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回憶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對音樂劇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對《貓》等音樂劇的欣賞,學生能夠準確說出音樂劇的概念、起源、構成要素,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2)在欣賞音樂劇《貓》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思考、討論等方式,積極探究音樂劇中戲劇、舞蹈、音樂、舞美等元素的作用,掌握分析音樂劇的方法。 (3)借助對音樂劇的學習與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劇藝術的喜愛之情,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素養,使其形成積極健康的藝術價值觀。教學方法實驗法、案例分析法、互動式教學法教學重點(1)從學生角度,通過欣賞《貓》等音樂劇,培養學生對音樂劇的興趣并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2)從知識本身角度,了解音樂劇的構成元素(戲劇、舞蹈、音樂、舞美)及其在劇中的作用。教學難點(1)理解和分析音樂劇中舞蹈元素如何體現角色性格與劇情發展。 (2)感受和鑒賞音樂劇《貓》中的音樂元素,尤其是主題曲《回憶》在不同演唱情境下的情感表達。教學過程一、提問式導入 教師: 同學們,我們即將觀看兩段劇目片段。請大家在觀看后判斷它們是舞劇、歌劇還是音樂???(學生:舉手回答) 媒體播放《白毛女》片段和《如果·愛》片段。 當有同學回答是音樂劇時,教師繼續追問:你能說明你判斷的依據嗎?(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 教師: 音樂劇是一種集多種藝術形式于一體的綜合性舞臺藝術。 今天,我們將一同探索這個充滿魅力的藝術世界……(此環節通過經典作品的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音樂劇的興趣) 二、音樂劇的基本知識 通過播放音樂劇《貓》的視頻片段,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什么是音樂劇 音樂劇起源于何時何地 師生互動,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指導,并共同欣賞圖片 問題1: 音樂劇將各個藝術門類的優點融為一體,包括音樂、舞蹈和戲劇對話,以此來刻畫人物形象,傳達情感,敘述故事情節。 問題2: 音樂劇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個世紀初的歐美地區。 其音樂根基在美國黑人文化中的爵士樂,而舞蹈元素涵蓋了爵士舞與踢踏舞等多種風格。1927年,《水上舞臺》的成功標志著音樂劇時代的到來,其中歌曲“老人河”風靡一時,廣為人知。 課件展示:著名的四部音樂劇《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以及《西貢小姐》的海報及其精彩瞬間。(學生應能夠在觀看過程中識別出構成音樂劇的關鍵要素。此活動旨在加強學生的觀察力與歸納能力) 三、深入了解《貓》這部音樂劇 1. 作者簡介 介紹安德魯·洛伊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一位出生于英國倫敦著名音樂世家的作曲家。他以多部享譽世界的音樂劇如《貓》、《艾薇塔》及《歌劇魅影》聞名遐邇。 教師: 作為最具代表性的現代音樂劇之一,《貓》為何能在全球范圍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讓我們深入探討其背后的原因吧。 2. 劇情梗概 (敘事元素) 講述的是杰里科貓族一年一度聚會的故事,在這期間他們將選擇一只貓獲得重生的機會。因此,各種身份背景不同的貓們競相表現自己,力求被選中。最終,“魅力貓”的感人獨唱《回憶》觸動了大家的心弦,使她成為了那唯一的幸運兒。 教師: 強調故事的力量在于它能夠觸及心靈深處,引發共鳴?!敦垺凡粌H僅是關于動物的故事,也是對人性和社會的一種深刻反映。 3. 舞蹈在《貓》中的重要性 播放一段精選自《貓》的舞蹈視頻。 (組織小組討論,圍繞“舞蹈對推進情節發展的作用”展開話題) 《貓》里的舞蹈非常多樣且富有表現力。根據角色性格的不同,選用不同類型的舞蹈形式來描繪——既有活潑輕快的踢踏舞,也有莊重高雅的芭蕾,再加上激情四射的爵士舞等,使得整個演出充滿了活力。 場景分析之一: 看看“保姆貓”的登場,這位特別的角色雖然白天看起來懶散無為,但到了夜晚卻變得異常忙碌。她不僅教會老鼠編織衣物,還關心著蟑螂的生活狀況。這種反差鮮明的形象正是借助于輕快幽默的踢踏舞來塑造出來的。場景分析之二: 杰利克貓會這一場景里,則展現了大型集體舞蹈的魅力所在。特別是搖滾貓帶動下的群舞部分,充滿了力量感與狂野氣息,完美契合其個性特征。 (利用具體的案例演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舞蹈是如何服務于劇情發展的。) 4. 音樂賞析 《貓》 同樣地,《貓》內所包含的所有音樂都非常動聽且各具特色。從頭至尾共有23首曲目交織在一起,尤其是主題曲《回憶》,更是傳遍了全球各地成為了一首經典的名曲。 教師: 讓我們分別聆聽該曲目的兩個版本,感受隨著演唱者的變化以及音色上的細微差異所帶來的獨特體驗吧? 播放不同版本的《回憶》,之后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版《回憶》讓人產生一種未完待續的感覺,表達了孤獨、失望甚至痛苦的情緒。(生:感到歌聲中透露出深深的失落) 教師進一步解釋道,在主人公光彩奪目的青春歲月過后,她選擇背離族群獨自流浪多年;當再次回歸時已經是滿臉滄桑的老貓了。此刻面對昔日同伴們的質疑眼光,她內心必然十分復雜糾結。第二版《回憶》則傳遞了一個更加溫暖正面的信息,提醒大家珍惜過去同時憧憬未來。特別是結尾處所有貓咪齊聲高歌那一幕,體現了團隊之間的團結友愛之情。(生:感受到溫馨與希望) (通過對比傾聽兩種演繹方式下的同一首歌曲,讓學生體會到旋律本身之外更深層次的意義。) 5. 舞臺布景設計 據稱,為了營造出令人難忘的視覺效果,《貓》劇組大量運用了高科技手段來打造夢幻般的舞臺景觀。每只貓都擁有獨一無二的造型設計,以此彰顯各自獨特的個性特點;此外還有絢麗多彩的燈光布置和巧妙的空間布局,均極大地增強了整體表演效果。 課件展示:部分角色化妝前后對照圖示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最終章《通往九重天》部分,無論是場景轉換還是光影交替都非常流暢自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伴隨著維多利亞純潔無瑕的形象出現,其他貓咪開始逐漸改變對魅力貓的態度,從最初的抵觸轉變為接納乃至支持。最后,在領袖貓的帶領下,全體成員歡送魅力貓踏上前往天堂之旅的畫面無疑是整場演出中最激動人心的一幕! 播放相關視頻片段 (通過對幕后制作技術的學習,加深學生對于舞臺美術概念的理解。) 四、鑒賞基于音樂劇改編而成的影片 播放電影版《音樂之聲》與《紅磨坊》的精彩片斷 (引導學生思考為何音樂劇能夠跨越國界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的喜愛:主要歸功于其融合了優美旋律、生動情節以及震撼場面三大核心要素) 五、課堂總結 綜上所述,現代派音樂劇之所以能夠在眾多傳統劇院藝術形式中脫穎而出,關鍵在于其創新精神與時代潮流緊密結合的特點。特別是在音樂創作與編舞方面大膽引入了許多流行元素,使得整體觀賞體驗更為直觀易懂。希望大家通過這次課程也能愛上這類充滿創意與活力的藝術樣式,并在未來有機會親身體驗更多的優秀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