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 學生能夠正確認讀和書寫“戎、諸、競、唯”等生字,理解“嘗、諸兒、競走、唯”等字詞的意思。2. 正確、流利地朗讀文言文,背誦并默寫《王戎不取道旁李》。3. 能夠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體會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律。2. 引導學生借助注釋、插圖和工具書,自主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提高自主學習能力。3.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 學習王戎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冷靜判斷的品質,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2. 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善于思考、有主見的人。二、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 學習生字詞,理解文言文的含義,正確朗讀和背誦課文。2. 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體會其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品質。(二)教學難點1. 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2. 引導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明白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才能做出正確判斷的道理,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朗讀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四、教學準備1. 多媒體課件,包含課文朗讀音頻、生字詞圖片、相關故事插圖、拓展資料等。2. 制作簡單的道具,如李子模型,用于課堂表演。3. 準備小獎品,如書簽、小筆記本等,用于獎勵課堂表現優秀的學生。五、教學過程(一)趣味導入1. 播放一段孩子們在果園里玩耍的視頻,視頻中孩子們看到樹上的果實,有的直接伸手去摘,有的則在思考。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同學們,假如你們在路邊看到一棵長滿果實的樹,你們會怎么做呢?”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2. 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出課題:“在古代,有一個叫王戎的孩子,他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但是他的做法卻與眾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有趣的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保ò鍟n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 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字音、節奏和語氣,同時在腦海中想象故事的畫面。在范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突出文言文的停頓和韻律,如“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讓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讀法。2.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朗讀過程中,圈出生字詞,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初步理解其意思。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讀音錯誤,如“戎”(róng)、“諸”(zhū)等字的發音。3. 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評價。重點指導學生讀出文言文的節奏,對于讀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如“這位同學讀得非常棒,字音準確,節奏也把握得很好,大家要向他學習?!睂τ谧x得不太好的學生,教師要耐心指導,如“你讀得很認真,但是在這個地方的停頓可以再注意一下,像‘諸兒/競走取之’,應該這樣讀,你再試一次。”4. 全班齊讀課文,讀得通順、流利,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韻律美。(三)學習生字詞1. 出示生字“戎、諸、競、唯”,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和筆畫特點。例如,“戎”字是半包圍結構,里面是一個“戈”字,要注意筆順;“諸”字是左右結構,左邊的“讠”字旁表示與說話有關,右邊的“者”字要寫得舒展。2. 教師示范書寫,邊寫邊強調書寫要點,如“競”字的中間部分是“口”字加一橫,上下結構要緊湊;“唯”字的右邊“隹”字有四橫,要注意長短變化。學生書空練習。3. 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對于書寫規范、美觀的學生,展示其作品,給予表揚,如“大家看這位同學寫的字,筆畫工整,結構合理,非常漂亮,大家要向他看齊。”對于書寫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如“你的這個字的筆畫順序不太對,應該先寫橫折鉤,再寫撇,你改正一下?!?br/>4. 運用多種方式理解生字詞的意思。結合課文注釋理解,如“嘗”是“曾經”的意思,“諸兒”指“許多孩子”。利用圖片或實物理解,如展示李子的圖片,讓學生理解“李”的含義;拿出簡單制作的“競走”道具,演示“競走”的動作,幫助學生理解“競走”是“爭著跑過去”的意思。聯系上下文理解,如“唯戎不動”中的“唯”,通過上下文可以知道是“只有”的意思。(四)理解文意1. 引導學生對照注釋,逐句理解課文的意思,先自主思考,再小組交流討論。第一句“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br/>師:“同學們,誰能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呢?”生:“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許多小孩一起游玩?!?br/>師:“非常好,那‘嘗’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生:“是‘曾經’的意思?!?br/>師:“對,那‘諸小兒’呢?”生:“許多小孩?!?br/>第二句“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師:“這句話有點長,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是什么意思呢?”生:“看到路邊的李樹上結了很多李子,把樹枝都壓彎了。”師:“非常準確。那‘諸兒競走取之’呢?”生:“許多孩子爭著跑過去摘李子?!?br/>師:“‘競走’在這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競走’運動,而是‘爭著跑過去’的意思。那‘唯戎不動’怎么理解?”生:“只有王戎沒有動。”第三句“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br/>師:“‘人問之’,這里的‘之’指的是誰呢?”生:“指王戎。”