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1 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教案學科 初中道德與法治 年級冊別 七年級上冊 共1課時教材 人教版 授課類型 新授課 第1課時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十二課“端正人生態度”中的第一框題“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本課內容旨在幫助學生理解積極的人生態度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樂觀向上、認真務實、勤奮進取的良好品質。教材通過“半杯水”的故事、古詩詞賞析、榜樣事跡和名言警句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的人生態度對人生的影響,激發學生樹立積極人生態度的內在動力。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教育價值。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認識到積極人生態度的表現,還能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種態度,為未來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發生快速變化。他們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但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困惑和挑戰。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等問題產生消極情緒,缺乏積極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通過生動有趣的情境導入和豐富的活動設計,幫助學生理解積極人生態度的意義,并引導他們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同時,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在實踐中逐步培養樂觀向上、認真務實、勤奮進取的良好品質。課時教學目標政治認同 1. 通過學習蘇軾等榜樣的事跡,增強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2. 通過名言警句的學習,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文化自信。 道德修養 1. 培養學生樂觀向上、認真務實、勤奮進取的良好品質。2. 引導學生學會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增強抗挫折能力。 健全人格 1. 通過情境導入和小組討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2. 通過榜樣事跡的學習,培養學生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 責任意識 1. 引導學生認識到積極人生態度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2. 激發學生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1. 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表現,如樂觀向上、認真務實、勤奮進取等。2. 積極人生態度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3. 通過榜樣事跡和名言警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難點 1. 理解擁有積極人生態度的必要性,尤其是如何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保持積極的心態。2. 如何將積極的人生態度內化為個人的行為習慣,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3. 探討積極人生態度對學生未來人生發展的影響,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教學方法與準備教學方法 議題式教學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圖片、名言警句卡片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情境導入 講述“半杯水”的故事 (1)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半杯水”的動畫視頻,展示兩個行進在沙漠中的人,都只剩下半瓶水。一個人說:“唉,只剩下半瓶水了。”另一個人說:“真好,還有半瓶水。” (2)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請猜測一下這個故事的結局。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3) 教師進一步提問: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的人生態度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4) 教師點撥:人生的旅途,鮮花與荊棘同在,坦途與坎坷交替。以什么樣的態度面對復雜的人生境遇,關系一個人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積極的人生態度,會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從而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消極的人生態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壞的一面,從而心灰意懶、消極懈怠。因此,我們應當努力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5) 教師總結: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積極的人生態度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保持樂觀的心態,勇敢面對困難。 (6)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你是如何面對的? (7) 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教師適時給予鼓勵和指導。 (8) 教師引出本節課的主題: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過渡到下一環節 (1) 教師提出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呢? (2) 教師引入下一個活動:古詩詞里的人生態度。 1. 觀看“半杯水”的動畫視頻,思考并猜測故事的結局。2. 分享自己對故事的感悟,思考不同人生態度帶來的不同影響。3. 結合自身經歷,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時的態度和做法。4.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設計意圖 通過“半杯水”的故事,創設生動的情境,引發學生思考不同人生態度對人生的影響,激發學生樹立積極人生態度的積極性。同時,通過師生互動和討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積極人生態度的意義。活動一:古詩詞里的人生態度 活動一:古詩詞里的人生態度 播放蘇軾《定風波》詩詞視頻 (1) 教師播放蘇軾《定風波》的詩詞視頻,帶領學生一起欣賞這首詞的意境和情感。(2)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從詩詞中,你讀懂了蘇軾怎樣的人生態度?鼓勵學生結合詞中的具體語句進行分析。(3) 教師展示蘇軾的生平簡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蘇軾所處的歷史背景和創作心境。(4) 教師提問:蘇軾在面對風雨時選擇了怎樣的態度?這種態度對你有什么啟發?(5) 學生分組討論:暢游詩詞,你還知道哪些與此人生境界相似的詩句或詩篇?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匯報。(6) 教師總結:蘇軾的詩詞體現了他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信和從容,體味更多的生活樂趣;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夠及時調整心態,不畏懼,不退縮,勇敢面對。(7)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種人生態度會對我們產生怎樣的影響?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分享。(8) 教師點撥:積極的人生態度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夠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追求更高的目標。 過渡到下一環節 (1) 教師提出問題:除了古詩詞,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感受到積極的人生態度呢? (2) 教師引入下一個活動:榜樣言行中的人生態度。 1. 觀看蘇軾《定風波》的詩詞視頻,感受詩詞的意境和情感。2. 結合詞中的具體語句,分析蘇軾的人生態度。3. 分組討論,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與此人生境界相似的詩句或詩篇。4.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表達自己對積極人生態度的理解和感悟。設計意圖 通過賞析蘇軾的《定風波》,引導學生感受古詩詞中蘊含的積極人生態度,幫助學生理解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的具體表現。同時,通過分組討論和分享,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活動二:榜樣言行中的人生態度 活動二:榜樣言行中的人生態度 展示“國家卓越工程師”蘇權科的事跡 (1)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蘇權科的紀錄片片段,介紹他作為港珠澳大橋工程總工程師的事跡,特別是他在建設過程中克服重重困難、勇攀“橋梁高峰”的精神。