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陵散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生能夠掌握我國古代音樂概況和古琴相關知識,包括歷史、琴譜、傳說故事等。 (2)學生能夠認真聆聽古琴曲《廣陵散》,深刻體會其中蘊含的古老韻味并能說出樂曲所表達的情緒。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古琴藝術所代表的中國文化情致,激發對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熱愛之情。教學方法講授法、分組討論法、聆聽感受法、總結比較法教學重點(1)通過自主學習探究,深入了解古代音樂概況與古琴相關知識。 (2)在聆聽《廣陵散》過程中,體會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教學難點(1)理解并記憶《廣陵散》中的泛音旋律及特殊技法,感受其創設的情景交融場景。 (2)深入分析《廣陵散》的藝術表現手法和古琴演奏技法,對比其與《杏花天影》的不同之處。教學過程一、導入教學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代樂器承載著豐富的文化與情感。今天,我們將一起欣賞古琴名曲《廣陵散》。請大家思考一下,你們之前聽到過哪些古琴曲?它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曾聽過《高山流水》,給人一種寧靜致遠的感覺;還聽過《梅花三弄》,感覺曲調優美,引人入勝。) 二、教師簡介《廣陵散》 從故事背景到表達的憤怒情懷進行簡介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也是中國古代音樂中的瑰寶之一。這首曲子背后有著一個動人的歷史故事。它講述了聶政刺殺韓王的故事。據傳,聶政為了替父報仇,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藝,并最終成功刺殺了暴君韓王。這段故事被融入到了《廣陵散》中,通過琴聲表達了聶政那種深沉的情感和強烈的反抗精神。(生:原來《廣陵散》還有這樣的歷史背景,我對這首曲子有了更多的興趣。) 聆聽全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速度力度 接下來,請大家認真聆聽《廣陵散》這首曲子。注意曲子的整體情緒、速度以及力度的變化,看看你們是否能感受到曲中所傳達的情感。(師播放音樂,大約5分鐘后暫停)(生:我感覺這首曲子剛開始時有些緩慢而沉重,好像是在訴說著什么不開心的事;接著逐漸變得激烈起來,聽起來似乎有一種憤怒的情緒在里面。) 分組討論:這首古琴曲是如何講述聶政刺韓王的故事的? 現在,請大家分成四個小組,每組選出一名代表上臺分享你們的理解。思考并討論以下幾個問題:這首曲子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表現了什么樣的情感或場景?曲中有哪些特殊技法體現了這些情感或場景? (分組討論約10分鐘后,由各組選出代表發言)(學生:我們覺得這首曲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像是描述了聶政內心深處的痛苦與掙扎;中間部分開始變得緊張起來,可能是他在策劃刺殺行動;最后一部分則非常激昂,可能是在描述行刺成功的瞬間。整個過程中用了很多快速彈奏的手法,使得整首曲子更加富有動感。) 三、集體總結 結合剛才大家的分享,我們可以得出,《廣陵散》不僅是一首美妙的音樂作品,更是一部生動的歷史畫卷,它運用音樂的方式講述了聶政的壯烈事跡。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剛才討論的重點:《廣陵散》通過不同段落之間的變化展示了聶政從內心斗爭到最終復仇的全過程。在演奏技術方面,尤其是泛音旋律及泛音這種特殊的音色創造出了獨特的情景交融效果,讓聽眾能夠更好地體會到作曲者的意圖。 此外,《廣陵散》在藝術上的表現手法與其他一些古琴曲如《杏花天影》存在明顯差異。例如,在情緒表達上,《廣陵散》更多使用激昂與悲憤交替的方式來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復雜多變;而在技術層面,則是通過對多種演奏技巧的應用,包括滑音、撥弦等手法,使得每一拍都充滿了力量與感染力。 四、教師課后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關于古琴及其著名作品《廣陵散》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能夠在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美好情操和高尚品德。記得課后繼續探索更多有關古琴文化的資料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