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音樂第二單元麒麟的節奏密碼第 2 課《音樂萬花筒 指揮家風采》說課稿 課型 新授 課時 1 序號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反思等幾個方面對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音樂第二單元《麒麒的節奏密碼》第 2 課《音樂萬花筒 指揮家風采》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 本單元圍繞“麒麒的節奏密碼”展開,旨在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對音樂的初步感知能力?!兑魳啡f花筒 指揮家風采》這一課在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基于學生對音樂節奏的初步認識,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音樂指揮在音樂表演中的重要角色,讓學生通過觀察、模仿指揮家的動作,深入體會節奏的變化與音樂情感的表達之間的緊密聯系,為后續更深入地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奠定基礎。 2. 教學內容 本課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向學生介紹音樂指揮家的基本職責和作用,讓學生認識指揮棒以及指揮家常用的指揮手勢;通過欣賞不同風格音樂作品的指揮視頻或現場表演,引導學生觀察指揮家如何運用手勢、身體姿態等傳達音樂的節奏、速度、力度等信息;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指揮模仿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指揮與音樂的互動關系,培養學生的節奏感、節奏感和音樂表現力,同時激發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興趣和熱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正處于音樂學習的啟蒙階段,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表現欲望。在之前的音樂學習中,學生已經對一些簡單的音樂節奏和旋律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對于音樂指揮這一較為抽象的概念還比較陌生。然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善于觀察和模仿,喜歡通過身體動作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這為學習指揮家的風采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由于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采用生動有趣、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保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了解音樂指揮家在音樂演奏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指揮棒的用途以及常見的指揮手勢所代表的含義,如起拍、收拍、強拍、弱拍等。 能夠準確模仿指揮家的基本手勢,跟隨音樂的節奏進行簡單的指揮動作,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和身體協調性。 通過觀察指揮家的表演,學生能夠初步理解音樂的節奏、速度、力度等要素在指揮手勢中的體現,并能在自己的指揮動作中有所表現。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欣賞音樂指揮視頻、現場演示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觀察力和感知能力,讓學生學會從指揮家的動作中解讀音樂信息。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和互動交流,如分組進行指揮模仿比賽、互相評價指揮動作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引導學生在模仿指揮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嘗試不同的指揮風格和動作變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音樂表現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對音樂指揮藝術的興趣和熱愛,讓學生在欣賞和模仿指揮家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和藝術的感染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 培養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自信心和專注度,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指揮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讓學生清晰地認識音樂指揮家的作用和常見指揮手勢,如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指揮圖示,能夠準確地理解和模仿。 引導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密切關注指揮家的手勢變化,體會音樂節奏、速度、力度等要素與指揮動作之間的對應關系,并能在自己的指揮實踐中準確地表現出來。 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指揮模仿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和身體協調性,使學生在模仿中逐漸掌握指揮的基本技巧。 2.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一年級學生理解較為抽象的指揮手勢與音樂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如怎樣通過指揮動作體現音樂的強弱變化、速度快慢等,使學生在指揮時能夠準確地傳達音樂的情感和意境。 培養學生在指揮過程中的節奏感和穩定性,尤其是在面對復雜節奏或較長音樂片段時,能夠保持指揮動作的連貫和準確,這對于一年級學生的節奏感和身體控制能力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指揮模仿和評價活動中,避免出現個別學生主導或部分學生游離于活動之外的情況。 五、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 講授法:講解音樂指揮家的基本知識、指揮棒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見指揮手勢的含義,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初步的理性認識。 2. 直觀演示法:通過播放著名指揮家的指揮視頻、教師親自進行現場指揮演示等方式,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和感受指揮家的風采和指揮技巧,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3. 