(2)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從蘇權科的言行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人生態度?鼓勵學生結合具體的事實進行分析。(3) 教師展示蘇權科的生平簡介和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歷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蘇權科所面臨的挑戰和他為此付出的努力。(4) 教師提問:蘇權科在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時,為什么能夠堅持下來?這種精神對你有什么啟發?(5) 學生分組討論:結合蘇權科的事跡,探討積極的人生態度會對我們產生怎樣的影響。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匯報。(6) 教師總結:蘇權科的事跡體現了他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積極人生態度。這種態度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堅定的信念,還能夠激勵我們不斷追求卓越,超越自我。(7)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分享。(8) 教師點撥:積極的人生態度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習慣和品質。 過渡到下一環節 (1) 教師提出問題:除了榜樣人物,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感受到積極的人生態度呢? (2) 教師引入下一個活動:名言警句中的人生態度。 1. 觀看關于蘇權科的紀錄片片段,了解他的事跡和精神。2. 結合具體的事實,分析蘇權科的人生態度。3. 分組討論,分享自己對積極人生態度的理解和感悟。4.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表達自己對如何擁有積極人生態度的看法。設計意圖 通過展示蘇權科的事跡,引導學生感受榜樣人物身上體現的積極人生態度,幫助學生理解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同時,通過分組討論和分享,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激發學生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活動三:名言警句中的人生態度 活動三:名言警句中的人生態度 展示名言警句 (1) 教師展示以下名言警句:-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天才出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華羅庚-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習近平總書記(2)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上述名言共同體現了怎樣的人生態度?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分享。(3) 教師提問:這些名言對你有什么啟發?你打算怎樣踐行這種人生態度?(4) 學生分組討論:結合自己的理解,談談你對這種人生態度的認識。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匯報。(5) 教師總結:這些名言警句體現了勤奮進取、堅持不懈、努力前行的積極人生態度。勤奮進取的人不會滿足現狀、貪圖安逸,而是勤學上進、追求卓越。(6)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踐行這種人生態度?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分享。(7) 教師點撥:積極的人生態度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習慣和品質。(8) 教師布置課后作業:請每位學生選擇一句自己喜歡的名言,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這句名言的理解以及你打算如何踐行它。 過渡到課堂小結 (1) 教師提出問題:通過今天的課程,你學到了什么?(2)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總結積極人生態度的表現及其重要性。 1. 閱讀并思考教師展示的名言警句,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分享。2. 分組討論,談談自己對這些名言的認識和感悟。3.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表達自己對如何踐行積極人生態度的看法。4. 完成課后作業,選擇一句喜歡的名言,寫一篇短文。設計意圖 通過展示名言警句,引導學生感受其中蘊含的積極人生態度,幫助學生理解勤奮進取、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同時,通過分組討論和分享,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激發學生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1)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積極的人生態度表現為樂觀向上、認真務實、勤奮進取。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保持樂觀的心態,勇敢面對困難。(2) 教師強調:積極的人生態度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夠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追求更高的目標。(3) 教師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習慣和品質,努力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4) 教師布置課后作業:請每位學生選擇一句自己喜歡的名言,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這句名言的理解以及你打算如何踐行它。(5) 教師結束語:樂觀的人生態度,每天會帶給你一輪燦爛的紅日;悲觀的人生態度,總會使你眼前充滿灰暗與陰云;專心認真的人生態度,定會讓你在山重水復后終將柳暗花明;敷衍了事、三心二意的人生態度,終將使人一事無成。面對復雜的人生境遇,希望大家要有樂觀向上、認真務實、勤奮進取的積極人生態度,熱愛生活,笑對未來。 1. 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總結積極人生態度的表現及其重要性。2.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表達自己對如何擁有積極人生態度的看法。3. 完成課后作業,選擇一句喜歡的名言,寫一篇短文。設計意圖 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強化對積極人生態度的理解和認識。同時,通過布置課后作業,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習慣和品質。作業設計書面作業 1. 請每位學生選擇一句自己喜歡的名言,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談談你對這句名言的理解以及你打算如何踐行它。2. 請每位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談談你對積極人生態度的理解,并舉例說明你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種態度的。3. 請每位學生收集三則關于積極人生態度的名人故事或名言警句,制作一份手抄報,要求圖文并茂,內容豐富。實踐作業 1. 請每位學生在一周內記錄自己每天的心情變化,反思自己是否保持了積極的人生態度,并寫下心得體會。2. 請每位學生在班級內組織一次關于“如何擁有積極人生態度”的主題班會,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感悟。3. 請每位學生邀請一位家長或朋友,一起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體驗積極人生態度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成功之處 1. 通過“半杯水”的故事、古詩詞賞析、榜樣事跡和名言警句等多種形式,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課堂的吸引力。2. 通過分組討論和合作探究,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積極人生態度的表現及其重要性。3. 通過布置課后作業,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責任感。不足之處 1. 在課堂時間安排上,部分環節的時間控制不夠合理,導致個別活動未能充分展開,影響了教學效果。2. 在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中,部分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可能是因為問題難度較大,導致部分學生感到困惑。3. 在課堂互動中,教師對學生的反饋不夠及時,未能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改進措施 1. 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時間的合理分配,確保每個環節都能充分展開,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2. 在設計問題時,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降低問題的難度,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3. 在課堂互動中,教師應更加關注學生的反饋,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