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采花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采花》樂曲,在小學中年級學段的學生能夠識別四川音樂的節奏特點,感受其民族風格,提升音樂感知能力。 (2)在采花相關的角色扮演活動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分組討論、合作制作道具并進行表演,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 (3)以欣賞和表演《采花》為契機,激發學生對四川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積極探索民族音樂文化的態度。教學方法講授法、實驗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學習法教學重點(1)掌握樂曲《采花》獨特的節奏特點。 (2)引導學生以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1)掌握歌曲《采花》中后半拍開始的節奏特點,并在演唱中準確體現。 (2)在集體演唱過程中,協調學生聲音,實現和諧、統一的音質表現。教學過程一、導入 復習歌曲《金風吹來的時候》。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回憶并演唱歌曲《金風吹來的時候》,幫助大家進入音樂的氛圍,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生:跟隨老師的琴聲齊唱,并在結束時互相鼓掌鼓勵) 引出新課《采花》。教師介紹今天要學習的新歌是一首四川民歌《采花》,并簡要說明這首歌曲的歷史背景和獨特的民族特色。(生:認真聽講,表現出對新歌的興趣) 二、欣賞樂曲《采花》 初步聆聽樂曲,感受音樂風格。教師播放完整的《采花》樂曲,要求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用心體會歌曲的節奏和情感。(生:閉眼聆聽,感受到歌曲的獨特韻律和歡樂的氣氛)(教師:聽完后詢問學生的感受,例如“你們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你們認為這首歌傳達了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等)(生:有的學生說感受到了歡快的節奏,有的學生說聽到了大自然的聲音,還有的學生表達了對歌曲的喜愛) 再次分部分聆聽,深入了解歌曲特點。教師再次播放歌曲,這次分成幾個部分來聽,例如前半段和后半段,引導學生注意歌曲的結構和節奏變化。(生:仔細區分前后兩段的不同,發現后半拍開始的節奏特色)教師解釋這種節奏特點對于表現歌曲情感的重要性,并通過板書或手勢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提問:“你們覺得后半拍開始的節奏有什么特殊的感覺?” 學生可能會回答:“感覺更有活力”、“聽起來更有趣”等) 討論與分享。學生分小組討論剛才所聽到的歌曲特征,然后每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生:積極發言,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教師適時點評,表揚有創意的想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這首歌曲,你會選擇哪個詞?” 學生的回答可能包括“歡快”、“活潑”、“獨特”等。 三、創設情境參與活動 角色扮演準備。教師提出要求:“同學們,我們要舉辦一場關于《采花》的小型音樂會,你們想扮演怎樣的角色呢?”每組選定一個主題故事背景,如童話、動畫片中的場景等,并開始討論如何裝扮自己。(生:有的小組選擇扮演童話中的公主王子,有的則是動畫片里的動物朋友,還有的決定自創角色) 制作道具與服裝。根據各自選定的角色,利用手頭材料(如皺紋紙、塑料袋等)開始制作簡單的服裝和道具。(生:分工合作,一些學生負責剪裁布料,另一些則負責繪畫細節;教師巡視指導,確保每個小組都能順利完成作品)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創作靈感:“你們可以用這些材料制作什么呢?比如帽子、裙子、裝飾品等”。 展示與表演。各組依次上臺表演他們精心準備好的節目,其他同學作為觀眾給予支持。(生:穿著自制的服裝,手持道具,自信地走上舞臺進行表演;教室里充滿了歡笑和掌聲)教師總結:通過此次活動,大家不僅學會了如何用身體語言表達內心情感,同時也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 四、鞏固與拓展 集體演唱《采花》。在老師的帶領下,全體學生一起大聲唱一遍《采花》,感受團隊合作的力量。(生:齊聲高歌,歌聲響徹整個教室) 回顧課堂亮點。回顧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強調《采花》的節奏特點及其重要性。(教師提問:誰還記得《采花》中最特別的地方是什么?)(生:踴躍回答,提到后半拍起的特點) 布置后續任務。老師布置作業:回家后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演繹《采花》,可以是獨唱也可以是合唱,下節課分享給大家聽。(生:表示期待,承諾會認真完成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