師:“很好,那王戎是怎么回答的呢?”生:“他說樹在路邊而且有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br/>第四句“取之,信然。”師:“最后一句‘取之,信然’是什么意思呢?”生:“摘來一嘗,的確如此?!?br/>2. 教師對學生理解困難的地方進行重點講解,如“折枝”的理解,可以通過圖片展示樹枝被壓彎的樣子,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對于“之”字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可以通過舉例對比,讓學生明白其指代不同的對象。3. 請幾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補充。在講述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語言的通順和連貫,如“這位同學講得很詳細,但是在這個地方可以說得更流暢一些,比如‘王戎看到路邊李樹果實累累,其他孩子都爭著去摘,而他卻站在那里不動,因為他覺得……’”對于講述得好的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如“你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非常棒,大家掌聲鼓勵。”(五)深入探究,體會道理1.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王戎為什么不取道旁李?”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依據進行分析。小組討論后,代表發言。生 1:“因為王戎看到樹在道邊,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人摘光了,所以他判斷這一定是苦李。”師:“分析得很有道理。那從王戎的這個判斷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樣的品質呢?”生 2:“他善于觀察,能從樹在道邊和李子很多這兩個現象中發現問題。”生 3:“他還勤于思考,通過自己的思考做出了正確的判斷?!?br/>師:“非常好,王戎正是因為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才能在大家都去摘李子的時候,冷靜地判斷出李子是苦的,沒有盲目跟從。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2.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歸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不要盲目跟從,要有自己的主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br/>3. 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或者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示。生 4:“有一次,我看到很多人在排隊買一種小吃,我本來也想去買,但是我想了想,這么多人買不一定好吃,而且可能不衛生,所以我就沒有買。后來我聽說那種小吃并不好吃,我覺得我當時的做法是對的?!?br/>師:“非常好,你能學以致用,這就是善于思考的表現。還有其他同學嗎?”生 5:“在學習上,有時候大家都覺得某一種解題方法是對的,但是我經過思考,發現還有更好的方法,我就會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后證明我的方法是正確的?!?br/>師:“你真了不起,在學習上也能像王戎一樣有自己的主見,這是非常值得大家學習的?!?br/>(六)朗讀背誦,鞏固記憶1. 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如分角色朗讀(旁白、王戎、諸小兒、問者等角色)、配樂朗讀等,讓學生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文言文的韻律美和故事的趣味性,加深對課文的理解。2. 引導學生背誦課文,先讓學生自己嘗試背誦,回憶課文的內容和順序,然后同桌之間互相檢查背誦情況,互相提醒和糾正。對于背誦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些背誦的小技巧,如根據故事的情節發展來記憶,或者先記住每句話的開頭幾個字等。3. 進行背誦比賽,看誰背得又快又準,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如小書簽、小筆記本等,激發學生的背誦積極性。(七)課堂總結1. 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今天我們學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文言文,認識了聰明機智的王戎,學習了生字詞,理解了課文的意思,還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像王戎一樣,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做一個有主見的人。”2. 布置作業:背誦并默寫《王戎不取道旁李》。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并和他們分享自己的收獲。閱讀《世說新語》中的其他小故事,下節課和同學們分享。(八)拓展延伸1. 推薦學生閱讀《世說新語》,介紹這本書是一部記載東漢后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的小說集,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智慧的人物,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2. 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畫一幅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畫,下節課在班級里展示交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六、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言文的含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初讀課文環節,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自由朗讀,讓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律,大部分學生能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但仍有個別學生在朗讀節奏的把握上存在困難,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指導。在學習生字詞時,學生對生字的結構和書寫要點掌握較好,但在理解字詞意思方面,部分學生對一些字詞的古今異義理解不夠深入,如“走”字在古文中的“跑”的意思,需要進一步通過實例進行強化。在理解文意過程中,學生能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理解大部分內容,但對于一些較難的句子,如“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邏輯推理理解還不夠透徹,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方面還需要改進。在體會道理環節,學生能夠積極聯系生活實際,分享自己的經歷和啟示,但在表達的完整性和深刻性上還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和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