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音樂第二單元麒麟的節奏密碼第 1 課《趣味樂理 跟著小九學簡譜》說課稿 課型 新授 課時 1 序號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音樂第三單元《小九的旋律密碼》第 1 課《趣味樂理 跟著小九學簡譜》。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反思等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 本單元以“小九的旋律密碼”為主題,旨在引導學生初步探索音樂旋律的奧秘。而《趣味樂理 跟著小九學簡譜》作為本單元的開篇第一課,具有極為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學生系統學習音樂基礎知識——簡譜的起始點,通過對簡譜的認識與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音高、音長等基本要素,為后續學習歌曲演唱、旋律創作等內容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撐,使學生逐步建立起科學、規范的音樂認知體系,從而更加深入地領略音樂藝術的魅力。 2. 教學內容 本課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引導學生認識簡譜中的基本音符,如四分音符(時值為一拍)、八分音符(時值為半拍)、二分音符(時值為兩拍)及其對應的符號表示;讓學生了解簡譜中的數字與音符的關系,即數字 1 7 分別代表不同的音高;通過聆聽、模仿、視唱等活動,使學生能夠初步掌握簡單的簡譜節奏型和旋律片段,感受簡譜在記錄音樂時的簡潔性與準確性;借助有趣的音樂游戲和互動練習,激發學生對簡譜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節奏感,為進一步學習音樂理論知識和技能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正處于音樂學習的啟蒙階段,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然而,由于他們年齡較小,認知水平有限,對于抽象的音樂樂理知識理解起來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之前的音樂學習中,學生主要以感受音樂的節奏、旋律和情緒為主,對于簡譜這樣較為系統和抽象的音樂記譜方式尚未接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采用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清晰認識簡譜中的基本音符,包括四分音符(X)、八分音符(XX)、二分音符(X )及其符號表示和時值概念,準確理解數字 1 7 在簡譜中所代表的音高。 熟練掌握簡單的簡譜節奏型,如“X X | XX XX | X |”等,并能通過拍手、跺腳等方式準確表現這些節奏。 能夠視唱簡單的簡譜旋律片段,如“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3 4 5 |”,做到音高準確、節奏穩定,初步建立起簡譜視唱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對比、模仿等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簡譜基本音符的特點和規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音樂感知能力。 組織學生參與音樂游戲、小組合作練習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節奏感和反應速度,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簡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引導學生在簡譜學習過程中,學會用耳朵聆聽、用眼睛觀察、用嘴巴演唱、用身體動作表現,培養學生多感官協同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對簡譜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樂理知識的魅力,體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培養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認真細致、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質,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專注力,為學生終身學習音樂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四、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簡譜基本音符的符號表示、時值概念以及數字 1 7 與音高的對應關系,通過反復練習形成穩定的記憶。 引導學生熟練掌握簡單的簡譜節奏型,并能準確地運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培養學生良好的節奏感。 使學生能夠順利視唱簡單的簡譜旋律片段,做到音高準確、節奏穩定,逐步建立起簡譜視唱的初步能力。 2. 教學難點 如何幫助一年級學生克服抽象思維能力不足的困難,理解簡譜基本音符的時值概念,尤其是在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時值的區分與把握上,使學生能夠在節奏表現中準確體現不同音符的時值長短。 引導學生在視唱簡譜旋律片段時,能夠準確地把握音高,尤其是在相鄰音高跨度較大或旋律變化較為復雜的情況下,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音高概念,提高學生的音準能力。 組織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與游戲活動中,實現節奏的高度統一與默契配合,同時兼顧簡譜知識的正確運用,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與音樂表現綜合能力。 五、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通過展示簡譜卡片、音符卡片、在黑板上繪制簡譜圖譜等方式,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簡譜基本音符的符號表示、數字與音高的關系以及節奏型的呈現方式。同時,教師親自示范簡譜節奏的拍手、跺腳等動作演示,以及視唱簡譜旋律片段時的發聲和音高表現,讓學生有更清晰的模仿范例。 2. 游戲教學法:設計各種與簡譜學習相關的音樂游戲,如“簡譜音符接龍”游戲,學生依次說出或拍出簡譜中的音符或節奏片段,下一位同學要重復并接上自己的內容;“簡譜節奏大冒險”游戲,在設定的音樂情境中,學生根據看到的簡譜節奏型做出相應動作,做錯則暫停游戲等。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3. 情境教學法:創設音樂童話情境,如“小九的音樂魔法屋”,將簡譜中的音符比喻成魔法屋里的小精靈,每個小精靈都有自己獨特的魔法(時值和音高),讓學生在充滿幻想的情境中感受簡譜學習的神奇與樂趣,增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情感共鳴與記憶。 4. 小組合作法: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簡譜節奏練習、旋律視唱和游戲任務。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學習、監督,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同時也能在小組討論與實踐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5. 