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茉莉花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熟練演唱湖北民歌《茉莉花》,并準確視唱其歌譜,掌握歌曲演唱的技能與歌譜視唱知識。(2)通過聆聽、討論、演唱等活動,提升音樂感知與分析能力,體會不同地區《茉莉花》民歌的風格差異。(3)感受《茉莉花》所蘊含的純潔、優雅等美好意境,培養對傳統民歌文化的喜愛之情。教學重難點:(1)準確演唱歌曲《茉莉花》,把握不同地區風格的《茉莉花》的特點。(2)視唱《茉莉花》歌譜并準確感受其旋律線的起伏。教學準備:(1)多媒體設備:準備好音響設備、投影儀和電腦,確保能夠播放《茉莉花》的不同版本音頻和視頻。(2)茉莉花實物:準備一盆茉莉花,供學生觀察和聞香,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意境。(3)《茉莉花》歌譜及伴奏:準備好《茉莉花》的歌譜和伴奏音樂,以便學生進行視唱和演唱練習。教學方法:講授法、示范法、感受法、討論法、對比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你們能認出錄像中這段音樂的名字嗎?(生:《茉莉花》)師:非常好!你們見過茉莉花嗎?請描述一下它的外觀特征。今天老師帶了一盆茉莉花,大家可以走近來觀察和聞一聞,然后說說你們的感受。(學生紛紛上前,仔細觀察并聞香)生:茉莉花的花瓣很小,白色且散發出淡淡的香味,是一種獨特的暗香。師: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湖北民歌《茉莉花》。二、《茉莉花》歌曲學習初次聆聽歌曲《茉莉花》。師:請大家仔細聽這首歌曲,感受一下它的情緒是怎樣的。(播放《茉莉花》音樂)生:河北版的《茉莉花》語言樸實,更接近普通話,情緒顯得高亢。介紹歌曲背景。師:同學們,其實早在明代就有一首叫做“鮮花調”的歌曲,這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茉莉花》的前身。它起源于南京,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南京小調。學唱旋律。(1)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輕聲隨琴用“lu”哼唱旋律。師:讓我們先用“lu”來感受一下這首歌曲的旋律特點吧。(學生跟隨鋼琴伴奏輕輕哼唱,體會旋律的起伏變化)(2)視唱曲譜。師:接下來,請跟著我一起視唱曲譜,注意音準和節奏。(教師分段示范,學生跟唱。教師重點強調關鍵音符和節奏的變化)(3)邊視唱歌譜邊用手劃出歌曲的旋律線。師:現在請大家邊視唱歌譜,邊用手畫出歌曲的旋律線,感受旋律的起伏變化。(學生邊視唱歌譜邊用手畫出旋律線,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旋律特點)深入理解和情感表達師:我們已經熟悉了曲譜,現在讓我們加入歌詞,嘗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播放伴奏音樂,學生跟唱)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如何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生:這首歌給人一種溫馨、柔美的感覺,同時又帶有一些愉悅和歡快的情緒。師:非常好。請大家在演唱時,注意聲音的柔和與情感的表達,讓歌曲更加動聽。三、藝術表現全班跟隨《茉莉花》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師:大家已經掌握了曲譜,現在我們一起跟著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這首《茉莉花》。(播放伴奏音樂,學生跟唱)小組討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師:請每組同學討論一下,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教師巡視指導)生:這首歌曲給人一種溫馨、柔美的感覺,同時又帶有一些愉悅和歡快的情緒。四、相關文化師:除了河北以外,我國還有很多省市流傳著具有自己地域特色的《茉莉花》,如東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蘇民歌《茉莉花》?,F在請聽一聽這兩首版本又有什么不同?(播放東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蘇民歌《茉莉花》)師:東北民歌有什么特點呢?生:東北民歌風趣、幽默,襯詞很有特點,旋律的起伏較大。師:那江蘇民歌呢?生:江蘇民歌委婉柔美,情緒優美抒情,旋律沒有大起大落。師:除此之外,山西、陜西、四川等省市也都有各自版本的《茉莉花》。每一版本都具有獨特的風格和特點,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五、課堂小結師:純潔、優雅、清麗、芳香的茉莉,我們都很喜愛,它寄托了我們對幸福和美好的向往。而民歌《茉莉花》正是以優美的音樂語言表達了這一切。看著茉莉花,唱著茉莉花的歌,想著茉莉花的美,讓我們不由地開始凈化心靈、呵護自然、憧憬未來。(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再次齊唱《茉莉花》,結束本節課的學習)課后作業:(1)回家后,練習用柔美的聲音演唱《茉莉花》,注意體會并表達歌曲中的細膩情感。(2)預習不同地區風格的《茉莉花》歌曲,下節課分享你最喜歡的版本及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