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章 居民與文化第一節 人口與人種考點1:世界人口的增長特點(1)人口數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已達80億。(2)18世紀以前:增長比較緩慢。工業革命以后,增長速度大大加快。二戰以后人口迅速增長。(3)人口增長的原因:生活水平提高,醫療技術進步、人均壽命延長、新增嬰兒數量增多。考點2:人口自然增長率(1)人口增長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長率表示,而人口自然增長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2)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出生人口數量/人口總數;死亡率=死亡人口數量/人口總數)① 自然增長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增加,且數值越大表示增長越快② 自然增長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不變(零增長)③ 自然增長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減少(負增長)(3)人口增長率最低的大洲是歐洲(-0.6%);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2.54%);人口數量最多的大洲是亞洲(46.41億);人口數量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0.42億)。(4)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甚至出現負增長。(5)一個地區的人口增長,除了受人口自然增長影響,還受人口遷移因素的影響。考點3:人口問題(1)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交通擁擠、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就業困難、饑餓貧困和居住條件差等。對策:控制生育政策(2)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對策:鼓勵生育政策,接納海外移民。★ 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考點4: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該地區人口總數(人)/該地區面積(km2)。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2)影響人口分布的原因分布特點 不同地區人口的分布 原因 環境特點稠密區 “四密” 亞洲的東部 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早 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自然條件優越亞洲南部歐洲西部及北美東部 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北美東部稀疏區 “四疏” 沙漠地區 極端干旱 自然環境惡劣雨林地區 過于濕熱高緯度地區 終年嚴寒高原、山地 地勢高峻,空氣稀薄考點5:三大人種的體貌特征人種 膚色特征 眼色特征 面部特征 頭發特征黃色人種 淡黃色 棕 色 扁平 黑直白色人種 白色 色淺,淺藍色 鼻子高、嘴唇薄 波浪狀黑色人種 黝黑 黑棕色 嘴唇厚、鼻翼寬 卷曲★ 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是黃種人。考點6:三大人種的分布人種 地區分布黃種人 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 、南美洲北部白種人 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和亞洲西部黑種人 非洲中南部、大洋洲西北部同一人種分布特點:大范圍集中,小范圍零星分布第二節 城鎮與鄉村考點1:聚落(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其中鄉村聚落又分為農村、牧村、漁村和林場等。(2)城市聚落與鄉村聚落的區別:生產活動的不同。城市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鄉村一般從事農業生產。(3)聚落分布的條件:① 地形平坦 ② 水源充足 ③ 交通便利 ④ 土壤肥沃 ⑤ 氣候適宜 ⑥ 自然資源豐富考點2:鄉村和城鎮景觀差異房屋 交通 設施 原始風貌鄉村 密度小且低矮 線路狹窄,稀少 商業和公共服務設施少 保留了更多的自然風貌城鎮 密度大且高樓眾多 道路縱橫交錯,有的呈現網絡化立體化 餐館、商店等商業服務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齊全 原有的自然環境大都已被改造考點3:聚落分布(1)聚落密集區: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區或河口、沿海地區,工業比較發達。(2)聚落稀疏區:高原、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3)聚落的形態:團塊狀——位于平原地區條帶狀——位于河流、山麓、谷地等地區。第三節 多樣的文化考點1:世界的語言(1)世界的主要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也是聯合國的官方語言。(2)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考點2:世界三大宗教(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2)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中國的本土宗教是道教。(3)伊斯蘭教徒被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被稱為回教或清真教。(4)非洲北部和東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是阿拉伯地區,居民屬于白色人種,講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考點3:不同的文化所在區域 典型民居 當地特點 民居建筑特點北極地區 冰屋 緯度高,氣候嚴寒 冰塊構筑,低矮無窗,就地取材,利于防風保暖黃土高原 窯洞 冬冷夏熱,降水少,土壤具有直立性 門窗小,土層厚,直立性強,利于保溫隔熱,冬暖夏涼東南亞 桿欄式建筑(竹樓) 氣候濕熱 墻體薄,底部架空,利于通風散熱西亞 土樓 全年炎熱干燥 多平頂屋的多層土樓,窗小墻厚,保暖隔熱,防風沙。青藏地區 平頂碉房 冬寒夏涼 就地取材,保暖第六章 發展與合作考點1:不同國家發展水平差異(1)由于不同地區發展水平差異顯著,世界的國家和地區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2)發達國家① 主要國家:歐洲西部: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挪威。大洋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北美洲:美國、加拿大。亞洲:日本、韓國② 分布:大多數發達國家位于北半球的北部,因此把發達國家稱為“北”。(3)發展中國家① 主要國家:亞洲大多數國家:中國、印度、…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非洲:埃塞俄比亞、乍得、…② 分布: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位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因此把發展中國家稱為“南”。考點2:合作發展(1)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2)把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考點3: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1)全球自然資源分布不平衡,各國資金、技術,市場條件也不一樣,每個國家在發展經濟中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條件,也存在一些不足。(2)快速、高效、多樣的交通運輸,方便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貨物運輸和人員往來,為全球各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