啟發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引導、啟發等方式,如“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簡譜中的音符都變成了小音符精靈,它們的大小和速度會有什么不同呢?這和它們的時值有什么關系呢?”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探索簡譜知識的意義與作用,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音樂感知能力。 六、教學過程 1. 導入(3 分鐘) 教師播放一段學生熟悉的兒童歌曲《兩只老虎》的音頻,同時在黑板上用簡譜和五線譜分別寫出這首歌曲的開頭部分,如簡譜“1 2 3 1 | 1 2 3 1 |”和五線譜對應音符。歌曲播放結束后,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我們剛剛聽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兩種記錄這首歌曲的方式,一種是我們之前可能見過的五線譜,另一種就是簡譜。你們知道簡譜是怎么記錄音樂的嗎?它就像音樂的密碼一樣,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小九一起去解開這個有趣的旋律密碼——簡譜吧!”通過這樣的導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教師展示一張畫有音符小精靈的圖片,說:“看,這就是簡譜中的音符小精靈,它們每個都有自己的魔法,等著我們去發現呢!”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知識講解與感知(8 分鐘) 教師拿出四分音符卡片(X),向學生介紹:“小朋友們,這是四分音符小精靈,它呀,在簡譜里代表一拍,就像我們平時走路,一步一步很均勻,走一步就是一拍哦。”教師一邊說一邊用拍手示范“X X | X X |”的節奏,讓學生跟著模仿,感受四分音符的時值。 接著,教師展示八分音符卡片(XX),說:“這是八分音符小精靈,它比四分音符小精靈跑得更快,在簡譜里它代表半拍,就像我們小跑步,跑一下停一下很快的。”教師示范“XX XX | XX XX |”的節奏,讓學生用拍手或跺腳的方式模仿練習,同時對比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時值差異,加深學生的理解。 然后,教師展示二分音符卡片(X ),說:“這是二分音符小精靈,它走得比較慢,在簡譜里代表兩拍,就像我們慢慢地走兩步。”教師示范“X | X |”的節奏,讓學生模仿感受。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數字 1 7,說:“在簡譜里,這七個數字就像七個小音階樓梯,每個數字代表不同的音高。1 是最低的音,然后依次升高,7 是比較高的音。”教師通過哼唱簡單的音階“1 2 3 4 5 6 7 1”,讓學生感受音高的變化,同時用手指沿著黑板上的數字移動,幫助學生建立數字與音高的對應關系。 教師在黑板上繪制簡單的簡譜圖譜,如“X X | XX XX | X |”,讓學生看著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可以是拍手、拍肩、跺腳等不同動作組合,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簡譜節奏型的感知與記憶。 3. 游戲環節:簡譜大挑戰(12 分鐘) 游戲一:“簡譜音符接龍”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學生依次說出或拍出一個簡譜中的音符或節奏片段,下一位同學要重復前面同學的內容,并接上自己新的音符或節奏片段,如此循環進行。例如,第一位同學說“X”,第二位同學要重復“X”后再說出“XX”,第三位同學重復前兩位同學的內容后再出新的節奏等。如果有同學出錯,則小組重新開始接龍。通過這個游戲,提高學生對簡譜音符和節奏型的記憶與反應能力。 游戲二:“簡譜節奏大冒險” 教師在教室前方設置一個簡單的“冒險通道”,通道上有不同顏色的腳印標記。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系列簡譜節奏型,如“X X | XX XX | X |”“XX X | XX X |”等,學生根據抽到的簡譜節奏型,在相應的節奏點上做出前進、停頓、跳躍等動作,如抽到“X X |”就走兩步,抽到“XX XX |”就小跑步四步等。如果動作錯誤,則返回起點重新開始冒險。這個游戲讓學生在動態的情境中感受簡譜節奏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和身體協調性。 4. 視唱練習(5 分鐘)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簡單的簡譜旋律片段,如“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3 4 5 |”,先帶領學生用“啦”音哼唱旋律,讓學生感受音高和節奏的變化。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看著簡譜,用數字唱出旋律,教師在一旁用鋼琴為學生伴奏,及時糾正學生的音高錯誤。在學生唱熟練后,教師鼓勵學生加上歌詞演唱,如“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讓學生體驗用簡譜學習歌曲演唱的樂趣。 5. 課堂總結(2 分鐘)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包括簡譜基本音符的符號、時值、數字與音高的關系,以及在游戲和視唱練習中的收獲。教師強調簡譜在音樂學習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練習簡譜節奏型和視唱簡單的旋律片段,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玩簡譜游戲,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對學生在本節課中的表現進行表揚與鼓勵,如“小朋友們今天都很棒,像一個個小音樂家一樣,開始掌握簡譜這個音樂密碼了。希望大家以后能發現更多音樂中的小秘密哦!”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持續興趣與熱情。 七、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學生對簡譜這一抽象的音樂記譜方式表現出了較高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收獲。直觀演示法讓學生對簡譜有了直觀的認識,游戲教學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情境教學法增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與記憶,小組合作法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創新思維,啟發式教學法促進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探索。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游戲環節中,個別學生可能過于關注游戲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對簡譜知識的精準把握;在視唱練習環節,部分學生的音準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尤其是在高音區的演唱。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進一步加強對游戲過程的引導與監督,確保學生在游戲中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同時,加強音準訓練的針對性和多樣性,采用更多的輔助方法,如借助樂器輔助定音、進行音程練習等,提高學生的音準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