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期末復習地圖突破人教版(2024) 七年級上冊 期末大串講(第1章—第3章)填圖學地理1地球的宇宙環境(1)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⑤是 ;⑥是 ;⑦是 ;⑧是 ;(2)八大行星中屬于類地行星的是: (填序號),屬于巨行星的是 (填序號),屬于遠日行星的是 (填序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甲: ;乙: ;丙: ;丁: ;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3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1) (主觀猜想)→ 現象(推測)→ 船隊環球航行成功(初步證實)→ 照片(確證)。(2)生活中能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的證據:海邊觀測海上的帆船:站得 ,看得 。天圓地方月食現象麥哲倫地球衛星高遠星4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的形狀: 的球體。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5地球儀5要素① ;② ;③ ;④ ;⑤ 。地軸北極點緯線經線南極點6經線和緯線項目 緯線 經線定義 在地球儀上,與赤道 的圓圈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 并垂直于緯線的線指示方向 方向 方向長度 緯線長度 ,從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到兩極縮為一個點 所有經線都 。形狀 (南北兩極是一個點) 。相互關系 緯線互相 。 所有經線相交于 。平行兩極不相等相等圓圈半圓弧不相等極點東西南北7經度和緯度項目 緯度 經度代表字母 南緯用 北緯用 。 東經用 ;西經用 。劃分界限 (0°緯線) (0°經線)度數范圍 0°— 。 0°— 。變化規律 從 向南北逐漸增加至90° 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逐漸 至180°NSEW赤道本初子午線9001800赤道增加7經度和緯度(1)0°緯線:又叫 ,是地球上 的緯線,南美洲厄瓜多爾基多市有兩座赤道紀念碑。(2)北回歸線:緯度為 ,南回歸線:緯度為 。(3)北極圈:緯度為 ,南極圈:緯度為 。(4)南極點:緯度為 ,北極點:緯度為 。(5)0°經線,又叫 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6)20°W以 是東半球,以 是西半球;160°E以 是東半球,以 是西半球。(7)往北增大為 、往南增大為 ;往東增大為東經、往西增大為西經。(一句話概括:北大為 緯,南大為 緯,東大為 經,西大為 經)赤道最長23.5°N23.5°S66.5°N66.5°S23.5°S90°N本初子午東西西東北緯南緯北南東西8半球的劃分(1)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2)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20°W和160°E赤道9利用經緯網定位①書寫規范:先寫 再寫 。②寫出A、B、C的經緯度坐標:A:( , )B:( , )C:( , )緯度經度40°N170°E20°N170°W40°N150° E9利用經緯網定位例:C(0 ° , 40 °W),位于 西半球;A( , ),位于 半球、 半球;B( , ),位于 半球、 半球;D( , ),位于 半球。40 °N40 °W北西60 °N40 °E20 °S20 °W北西南9利用經緯網定位中山站的緯度為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70 °S10地球的自轉(1)定義:地球繞著 不停地旋轉,這種運動叫做地球的自轉。(2)周期:地球自轉的周期是 。(3)地球自轉的方向方向:自 向 、北 南 。地軸1天西東逆順11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1)晝夜更替現象:由于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當太陽照亮地球的一半時,就會產生晝夜,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就產生了晝夜 現象。(2)晨昏線: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又叫晨昏圈,由 和 組成。(3)時差產生原因:①兩地的 不同;②有 。(4)時差計算:①地球每 小時自轉1周(360°),即1小時轉過經度15°則經度相差1°,時間相差 分鐘。② 圖中點ABC均在赤道上,已知點A位于晝半球的中心,則A點時間為: ;B點與A點相差的經為90°,則B點時間為: ;C點位于夜半球的中心,則C點的時間為 .更替晨線昏線經度地球的自轉24412:006:000:0012地球的公轉① 定義:地球按一定的軌道圍繞 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② 周期: ③ 方向: 太陽1年自西向東13二分二至①②③④① 節氣: ;時間 。② 節氣: ;時間 。③ 節氣: ;時間: 。④ 節氣: ;時間: 。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1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14五帶的劃分③②①④⑤① 屬于 帶, 陽光直射, 極晝極夜現象(有/無);② 屬于 帶, 陽光直射, 極晝極夜現象(有/無);③ 屬于 帶, 陽光直射, 極晝極夜現象(有/無);④ 屬于 帶, 陽光直射, 極晝極夜現象(有/無);⑤ 屬于 帶, 陽光直射, 極晝極夜現象(有/無)。熱有無北溫無無北寒無有南溫無無南寒無有15四季的劃分月份 北半球季節 南半球季節3、4、56、7、89、10、1112、1、2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秋季冬季春季夏季16地圖的語言地圖的語言(三要素): ; ; 。方向圖例比例尺17常見的圖例18海拔和相對高度①海拔(相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 的垂直距離。②相對高度:某一個地點高出 的垂直距離,即兩地的 。圖中甲地的海拔為 ,乙地的海拔為 ,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海平面另一個地點高度差800米500米300米195種地形部位① 山峰:等高線閉合,數值中間 四周降 。② 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 處凸出。③ 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 處高凸出,有河流發育。② 鞍部:兩個相鄰 的中間部分,適合露營。⑤ 陡崖:等高線 。適合攀巖、 等。高降低低高山峰重合蹦極20分層設色地形圖(1)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 ,藍色表示 ,白色表示 ,黃褐色表示 。(2)5種地形類型:① 高原:海拔在 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 ,內部起伏較為 。 ② 山地:海拔在 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③ 丘陵:海拔在 - 米以下,地勢起伏較大。