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式折線統計圖》教學內容:教學目標:1.在統計“一周每天跳繩一分鐘成績 ”的真實任務中,經歷數據 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單式折線統 計圖的特點,形成數據意識和初步的應用意識。(重點)2.通過觀察、比較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聯系與區別,體會 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能把數據整理成單式折線統計圖,并 解釋所表達的意義。3.經歷數據分析的過程,讀懂數據所表達的意義,能根據數據作 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發展推理意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 力。(難點)教學重點、難點: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并能依據這一特點對數據的變化趨勢進行合理推測,感悟數據分析的方法與價值。課前準備:課件、尺子、鉛筆、橡皮、學習任務單教學過程:活動一 : 利用圖表 , 呈現數據激趣導入,引出問題。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生:喜歡。(課件播放學生跳繩活動的精彩瞬間)跳繩運動是作為一種古老的娛樂活動,自唐朝以來就有記載,如“跳索”、“跳白索”、“繩飛”等不同名稱,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它不僅是一種娛樂活動,還因其具有強身健體、簡便易行的特點。跳繩可以單人進行,也可以集體參與,兼具觀賞性和協調性。師:下學期我校將要舉行校運會也有跳繩比賽,我們班要選1名同學參加比賽,如果老師任意點一個人去,你們覺得合理嗎?生:不合理。師:那你們覺得要怎樣做才是合理的決定呢?生:需要先收集大家跳繩的數據才能決定。師:是的,我們要用數據來說話。2.展示課前任務單,全班交流。師:上周老師布置同學們收集了自己一周每天一分鐘跳繩的最好成績,你們能用不同的方式來整理和表達這些數據嗎?誰來展示一下!(板書:一周每天1分鐘跳繩成績統計情況、收集數據)師:請你,你把數據整理成了什么?(板書:整理數據)生:我把數據整理成了統計表。師:如果按他的整理方式,我們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生:可以了解到她每天跳了多少個。師:謝謝你的分享,還有不同的整理方式嗎?師:你把數據整理成了什么?生:我把數據整理成了條形統計圖。師:如果用條形統計圖整理數據,我們又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生:可以了解到他哪天跳得最多,哪天跳得最少。師:是的,從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中都可以看出自己一周每天一分鐘跳繩的成績 ,從條形統計圖中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出自己的最高成績和最低成績。這樣子,我們就可以通過分析數據,做出簡單的預測。(板書:分析數據,做出預測)師:除了以上兩種,還有別的整理方法嗎?你把數據整理成了什么?生:我把這些數據整理成折線統計圖。師追問:關于折線統計圖,你們有什么想了解的嗎?生:為什么要用折線統計圖呢?它和我們學過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一樣?他是怎么畫出這個折線統計圖的呢?師:這幾位同學的問題都提得非常有價值,其實折線統計圖也可以由條形統計圖演變而來。3.課件演示:將條形統計圖動態變成折線統計圖的過程師:請同學們看老師也把上周每天1分鐘跳繩的成績做成了條形統計圖,請你仔細觀察它是怎樣變化的? 與剛才的條形統計圖相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生:直條變細了,最后成了點,數值不變。師小結:你觀察得真仔細,將條形統計圖的直條變細、變成點,只保留最高點,保留數值,再用線段將點依次連起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的統計工具——單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單式折線統計圖)活動二:觀察分析,認識特點認識折線統計圖,體會“ 點 ”與“線 ”的作用師:這是梁老師一周每天一分鐘跳繩的單式折線統計圖,請你仔細觀察并和同桌交流討論折線統計圖上的橫軸、縱軸分別表示什么?(板書:單式折線統計圖)生:橫軸表示日期,縱軸表示跳繩的個數。師:這些點能告訴我們什么?(板書:點)生:這些點表示他每天跳繩的成績。師:這些線又能告訴我們什么?(板書:線)生:有的線下降表示數量在減少,有的線上升表示數量在增加,有的線平平表示數量不變。師:你還能知道哪些信息?生:他的成績從局部看有升有降,整體呈上升趨勢。師小結:折線統計圖是用點來表示數據的多少,點的位置越高表示數據越大;連接這些點形成的折線可以看出數據的增減變化趨勢。(板書:表示數量的多少、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2、對比思考,明確刻度的合理選擇。師:老師發現咱們班同學的觀察能力特別強,下面請大家繼續觀察這兩幅折線統計圖,你有什么發現?誰來說一說?圖 1圖 2生:這兩幅統計圖的數據變化情況不一樣,一個變化趨勢明顯, 一個變化趨勢不明顯。師追問:這兩幅圖有沒有可能是同一個人的跳繩數據統計圖呢?生:不可能,因為數據變化情況不一樣。師:還有不同意見嗎?生:我覺得可能,因為各點表示的數據一樣。師追問:為什么同一個人的數據,畫出來的圖卻差別這么大呢?