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4課《窮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新詞,讀課文說出課文大意,體會環境與心理描寫的作用,初步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形象。學習第一、第二自然段。單元 語文要素 讀小說,關注情節、環境,感受人物形象。教學資源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是俄國作家。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愛,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不認識托爾斯泰,就不能認為自己認識祖國,也不能認為自己是個文化人。”蘇聯作家高爾基曾這樣評價他。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傳記作品《三作家》中這樣刻畫他的形象:“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于空地,濃密的胡髭使人難以看清他的內心世界。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一根根迎風飄動,頗有長者風度。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一綹綹灰白的鬆發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須發。”學習目標 1.會寫“洶、涌”等14個字,會寫“漁夫、洶涌澎湃”等18個詞語。 2.快速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大意。 3.體會環境與心理描寫的作用,初步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形象。學習重點 快速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大意。體會環境與心理描寫的作用,初步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形象。學習難點 體會環境與心理描寫的作用,初步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形象。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上網下載列夫·托爾斯泰相片。 學生預習: 1.利用工具書或信息技術手段解決生字生詞,把課文讀通順。 2.勾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課堂活動一、文章關聯,課題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橋》,知道老支書面對暴發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職守的信念和沉穩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在黨性面前,他一視同仁,要求同是黨員的兒子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在人性面前,他又推兒子先走,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用一位共產黨員的信念和一個父親的愛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老支書是一位愛黨、愛人民、愛親人的干部,他是黨性、人性的楷模,值得我們每個人崇敬。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說是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窮人》(板書)。《橋》寫的是干部關心村民,而《窮人》寫的是窮人關心窮人,兩篇小說都淋漓盡致的刻畫了主人公,入木三分的彰顯了人性的光輝。 出示列夫·托爾斯泰的相片,教師簡介列夫·托爾斯泰,學生閱讀p61資料袋的內容。 讓我們走進這位文學巨匠的筆下,去體味人性的至善至美瞬間。 二、初讀課文,知曉大意。 (一)小組合作檢查預習情況,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教師提示以下字詞的正確讀音或詞義:擱板、勉強、傾聽、卷(卷著、卷頭發,都讀四聲,但意思不同)、忐忑、魁梧黧黑、喃喃等。 (二)快速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 1.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小組討論),每個部分主要講什么?〔課件〕〔課文共二十七個自然段,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第2自然段)寫了在一個暴風雨之夜,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魚的丈夫歸來;第二部分(第3-11 自然段)寫了桑娜去探望鄰居西蒙,卻發現西蒙已死,便抱回兩個孤兒;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寫了漁夫歸來,得知西蒙死去,主動提出收養孤兒,夫妻倆的想法不謀而合。〕 2.再看課文,請說說小說描寫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時間暴風雨之夜地點桑娜家環境大環境:寒風呼嘯、波濤轟鳴、又黑又冷 小環境:孩子沒鞋穿、吃黑面包和魚主要人物桑娜、丈夫事 件起因桑娜等打魚的丈夫歸來經過探望鄰居西蒙,看到西蒙死去,抱回兩個孤兒結果漁夫歸來,得知西蒙死去,主動提出收養孤兒,夫妻倆的想法不謀而合三、品讀句段,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學習第一個部分) 師(白):文章題目是“窮人”,文中卻沒有出現一個“窮”字,但讀了課文,你又真切感受到桑娜家很窮,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第一個部分,找出描寫桑娜家窮的句段讀一讀。(學生能說出就行) 1.研讀第一自然段,說說桑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勤勞能干:修補破帆、地掃干凈、爐火沒熄、食具發亮、白色帳子、孩子靜睡) 在這段中,你還體會到那句話把環境和人物作對比來寫的?請勾出來讀一讀。 2.快速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桑娜沉思的部分,說說這樣寫,又刻畫了桑娜怎樣的形象?(沉思內容略。桑娜形象:樂觀的性格、熱愛生活、心系丈夫) 四、課堂作業 1.指導書寫:本課有十四個要求會寫的字。左右結構的字有十二個,其中“澎、湃、淋、掀”這幾個字,右半部分也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合體字,書寫時注意要把右半部分寫緊湊;“唉、嘿、嘛”這三個字都是口字旁,口字旁書寫時要偏上一些,而且要窄一點兒、小一點兒。 2.學生照樣子抄寫:氵-彭-澎 氵-拜-湃(澎湃) 米-曹-糟(糟糕)芻-皮-皺(皺紋) 3.抄寫生字:每個兩遍,組一個詞。 (課外用“心潮澎湃”寫一段話。)板書設計 窮人 桑娜:勤勞能干 熱愛生活、心系丈夫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