④ 平原:海拔在 米以下,寬廣平坦。⑤ 盆地:四周 ,中間 。平原海洋冰川高原、山地500陡峭和緩500200500200高低21海陸分布(1)地球表面 %海洋, %是陸地,即 分海洋, 分陸地。(2)陸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和 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 半球和 半球,任何半球內,都是海洋面積 陸地面積。(3)南極位于 (緯線)以南,附近以 為主,北極位于 (緯線)以北,附近以 為主。7129七三北東南西大于南極圈陸地北極圈海洋22七大洲和四大洋圖中序號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分別為: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 B C D 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非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23七大洲的分布24.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 。(2)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3)全部位于東半球的大洲: 。(4)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5)赤道穿過的大洲: 、 、 、 。歐洲北美洲南極洲非洲南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23七大洲的分布24.讀圖完成下列問題(6)赤道穿過的大陸是: 、 。(7)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 、 。(8)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大洲有: 、 、 。(9)亞洲與歐洲大陸是一個整體,合稱為: 。(10)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稱為: 。非洲大陸南美大陸亞洲北美洲歐洲非洲南美洲亞歐大陸美洲大陸23七大洲的分布24.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1)跨緯度最廣的大洲: 。(12)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13)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14)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亞洲南極洲南極洲歐洲24七大洲分界線(1)亞歐分界線為: 、 、 、 、 、 。(2)亞洲與北美洲分界線為: ,溝通了 洋和 洋。(3)亞洲與非洲分界線為: ,溝通了 海和 海,間接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4)南美洲與北美洲分界線為 ,溝通了 洋和 洋。(5)南美洲與南極洲分界線為 。(6)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 ,溝通了 海和 洋。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黑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白令海峽北冰太平蘇伊士運河紅地中巴拿馬運河太平大西德雷克海峽直布羅陀海峽地中大西25四大洋(1)全球海洋共分四個大洋(面積從大到小): 、 、 、 。(2)太平洋:面積 、海水 、島嶼最多,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3)大西洋:面積第二、呈“ ”形狀、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4)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全部位于東半球,大部分位于 (溫度帶)。(5)北冰洋:面積 ,深度 ,水溫 的大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緯度最 ,跨經度最 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大最深S熱帶最小最淺最低高廣25四大洋(6)四大洋的分布特征:①最冷、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②形狀像“S”的大洋: 。③赤道穿過的大洋有: 、 、 。④本初子午線穿過的大洋有: 。⑤北冰洋的周圍大洲: 、 、 。北冰洋大西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歐洲亞洲北美洲青藏高原東非高原巴西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伊朗高原亞馬孫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26世界主要地形區的分布最高的高原: ;最大的高原: ;3、最高的山脈: ;4、最大的平原: ;5、最高的山峰: ;6、最長的山脈: ;最大的盆地: ;最長的山系: 。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珠穆朗瑪峰安第斯山脈27世界之最剛果盆地科迪勒拉山系① 是 , 、 資源豐富。② 是 ;③ 是 ;④ 是 ;⑤ 是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是: 。27海底地形⑤大陸架石油天然氣大陸坡洋中脊海溝洋盆馬里亞納海溝板塊內部,地殼 ,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 。a 是 ,b 是 ,e 是 ,f 是 ,g 是 ,d 是 。28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穩定活躍板塊運動方式:碰撞擠壓形成 、 。張裂拉伸處形成 和 。山脈海溝裂谷紅海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29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日本多火山地震: 板塊和 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太平洋亞歐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脈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擠壓形成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擠壓形成落基山安第斯山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擠壓形成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擠壓形成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30板塊運動的影響感謝聆聽人教版(2024) 七年級上冊 期中大串講填圖學地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