的歌詞與旋律的配合,撰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感悟文章,闡述詞曲如何完美結合傳達情感。(2)選取《玫瑰三愿》中的一個美學特征(如曲式結構、和聲配置、旋律演唱處理等),錄制一段講解視頻,時長不超過5分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