生:因為這兩幅統計圖縱軸表示的單位刻度不同,起點數據也不同。師小結:那么也就是說單位刻度數值越大,看到的折線上升和下降的變化就不明顯;單位刻度數值越小,看到的折線上升和下降的變化就更明顯。活動三:動手操作,繪圖理解師:那接下來你們想不想把你們一周每天一分鐘跳繩的數據也繪制成折線統計圖呢?生:想。師:那現在我們就先跟著小視頻一起來學習如何繪制折線統計圖吧。邊看邊想先畫什么?再畫什么?師:通過視頻學習我們知道了繪制折線統計圖需要以下這五個步驟(PPT演示)1、寫上標題;2、確定橫軸、縱軸所表示的意義;3、確定縱軸的單位長度;4、描點標數據;5、連線。師:大家看明白了嗎?生:看明白啦。2.動手畫一畫。師:好,現在請大家拿出學習單1,用自己跳繩的數據在空白方格圖處畫出新的折線統計圖,并完成折線統計圖下面的問題,時間3分鐘。2、展示、交流評價學生的作品。師:哪位同學來匯報一下你的成績?活動四:感知趨勢,合理預測1.讀懂自己的折線統計圖學生交流匯報:生:我的最高成績是 201 個,最低成績是 185 個。生:我的成績從局部看有升有降,整體呈上升趨勢。生:我的跳繩成績還會繼續上升,但是上升的幅度不會太大。生:我的成績會基本平穩,因為我這一周連續三天的成績都變化不大,保持平穩,達到自己的極限水平了。師:看來同學們不僅能讀懂自己的折線統計圖,還能對自己的成績作出合理的預測呢。2.分析跳繩隊隊員的成績統計圖,合理預測師: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2024年亞洲跳繩錦標賽就快到了,我們柳州市文惠小學跳繩隊的8名同學經過層層選拔,即將代表廣西參賽。這是跳繩隊覃茄瀚同學上周每天一分鐘跳繩成績統計圖。師:請你仔細觀察折線統計圖:看到他一周的訓練成績,你有什么感想?(分析數據))生:他很厲害,最高成績達到了 354 個,成績保持在 338 個以上。 生:他的成績呈上升的趨勢,一直在進步。師:她確實很厲害在訓練中每天都有進步,接下來猜一猜:他下一次的跳繩成績可能是多少個?400個,500個。(板書:預測)師:那同學們有了解過1分鐘跳繩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是多少個嗎?生:沒有。課件出示 1 分鐘單搖跳繩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師:看了最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請你預測一下:如果再繼續訓練下去,他的成績有可能打破吉尼斯世界記錄嗎?生:可能會打破吉尼斯世界記錄,因為他現在的基礎成績比較好, 只要刻苦訓練,堅持下去,終有一天會實現。師: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勤奮努力,我們也會進步成長得更快。也 提前預祝他們在今年的比賽當中取得好成績,為國家爭光。師:可能會達到 500 個嗎?生:不可能達到 500 個,想要跳 500 個,那么平均每秒大約要跳 8.3 個,這個速度是人類無法達到的。小結:所以利用折線統計圖進行預測時,既要考慮統計圖的變化趨勢,也要考慮實際情況,要把數學和生活結合起來,學習數學才更有價值。(板書:決策)活動五:優勢對比,體會作用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折線統計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老師把上周每天一分鐘跳繩的數據分別整理成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誰來說一說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來表示同一組數據時的相同點是什么?生:它們都有橫軸和縱軸,能清晰地看出數據的多少。師:這兩種統計圖都能看出數量的多少。那它們的不同點是什么?生:條形統計圖用直條 的高度來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是用點和線段來描述數量的多少和變化情況。生:我認為條形統計圖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數量的變化情況。師追問:既然條形統計圖已經能表示數量的多少,那我們為什么還要繪制成折線統計圖呢?生:因為折線統計圖比條形統計圖能更直觀的看出數據上升和下降的變化趨勢。師小結:雖然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都能表示數量的多少、變化,但是折線統計圖能更直觀的看出數據的變化趨勢。活動六:解決問題,有效反饋師: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折線統計圖,下圖是小維24小時體溫統計圖,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單2,仔細觀察統計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時間2分鐘。1.媽媽每隔( )小時給小維量一次體溫?2.小維在當天21時的體溫是( )度?(該 不該)吃退燒藥。3.小維的體溫在當天( )至( )上升最快,在( )至( )下降得最快。4.圖中的虛線表示( )5.第二天18時之后,再過3個小時小維的體溫可能是( )度,你是怎么想的?活動七:全課總結, 內化提升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2.教師小結: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特殊的折線統計圖,希望同學們 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繪制出一張讓自己滿意的人生折線統計圖。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