模仿練習法:安排學生進行大量的指揮模仿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漸掌握指揮手勢和節奏,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節奏感。 4. 游戲教學法:設計一些與指揮相關的游戲活動,如“指揮接力賽”(小組之間依次傳遞指揮任務,根據音樂進行指揮)、“指揮猜猜看”(播放音樂片段,學生根據指揮動作猜測音樂的節奏、速度等要素)等,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 小組合作法: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指揮模仿比賽、互相評價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讓學生在相互學習和交流中共同進步。 六、教學過程 1. 導入(3 分鐘) 教師播放一段沒有指揮和有指揮的同一首音樂作品視頻片段,如《拉德斯基進行曲》,讓學生對比觀看并思考:“小朋友們,你們發現這兩段音樂表演有什么不一樣嗎?為什么有指揮的音樂聽起來更整齊、更有力量呢?”通過這樣的對比,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引出本節課的主題——音樂指揮家的風采。 教師展示一根指揮棒,向學生介紹:“這就是指揮家手中神奇的魔法棒,它可以讓音樂變得更加美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指揮家的秘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2. 知識講解與欣賞(8 分鐘) 教師通過圖片和簡單的語言向學生介紹音樂指揮家的基本職責:“指揮家就像音樂團隊的大導演,他們用手中的指揮棒和各種手勢告訴音樂家們什么時候開始演奏、演奏的速度有多快、聲音有多響等?!?教師展示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指揮圖示,向學生講解每個圖示的基本動作和代表的節拍含義,如二拍子是強弱規律,指揮圖示為上下揮動;三拍子是強弱弱規律,指揮圖示為畫三角形等。同時,教師用簡單的口訣幫助學生記憶,如“二拍上下像點頭,三拍三角畫個夠”。 教師播放幾段不同風格音樂作品的指揮視頻,如古典音樂《命運交響曲》、民族音樂《茉莉花》、兒童音樂《粉刷匠》等,引導學生觀察指揮家在指揮過程中的手勢變化、身體姿態以及與樂隊的配合,讓學生感受不同風格音樂在指揮上的特色和魅力。在播放視頻過程中,教師適時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指揮家在音樂強的時候做了什么動作?音樂慢的時候又是怎么指揮的呢?”引導學生關注指揮與音樂要素之間的關系。 3. 模仿實踐(12 分鐘) 教師先進行簡單的指揮動作示范,帶領學生一起模仿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基本指揮手勢,讓學生邊模仿邊說出口訣,加深記憶。然后,教師播放一段節奏簡單、旋律歡快的音樂,如《小星星》,讓學生跟著音樂的節奏進行指揮練習,教師在一旁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如手勢不規范、節奏不準確等。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推選一名“小指揮家”,其他小組成員用拍手、跺腳等方式模擬樂器演奏。“小指揮家”根據音樂進行指揮,小組之間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的指揮和演奏配合得最默契。比賽結束后,每個小組的成員互相評價,說說自己小組“小指揮家”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教師進行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同時提出改進的建議。 4. 游戲拓展(5 分鐘) 游戲一:“指揮接力賽”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學生站成一排。教師在教室前方放置一個音響設備,播放一段音樂。每組的第一個學生作為“起始指揮家”,聽到音樂后開始指揮,當音樂進行到一定段落時,第一個學生迅速跑到隊伍末尾,第二個學生接著進行指揮,如此依次接力。在指揮過程中,要求學生的指揮動作準確、連貫,其他小組成員要根據指揮進行相應的“演奏”(拍手、跺腳等)。如果某個小組出現指揮錯誤或“演奏”不整齊的情況,則該小組暫停比賽,進行調整后再繼續。最后,評選出表現最佳的小組,給予表揚和獎勵。 游戲二:“指揮猜猜看” 教師播放幾段音樂片段,每次播放前先告訴學生音樂的風格或類型,如“這是一首歡快的兒童歌曲”或“這是一首悠揚的古典音樂”。學生閉上眼睛聆聽音樂,然后教師邀請個別學生上臺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進行指揮動作展示,其他學生猜測這位“小指揮家”所指揮的音樂具有什么樣的節奏特點、速度快慢以及情緒變化等。通過這個游戲,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音樂要素與指揮手勢之間關系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表現力。 5. 課堂總結(2 分鐘)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包括音樂指揮家的作用、指揮棒的使用、常見指揮手勢以及在模仿和游戲活動中的收獲。教師強調指揮家在音樂表演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觀察和欣賞各種音樂指揮表演,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 對學生在本節課中的表現進行表揚和鼓勵,評選出“最佳小指揮家”“最默契小組”等榮譽稱號,頒發小獎品或獎狀,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為下一次音樂課程的學習做好鋪墊。 七、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學生對音樂指揮家的風采有了較為直觀和深入的了解,積極參與到指揮模仿、小組合作和游戲活動中,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講授法和直觀演示法讓學生對指揮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模仿練習法使學生在實踐中逐漸掌握了指揮技巧,游戲教學法和小組合作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團隊合作精神。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個別小組的學生參與度不夠均衡,部分學生的指揮動作還不夠熟練和自信;在游戲環節,由于學生的興奮度較高,課堂秩序有時難以完全把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進一步加強小組合作的組織和引導,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確保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同時,在游戲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更加注重規則的明確性和課堂秩序的維護,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和成長。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